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子名人吧吧 关注:251贴子:9,352

南宋诗人---------------------------------辛弃疾 1104.5.28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被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辅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峣、铅山一带。晚年韩侂胄当政,一度起用,不久病卒。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怀,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苏辛」。 


1楼2005-12-30 19:32回复
    辛弃疾善诗文,但以词明世。其《稼轩词》还六百二十余首,无论数量之富,质量之优,皆冠两宋。乃人中之杰,词中之龙。 

     稼轩词向来被人称为「英雄之词」。这些词主要表现了词人以英雄自许,以恢复中原为己任的壮志豪情。他时常回忆起少年十突入金营,生擒叛徒张安国的英雄事迹。如《鹧鸪天》上片道「壮岁旌旗涌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騄,汉箭朝飞金仆姑。」辛词还表现了壮志难酬,报国无路的悲愤心情。如《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上片:「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词中通过看吴钩宝剑,拍遍栏杆的典型动作,生动表现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愤心情。辛弃疾这类「英雄之词」,大都使气岑才而作,情感激昂悲壮,风格沉郁雄放。此外,辛弃疾也有写一些乡村景物和田园情趣的词:《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的词也不乏风格婉约,又寓意深曲的作品。如《青玉案.元夕》,上片铺叙元宵夜的欢乐场面,下片转写一位幽居自处,不同凡响的女子:「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实际上表现词人「自怜幽独」的情怀。 

     总之,辛弃疾以其独特的英雄壮志和豪情,极力使气逞辞,以文为词,大为扩展了词体的题材范围,形成了沉郁豪壮的主体风格,又兼有婉约深曲和清新质朴的格调,可以说熔铸百家,自由挥洒,多姿多彩。


    2楼2005-12-30 19:33
    回复
      辛弃疾雕


      3楼2005-12-30 19:33
      回复
        ..


        5楼2005-12-30 19:35
        回复
          一一八八年(淳熙十五年)四十九岁 

          正月,第一本词集〈〈稼轩词甲集〉〉由门人范开编定印行。 

          在与上饶接壤的铅山县的期思渡修建了一所别墅,取附近一清泉为飘泉,附近是著名的鹅湖山,山下有鹅湖寺,朱熹,吕祖谦,陆九渊等在此进行过哲学辩论,是学术史上的胜地,稼轩常和友人去鹅湖游憩。 

          冬,友人陈亮来访,稼轩与他同游鹅湖,共饮飘泉,长歌相答,极论世事,两人纵谈十日,成为南宋词坛上著名的鹅湖之会。二人唱和五首〈〈贺新郎〉〉,光耀千古。此后,书信来往,交谊日深,直到陈亮逝世。 

