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槐堂王氏吧
关注: 517 贴子: 2,799

  • 目录:
  • 人文学科
  • 0
    本族自天祖“王贵”来黑龙江哈尔滨双城,今已至九代,本人是第六代。听父辈说天祖来自“山东省永平府五甲七社王家庄”,另外当时起名遵循一辈三字、一辈俩字规矩。天祖俩字,高祖“守”字,共兄弟三人——守成、守信、守义。曾祖俩字,祖父“民”字,但祖父的“民”字是否按天祖来之前所定字辈起名,已无从考究。本人在网上咨询得到应该属于“三槐堂”王姓家族。除此之外再无其他信息可以提供。诚盼有了解王氏家族久远族规、字辈的
  • 0
    整理了482本王氏家谱、族谱、宗谱,感兴趣的朋友欢迎滴滴
  • 54
    本人姓王,听爷爷说过祖上是从山西喜鹊窝迁到山东,又从山东逃荒到安徽蚌埠,族谱54年发大水被我爷爷搞丢了,目前只知道爷爷的父亲长字辈、爷爷守字辈,父亲世子辈,有谁有山西喜鹊窝王氏族谱的告知一下
  • 0
    王氏家族脉络家谱修编年代不详(约 185年前),分上下两册,略有损伤。缺少封面、前言及封底等内容。今录于上册部分于下,谱中叙述:一、王氏迁移过程吾族开派始祖光熺公因避乱由江西吉安府太和县叶子坡圳上迁徒至湖广宝庆府城步县隘头山而居焉,后请地理师择取冷水坪。传三世至廷群公分坎迁居新化县黄塘庄。再传至守生公于明洪武未年职任永州府军粮官,始居宁远县城边高桥后迁至零陵县新塘尾注册编户为籍。守生公之长子思才(光泽
  • 373
    湖南宁乡鸟石王氏字辈:“文运人才盛奎光斗汉莹葆衷恢世泽作善振芳声植树先知贵魁英实得名绪从忠厚衍瑞应集簪缨”。 湖南益阳王氏字辈:“先善友至子仕仲孟文廷万生永以用秉德信元平仁崇礼可育中正本和心器字辉星汉词章耀锦城科名光世泽禄位定均申鼎范铭功远诗书启俊英家声传益盛前武克相承”。 湖南浏阳王氏字辈: 凿石支派:“裔荣笃本先德显扬绍修世泽远继廷芳”; 南华案山支派:“家德泽新克念显扬绍修正学远继廷芳”。 湖南长
    XML.... 4-26
  • 8
    据说当时有王氏四兄弟一同进川(那时很多都是被迫进川的,但这四兄弟是自愿进川的)。他们走到湖北与四川的地界,一个叫什么垭口的地方,临分手休息时
    王嘉茂 4-15
  • 119
    祖籍山东登州府王氏,1890年前后祖辈闯关东到东北,现在字辈是天殿德,有知道的请留言,谢谢
  • 3
    广丰光烈祠#广丰光烈祠#
  • 1
    请看王旦家谱中《启后录》:这应该是三槐堂三槐堂家谱最早的记载。其中:我祖肇迹丰沛,历唐王季。为什么没说,我祖肇迹琅琊,或我祖肇迹太原。丰沛那可是太子晋系另一王蠋(王翦三叔)的后裔祖居地,也就是被刘邦称为大哥王陵的家乡,为帮助刘邦统一大汉,立下了功勋,被封为安国侯,现在的后人称为,东海当路王氏,后裔有几百万人。按《启后录》,三槐堂应属东海当路王氏分支。希望宗亲们,尊重历史资料的来探讨。
    泡河 3-29
  • 408
    所我们天下谱局掌握的可信资料,除正史、方志之外,以历来可靠的墓志、行状、神道碑、墓表、圹志、早期传世谱序等等资料来考查,许多自称“三槐王氏”的支派只是挂靠三槐堂,而并非三槐堂真正的后人。 东阳永泰王氏,假三槐堂; 昆山王葆支,假三槐堂; 华亭王逖,根据王逖的父祖两代名讳,可判为假三槐; 萧山苎萝王性支派,假三槐堂; 因为王性支派的原因,有人认为江苏洞庭派百八公支也是三槐堂,当然就不正确了; 绍兴五云乡王氏
  • 4
    江苏徐州东北60里有一庄,名为 小王庄。王氏一族,人丁兴旺,世代书香。据《王氏宗谱》记载:小王庄王氏祖居徐州府萧县大王庄,即今天的安徽省萧县大王庄。班辈有 “廷 ”字辈、“克”字辈、“龄”字辈,其他的都不知道了,听老人们说,100多年前,大王庄曾遣人前来认祖归宗,当时因为家穷或其他原因没有相认,·····现在的班辈都是后续的,“象 贤 承 世 德 , 清 俭 士 伦 尝”。我是“世”字辈的,第十一世孙。请萧县大王庄同宗和我
