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令吧 关注:35,724贴子:1,467,985
  • 18回复贴,共1

20151231元旦献给朱令:我的家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除旧迎新之际,借一楼祝朱令一家安康长寿,祝令友们新年进步,家庭幸福。
相信各位令友同我一样,虽然有时不冒泡,但一直都在,直至凶手伏法、公道重回人间之前都在。


1楼2015-12-31 16:32回复
    生活如此多艰,笑对生活更难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5-12-31 17:24
    回复


      IP属地:辽宁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5-12-31 18:06
      回复
        对楼主童年及青少年时期的坎坷深表同情,同时也为楼主事业家庭的成功感到欣慰。
        但是,我觉得楼主的文章存在某些不和谐或者叫作不妥吧,建议楼主删掉或者重新修改一下为好。我相信楼主作为文化人应该有一定的气度,所以我想楼主不会因为我对你的行为提出一点意见就删我的贴吧?
        好了,闲话少述,言归正传,我现在就谈点和楼主不同的感觉和看法——
        第一、 你的叔公也是劳动阶层,也要靠自己辛勤的汗水挣取工资,虽然他在香港收入高,但毕竟那是他的,他并不欠谁,他资助你那是好心,不资助你那也是本分,没有什么可说的,更不能随便指责,至于他当众承诺要资助你们一家一万块盖房,那也只是承诺而已,记住:他并不欠你的,那纯属帮助,他可以给也可以不给,那是他的自由。他死后你的叔婆接受抚恤金,她更没有义务必须要给你家一万块,我要是你,不但不会去要,就算是叔婆给我我都不会要,因为那钱就是叔公的命换来的,你忍心花吗?
        第二、 从你的口气里听得出来,你的小堂姑是村支书,你和你弟弟考上了大学没有得到资助,因而你恨她,我觉得你的思想有问题,国有国法,村有村规,国家的法律并没有规定村里一定要出钱资助考上大学的学生,所以她并没有违法,至于她的贪腐那是另外一个问题。
        第三、 你在你的文章里对你的亲戚言语尖酸刻薄,对他们的不幸幸灾乐祸,这是不可取的,人类文明的伟大就在于博爱和包容,而如今成家立业、生活美满幸福的你为何对过去的仇恨还念念不忘?对亲人的不幸和艰辛连一句问候的话都吝于出口?政府给老人免个高速公交费你就感恩戴德,而对早期资助你一家的你的叔公的后人却冷若冰霜?你最好去了解一下全世界收费公路都在哪里?
        以上是我看完你的文章的第一感觉,请恕我直言,此文既为献给朱令的文章那就请允许我参与评论,你也是有知识的成功人士,应该不会小肚鸡肠,我们就事论事。


        7楼2015-12-31 19:18
        收起回复
          人生在世总是遇见很多曲折与困难。苦尽甘来也是一种幸福吧。祝您一家安康!


          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5-12-31 20:43
          回复
            新年快乐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5-12-31 21:50
            回复


              10楼2015-12-31 23:43
              回复
                总体写的挺好挺感人,有不屈奋斗、同舟共济,有投机钻营、为富不仁等众生相。但有几点觉得不很合适。
                叔公承诺的万元赠予,即便叔公健康长寿多财的情况下也可不兑现;叔婆更不须用死亡赔偿金兑现赠款;叔公离世,叔婆家面临坐吃山空的窘境,可视为前景困难,更可以不兑现赠款,给五千其实应感恩;宽以待人严于律己,自己可量力助人、全力兑现诺言,但不能要求别人尽力助己。
                征地款不明内情不好说,关于大学生助学款问题,又非只助本村其他大学生单不助你兄弟。各村有别,一村助学首例不一定从本村首个大学生始,也不一定从你兄弟始。旁观者看来,此事不违规,还可能有一点点避嫌之意。当然更大的可能是两家素来不睦,不甘心给你家正常待遇更别说优待了。
                仅念相助之德,也不可对叔公后人幸灾乐祸,当然也无须同情腐败利己者,平常心即可。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6-01-01 12:00
                回复
                  楼主新年快乐


                  IP属地:法国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6-01-01 19:03
                  回复
                    @冰封的夜色2 @飘2014916 @血剑黄昏year @百读千学 @孙铊妇必亡 @378423841wei 感谢各位点评。
                    一、小弟算不上成功人事,只是靠自己的奋斗混口饭吃,过得自在,活成个人样;
                    二、70年代的人童年时的城乡差别是很大的,如果你们同朱令一样是城市人,会很难理解农村长大的小孩,就象我们不可能想象朱令学习弹钢琴一样。我的童年不能叫坎坷,只是穷苦或者艰辛罢了。而那个年代的农村孩子大多数都是这样长大的。
                    三、这些家事我最初是出于怀念叔公而写的。因为回想叔公真是太辛酸了,而他又是个很慈祥的人。至于我父亲的堂姐妹,她们的命运如何,我并没有兴趣评判,过得滋润是她们的事、当然痛苦也只有她们自己知道,更谈不上幸灾乐祸。我和我的父母从来没有依赖谁来施舍,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倒是有钱人的思维可能是:别人都想打我的钱的主意,我要看好我的钱财。。。


                    13楼2016-01-02 13:05
                    回复
                      四、我觉得凡事皆有缘由。象孙维孙释颜如果不是生在官宦之家,她的心灵可能不致于如此丑恶;而朱令不是有两个憨厚的知识分子父母的话,也不至于才华横溢和如此单纯对人不防备。


                      14楼2016-01-02 13:10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6-01-03 12: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