          一一九二年(绍熙三年)五十三岁 

          被起用为提点福建路刑狱公事,春上任。 

          九月,原福建安抚使死,稼轩代任,至年终。 

          在福建时 ,于在建阳闲居的朱熹往来,并向他征求治理福建的方略。 

          向朝廷上书,建议推行经界和改变盐法。 

          一一九三年(绍熙四年)五十四岁 

          因皇帝要召见,正月从福州启程,途经建阳同朱熹相见,到杭州,陈亮特来相见。 

          被皇帝召见,上〈〈论荆襄上流为东南重地疏〉〉,就长江上游的军事防御提供了几点意见,但没有受重视,奏对后,留在朝廷任太府卿。 

           秋,升为集英殿修撰,重任福州知州兼福建路安抚使。 

          一一九四年(绍熙五年)五十五岁 

          友人陈亮逝世。 

          七月,由于谏官黄艾弹劾,被罢官,只被派主管建宁府武夷山冲佑观。 

          八月,回江西上饶,继续他的闲居生活。 

          九月,因御史中丞谢深甫的弹劾,职名由集英殿修撰降为秘阁修撰。 

          一一九五年(宋宁宗赵扩庆元元年)五十六岁 

          闲居上饶家中。 

          春,在铅山的新居完全落成。 

          十月,新御史中丞何澹再次弹劾稼轩,秘阁修撰的职名也被剥夺。 

          一一九六 年(庆元二年)五十七岁 

          带湖居宅失火。全家移居铅山飘泉新居。 

          九月,又有言官提出弹劾,主管冲佑观的空名也被剥夺,至此,稼轩恢复为一介白丁。 

          一一九八年(庆元四年)五十九岁 

          恢复集英殿修撰,又主管冲佑观。 

          一二零零年(庆元六年)六十一岁 

          三月,友人朱熹在武夷山逝世,辛弃疾往哭之。 

          一二零三年( 嘉泰三年)六十四岁 

          六月,被起用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 

          是时,与在绍兴三山闲居的爱国诗人陆游往来,欲为陆游修建一新舍,陆游没有答应。 

          年末,皇帝召见,临行前去三山向陆游告别,陆游作一首长诗相送。 

          一二零四年(嘉泰四年)六十五岁 

          正月,宁宗赵扩召见,辛弃疾陈述对付金人的意见,主张北伐,要有一定的准备,提出应该把军权交给元老重臣。 

          三月,任镇江知府,到任后积极为北伐做准备,预制了一万套军服,计划招募万名新军。 

          一二零五年(开禧元年)六十六岁 

          六月,调任隆兴知府,未到任,又因谏官弹劾,新令被撤。 

          秋,怀着满腔悲愤返回铅山。 

          一二零六年(开禧二年)六十七岁 

          春,被朝廷任为浙东安抚使,稼轩上书辞免。 

          五月,朝廷正式下令北伐,但是各路军队在韩佗胄的指挥下全线溃败,原因正如稼轩指出的卤莽从事,准备不足。 

          十二月,升为龙图阁待制,江陵知府,未就任。南宋向金求和,朝廷向稼轩求问对时局的意见,拟任兵部侍郎,辛弃疾一再力辞,不肯出山。 

          一二零七年(开禧三年)六十八岁 

          召对之后,春,从杭州回铅山,八月,身染重病,在家中养病。 

          秋,金人以索取韩佗胄的首级为退兵条件,韩大怒,拟再次对金用兵,想请辛弃疾出山为他声援,任稼轩为枢密都承旨,令他疾速到临安赴任,诏令到铅山,稼轩已经病重,卧床不起,只得上章请辞。


          6楼2005-12-30 19:36
          回复
            辛弃疾词


            7楼2005-12-30 19:37
            回复
              辛弃疾雕


              8楼2005-12-30 19:37
              回复
                辛弃疾词选 

                永遇乐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尤记、烽杨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9楼2005-12-30 19:38
                回复
                  贺新郎 

                  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 
                  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 
                  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 
                  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 
                  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 
                  正壮士、悲歌未彻。 
                  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 
                  谁共我,醉明月。 


                  念奴娇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 
                  刬地东风欺客梦,一夜云屏寒怯。 
                  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轻别。 
                  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 
                  闻道绮陌东头,行人长见,帘底纤纤月。 
                  旧恨春江流不断,新恨云山千叠。 
                  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 
                  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 


                  汉宫春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无端风雨,未肯收尽馀寒。 
                  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 
                  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 
                  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 
                  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 
                  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贺新郎 

                  凤尾龙香拨,自开元、霓裳曲罢,几番风月。 
                  最苦浔阳江头客,画舸亭亭待发。 
                  记出塞、黄云堆雪。 
                  马上离愁三万里,望昭阳、宫殿孤鸿没,弦解语,恨难说。 
                  辽阳驿使音尘绝。琐窗寒、轻拢慢捻,泪珠盈睫。 
                  推手含情还却手,一抹梁州哀彻。 
                  千古事、云飞烟灭。 
                  贺老定场无消息,想沉香亭北繁华歇。弹到此,为呜咽。 


                  水龙吟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盈盈翠袖,揾英雄泪。 
                  摸鱼儿 淳熙已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惜春长恨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迷归路。 
                  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君莫舞。 
                  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楼,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木兰花慢 滁州送范倅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 
                  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 
                  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等送归船。 
                  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 
                  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贤。 
                  想夜半承明,留教视草,却遣筹边。 
                  长安故人问我,道寻常、泥酒只依然。 
                  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 


                  祝英台令 晚春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 
                  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 
                  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倩谁唤、啼莺声住。 
                  鬓边觑。试把花卜心期,才簪又重数。 
                  罗帐灯昏,呜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 
                  却不解、将愁归去。 


