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右语吧 关注:2,903贴子:79,626
  • 6回复贴,共1

古代的彭蠡泽究竟是不是现在的鄱阳湖?

收藏回复

为何有很多人都把鄱阳湖称为彭蠡泽。又有人说彭蠡泽和鄱阳湖并没有直接关系。


1楼2011-12-31 01:59回复
    鄱阳湖又称彭蠡湖。


    IP属地:江西2楼2011-12-31 02:20
    回复
      不对,这是个谬误。今天的鄱阳湖在近二千年前,其中部以及南部的湖面(占其整个湖面面积的70%)还仅仅是一片湿地。其北部湖面与今天皖西的湖泊群形成了当时面积广袤烟波浩渺的古代彭蠡泽。当时的长江是从彭蠡泽中部穿流而过。


      IP属地:安徽3楼2014-05-14 15:48
      收起回复
        不是,彭蠡泽在鄱阳湖入长江口的对岸以北的广袤区域。
        在湖北、江西、安徽三省交界之处,长江自西向东流过。长江南岸属于江西省,自江西腹地而来的赣江水通过鄱阳湖湖口自南向北汇入长江。长江北岸则分属湖北、安徽两省,其中湖口上游大致属于湖北、湖口下游则归属安徽。
        在这一带的长江北岸,有一大片东西逶迤相连的湖泊群;东西绵延近一百公里,南北宽度约二十公里,与长江南岸的鄱阳湖隔江相对。在今天,江北的这片湖群自西向东依次被称作龙感湖、龙湖、大官湖、黄湖、泊湖等。这片湖群的主体位于安徽宿松县境内,此外最西端的龙感湖有一小部分属于湖北黄梅县。江北诸湖是一个较为独立的水系,湖水自西向东缓缓流动,最终通过望江县华阳河流入长江,我们暂且称之为江北湖群。
        江北湖群与长江之间夹持着一条近八十公里长,五至十公里宽的地峡状冲积平原。在这一段江北地峡状平原的长江对岸、湖口的下游,是面山枕江的江西彭泽县。彭泽县是一个汉高祖初年设立的,因坐落在彭蠡泽岸边而得名的千年古县。实际上,从我们今天所见的江北湖群的北岸一直到湖口、彭泽一带的长江南岸,在西汉以前,整体都属于一个方圆数百里、烟波浩渺的古老大湖——彭蠡泽。今天那些延展到湖岸的田畈,曾经都是彭蠡泽边缘的沼泽;而今天江湖间的地峡状冲积平原,曾经是水天茫茫的彭蠡泽中央。一千多年以来,泥沙淤积、湖盆升降,古彭蠡大地已是沧海桑田。这片古老大地在今天呈现给我们的,一半是肥沃富饶的长江冲积平原,一半是依然广袤、且逶迤相连的江北湖群。
        彭蠡泽的形成与旧貌
        在先秦时代,彭蠡泽是与长江主河道完全融为一体的过水性湖泊,也是和云梦泽、震泽(太湖)齐名的长江中下游大湖。作为古代文献中最古老的系统性论述全国政区、水系的地理著作,《尚书·禹贡》多次提到彭蠡泽。其中在介绍扬州时开篇就写道:“彭蠡既潴,阳鸟攸居。三江既入,震泽厎定。”在介绍汉江水系时又写道:“至于大别,南入于江;东,汇泽为彭蠡;东,为北江,入于海。”指汉江往东流,受到大别山的阻碍而往南与长江汇合,长江再往东流,便汇积成彭蠡泽。显然,先秦时代就名震天下的彭蠡泽是指位于大别山东南麓、长江主河道上的过水性大湖。
        从地形图上看,北部的大别山、西南的幕阜山、东南的黄山(皖南山群)这三座大山的顶点不约而同的围拱在一块方圆近一百公里的区域。远古时代,这块三山围拱的区域在北部华北板块和南部扬子板块的碰撞交织下,一直是一块地堑型谷地的底部;甚至一度是古扬子海深入淮阳古陆的海湾。近古时代,江水在大别山西侧的云梦泽一带汇聚了汉水,然后又在大别山和幕阜山夹持下自西向东流来;流过武穴以后,江水离开了两山夹持,再度在低洼的土地上悠闲的漫流开来。而此时自南向北的赣水刚刚从幕阜山和皖南山群的夹缝中——也就是庐山-湖口峡谷——奋力奔涌而出。两大水系在这块三山围拱的地堑型谷地一带汇合,终于汇流成了名震天下的彭蠡泽。
