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汉文化吧 关注:2,471贴子:32,643
  • 10回复贴,共1

历法与日历之异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诸位看官看到这个标题可能会说历法和日历不都是一回事吗?这会有什么不一样的呢?不都是一个东西吗?诸位少安毋躁,且听在下娓娓道来,这历法和日历还真不是一回事,区别可大着呢。
历法是制定日历之法,一般分为太阳历、太阴历、阴阳合历三种性质,每种性质都可以分别有很多种历法,比如太阳历有格里高利历(西历)、伊朗历等,太阴历有伊斯兰教历,阴阳合历有夏历、藏历、傣历、希伯来历等……
这每种历法都是一种日历,称作各自的历谱。这里还得说我们生活中的日历,生活中一般在中国普遍都是那种阿拉伯数字下面加上汉字的日历,注意这种日历上面一共分别印有两种历法的历谱,并且是西历为主,夏历为辅。也就是说西历的历年、历月、历日为主,夏历的为辅。所以夏历一个月或者一年还没过完,台历挂历就得翻页或者换新的了。日历与历法有关,但又不等同于历法,一张日历上可以印上十种历法的历谱也无所谓,不过第一种是主,其余九种是辅。通俗说就是一种历法一整年的历谱与另外一种或几种历法的对照表。
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日历说白了就是西历一整年对夏历的对照表,但是请注意西历和夏历是没有一丝一毫关系的,比如二十四节气是夏历的太阳历成分,本质上和西历没啥子关系。传统节日是按照夏历计算的,冬九夏伏是按照夏历的节气和干支日计算的,这些和西历都没什么关系。
日历可以单印西历(西历历谱)西主夏辅(西历一整年的历谱对于夏历的对照表)夏主西辅(夏历一整年的历谱对于西历的对照表)单印夏历(夏历历谱)这都是完全可行性的,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比如西元1912年之前日历就是单印夏历,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市面上还都是夏主西辅的日历,再往后很多年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才逐渐变成西主夏辅的日历。
民国期间有过一段时期想要废除夏历,那时的官方日历就是单印西历的,因为格里高利历和夏历本来就是两套完全不同的历法,不是说非得印在一张纸上的伴侣,谁也离不开谁,就像坊间说的“阳历”加“阴历”还真不是这么回事儿,诸位看官可千万别认为“阳历”加“阴历”等于“阴阳合历”,那样可就大错特错了,夏历可是独立的阴阳合历,西历也是独立的太阳历呢。事实上是谁离开谁都照样全须全影的发挥其全部的作用,完整性一点儿也不打折扣。
所以说历法和日历有关系,没有历法就没有日历,但是历法和日历绝对不是一回事儿。这点还请千万不要混淆哦。
另外说一下,想当年民国当局一度非得废除夏历不可,官方出版的历书上只印西历不印夏历,但是民众一样年年都过夏历新年(正月初一日)官家不让过,偷着过也得过呀。但是历谱是哪里来的呢?这还得感谢满清留下的《宣统二百年时宪书》。
话说满清宣统元年岁在己酉(西元1909年)三岁的小娃娃坐上了太和殿的宝座儿,按照老规矩,钦天监将万年历从宣统元年推算到宣统二百年(西元2108年)便留下了这部《宣统二百年时宪书》。
这部历书,对于夏历可是立了大功了,要不然民国那时候一门心思的想要废除夏历,官方天文台不去编定夏历的历谱,夏历可就真玩儿完了,民间就是想偷着过夏历新年也不知道究竟要在哪天过呀。
因为夏历可是天文年历性质的定历,完全与天象吻合,历谱是按照天文学精密计算出来的,涉及日月合朔时刻、地球在黄道上的经度等等,这些可都需要精密的计算呀。话说咱中国天文历法历算学,可是世界遥遥领先的,领先世界几千年呀。
要说这《宣统二百年时宪书》别看它是满清那时候编算的,都一百来年了,精确性可是挺高的,按照现代最先进的算法比也就错上最多不超过两天,一百来年之后少数错误都是一天,两天的我还真没见。所以民国那时候可以说那部历书是不会存在错误的,幸好有它,夏历才没消失啊。
当然新中国官家可是编算夏历历谱的,这个任务归属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所以如今万年历要以紫金山天文台编算的为准,并以紫金山天文台每年出版的《中国天文年历》为最终版本。
《中国天文年历》与《宣统二百年时宪书》的区别主要是前者使用了现如今最最精准的数据,时刻可以精确到秒,这是民用的,航天也离不开这些数据,精准性可以达到毫秒。
子午线如今使用的是东经120度,过去《宣统二百年时宪书》是使用的东经116度北京钦天监作为坐标的,所以有些错误还不是真错误,是子午线更替产生的大约十四分钟时差闹的,如果日月合朔和节气时刻越接近子时正(0点)因为这大约一刻钟的时差,历日可能就会出现前后一日的偏差了。
今年有些朋友的手机日历上面端午节写成了西历2013年6月13日,夏历四月定为大月,应该就来源于这部《宣统二百年时宪书》产生与现行夏历有所区别的原因可能就是因为这短短一刻钟的时差啊。
现行夏历今年端午节在西历2013年6月12日,夏历四月定为小月。朋友们记得使用现行夏历为准哦。不过我说这些,主要是想说我们中国的天文历算可是很厉害的哦。我们的夏历是世界上最最精准的历法之一呢。
最后可能会有朋友问了,西历怎么不需要天文台计算呢?小学一年级就算掰掰手指算一算,历谱就出来了呀。
因为西历是平历,使用的是近似平均值,西历的法则就是数学公式模式,所以不需要也没有天文计算的成分。
西历只是大体上符合回归年,大约过去三千三百多年就会累积一天误差了,如果回归年基本不变的话这会在西元4900年左右出现,当然了我说一下就是讲明白历理,子孙的事情,子孙自有子孙福吧。
不过夏历别说是西元4900年,就算是西元100000年也都不会存在一天误差的,因为是天文算法计算出来的,天象变,历谱就跟着变,历谱可以永远做到完全符合天象。
所以朋友们啊,请千万别认为夏历是“老古董”“该淘汰”“真麻烦”“无所谓”“与世界接轨”什么的这些完全不成立的理由而忽视夏历,误解夏历,让夏历逐渐淡出了我们的生活,这可是一件非常悲哀的事情。
我们作为华夏的子孙,让我们一起使用这部我们用了最少已经有四千年的历法,让我们在这日历的方寸之间传承华夏文明吧。
夏历为主,西历为辅,我想这是很务实的做法。夏历用来生活与节庆,西历用来对外交流什么的。一点儿也不矛盾呢。
祝愿所有看完这篇贴子的朋友们日日安好,时时顺心,事事顺意,平安吉祥,喜乐安康!


