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人吧 关注:7,664贴子:246,713

关于新一军公墓重建方式的民意调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3-05-18 03:27回复
    只要能重建就行,具体怎样重建,由政府选择。个人偏向原地保护,不过这方案太有难度,留有退而求其次的余地。


    IP属地:四川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3-05-18 15:06
    回复
      民意?! 呵呵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楼2013-05-18 15:43
      回复
        个人意见是原地重建优于新址重建优于原地保护……原地保护不是说不好,问题是在闹市区,不是圈起来清场保护的话,总觉得好怪异啊……整个氛围就略不对头。
        不过只要能修缮怎么样都行,不敢要求太多QAQ


        4楼2013-05-18 17:50
        回复
          原址保护


          5楼2013-05-18 18:54
          回复
            个人觉得原地重建最好,这不仅仅是一种对将士的尊重,更是对那个年代与历史的敬意。
            啥也不说了,仅凭变成污水肆意横流的菜市场就令人齿冷。


            IP属地:江苏7楼2013-05-18 21:58
            回复
              ,麦支队在二战时期与中国军队并肩作战的战例最有典范性。因此,美陆军参谋长下令在第75步兵团基础上组建游骑兵部队,当年麦支队的青天白日徽章也一并保留下来,以纪念那段历史。美军游骑兵部队还将当年与中国新一军联合作战中的经验作为座右铭:协同作战、以少胜多、先锋作用。


              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3-05-19 07:57
              回复
                10楼2013-05-20 03:44
                收起回复
                  支持新址重建。


                  12楼2013-05-20 12:46
                  回复
                    当然重建了,现在的那个地方,既伤风景又伤心。


                    13楼2013-05-20 13:02
                    回复
                      我支持原地保护,当然我也很希望公墓的重建能尽快落实,但如果因为新一军老兵"时间"的关系而仓促的迁建转移只为了让大家能早日有一个地方瞻仰纪念,破坏了它原有的规格原貌,把塞进比原来公墓要小的腹地里,是很难显其原来的庄严面貌,且尚未看见计划迁建后的相关设计面貌很难想像它真正在这样的腹地里可能呈现的结果是如何。虽然现实的考虑目前的现况可能要拆除现在非公墓上的建仍有其困难,现址也很难有一个供人凭吊的肃穆场地,但留得青山与原貌在,在主事者愿意重视这一段"历史"而予以认同时,难保有一天仍有实现的可能。而目前这些破坏的痕迹不也是见证历史的一个历程吗? 毕竟这是孙将军亲自选地看了又看的地点,一定有他选择的考量,但迁建的过程不够严谨就可能破坏了它也再没有还原的可能,这也不是这些阵亡将士们与关心的大家乐见的结果。尊重历史就是不破坏他而能又另一种折衷的方式先处理它 。我看了卢女士的建议也不是没有她的建设性。如果依其建议可在长洲岛另外建一个纪念公园,可先让市民或景仰者景仰也不失是一个折衷的办法。所以我倾向原地保护,建设一个新的纪念公园。恢复旧有公墓的可能是不是能等待它更好的时机。


                      14楼2013-05-20 13:15
                      回复
                        揭钧教授脑残粉再次路过……卢女士有对揭钧教授做过人身攻击咩?窝可不可以偷偷去骂回来……
                        当然要是卢女士的书出版了我会买的……


                        15楼2013-05-20 13:15
                        回复

                          不清楚实际情况真的不好说,之前也觉得原址保护难度太大支持异地重建,但是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改变了看法。同为寸土寸金的一线城市,因为要保护蒙藏学校可以拆迁最繁华的闹市区商铺,为了著名的白塔寺白塔恢复旧貌可以拆改遮挡视线的沿街建筑物,其实政府的权利还是很大的,如果他们想做就能做到,随着时间的流逝,对与新一军公墓的保护可能会更有利吧,如果真的受到重视,拆迁也不是问题。


                          16楼2013-05-20 16:34
                          收起回复
                            补充说明:当一件事情变成公众议题时,才有可能被讨论加速解决。目前看来新一军与孙将军的历史是一个对大家来说仍相对陌生的名词,只有当他们引起群众的注意,变成了大家都关心的事时,才有可能被重视。原地修复也就不无可能,若执事者有如落雪所言能这样够力的重视这一件事,要恢复旧有面貌也不无可能,那才是我们这些景仰者共同追求的目标。文明的国家它是尊重历史的,但须要时间。他即使现在无能为力但后续了解而加入的志愿者还是会受感召而推动它会重视它,我们可以先让更多人了解他们的过去唤醒大家的的记忆,进而好奇它的历史脉络,就像我当初看了某则报导,引起了对孙将军的好奇,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又发现了这些被刻意忽略的新一军公墓一样。我们是不是可以认真的思考这样的可能性,努力为孙将军、为新一军、为阵亡的将士们做一点事,就是唤起大家的注意,重视这个议题。要让大家重视这个议题第一要件就是让大家了解将军、让大家更认识新一军进而关注这个议题,讨论这个议题,这些才有实现的可能。千万不要在迁建计划尚未清晰或还没有一个具体定案或被专家讨论前就"决定"了公墓是不是迁移的命运。这样具有历史义意的公墓不像家俱一样,把它放在某个位置安放觉得不太对还能重新摆放。它是不可逆的...如果没有谨慎处理而破坏了他、”将就”了现在的方案办法。我们又怎麼能期待或努力另一个可能。假设我们盖一个新的纪念公园,同样具有”被看见”被纪念的意义,它可以是一个引子,让更多人了解新一军的过去,让在世的新一军老兵们与景仰者有一个尚可凭吊的场地,在还没真正引起更多人关注与更具体的设计迁移计划细节与原址恢复的可能被大家讨论前..."将就"不应该是对牺牲者或在世的老兵们最好安排与尊重。


                            17楼2013-05-20 21:4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