诸葛亮吧
关注: 62,506 贴子: 1,282,999

诸葛亮吧属于历史人物类文化交流的贴吧

  • 目录:
  • 历史人物
  • 377
    非常感谢吧主将我之前的帖子加为精品,但由于我无意中粘贴了某网站链接,导致帖子无法顶贴。现重新发布帖子,并持续更新,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宣传,将易中天《品三国》引发的种种谬论彻底漶灭。 易中天《品三国》捧曹贬刘、亮的事实及根源追溯分析 易中天《品三国》于今已十年有余,依然有不小的影响力。易中天在《品三国》中以还原历史形象为旗号,将《三国演义》作为假想敌,对三国英豪进行点评(主要是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
  • 13
    那啥…… 不……不说啥了~ 唠了一点,一看……啊呀,晚了!
  • 36
    说明下,这篇是在未敢怒对的百度空间里看到的,特此感谢~~
  • 30
    如今看多了说刘备托孤是为了试探,或者是不信任诸葛亮的言论,甚至已成了当今社会的主流观点。因此心中有些话,不吐不快,所以在这篇文章里把我的观点整理一下。 ————————————————————————————— 首先,我们从刘备和诸葛亮的交情说起,诸葛亮是被刘备三顾请出山的(如果有人不相信《三国志》和《出师表》的记载,我也没办法强按住你的头让你相信),历史上有几对君臣能有这样的机遇?对于辛辛苦苦
    2-19
  • 11
    老先生请别难为诸葛亮之三 ---断章取义是强盗逻辑 [幽灵书生按]题目近似炒作,然天下人皆炒作,我只好也用强盗逻辑,“以炒作反炒作”(原话出自李敖“以贿选反贿选”)喽,嘿嘿。 本来我并不想和胡觉照老先生过不去,因为他始终是我的前辈,并且人家也是历史教授,我又什么资格和他老人家辩论?但是他老人家实在有辱历史教授的身份,我想问的是你既然语文都没学通,还研究什么历史? 今天老人家发表了一篇文章:《廖立一案的曲直——还谈
    6-27
  • 114
    今归亮迷也遂愿 曾是易粉未变节 ——重发,一截一截来,发完前可别回呀…… 似乎,两边都该给个精品的…… ^_^ ^_^ ————————————————————————————————
  • 31
    原帖:http://post.baidu.com/f?z=19700207&ct=335544320&lm=0&sc=0&rn=50&tn=baiduPostBrowser&word=%D6%EE%B8%F0%C1%C1&pn=50 感谢小雨丘对我此帖的肯定! 68 回复: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其实个人认为诸葛亮本人也是很自负的(大凡有才的知识分子都这样),他虽在刘备临终听到不利于马谡的遗言,但我想当时他的心里肯定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和对马谡的一些态度,甚至他根本没把刘备的话听进去---认为马谡还是值得重用的。直至马谡失了街亭要被问斩时,诸葛亮才真正认识到自己的判
    3-17
  • 296
    这是个大问题,抛一块儿砖先……
  • 69
    请吧友在本贴对倒亮者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此后若单独发贴,删除后内容转入本贴。 【注意】本吧禁止对吧友进行人身攻击,无论攻击的是倒亮者还是亮迷,请诸位注意措辞。
    11-18
  • 58
    请吧友在本贴对亮迷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此后若单独发贴,删除后内容转入本贴。 【注意】本吧禁止对吧友进行人身攻击,无论攻击的是倒亮者还是亮迷,请诸位注意措辞。
  • 8
        大梦谁先觉?     平生我自知,     草堂春睡足,     窗外日迟迟.   一直觉得诸葛亮不是那种”苟且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的人,诸葛亮<出师表>里面这样说一来想必是有一种褒扬先帝,勉励君主的意思.(这层意思较深,一来是说先帝是个思贤敬贤的人,二来是劝勉阿斗,以先帝为模,多多”枉自委屈”为国家吸呐点人才.)二来是想为自己提高身价,潜意思是说”我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3-17
