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监利吧 关注:9,797贴子:181,470
  • 7回复贴,共1

监利出了个陈皇帝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读论文《陈友谅故里监利(玉沙)今古考辨》有感
(前言)
近日,我收到一大包监利陈友谅研究会成员撰写的论文资料和歌曲。我认真地读后,为监利有这样一大批孜孜不倦、意志坚定、执着热心群体而深受感动,遂提笔写此拙文,以吐情怀。



IP属地:湖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13-12-20 14:37回复
    一个为陈友谅立传的热心群体
    为了弘扬监利历史传统文化,挖掘整理和抢救监利历史名人在当地流传的灿烂文化,促进监利经济向前发展。2013年初,由安频牵头,谢金城、贺雄、余炎垓、张金垓、杨忠锦、赖小平,吴边等人成立了监利陈友谅研究会及写作班子,拟出版陈友谅长篇传说故事、唱词等文学作品。
    安频和谢金城,是陈友谅长篇系列故事的主要作者。他们以热爱监利,尊重历史,还原陈友谅本来历史面貌的真诚之心,于2013年3月开始,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到全县各个乡镇,沿着陈友谅当年行走的足迹,一村又一村的采访、记录、整理陈友谅在监利各地遗留下来的典故和传说,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历史资料。
    监利县陈友谅研究会牵头组织者安频、高级经济师,曾任监利县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十五届、十六届人大常委,第四届荆州市人大代表等职。自1975年起,在全国各种报刊杂志发表文章365篇,并出版了《足下集》、《思想底片》、《心灵感悟》、《世相评弹》、《特别联想》等多部专著,另外还有九百多万字的日记留存至今。2011年在《监利人》杂志任主编。
    谢金城,1976年3月从北京工程兵某师后勤部转业到监利。1983年抽调县文化馆和文化局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工作室,其间收集整理了民间歌谣、民间故事、民间谚语上千篇。先后在《荆州日报》、《湖北音乐文学》、《监利地名故事集》、《监利人》等各种文学刊物上发表文章数百篇。
    年高82岁的贺雄,几十年来,笔耕不辍,出版了两部文学作品:《贺雄唱监利》、《贺雄诗文集》,其个人成就已收入《中国民间名人录大典》和《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他是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湖北省音乐文学学会会员,现担任陈友谅长篇系列故事的歌词创作。
    70多岁的余炎垓,音乐高级教师,系湖北省音乐文学学会会员,湖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1985年至2012年共创作歌曲一千余首,曾先后荣获全国数十个歌曲优秀奖、二等奖、一等奖和金曲金奖,真可谓硕果累累。


    IP属地:湖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楼2013-12-20 14:41
    回复
      不畏艰辛,认真考证
      陈友谅在成王败寇的历史观念下,在遭受朱元璋及子孙将近300年的残酷打压下,其灿烂辉煌的抗元斗争史被无情地淹没在滚滚向前的历史长河里,很少被人谈论和提及。我们只能从各种文艺报刊和戏剧作品中,看到陈友谅反面或陪衬的负面形象。不可否认的是,陈友谅是反元斗争的勇士,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是叱咤风云的英雄。
      据陈友谅研究会考证,陈友谅出生于湖北监利柘木陈家棚村的一个普通渔民家庭。由于对元朝统治不满,带领监利农(渔)民起义抗争,一路挥戈征战,最后登上汉皇宝座。陈友谅短短的44年人生历程,有31年是在他家乡监利度过的。因此,他在他故里留下了上百个地名传说故事。
      然而,人们翻开史册,所记载的只是1351年他从监利带兵到沔阳投奔徐寿辉后的13年戎马生涯。而在此之前,陈友谅在监利的31年历史,其中包括他1346年至1351年,在监利黄棚口胭脂湖领兵起义的5年,史书上都是一笔带过说:“陈友谅初尝为县吏”,再无任何记载。因此,这就造成各界对他的故里之争。
      为了彻底考证陈友谅在监利留下的遗迹,还原历史本来面目。安频、谢金城、贺雄、余炎垓等社会贤达不畏艰辛,克服重重困难,沿着陈友谅起兵造反,发展壮大,屡建奇功,直至兵败江西鄱阳湖的历史足迹,踏遍了监利县的18个乡镇,39个村庄,遍访遗迹,拍摄图片,收集史料,整理成文,一篇篇发表在《监利人》刊物及各大门户网站,喜得史学界的关注和许多人士的认同。
      在寻访陈友谅遗迹的路途中,歌词作者贺雄和曲作者余炎垓,不顾年老体弱,坚持跟队寻访,脚底被磨出了水泡也不叫苦叫累,写出了一首首歌颂陈友谅的歌曲。监利陈友谅研究会成员谢金城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一直对陈友谅很感兴趣,几十年来,默默无闻地走村串巷,收集陈友谅留在监利各村镇的相关资料。
      《监利人》杂志主编安频先生,为了宣传监利的人文环境,扩大监利在全国的知名度,常常废寝忘食,日夜操劳,甚至还自出经费,坚持出版《监利人》刊物。2013年3月份,他又着手成立了监利陈友谅研究会,以期更大地宣传监利的灿烂历史文化。半年多来,他一直在武汉和监利之间奔波,亲自和研究会其他成员到监利各地考察、收集、拍照,全面系统地掌握有关陈友谅的一切历史资料。为了客观真实地写好陈友谅的每一篇故事,他不分白天和黑夜挥毫,感冒了仍坚持伏案写作。在书写《陈友谅故里监利(玉沙)今古考辨》论文时,他和谢金城查找了数百本历史资料和书籍,走访了监利县的角角落落。他们的这种公而忘私,吃苦耐劳的拚搏精神,实乃我辈之楷模。据介绍,在具体写作过程中,安频先生和谢金城先生真是费尽心力,字斟句酌。有一次,写《监利渔家子,大汉陈皇帝》,在查找了大量的史料之后,证实陈友谅当年是在监利黄棚口胭脂湖举兵起义,而不是在沔阳(今仙桃)的沔城镇或是在洪湖的黄蓬口。安频坚定地说:“历史是反映人民意愿的真实历史,来不得半点虚假的记载,我们这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还历史本来面目。这就是我们收集整理陈友谅在监利历史史料的职责所在。”
      他们就是这样默默地承受着精神上和经济上的巨大压力,坚定执着地行进在监利广袤的大地上,心中装载的是一份沉甸甸的使命。


