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兜吧 关注:22贴子:83
  • 1回复贴,共1

【竹兜育儿】乱发脾气的宝宝到底怎么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13~18个月,宝宝的运动技能迅速发展,他们开始学会走路;自我意识增强,渴望独立去探索和尝试;语言和情绪能力都有较大的提高,但他们的自我表达和自我控制能力仍然较差。在这个阶段,宝宝开始进入第一个叛逆期,当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他们经常会用发脾气的方式表达不满情绪。
  宝宝经常发脾气可能严重损伤其生理和情绪状态,阻碍身心的健康发展。如果父母不能充分理解宝宝的心理发展特点,过于约束和限制宝宝的行为,会使他们感到挫折,变得暴躁不安,甚至与父母发生冲突,影响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

  许多父母可能会发现,宝宝到2岁左右变得很不听话,“不要”成了他们的口头禅,总喜欢和父母对着干。他们经常无缘无故地发脾气,跺脚、大叫、哭嚎,甚至毁坏东西。宝宝为什么变得乱发脾气呢?
1. 特殊阶段的心理特点。在这个阶段,宝宝开始学会走路,他们一心想尝试独立做事情,用各种方法证明自己“掌控一切”的能力。他们想发展自我,但能力不足,对自我和他人的概念不清楚。因此,宝宝总是自己跟自己顶牛,跟父母过不去。如果父母不能充分理解宝宝,依然“无微不至”地照看和保护,宝宝会频频受挫,变得烦躁不安,甚至与父母发生冲突。
2. 语言能力有限。这个阶段的宝宝开始进入第一个叛逆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经常会出现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但是,由于语言表达和控制能力较差,他们很难用言语与父母沟通,动作比语言发展快,发脾气成为这个阶段宝宝表达情绪的常用方式。
3. 吸引他人注意。有的宝宝有很强烈的表现欲,在不被关注的时候,会喜欢做一些小的“暴力”动作,引起他人的注意,比如,打一下其他的宝宝,抓一下妈妈的头发,欺负小宠物等。
4. 缺少关爱。有的父母工作太忙,往往忽略宝宝,很少与他们交流。如果长期缺少关爱,宝宝可能会封闭自己内在的需要,表面上显得乖巧听话,也可能富于攻击性,用暴力去保护自己。
5. 父母的情绪控制能力较差。如果父母爱吵架,甚至打架和摔东西,长此以往,宝宝会模仿父母,遇到问题会用暴力解决。由于父母情绪不好或脾气暴躁,经常使宝宝莫名其妙地受责骂,宝宝无法理解,长期心情压抑,会用发脾气表达自己的不满。
6. 父母的过分宠爱。由于独生子女的关系,很多宝宝都是家中的“小皇帝”或“小公主”。他们平时受到过分的宠爱,很少受挫折,心理承受力较差。当遇到批评或反对意见时,他们便无法忍受,经常大发脾气。如果宝宝发脾气,大哭大闹,父母就妥协,他们会逐渐把发脾气作为要挟手段。
  总而言之,面对“大动肝火”的宝宝,父母要尽力理解宝宝的心理,探求“发脾气”的真实原因,对症下药。
以上内容来自竹兜早教套装父母用书《解读宝宝的坏脾气》


1楼2016-03-07 16:34回复


    2楼2016-03-28 20: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