  • 17
    湖南宁乡鸟石王氏字辈:“文运人才盛奎光斗汉莹葆衷恢世泽作善振芳声植树先知贵魁英实得名绪从忠厚衍瑞应集簪缨”。 湖南益阳王氏字辈:“先善友至子仕仲孟文廷万生永以用秉德信元平仁崇礼可育中正本和心器字辉星汉词章耀锦城科名光世泽禄位定均申鼎范铭功远诗书启俊英家声传益盛前武克相承”。 湖南浏阳王氏字辈: 凿石支派:“裔荣笃本先德显扬绍修世泽远继廷芳”; 南华案山支派:“家德泽新克念显扬绍修正学远继廷芳”。 湖南长
    辉哥 3-29
  • 47
    请三槐亲人们写出你的辈份排列表 和对应的世 我整理完成后会发给大家
  • 8
    一般来说,不论王姓,基本上黄河以南的汉人族姓,都自称是山西大槐树下迁出的,(明以后,族谱30代以上的例外)。 这之间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古代,普通人家很少得到文化教育,不识字的居多。如明朝之间,各姓被朝廷强制迁出山西,填湖也罢,填广也罢,散落在中原以南的不胜其数。 先祖被官府一路向南迁出,沿路有官府安置,有逃脱,有掉队,有种种不明原因,数路迁移大军,沿途扎根异乡不计其数。 先人多不识字,只能口口相传,自称
  • 38
    我是江苏徐州丰县人王氏三槐堂 我知道的辈分有 全 光 明 广 大
  • 1
    恭喜上梅王氏找到了祖先,上源是晏殊后裔,生平事迹、年代、名字、配氏都一样,不用怀疑了
  • 8
    我灌云三槐堂伊山王氏,世居苏州阊门。明初避张士诚之乱,沧公,嶅公,海公,弟兄三人迁徒于灌云县
    duke_w85 12-26
  • 14
    王氏宗亲们,我是山东日照的,我们这边自称古槐堂,可能是三槐堂分支,字辈是鸿,锡或者西,海,为,仕或者士,田,有没有一样的,类似的,可能是来自连云港海州地区,有一样的或者非常接近的请联系,我电话13153342166
    沐斐儿 11-28
  • 1
    西南王氏源于明朝山东,其祖先文亮公是三槐堂的后裔,一直秉承着家族传承、弘扬文化的精神。如今,已有数百年历史的西南王氏,已经在新的时代中迎来了新的发展。他们不仅继承了祖先们的文化薪火,更不断创新,致力于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通过多种渠道,他们向世人传播文化精髓,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尽一份力量。 西南王氏不仅仅是一个家族,更是一个文化的代表。他们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底蕴,累积了丰厚的文化积淀。在今
    a_sadman_ 10-21
  • 58
    本人王氏子孙,族谱写的三槐堂,十一世雍正年间住归德王楼村,一场洪水十一世之前记载消失,洪水时迁至江苏徐州沛县,十九世解放后迁至新疆,能不能找到根源,辈分咊、敬、世、永
  • 19
    真正的三槐堂全国有多少,谈正宗就更不沾边了,一、三槐堂王言父亲是谁,都是个迷吧,二,北宋三槐随皇帝南迁杭州后,主要分布就是河南、江苏、安徽三省。所以,凡祖籍地没有写明这三省,95%不是三槐。全国90%的都是假三槐堂
  • 18
    老家江苏徐州丰县,现居山东临沂,回家扫墓时,墓碑上有三槐堂,家里老人说是琅琊王氏王羲之后人,这边辈分爷爷是立,世,思,现在孩子是圣,但是和琅琊王氏续上后,辈分改了,想知道是哪个分支
    彡旧夣 7-6
  • 11
