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洵珍珠班吧 关注:0贴子:3
  • 1回复贴,共1


IP属地:北京1楼2017-01-20 12:43回复
    论人一切行为的必然性
    在大家看这篇文章之前,先友情提示一番,如果不想毁掉对我平时的那种各种逗比快活无忧无虑的形象的话,请跳过此文……(其实我知道,几乎没有人会看完它)
    其实很早以前就有了这种感觉,感觉自己的一切行为都像是注定的,根本人力无法改变,我这里指的是指即使像喝杯水,抬抬头,动动手这样的小事,以及一切的一切的事情,都像是早已注定好的程序,在一步一步的往下运行罢了。于是,随着我的成长,这种感觉愈发明显,于是乎,当我做事会走思、发呆时,每晚睡觉前躺在床上时,我常常会想这种事情。下面就是我对这个问题几年以来产生的想法。
    首先,(下面为过程1)想象一下假若世界上只存在一个人,他一直处于昏睡状态,有一天,他醒了,醒来看到、听到和感受到的一切景象构成了对他的第一刺激,这时,因为他的固定的大脑及各项身体指标都在那里,他所应对刺激所产生的反应是必然的,换句话说,假若这个场景重复十遍,一百遍,乃至无数遍,因为场景所构成的刺激是固定的,此人身上的反应机理(大脑等各项身体指标)是恒定的,所以每次该人所产生的第一反应是恒定的。那好,此人做出的第一反应会对客观环境造成一定影响,改变了地面上某些尘土的位置啊,使一片树叶换了位置啊等等,由于该人的第一反应是恒定的,那么它所造成的第一影响是恒定的,对自然所构成的第一改变也是恒定的,也就是说被“第一改变”过的自然,对人产生的第二刺激是恒定不变的(由于之前的一切都是恒定不变的,由恒定不变的东西推导出来的东西也是不变的)(换句话说,当影响一件事情发生的因素 全部 都为恒定不变时,这件事情的发生情况只有一种可能性),那么由于人接受的第二刺激是恒定不变的,同理:它所产生的第二反应是不变的,对自然所构成的第二影响是恒定不变的,被“第二影响”产生了“第二形态”的自然,对人所产生的“第三刺激”也是恒定不变的……由此进行下去,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结论1)只有一个人存在的自然界,这个人及自然界之后发生的一切情况都是固定不变的。
    补充:该人并不一定先处于昏睡状态,他处于一切状态该理论皆会发生,比如他在行走着,我们如同拍照一般卡住一个时间点,令其作为开始状态,在这一时刻,环境是固定的,人的一切反应机理(大脑,身体指标,运动速度等等等等)都是固定的,再按照过程1的推论,结论1仍可以成立。
    好,得出一个人存在的结论之后,我们来讨论有两个人存在的情况。(下为过程2)首先请将该二人命名为A和B,倘若两人仍处于昏睡状态,其中一人(不妨设为A)先醒,那么此时将另外一人视为自然环境,下面的情况按照过程1有序进行着,其中当进行到某步的时候,A做出的“第n反应”对自然所构成的“第n刺激”使B醒来,为了叙述方便我们由此刻定为时间初始点,设n为1,A的“第nA反应”设为“第1A反应”。导致“第nA反应”产生的“第nA刺激”设为“第1A刺激”等等,那好,“第1A反应”以及由之引起环境的“第1环境形态”(由过程1可得,这些都是固定的)共同对B形成“第1B刺激”,“第1B刺激”又会使B产生固定的(由过程1可得)“第1B反应”以及由“第1B反应”对人A和自然构成的“第2 B对A刺激”“第2 B对自然刺激”“第2B对自然刺激”使自然产生的下一环境形态对A的刺激与“第2 B对A刺激”共同对A构成“第2对A刺激”(同理,上述过程都是恒定不变的),那么由A产生的“第2A反应”是恒定不变的,继续对B和自然造成的刺激和影响是恒定不变的……由是进行下去,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结论2):只有两个人存在的环境,这两个人以及自然界之后发生的一切情况都是固定不变的。
    补充:过程2看起来十分繁琐,我们粗略的简而言之:有A和B两人,由过程1,A产生固定的反应,对B和自然产生固定的影响,A对自然产生固定的影响以及A对B固定的影响共同形成对B的固定影响,然后B产生固定的反应,对A和自然产生固定的刺激和影响,被固定因素影响的自然形态对A产生的刺激,以及固定的B对A产生的刺激构成固定的对A刺激,然后A再产生固定反应……等等进行下去,便可以得出结论2
    研究完1个人和2两个人存在的情况之后,我们可以将其同理推展下去,由几十亿人存在的环境,里面出现的一切那么也是也是恒定不变的,也就是说,我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是被设定好的……
    其实,我们可以试着回想自己以前发生过的一些小事,举例:某次地上有一片垃圾,我下意识的捡起来了,我们试着想一想,在当时那个状态下,我们身体的一切指标是那样固定的,收到了“地上有一片垃圾”的刺激,于是乎在当时那个条件下我必定会产生“捡起垃圾”的反应,回过头来想一想,我当时的那个动作根本就像是机械一般固定的运行着。那好,当下次我们在遇到地上有一片垃圾,我想到了我写的这篇文章,估计就不再捡起它了,这个“不捡”的动作完毕后,回过头来想想,在当时的条件下,“看过这篇文章,留有这篇文章的影响”也算是我自己身体的一个指标,在身体具有这个指标和其它的指标的前提下,我还是收到了“地上有一片垃圾”的刺激,于是乎产生了“不捡垃圾”的反应,这其实也是“固定指标-固定刺激-固定反应”的固定模式啊,我当时“不捡垃圾”的动作,其实也是已经注定的啊。
    其实我感觉,人好像一部机器,机器具有固定的内部程序,我们输入一个指令(对它的一个刺激),他就会产生固定的反应。只不过人的内部程序比较复杂,不能够被知晓,我们收到环境刺激再产生反应后,就体会不到那种“其实是早就注定好的”的感觉。但其实很多人心中都有这种潜在的“固定指标-固定刺激-固定反应---固定的”的意识,例如,一些人为讨好领导阿谀奉承,他们具有这种潜意识:领导接收到自己对他的奉承(这种刺激)后,应该会产生关照自己的反应,(在这里,固定指标为领导这个人,固定刺激为奉承,固定反应为关照自己)只不过由于领导(人)的内部程序是复杂不可知的,奉承者并不能确定是否这种模式真的会产生。但,他们潜在中是具有这种“固定”意识的。
    那么,如果我们真的接受“人的一切经历其实都是注定好了的”这个结论,是否我们便应该有“我们不用努力-反正也是注定的,努力也没用”这个心理呢。答案是否定的,如果我们产生这种心理无所事事,生活不好,-的确,他拥有这种经历是必然,注定的。但如果他努力发奋,拥有好的生活,这样以后,“他拥有好的经历”同样是注定的。同样是注定的,然而一种好,一种坏,我们在事情未发生前,是有能力质疑我们未来注定好的日子究竟是什么样的,我们可以同样通过努力,在自己拥有幸福的生活中这样对自己说“哈,其实我过上好日子这件事是早已注定好了的”。在生命注定的大前提下,对未来的未知便是希望的所在,因为对未来的未知,我们可以产生憧憬,为之奋斗,期盼自己注定好了的经历是一段美好的生活。“未知”便是已经注定好了的生命的精髓所在。未来虽是注定的,但却是未知的,正是因为未知,生命才有了色彩。
    注定-未知-希望-美好


    IP属地:北京2楼2017-01-20 12:4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