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曼吧 关注:4,467贴子:68,918
  • 9回复贴,共1

敦煌壁画里的唐代婚礼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中国古代婚礼,自周始备“六礼”,、,经秦汉迄至明清,历代相因承袭。千余年间,员时移世异,则大体未变。


1楼2014-08-24 11:07回复
    敦煌壁画的四十六幅婚嫁图中,有大量的婚礼场景的画面,借此我们可以形象地了解古代敦煌地区的婚礼习俗,也可以通过它们来了解唐代时期的婚礼形式。


    2楼2014-08-24 11:08
    回复
      今人绘制的唐代郊外的结婚典礼。


      3楼2014-08-24 11:09
      回复
        敦煌地区的结婚形式与传统的习俗相同,在大婚之日,主人家必定大摆酒席、盛宴宾客,新婚夫妇则将举行一系列结婚仪式,以宣告婚姻关系的确立,并取得社会的承认。敦煌壁画婚嫁图中,大都画有此类热闹喜庆的婚宴场面。婚礼宴席大都设置在宽敞的庭院中。人们在庭院中用帷幕设帐,张设宴席,款待宾朋亲友。宽敞的庭院中有青布帷幕搭成的帐篷,帐篷顶部作人字坡形,有的还有帐额,装饰着花纹图案。帐篷内设一长桌,男女宾客分坐两侧。遇喜庆大事在庭院设帐宴饮习俗自古而然,甚至朝廷的元正大会也往往在庭院设帐。南朝的王沈在《正会赋》中写到:“华幄映于飞雪,朱幕张于前庭。絙青帷于两阶,像紫极之峥嵘。”而另一方面,由于一般婚礼喜筵的规模都比较大,借助宽敞的庭院设帐摆筵,也是自然之举。


        4楼2014-08-24 11:10
        回复
          礼席的规模往往依婚家的地位、财富而定。据《甲午十五日阴家婢子小娘子容亲客目》记载,北宋淳化五年(公元994年),出席阴家小姐婚礼的有四百七十名客人,其中有五户只写“合门”,未注具体人数,此容亲客目尾部尚残缺,推测参加此次礼席的约五百人左右。新娘是敦煌当地的豪族阴家小姐,名婢子。


          5楼2014-08-24 11:11
          回复


            7楼2014-08-24 11:11
            回复
              青庐是专用于婚礼作洞房的,类似北方少数民族的穹庐。青庐作圆顶小穹庐。青庐内壁由枝杆交错搭成菱形,用绳交络,连锁而成,外覆以青缯、青幔,可张可阖,搬迁自由,是一种行屋,使用方便。东汉时婚礼已流行设置青庐,《世说新语·谲篇》记载,曹操少年时,与袁绍二人趁他人婚礼之机,潜入青庐,把新娘劫走。至唐代仍行此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礼仪使颜真卿上奏:“相见仪制,近代设以毡帐,择地而置,此乃虏礼之制。”《张敖书仪》名明确指出:“凡成礼须在宅上西南角吉祥地安帐。”青庐设在女家。
              青庐既然来源于游牧民族,为什么在中原、在汉族的婚礼中广泛采用呢?这是因为,古人认为新人住青庐可以避煞。当时民间传说婚礼期间有三煞,即会招来青羊、乌鸡、青牛之神,故新婚夫妇不宜入屋,否则对家长不利,还会无子。《知新录》说,汉代京房嫁女,以三煞在门不得入内,最后撒麻豆米以禳之。而且汉族地区的俗文化又赋予青庐一个吉祥的名字,又称之为“百子帐”,其为“百枝帐”的谐音,因搭建时用大量枝杆故名。“百子”之音,正合汉族人“多子多福”的心态。


              8楼2014-08-24 11:12
              回复


                10楼2014-08-24 11:13
                回复
                  长姿势了


                  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4-08-24 11:24
                  回复
                    厉害了楼主66666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7-05-03 09: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