    如果您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明朝云南镇雄王氏家族的历史资料,建议您查阅相关的地方史志和家谱资料。以下是一些可能有用的资源和参考:1. 《云南通志》:这是一部全面收录云南历史文化、地理环境、人文社会等方面资料的巨型史志,其中可能有关于镇雄王氏家族的记载。2. 《滇南通志》:这是一部介绍云南南部地区历史文化的专题志书,其中可能会有镇雄王氏家族的相关信息。3. 家谱:由于镇雄王氏家族作为一个家族,在当地可能存在其家族史谱
  • 2
    我是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的,名字王献伟22岁,家谱上写太原郡三槐堂王氏,我是献字辈。我知道的辈分是
  • 1
    云南王氏(主要分布在四川宜宾、贵州贵阳、毕节、黔西南、六盘水、云南昆明、红河、玉溪、文山、丽江、大理、楚雄、昭通、镇雄、威信、石屏、贵州威宁一带):志远兴德政、承文国天章(中)、朝仕永应洪、贵廷思耀封、光建定安泽、显扬裕先宗,高明登大宝,治济庆家邦
  • 0
    寻根问祖 吾祖祖籍南京应天府中田,小地名禾苍头。于洪武年间搬移到湖南道永州府零陵县二十一都断桥铺,王公二郎百冲贯山口居住。堂号:赦旨堂。湖南啟祖:王怀德、王怀良。湖南永州老字班:文承正开科、玉怀福朝刚、永远啟后昆。故祖王龙后裔王用俊长子王尚贤于大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从湖广省永州府零陵县兴仁乡峯乐里小地名石子塘迁徙至西蜀盧逸居住(详细地址:川北道顺庆府大竹县长乐乡(今妈妈镇)福庆里九甲,小地名邱家坪和上河坝)
  • 0
    西南王氏源于明朝山东,其祖先文亮公是三槐堂的后裔,一直秉承着家族传承、弘扬文化的精神。如今,已有数百年历史的西南王氏,已经在新的时代中迎来了新的发展。他们不仅继承了祖先们的文化薪火,更不断创新,致力于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通过多种渠道,他们向世人传播文化精髓,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尽一份力量。 西南王氏不仅仅是一个家族,更是一个文化的代表。他们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底蕴,累积了丰厚的文化积淀。在今
  • 0
    镇雄王氏,又称为王氏宗族,是云南省镇雄县的一个望族家族。王氏宗族源自明朝,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王氏宗族在历史上以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和风俗而著称。王氏宗族对于文化传承、乡土建设、公益事业等方面都做出过杰出的贡献。如今,镇雄王氏已经在国内外进行了多次文化交流,为推进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 0
    树有根水有源寻歙县三槐堂王氏族人,歙县熙公徒咸宁。如图所示
    添加囖 5-5
  • 7
    十三世:单字 十四世:应 十五世:立 十六世:单字 十七世:承, 十八世:单字 十九世:廷 二十世:单字(芳、练、藻、绵、苒) 二十一世:立(中间字) 二十二世:业(尾字) 二十三世:存(中间字) 二十四世:华 十三世之前基本都是单字双字交叉使用的。我是山东省安丘市寿山王24世。有相似的联系,13361575859,v同号。
  • 33
    谁有这个王斌一脉的信息?话说这个肖邑苗古堂是什么地方?
