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宪实吧 关注:354贴子:13,759
  • 6回复贴,共1

西安之行(感想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还清晰的记得,我喜欢历史是因当年刘晓庆、潘迎紫主演的武则天开始的、然后就是某地的古墓。。。上中学后学了《历史》一门,知道了唐太宗的"贞观之治"、玄宗的"开元盛世"。零几年的时候看了《百家讲坛》碰巧遇见孟老师主讲太宗系列,我很是喜欢,追起了当年我对唐太宗的无限仰慕,于是我从新浪博客追随到这里、至蒙曼吧。
十一选择去西安,一半是因为唐太宗、而另一半因为长孙皇后。每个人、每个阶段对人生的理解也不一样。唐太宗,是因为繁华盛世的梦,一个让人魂牵梦绕的伟大时代和人物。长孙皇后,个人觉得她平凡的伟大,虽没有武则天光辉灿烂,但也有让我们值得去学习的可敬之处。
当我揣着满满的对二位踪迹寻觅的时候,可是失望越大,而我又渐渐发现自己是如此的狭隘与不足。原来我是真的错了,如果爱它,就请爱它的全部。每个朝代、甚至每一个普通人都有他的历史存在价值。比如武则天的改革对前边的太宗贞观之治和后边的开元盛世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再比如南唐后主李煜,生于乱世,改革无效,国家终灭亡,但他手下的词却又被后世所传颂,被人称为"词帝"。
去了西安游览了以"险"著称的华山,感受到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干万懒汉高唱秦腔的西北豪情。我也好想尽情的做回西北人。华山的太险处我并没有去攀登,没勇气。另外在我因为华山如同看似粗壮的勇士,又如同少女一样,渴望不可及,我只要远远的看着它就已很知足。
我有幸遇见了位很称职的帅哥导游,每日都马不停蹄的带我们游览西安更多的景点,虽然很累,但很快乐。
听说小雁塔是唐高宗因纪念他的母亲长孙皇后所建造(或许会有误),让我对此多了一分关注,它的塔身是用石头所弄成,让我佩服,觉得有时最朴实的东西才是最为珍贵的。
大明宫的玄武门,我不自量的以为那就是当年唐太宗发动宫廷政变的地方,没想到在与帅哥导游和老师交流的时候发现自己大错特错了,原来我是如此的无知。
游览了几个博物馆,走马观花,剩下好像也只有手机里的图片而已。
我感谢西安,让我在无形中学会许多东西。西安是一部永远也游览不完、道不尽的城市,希望日后能够再次与它交集,用我虔诚的心灵、稳健的步伐、对您的仰慕之心去慢慢读懂您。


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4-12-30 20:44回复
    再说我对西安之行狭义的个人主义。
    我也说之有愧,我喜欢唐史是因为武则天、唐太宗、长孙皇后、魏征等,西安之行很清晰的感受到自己大错特错了。就像我上述有说,每个人、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存在价值一样。万里长城如此的长而坚固,也是当年普通人的血汗所堆砌而成。我们也应只看到它的闪光点。这点我到是很认同武则天身后的无字碑,功过任由后人去评说,何必要去掩饰是非过错。人无完全,学会去包容。


    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4-12-30 21:02
    回复
      西安之行后准备多去读点书、给自己多充充电。


      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4-12-30 21:07
      回复
        希望以后大家都多发点这类贴子!


        IP属地:云南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4-12-30 23:09
        回复
          少发点无意义的纠结贴


          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4-12-30 23:34
          回复
            我去过两次乾陵,第一次雪天,爬不上最北边坡顶,第二次去年8月份,太热,有点中暑……最近在看雷家骥先生的武则天传,感觉对于历史,专著、论文什么的看得越多越迷乱,因为很多很多东西,哪怕只是很小一个点,都会有很多争论。雷老先生的书,论文形式的传记,其观点我虽不完全认同,但也有非常非常多写得很好的地方。感慨除了孟老师的唐高宗的真相,学术界对高宗皇帝的研究好像还真不是很多,而孟老师大作也勾起了我对唐高宗极大的兴趣。以后多寻找寻找这方面的资料吧~
            ~~~来自我的Nokia Lumia 1020~~~


            IP属地:四川来自Windows8客户端6楼2015-01-20 12:52
            回复
              这比我早上的经济学英文版难N倍!!!


              7楼2016-02-26 15: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