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平湖吧 关注:1,315贴子:9,859
  • 28回复贴,共1

转: 成公亮先生谈古琴丝弦的摩擦音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成公亮先生谈古琴丝弦的摩擦音
丝弦制作的方法、规格,理应随着琴的历史传承而变化,唐宋时代的丝弦和明清时代的丝弦,在制作方法和规格上有没有变化,至今无从考查。
清代延续至今的丝弦,左手在琴弦上的摩擦声很大,在某种程度上阻隔、间断了音乐旋律的进行。在弹奏明代和明代之前(《神奇秘谱》、《西麓堂琴统》等琴谱的传谱,大都为唐宋时代的遗音)的传曲时“走手音”使用很少,时值短的“走手音”乐音大、摩擦声小,杂音盖不过乐音。这种微弱的摩擦声还带来些许自然而然的情致、“味道”,恰到好处,因为这些琴曲“声多韵少”。而在弹奏清代的一些缓慢的“声少韵多”的琴曲时,“走手音”值时长,常常是摩擦声音量盖过微弱的音韵。甚至乐音已经消失,左手还在琴弦上作上下不停地走动,摩擦声替代了乐音的进行、旋律的进行,极大地影响了作为音乐艺术的乐器的表达性能。明末开始,古琴音乐风格和指法转向“声少韵多”,这是琴史上一个很大的变化。这样,能够适应明代和明代之前琴曲演奏的丝弦,到清代就不适应了!造成以上所说的“左手在琴面上的摩擦声音很大,某种程度上阻隔、间断了音乐旋律的进行”的弊端
然而,守旧、复古意识浓厚的清代弹琴人,并没有意识到应该改进丝弦的制作,而是在渐渐流去的时光中调整了自己的审美习惯,适应了这种妨碍琴曲音乐进行的杂声。清代琴乐的一步步衰落,古琴艺术中重道德、形式,轻音乐艺术功能发展到极致,古琴的音乐美感对于他们来讲,似乎已经不重要了。
在当代,仍然有一部分琴人对过大的摩擦声已经习惯,不太在乎,甚至认为这就是传统的本原。但是大多数琴人以为这是传统的无奈。上一代琴家之中,吴景略、徐立孙等前辈也并不认为这是传统之中的优秀之处,他们弹琴时,曾经作过尽可能减少盖过乐音的摩擦声的努力,也对此的评说有文字留下来。以我看,正是琴弦制作没有跟上艺术发展的变化,造成了这种不适应的状态。
成公亮写于南京艺术学院寓所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3-07-29 22:29回复
    怪不得吴老要弹一下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3-07-29 22:32
    回复
      但是琴曲是在丝弦上做的啊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3-07-29 22:54
      收起回复
        那就弹韵多声少的曲子的时候用钢弦,弹声多韵少的曲子就用丝弦


        4楼2013-07-29 23:49
        收起回复
          一家之言,我就很喜欢这种摩擦音,而且有些摩擦音还能听出左手的某些技巧,并包含了某些节律在里面。


          IP属地:江西5楼2013-07-30 09:02
          回复
            俺喜欢自然而不拖沓的摩擦音,觉得能感觉内心的气息


            6楼2013-07-30 09:53
            收起回复
              上一代琴家之中,吴景略、徐立孙等前辈也并不认为这是传统之中的优秀之处。。。。。。。。。怪不得吴景略始终是二流琴家 徐立孙弹琴那个俗气 比如捣衣


              7楼2017-10-27 16:38
              收起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11-28 01:35
                回复
                  谁也没穿越到以前听过。关于这点,大家都是根据自己的审美推动自己的观点形成而已,有很强的主观性。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7-11-28 07:47
                  收起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7-12-01 02:15
                    回复
                      代沟和抱残守缺是个人类进步的音律旋律


                      IP属地:广东11楼2023-11-21 12:29
                      回复
                        硬要说起来的话,唐宋时期的古琴一到三弦会有个缠纱工艺,倒确实是与后世有所区别。
                        当代复原的丝弦也大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甚至难以媲美明清琴弦,主要还是工艺失传了,复原也只能做个七八分。


                        IP属地:山东12楼2023-11-23 00: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