IP属地:北京1楼2013-05-25 22:15回复
    图例一:
    西历日历
    格里高利历2013年年历


    IP属地:北京2楼2013-05-25 22:51
    回复
      图例二:
      夏历日历(夏主西辅)
      夏历癸巳年年历(附注格里高利历对照表)
      注明:
      1、西洋复活节标注错误
      2、另外附注了藏历月份、伊斯兰教历月份及首日


      IP属地:北京3楼2013-05-25 23:03
      回复
        图例三:
        西历日历(西主夏辅)
        格里高利历2013年年历(附注夏历对照表)
        注明:冬至日标错了。冬至日应为夏历癸巳年十一月二十日(西历2013年12月22日)。

        这种西主夏辅的日历应该是一般最常见到的了。


        IP属地:北京4楼2013-05-25 23:11
        回复
          图例五:
          这是中华民国三十八年解放区出版的年历,属于夏历为主,西历为辅,然后请注意当年官家还是称西历为西历的。


          IP属地:北京6楼2013-05-25 23:20
          回复
            图例六:
            这是一张夏历干支年和干支月切换的示意图,其中第一种是夏历民用干支纪年、纪月,第二种实际上是易学中的子平术干支计算方式,一般生活中的属相和干支纪年是以第一种方式为准的,只有使用子平术排算生辰八字的四柱时才会用到第二种方式,不过如今网络上万年历的干支年和月都属于第二种子平术干支,所以有人说立春就是“新年”了,正月初一日是什么新年?这其实是谬论。立春只是子平术干支的年柱起算点,完全是易学范畴,不属于历法上的纪年,所以夏历新年和夏历年干支是以正月初一日为切换点的,民用生肖属相也是。望诸位看官知悉。


            IP属地:北京7楼2013-05-25 23:31
            收起回复
              夏历(汉历)为主,西历为辅。应该提倡。
              ----------------------
              新汉文化吧就是要恢复汉文化方方面面的应有地位。一起加油!


              8楼2013-05-26 07:50
              回复
                不错,宇谦兄辛苦了。
                现在的中国历法完全照搬西方,偶尔也就是在旁边加注一些传统节日,此举将来应该恢复夏历(汉历)为主,西历为辅。


                9楼2013-05-26 09:12
                回复
                  学习了!


                  10楼2020-05-26 12: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