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皇大帝吧 关注:2,957贴子:63,512

《高上玉皇心印妙经》闵智亭道长注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高上玉皇心印妙经》闵智亭道长注解

《高上玉皇心印妙经》
上药三品,神与气精,恍恍惚惚,杳杳冥冥。 存无守有,顷刻而成,回风混合,百日功灵。
默朝上帝,一纪飞升,智者易悟,昧者难行。 履践天光,呼吸育清,出玄入牝,若亡若存。
绵绵不绝,固蒂深根,人各有精,精合其神。 神合其气,气合其真,不得其真,皆是强名。
神能入石,神能飞形,入水不溺,入火不焚。 神依形生,精依气盈,不凋不残,松柏青青。
三品一理,妙不可听,其聚则有,其散则零。 七窍相通,窍窍光明,圣日圣月,照耀金庭。
一得永得,自然身轻,太和充溢,骨散寒琼。 得丹则灵,不得则倾,丹在身中,非白非青。
诵持万遍,妙理自明。


IP属地:广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16-03-13 16:45回复
    《高上玉皇心印妙经》,也称《无上玉皇心印妙经》,简称《玉皇心印经》或《心印经》。
      《玉皇心印经》是我们每日功课必诵经典,是修道之径路,是“命功”修炼功法。按照经中所讲悉心做去,小则有益身心,大则证道登真。诵持不退,不但能开通妙理,渐悟真诠,且能感格高真上圣,资助道力。
      “心印”者,即以心印道,以道印心,印无所印,心无所心。心印于事,则体必纷;心印于物,则体必淫。于无印,于无心,心从无宅,印从无精,一灵不昧,善果臻身。人本有心而自失之,人能印而自失之失非其失,则可有心;弃其所弃,则可能印。即知其心,既知其印。既知其印,即知非心有心。既知非心,即知有印非印。印不印印,心无心心,真神真气,合我真精,一元三品,是印是心。敛情敛意,忘见忘闻。三年乳哺,一纪飞升,如此真道,名得真心,真心一得,七窍皆灵。 


    IP属地:广东2楼2016-03-13 16:46
    收起回复
       恍恍惚惚,杳杳冥冥。
        《道德经》第二十一章说:“道之为物,唯恍唯惚,惚分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杳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恍惚者神气之枢旋;杳冥者真精之胎蕴,此合三为一,乃太极之根,先天之宰,所谓从道妙一,孕玄分元,日月之所由判,天地之所由生也。
        恍惚者指似来非来,若有若无,杳冥者深昧莫测也,这些联兆景象只有在“至虚极”、“守静笃”中体验之,稍纵即逝。虚极静笃,必须经过恍惚杳冥之时。恍惚杳冥之时,即是神气交礴而入于混沌之状态。在混沌状态中,则昏昏默默,不识不知。识神之思虑念想,人欲之喜怒哀乐,一概捐除,而造化之大炁,一往一来,一呼一吸,一收一放,一开一阖,尽于此际可以体验出来。当时景象,真有上下与天地同流之概。故恍恍惚惚、杳杳冥冥实为超凡入圣修道学仙的必由之路。恍惚中之象,杳冥中之精,亦即丹经所说的先天一炁,叫做药物。因此种药物,完全是由神气精三者混合一处;从恍惚杳冥中产生出来的,恍恍惚惚,杳杳冥冥,是由调呼吸之气,渐为胎息,摄取为先天之炁,这就是服炼长生大药。


      IP属地:广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楼2016-03-13 16:50
      收起回复
        存无守有,顷刻而成。
          《道德经》云: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始即道,神之所由,君也。母即德,气之所由,根也。无者易空,有者易物。存则空生,守则物化,颠倒之则窍妙同玄,有无相入。顷刻者,候中之候,此化三归一,炼精而作地仙之道也。
          存无,就是致虚,致虚要一念不生。守有,就是心息相依,达于恍惚杳冥境界。恍惚杳冥中的精、象,就是真空中之妙有。所谓守有,即守此恍惚杳冥中之精、象,真空中发现之一灵妙有。但守不是有意识的用意,如用意,即不是自然无为了,而是要不守而守。盖所以存其无即所以守其有也。如不能存无,就决不能守有,无、有二者,实是一也。顷刻而成,是说妙有一到,周身泰和,融和舒畅,不可名状。这一景象得之于顷刻。所谓成,即成此景象也。此景象之成,来自存无,故存无越久,妙有越旺,身中景象越奇。
          存无,即《悟真篇》所说“恍惚之中寻有象”。守有,即《悟真篇》所说“杳冥之内觅真精”。