                  青玉案 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鹧鸪天 鹅湖归病起作 

                  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 
                  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 
                  书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风流。 
                  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是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江流去。 
                  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10楼2005-12-30 19:38
                  回复
                    去国帖》,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纸本,册页,纵33.5cm,横21.5cm,行楷书,10行,110字。 
                     《去国帖》释文: 
                     弃疾自秋初去国,悠忽见冬,詹咏之诚,朝夕不替。第缘驱驰到官,即专意督捕,日从事於兵车羽檄间,坐是倥偬,略无少暇。起居之问,缺然不讲,非敢懈怠,当蒙情亮也。指吴会云间,未龟合并。心旌所向,坐以神驰。右谨具呈。宣教郎新除秘阁修撰,权江南西路提点刑狱公事,辛弃疾札子。 
                     本幅鉴藏印钤“杨氏家藏”、“原素斋”、“松雪斋”、“琳印”、“海印居士”、“黄琳美之”、“休伯”、“项元汴”诸印,以及“皇十一子成亲王诒晋斋图书印”、“南韵斋印”、“莲樵成勋鉴赏书画印”、“莲樵曾观”等印。 
                     此帖是《宋人手简册》中一页,内容为酬应类。文中“秋初去国,……日从事于兵车羽檄间”,是指在江西提刑任平“茶寇”赖文政事。据《孝宗本纪》:“淳熙二年六月,以仓部郎中辛弃疾为江西提刑,节制诸军讨捕茶寇。”另据《宋会要》记:“淳熙二年润九月二十四日,上谓辅臣曰:江西茶寇已剿除尽。……辛弃疾已有成功,当议优与职名,以示激劝。”辛弃疾平茶寇后,诏江西提刑除秘阁修撰,故此帖当书于淳熙二年十月间,时年36岁。 
                     此帖书法中锋用笔,点画尽合法度,书写流畅自如,浑厚沉婉,笔意略显苏黄遗规。虽无豪纵恣肆之态,亦不失方正挺拔之气,为辛弃疾仅见的墨迹珍品。 
                     明李日华《六研斋三笔》、李佐贤《书画鉴影》著录,文物出版社《宋人书翰》册影印,刻《海山仙馆藏真帖》。 

                    (撰稿人:傅红展) 
                    资料来自故宫博物院网站


                    11楼2005-12-30 19:39
                    回复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生于北宋灭亡十三年之后的金人统治地区。他从小就受到民族意识与爱国思想的教育,立志恢复失地,报效祖国。南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秋,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北方暴发了以耿京为首的农民起义。二十二岁的辛弃疾也组织了两千余人的抗金队伍,在济南南部山区起义,不久投归耿京领导的义军,任"掌书记"。绍兴三十二年,叛徒张安国杀死耿京投降金营。当时辛弃疾奉命渡江与南来接洽联合抗金事宜,归来途中闻此消息,他 即率身边仅有的五十余人,飞骑闯入金营,活捉张安国,并收拢义军残部万余人投归南宋。 

                       辛弃疾南来后,正值南宋统治集团中妥协投降势力嚣张得势之时,他与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他写了《美芹十论》六、七年之后,再写《九议》他反复上书,议论恢复大计,批驳悲观论点,但均未被采纳。相反,他却被朝廷派去镇压南方的农民起义。辛弃疾南来后,先后任建康、滁州、江西、湖北、湖南等地的地方官吏。在任职期间,他做了一些对人民有益的好事;同时,还尽可能地为北伐做些军事上的准备工作。从四十二岁起,他先后被削职闲居达二十年之久。晚年一度起用,出任镇江,复被削职,终于未能实现其恢复中原的宏愿而病死于铅山。终年六十八岁。


                      12楼2005-12-30 19:43
                      回复
                        水花```.★ * ★.. 
                        .*★ *. *..*    ★ 
                        ★  ``````` 顶* 
                        ★          ★’ 
                        ‘*.        * 
                           ‘★    ★ 
                             ‘*..★'   


                        13楼2006-01-12 19:32
                        回复
                          啊~~同日的啊~~~心苗啊~~


                          15楼2008-07-01 13:46
                          回复
                            没有想到啊。。。


                            16楼2008-07-18 00: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