        在西汉以前,彭蠡泽的湖面非常广阔。湖面上起武穴,下至安庆,东西绵延两百多公里、南北纵深最宽超过五十公里。前面提到过的江北湖群,以及上游的武山湖、太白湖,下游的望江武昌湖、安庆石门湖(七里湖),都是古彭蠡泽的组成部分;而这一带湖滨江岸的大片冲积平原,则在它们尚未形成的年代,也都属于茫茫彭蠡泽。而水域最宽最深的中央,就是从黄梅县东侧到望江县西侧,包括宿松县凿山以南到长江以北的整片县域。想象当年的辽阔水面,茫茫水泽,或为深湖、或为沼泽、或为岛屿。秋水长天、落霞孤鹜,所以《禹贡》纵观九州,还是认为彭蠡最宜“阳鸟悠居”。
        至于这片大泽的名称为什么是“彭蠡”,有一种说法是“彭者大也,蠡者,瓠瓢也。”也就是说大泽的水面像葫芦瓢一样,几处宽阔完整的水面通过几个狭窄的水道串联起来,最终汇成一个狭小的出口。今天从湖盆的地形来看,我认为这是正解。
        这片大湖的东南岸,就是古老的彭泽县。古彭泽县的范围包括今天的湖口县、彭泽县和东至县沿江部分(古东流县)。班固编纂的《汉书·地理志》如此描述彭泽县:“彭蠡泽在西,因以县名。”江水漫流过彭蠡泽,在安庆一带因地势夹持重新汇成单一河道,往东北方向浩荡奔涌,朝大海流去。长江从古彭蠡到南京的一段,自古以来都呈西南—东北流向,而南京以下的河道,在先秦时代过于宽阔,往往被视作入海口的一部分。大概是由于这个原因,这一段长江右岸在隋唐以前的统称是江东地区(而非江南),而长江左岸则称为江淮地区。既然彭泽县属于江东地区,《汉书·地理志》说“彭蠡泽在西”也很好理解了。
        从彭蠡往东,是江淮地区和江东地区;从彭蠡西行,是广袤的云梦泽及其淤积而成的江汉平原;从彭蠡南行,则是鄱阳湖形成之前的赣江谷地平原。无论水陆,这一片三山围拱区域(我们姑且称之为彭蠡地区)都是江汉平原、赣江流域与江东地区、江淮地区之间的最重要的走廊和交通枢纽,也是北方通过江汉平原或江淮地区南下赣江流域乃至岭南的最重要通道;是自古以来的交通要冲和战略要地。
        春秋战国时代,发迹于江汉平原的楚国同兴起于江东平原的吴国在江淮一带展开了长期的争夺,史称吴楚争霸。“长江万里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是后来桐城人钱澄之描述安庆的名句。三国时代,周瑜迎战赤壁的大营就在彭蠡泽西南岸的柴桑县桑落洲。在南北朝并行的时代,彭蠡地区作为南朝国土东西的交通咽喉往往极为重要,东晋有要求驻军“无过雷池一步”的名言;安庆则是在南宋因战略位置重要而新建城池并被作为新的府城。而战乱年代,从明末朱元璋和陈友谅的鄱阳湖——泾江口决战,到曾国藩、彭玉麟与太平军在鄱阳湖、小孤山和安庆一带反复争夺;从抗战时期的武汉会战,到解放战争时的渡江战役最西端(毛主席电令称“西起九江不含”),彭蠡地区的重要战争比比皆是。
        彭蠡泽的沧桑变迁
        从先秦以来的2000多年里,彭蠡地区的水陆地貌和水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彭蠡泽作为一个完整的湖泊的记载也仅存在至西汉年间。沧桑巨变的最主要缘由是长江主泓道的变化以及泥沙淤积,而庐山、湖口以南鄱阳湖的陷落形成和兴修水利也是重要的原因。
        长江流过武穴之后,因地势低洼、流速变缓而呈分汊水系缓慢流开,因此大量的泥沙在这一带淤积;在先秦时代,从武穴以东到彭蠡泽西岸已经呈现出河网、沼泽交织的冲积扇平原地貌。长江到此大概分作八、九条主要河道,加上自南而来的赣江,共同流入彭蠡泽,于是有了“九江”这一长江流域古老而显赫的地名。《尚书·禹贡》介绍荆州时开篇写道:“江汉朝宗于海,九江孔殷”,介绍长江水系又写道:“……过九江,至于东陵,东迆北……”。指的是长江从九江水域流过,遇到东边的大山后,转为东北流向。这些描述都明确指向了彭蠡地区的山形水系。《晋太康地记》记载:“九江,刘歆以为湖汉九水入彭蠡泽也”。秦统一天下后,设三十六郡,其中先秦时扬州西部和荆州东侧一带,大致包括今天安徽淮河以南部分、湖北黄冈以东部分和江西北部被划为一个大郡——九江郡,郡名应当是取自长江在彭蠡泽西岸一带的“九江”水系。