        IP属地:广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5楼2016-03-13 16:54
        收起回复
          回风混合,百日功灵。
          风者,始于无,形于有,乘于水火土木。返之曰回。风遇火则疾,可以鼓火,可以灭火,鼓火之风顺,灭火之风逆;风遇土则寂,可以燥土,可以润土;风遇木则匹,可以散木,可以拔木;风遇水则激,可以涨水,可以竭水。回风则火木土水俱回而生金。混合者一也。百日者气完基固也。此炼气而结胎仙之道也。人之呼吸,如橐龠之鼓风,故呼吸之气即是风。呼吸既调,则气来合神。神即火,回风混合,即回呼吸之风,与心神之火混合。风火混合,即神气混合。神气混合则神因气灵,气因神旺。若能在百日之中,天天回风混合,则其功必灵。所谓功灵,即谓命功之筑基完成也。


          IP属地:广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6楼2016-03-13 16:55
          回复
            知者易悟,昧者难行。
              道本无难,易知。行亦无二致。而人之智愚分焉。知者返求诸己,而征于天地时物,故易悟。昧者驰心于外,而蔽于爱欲,故难行。
              知者易悟,昧者难行,也就是说,对超凡入圣的道理,若有智慧夙根,必定容易明白。若是愚昧没有夙根,就必定不懂这种道理,难以用功行持。


            IP属地:广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8楼2016-03-13 18:00
            收起回复
              履践天光,呼吸育清。
                者,循其迹。者,步其纪。天不自光,以日月星为光。循其迹,则日有昏时,月有弦望,星有建次,所以观天也。步其纪,则迎日推月合辰,所以执夭也。履践有顺有逆。顺者人即地以法天。逆者人契道以先天并行一致者也。呼吸者,息也。呼则辟,吸则合。呼吸之间一生焉。清者天之一,即光之根也。动物之生恃乎息。息者人得天之一。以人一养天一,光风相搏,而道居焉。
                履践,就是脚踏实地,真履实践的做工夫。天光是指天道是光明的。此句是说,要履践天道的光明,必须善调其呼吸,以育清阳。调呼吸何以能育清阳?盖一呼一吸之中,有真机在焉。
                夫呼为阳,吸为阴。能将呼吸调和,则真机发动。于是一辟一阖,玄关显现,真空之虚无窍中,有一灵之妙有发生。此一灵之妙有,即是真阳,故曰“呼吸育清”。


              IP属地:广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9楼2016-03-13 18:15
              收起回复
                出玄入牝,若亡若存。
                  以其分而言之,玄天牝地。出也以为入,入也以为出。以其合而言之,玄牝一而已,出入有无,同门合化,存亡一其候若者其象其物之真。
                  《道德经》曰:“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谷神是虚谷中之灵气,即天谷元神。玄牝即一阴一阳。心中神为玄,肾中气为牝,神气合一产生之虚无一炁,便是谷神。若以呼吸论,也可以说呼是玄,吸是牝,呼吸所育之清,便是谷神。玄牝是出入的门户,门户之中便有谷神在内。出玄入牝,就是出此入彼,出彼入此,阴阳沟通之象。《黄庭经》说:“出清入玄二气焕”,“出日入月呼吸存”。若亡若存,即若有若无,是说呼吸之细而深,由口鼻之呼吸至于胎息。