  • 10
    首先,具备什么能力的才能叫军事家? 军事能力分为[统率能力],[智谋能力] [统率能力]又分为[治军能力]和[布阵能力]。 而[智谋能力]分为[战术智谋],[战略智谋] 现在分析下以上4个能力。 [治军能力]:作为军事家必须具备的基础中的基础,关系到军队团结,军队纪律,军队勇气等方面。治军能力强的将领所带的军队必定团结, 有纪律,战斗英勇。。 一句话来说:有战斗力。 [战术布阵]:这个能力许多人可能感到陌生。这主要受到小说的
  • 76
    前时,在贴吧和论坛上,看到许多朋友在质疑这个问题。刘备初进益州,大封功臣,诸葛亮名在第一,获赐巨额。六年以后,他又受封丞相,假节,并兼司隶校尉,可称位极人臣,自己说“受赐百亿”。 而在他生前给后主的表章中,又提到自己“有桑八百,田十五顷”。在给李严的信中,更提及“妾无副服”。在他去世之后,后主命人调查,果如其言。 那么,诸葛亮所得的那笔巨赏,到哪里去了?据《武侯春秋》电视片请到的专家称,光是刘备赏
    KKandwalle 7-23
  • 24
    开学在即,虽然很舍不得离开这里,但因要忙于学业,不得不暂别亮吧。 以后将不能常来,离别之前想发篇贴最后再为亮吧做点贡献,却惭愧于自己一时写不出更有文采的内容(汗~~),只能针对亮吧现状,提供点关于吧规的建议,希望对本吧有些更实际的帮助。 最近捣乱者比较多,而本吧似乎缺少吧规约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试拟一吧规草案如下,供吧主参考:
  • 10
    我想问问大家,诸葛亮为什么要选择刘备?我不赞同易中天教授对于诸葛亮功利化的揣度,不过我也反对自认为道理的主观臆测。 简单说说我的观点,借以抛砖引玉,只想取得学术上的交流而互相进步,不想收获沸腾的热血与过度的激情。 诸葛亮青年时很有抱负,不知道这个大家会不会反对。简单说两句,他自比管、乐,总想干成一番大事业,这个有徐庶为我作证。至于他说“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与诸侯”,我不认为他说的话是事实。诸葛
  • 10
    今天有幸拜读了“神逊「瑜策」”朋友的大作《【原创】吴蜀联军不敌魏,诸葛亮之过也!(正史!亮迷进)》,受益非浅,觉得这位朋友确实非常注重资料的累积。但是,针对这位朋友罗列的资料与所得的结论,我仍存在非常多的疑惑,在此向各位高人请教。 在这里,我不妨把“神逊「瑜策」”的贴子再拿来看看。 以下引用这位朋友贴子中史料依据的部分: “这也是诸葛亮的最后一次北伐! 时间:234年! 第一,诸葛亮的军情 兵力:十万左
    独眼 1-19
  • 117
    赤军长胜殿: 您好!在下做为一个晚辈,对于先生有如此渊博的知识和过人的写作文笔。无不深感钦佩。然而对于先生在《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一文中认为“诸葛亮既非大政治家,也非大军事家,其治国、用兵之才能和成绩,都甚为平庸。”却实在不敢苟同。就写下此文,聊以能与先生共勉。 首先,晚生有一个最大的困惑,急待先生解答。就是先生言到“历史是公正的,史学却未必公正,文学艺术更是难以脱离创作者所处的社会背景及其主
  • 91
    《诸葛亮与荀彧》 作者:崇祯378年 今人常常感叹郭嘉的英年早逝和贾诩的神机妙算。也有人拿诸葛亮与郭嘉比较,试图得出三国第一智者的结论。我倒不觉得这二人有什么可比性。因为,郭、贾是张良式的军事参谋人才,在军事上的造诣或许高于葛、荀,但在安邦定国的政治方面应是略逊于葛、荀的。 诸葛亮与荀彧的比较: 1 同为世家大族、清流派理想主义者、拥汉派,却选择了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荀彧走的是曲线救国的道路,想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