        同样坐落在长江主泓道的云梦泽最终被淤积成了整片的江汉平原,但是彭蠡泽却有了不一样的命运和发展方向。长江经九江水系的多条水道汇入彭蠡泽后,在从黄梅县到宿松县呈现南北两条主泓道并存的局面。其中北线经过彭蠡泽中央,大致是从今天太白湖到龙感湖、大官湖、黄湖、泊湖最终到望江一带与现在的长江主河道重合,今天宿松的筑墩跨湖大桥下的筑墩长河水面就是古长江的重要隘口。南线则紧贴彭蠡泽南岸,基本是今天长江河道(古河道位置稍偏北)。从湖底的地势来看,上古时代应当是北线为主、南线为次,但是今天看来,最终胜出的是南线。早期南线的水量应当以赣江来水为主,而与浑浊的长江相比,赣江是一条“清流”,因此足够冲刷出更通畅的河床。在北线上游年复一年淤塞的情形下,就像黄河下游频繁改道的道理一样,南线自然成为江水新的首选。另一个不能忽视的原因是地球自转偏向力,北半球的河水都是有右偏力的,在没有山形阻隔的情况下,江水往往更可能选择南线。
        长江主泓道稳定在南线、也就是现有河道一线之后,湖口成为赣水与江水交汇处。清澈的赣水似乎不甘于立即融入浑浊的江水,从湖口一直到望江一带的江面上,有一道清晰的清浊分界线,北浊南清,是一大奇观;如果你有机会在这一带俯视长江,会发现江水今天依然如此。北浊南清的江水,加上右偏力的作用,数千年来不断冲刷右岸,淤积左岸。在彭蠡泽的湖底、主泓道的北侧堆积起了一道紧贴着主泓道的自然堤,将古彭蠡泽的主体水面与长江主泓道隐约的分离开来。原有的整体湖面逐步形成一个“旦”字形布局。
        从先秦时代到今天,彭蠡泽主体湖面的地貌变迁史实际上就是这道自然堤不断淤高和被围垦,冒出沙洲,成为沙洲链群、最终发展成为江湖之间的一条地峡状平原,完全隔断江湖的过程。我们姑且把这片江湖之间的地峡状平原称作江北平原。而彭蠡泽古湖面的主体部分留存到了今天,但是其名称也渐渐被雷池所代替,后来又演变成了今天的龙感湖、龙湖、大赛湖、大官湖、黄湖、泊湖等湖泊,组成一个逶迤相连的江北湖群。
        同时,彭蠡泽西岸的九江水域虽然因为直接接纳长江来水而首先淤积成为整片的平原,但是当长江主泓道稳定在南线之后,九江北部的水道逐步淤塞成为小河道,彭蠡泽西岸平原的成长则渐渐停滞;并且在古彭蠡泽的西北角留下了一个没来得及淤平的太白湖。而在江北湖群下游的武昌湖、七里湖、石门湖,也都因为原属于彭蠡泽深入陆地的港汊,在长江冲积平原形成过程中保留了部分湖面,成为与长江分离的独立湖泊。其中安庆市区西侧的七里湖、石门湖,因为位于皖河入江口,泥沙淤积更甚,枯水时近似于一条宽阔的河道。古彭蠡泽其余的湖面,则无一例外的成长为今天从武穴至安庆的江岸平原。人们来到古彭蠡泽岸边和湖中冲击平原的这一片土地,耕读渔樵、繁衍生息,把古彭蠡大地建设成了今日的鱼米之乡。


        IP属地:广东4楼2018-05-25 17:46
        收起回复
          据说不是一回事。就如云梦泽有人谬传说就是今天的洞庭湖一样,应该说洞庭湖只是临近云梦泽的另一个大湖或者说是当初云梦泽的一部分。有专业人士研究过彭蠡泽和鄱阳湖的关系,见http://qikan.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1002847194


          IP属地:湖北5楼2020-07-13 11: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