      IP属地:湖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楼2013-12-20 14:43
      回复
        一篇文章 引起全国震动
        2013年8月15日,新华网以新闻形式刊发了安频和谢金城两位先生撰写的《陈友谅故里监利(玉沙)今古考辨》的长篇论文。北京重点新闻网站“千龙网”也同时发表,“百度网页”和“百度新闻”均转载收录,“豆丁网”“道客巴巴”等全国数十家大型网站均有刊发,许多省、市、县的大小网站也同时转载。
        据了解,这篇考辨文章在新华网发表后,在监利县更是掀起一股谈论陈友谅的热潮,从县级网吧到各乡镇网站,从县领导到各基层干部、监利乡民以及在外工作人员,都在热评陈友谅是监利历史名人。
        监利县政府县长黄镇看到新华网上此篇文章后,连忙给作者安频和谢金城发出短讯:“刚刚拜读您们的大作,史料翔实,佐证有力,谢谢您们为我县历史名人陈友谅撰写了这么好的一篇考证文章!”
        在山西工作的董方博向安与谢发文说:你们的考辩文章做到了对过去历史的负责和对监利人民和全国人民的负责!
        在广州工作的邹凡发文说:小时候就常听爷爷讲陈友谅的故事。后来我上大学离家,他老人家送我去车站的途中对我说:监利出了个汉皇帝陈友谅,如果你把他流传在监利各地方的故事写出来,然后拍成电影或者电视剧,就大长我们监利人的脸面了。
        在广东省东莞市打工的李远清,看到此文,立刻提笔写了一首诗:陈友谅,一个英雄的名字,写进了历史,如星月一般光彩熠熠。陈友谅,一段悲壮的历史,用热血铸成了丰碑,在寰宇间顶天立地……
        许多监利的文艺工作者,也写了很多的诗词和评论文章。中国作协会员,小小说作家,网特评论家陈勇评论说:监利历史名人伍子胥,春申君,裴纶,已经是家喻户晓。但是陈友谅是监利人,却鲜为人知。
        《监利人》杂志编辑吴边,为陈友谅的一生经历,述写了一段很富感触的三字文:陈友谅,渔家子,逢乱世,揭杆起。泣鬼神,惊天地。抗元军,做皇帝!与元璋,战江西。弓弩箭,贯睛死。故乡人,在监利,闻噩耗,伤心泣。英雄魂,照天地……此诗歌文彩飞扬,很有新意。
        古人有云:奇文共欣赏,安、谢的这篇文章,能够在中国网坛引起如此大的震动,实属难能可贵!


        IP属地:湖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楼2013-12-20 14:43
        回复
          友情顶贴


          IP属地:湖北7楼2013-12-21 14:58
          收起回复


            IP属地:湖北9楼2021-11-30 11: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