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花吧 关注:67,566贴子:141,436
  • 6回复贴,共1

【小透明求教】奶花治疗到底要堆到多少才能25DMG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4-05-27 00:42回复
    新人小透明,奶装勉强6400+,治疗23000+,到底能下哪个本?之前一直是亲友团的,感觉有点拖累大家……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4-05-27 00:43
    回复
      另外,电五姨妈服求花哥情缘……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4-05-27 00:45
      收起回复
        填词党,献词一阕,钓到花哥考虑献声好了~古筝弹唱~求花哥哥……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4-05-27 00:53
        回复
          离经赋
          作词:九歌/九
          作曲:神思者《river》
          桃源花开隔人世,墨意流转书红尘
          素手银针,又闻茶香氤氲
          仙迹琴音寄离人,望月天工摘星辰
          离经易道,此生只为一人
          七绝逍遥抵利刃,落星惊鸿医世人
          挥洒千阵,弹指清疏九针
          清风垂露化千钧,静气清心引佳境
          笔落墨晕,山海随君看尽
          春泥萦绕,前路风雨唯愿护君一隅
          纵轮回转,此去相见无期
          碧水滔天,暴雨梨花弩箭追魂夺命
          战千军,回首墨染伊人
          提针三寸血脉清,局针六分医肌理
          彼针两刃,阴阳契合五音
          锋针四时刃三隅,长针八风入腠理
          毫针若喙,救得寒热痛痹
          念白:我为医者,须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愿普救众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艰险、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
          桃源花开隔人世,墨意流转书红尘
          素手银针,又闻茶香氤氲
          花间晴雪慑千魂,望月天工摘星辰
          离经易道,此生为一人
          幽谷花开为君倾,望月之颠刻三生
          任世事换,愿君心似我心
          长卷书尽今生情,挥毫弄墨渡苍生
          离经易道,无悔只为君倾
          离经易道,但求安凡静平
          -----------------------------------
          注:
          药王秘传之医术,专以救死扶伤。小成可清心顺气,益气养血,大成则可精元固守,起死回生,不过目前只保留了八针,还有一针早已遗失(利针,80级离经镇派)。
          《黄帝内经》关于“九针”的论述,包含于《灵枢》的《九针十二原》,《官针》,《九针论》,《刺节真邪》以及《素问》的《针解》几篇。太素九针注解皆出自《九针十二原》与《九针论》。此外,九针的起源记述于《异方法论》之中。
          九针起源于南方,分法一天、二地、三人、四时、五音、六律、七星、八风、九野。应人之皮、肉、脉、筋、声、阴阳合气、齿面目、出入气、九窍三百六十五络。故一针皮,二针肉,三针脉,四针筋,五针骨,六针调阴阳,七针益精,八针除风,九针通九窍,除三百六十五节气。九针各有所主,对症施针,方能祛病。
          握针
          无得深入而阳气出。
          典出《灵枢·九针十二原》。
          握针为九针第一,天之针。在原版九针中,名为镵(chán)针,状为头大末锐,“去末寸半,卒锐之,长一寸六分”,用于以针灸去泄阳气。主治病在皮肤。
          局针
          将其身而员其末。
          典出《灵枢·九针论》。
          第二针局针,注解疑为错误,原版九针中所述为“筒其身而员其末”,原名员针,为地之针。形状为“筒其身而卵其锋,长一寸六分”,做泻气用。
          这应该是一根细长的针,可深刺入肉,排出邪气。主治病在肌肉。
          提针
          按脉勿陷,以致其气出。
          典出《灵枢·九针十二原》
          第三针提针,原作“鍉(chí)针”,为九针中的人之针。形状为“长三寸半,锋如黍粟之锐”,“必大其身而员其末”,从“按脉勿陷,以致其气出”。从这些描述来看,这是一款按摩针。主治病在血脉。
          锋针
          第其身而锋其末。
          典出《灵枢·九针十二原》。
          第四针锋针,四时之针,对应春夏秋冬。也有版本做“筒其身而锋其末”,长一寸六分,刃三隅。
          形状奇异的三棱针,用途为放血,泄痈热。主治病在五脏。
          彼针
          阴与阳别,寒与热争。
          典出《灵枢·九针十二原》。
          五音之针,区分阴阳,“铍(pī)针”,亦称剑针,“取法于剑锋,广二分半,长四寸”,铍针形如宝剑,两面有刃,有泄热去邪之功效。多用于刺破痈疽,排出脓血。
          五音既宫商角徵羽。
          毫针
          尖如蚊虹晚静以徐往。
          典出《灵枢·九针论》。
          第七针,七星之针,毫针。“长一寸六分”,“尖如蚊虻喙”,大概是九针中最尖细的一根。主治“寒热痛痹在络”。
          七星即北斗,对应人之面目牙齿。
          长针
          内舍于骨解腰脊节胜理之间。
          典出《灵枢·九针论》。
          长针,第八针,八风之针。注释的正确版本应该是“内舍于骨解腰脊节腠理之间”。九针中最长的一针,长七寸,“长其身而锋其末”,可刺入骨缝,治疗深藏人体内部的疾病。
          八风为八方之风,对应人之股肱八节。
          内舍
          太素九针气劲“内舍”,成功施放长针或者局握提三针会心时触发,出典参见长针注释,但实际上的意思其实是长时间的疾病已经渗入骨骼脏腑深处。
          大针
          分尖如挺,其锋微员,以取大气之不能过于关节。
          典出《灵枢·九针十二原》。
          九针之末,九野之针,大针。四寸的长度仅次于长针,形状类似锋针,针尖微圆。主治水肿。
          九野,九州大地,在这里对应九窍。
          黛香
          墨黛飘香,氤氲透骨,握局提长四针会心后触发的气劲,可增加目标接受的治疗量。
          养气
          回蓝气劲,涵义与中医的养气相同,触发自身恢复效果。
          逐流
          九针任何一针都有可能触发的特殊气劲,读条招式不再需要施放时间,随水瞬发,谓之“逐流”,属于象形命名法。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4-05-27 00:53
          回复
            这个厉害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05-27 03: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