                IP属地:广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0楼2016-03-13 18:16
                收起回复
                   绵绵不绝,固蒂深根。
                    独往独来,无有断际,柔若水,刚若金,道之自然,其妙如此。花有蒂,蒂在上;树有根,根在下。固蒂深根,精神水火归一之地也。
                    绵绵不绝,是呼吸出玄入化若亡若存之景象。绵者细也,细则若亡。不绝者,不间断也,不间断则若存。人之两肾中间谓命门,丹经名之曰元海。常使元气充满其中,绵绵不绝如胎息,则可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也。此即“虚其心,实其腹”也。仙诗有云:“心在灵台身有主,气归元海寿无穷”。盖心虚,元气方能下降直贯于腹,腹实则深根固蒂下元镇定。久而久之,其气渐贯于四肢百脉,乃能周身通畅愉快融和也。
                    也有说“固蒂”谓固我命根。命根即人之两小腰子。腰子去掉,人尚不死,小腰子去掉,人即立死,因为小腰子内有肾脏腺,所以它是命根子。这个命根子处,称之为人之命点,人体发育即从此处向上、向下发育。比之树木,向上长枝叶,向下长根系。元气充盈于此,则自然命根性蒂得以深固。


                  IP属地:广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1楼2016-03-13 18:21
                  回复
                      人各有精,精合其神。
                      人秉乾坤之真一以生,精虽藏而不见,乃为妙有生本。人以妄想感之,顺而成人。不知先天真壬即含于癸。所谓上善若水,清而无瑕者是也。知其时,因其动而制之,使沉者就浮,以合于神,则壬丙相交,铅投汞也。
                      人各有精之精,非指浊精,而指的是元精。元精是在恍惚杳冥中忽然间似有一觉一动,而非为外界的感触所致之谓。精合其神的神。非指思虑之识神,而指的是元神,即人的灵明知觉。以元精投元神即坎离相交,水火既济也。


                    IP属地:广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2楼2016-03-13 18:24
                    回复
                        神合其气,气合体真。
                        神无而气有,神灵而气动。有无相合,灵动相交,而神化致一。神回则明,气定则变,明者有象,变者有物。人体者,人之形质也,乃宅气之府。息之以踵,则大气符妙气,妙气生真气,故体亦真。  元精合元神,精神合一,精化为神。然神之为物极其灵活,很不安守本分,必须牢牢擒住不使其飞走。擒之以何:《阴符经》云:“擒之制在气”。神能合乎气,神则不飞矣。说明白点,就是心息相依,神入气中。神气既已合一,则大药将现,大药即“真”。丹经称之谓黍米玄珠,或金丹成像。


                      IP属地:广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3楼2016-03-13 18:27
                      回复
                          不得其真,皆是强名。
                          名所以表真,法于自然者也,失真则名不立。
                          修仙学道,得不到此玄珠真种,皆是外象形式,毫没实际。就是《悟真篇》所说:“鼎内若无真种子,犹将水火煮空铛”。此真乃是真真,是天地之至精,元始之祖炁。修道者不得此真焉能证果成仙,故不可不采撷以得此真也。


                        IP属地:广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4楼2016-03-13 18:32
                        回复
                            神能入石,神能飞形。
                            石金类,形属土;石至顽,而含金玉;形块然而化光明,皆神为之。自外渝内曰入,自伏之举曰飞。易曰:“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
                            神是虚灵的,石是冥顽的,神能入石者,因神之虚而灵也。譬之于电,电无形而有性。无形,故金属不能碍;有性,故能传电于金属。或生光热,或成动力,皆因具虚灵耳。此譬,仅就金属而言,非是电同于神,电也还有不导电者。神本虚灵而轻清,故能飞。但仅能飞而无形不足以自见。今神在形中,以神炼形,则神力愈旺,形随神化,故神能飞,形亦能飞。形之能飞,赖神之力,故修仙者,但能出神尸解,则其次也。若能肉体飞升者,则是上乘也。


                          IP属地:广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5楼2016-03-13 18:33
                          收起回复
                              入水不溺,入火不焚。
                              水火一神而已,水能溺其非水者,而不能溺水。火能焚其非火者,而不能焚火。入则浑然而一,一则道。
                              这是说神的功能。水至阴,火至阳,故水溺,火能焚。唯水入水而不溺,火入火而不焚。神者玄妙至灵,入水同于水,入火同于火,虽同于水火,而其至灵又不泯于水火,故神之为物,往而无碍。


                            IP属地:广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6楼2016-03-13 18:34
                            回复
                              刚才我在别的地方看到一个关于玉皇的说法,提到了这本经和本行经,然后他说如果真的有人认为有一个外在的神灵叫玉皇,那么这个人就完了,不是脑子有病就是迷信过头,不知楼主怎么看?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6-03-13 18:3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