  • 24
    王氏寻根新人,听老一辈的说:祖籍原江西省临江府珠市巷高埂岩,这个可以确定,我们有族谱,有金单部,金单部上有外迁世祖的父亲辈的人,以及外迁的其它同族世祖的姓名。从迁出到现在我这一代过了二十辈人,迁出两百多年了,当时一起迁出的还有几个不同字辈的王姓,本辈前五个是:文思登明朝,总的二十个。想问一下现在江西省珠市巷还有没有王氏族人,不管任何字辈的都可以。我们现在在贵州思南县,我们这一分支目前已知的有几千人,
  • 7
    各位王氏宗亲,社会各界关心宗族的有识之士: 我叫王志权,(退休教师,男,68岁)。家住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金鼎山镇银江村小沟。我宗族入黔一世祖许国才(出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因此改名换姓)起籍江西吉安府吉水县大平桥水竹林湾(当时地名,是否正确,有待考证)太原郡三槐堂。来贵州后,落点遵义马桑窝,后移居离城25里的pia脚岩脚下,即现在我宗族聚居的地方:遵义市红花岗区金鼎山镇银江村小沟,族内现有三百多人,由于历史的
  • 1
    家谱记得不清楚啊,只说是明朝崇祯末年,自山西洪洞迁至甘肃,到了我老家之后在山上种了三棵树,说是我们家是三槐王(这个地方现在叫三棵树),远追始祖只说叫大王(可能是长房,也可能叫王大),清朝的时候,有人曾经带着家谱回山西祭拜,结果一去不回,前面的记载也就消失了。 说是山西洪洞大王庄,剩下的就不知道了。不知道能不能续上?好像当时是移民的时候是兄弟几个人,后来分散之后,有一个就到了我们这儿,就是我们。
  • 7
    我云南武定府王氏家谱如下,字辈如下,有同宗或知根源者请与我联系, 电话:15887524196.QQ528246164
  • 6
    亲人们,我是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人,先家族存有家谱为“樊村铺王氏家谱”。据家谱记载:明末清初,河南因水,旱、战乱导致人烟稀少,徒弟荒芜。清政府从山西迁入部分人口,徒居河南。清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始祖王榜带着家眷来到光州(今潢川县),定居城西樊村铺,环绕老围子垦荒种地,生儿育女,世代繁衍。先家谱记载有前九世祖,其中前五世为:二世祖 王明魁 王明文 三世祖 王昌 四世祖 王国祯 王国鼎 王国民 王国柱 五世祖 王开成 王
    mrwang0921 1-12
  • 10
    请问一下 这个上面 的字 基本不认识 也是三槐堂 想了解祖宗
  • 0
    只知道爷爷到我这辈,是广、永、庆,坐标苏北,请问有知道的么
  • 19
    忠厚传家远 诗书继世长 “碑·墓·匾”为三槐作证   “目前,‘三槐王’祖先留给莘县三件宝:三槐堂
  • 4
    (一) 2001年,应故乡浙江东阳六石镇王村村长邀请,参与续谱。我利用业余时间为旧谱加标点、分段落,为新谱改横排本创造条件,亦为读者提供方便。其间通读了一、二百万字的民国丁亥(1947)版《鹤岩王氏家乘》。 旧谱详细记载了浙江东阳鹤岩王氏自唐宋以来的历史轨迹,先人业绩,家族繁衍,历历在目。其中很引人注目的是冯宿撰写的《王氏宗谱序》。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三槐子弟

目录: 人文学科

友情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