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平湖吧 关注:1,315贴子:9,859
  • 10回复贴,共1

请教各位,管老先生的流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直在学管先生的流水。其中在滚拂部分有些疑惑 。希望大家给予解答 。图在这里。这个地方从7弦滚到2弦后面还有个剔6弦 接着拂3-7弦同样还有个勾6弦都在十徽那里。后面还有几个地方和这里相同。我的老师教我直接按住6弦10徽那里滚拂。我觉得不妥。但又不清楚该怎么弹 ?希望大家能解开我心中疑惑 。不胜感激!谢谢!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7-04-10 12:34回复
    有的教师认为,不按谱子弹,肯定是不对的。就是滚里加踢,扶里加勾。实际上,如果按照谱子做,是不对的。你老师说的,对。但是表面上对。


    2楼2017-04-19 20:24
    回复
      管平湖自己也不这么弹。不过,这个指法在《天闻阁》里,是这么记录的。我再次说,管平湖也不这按谱本记录弹。这个话,我负责任。因为我看到过。前一段时间,那个1分多钟的视频铺天盖地。我看到过新影长那个10分多钟的纪录片。


      3楼2017-04-19 20:26
      回复
        之所以说,你老师表面上对,原因在于他没告诉你不按谱子弹“不对在哪里”。过去我一直强调,如果要将古琴谱变成可奏谱,没有比线谱更理想的了。虽然这么说令人不太舒服,但实际上在现有条件下,确实没有能超过线谱能力的记录方法。就目前以线谱记录的琴谱,还差好多东西。比如说,大量的音乐表情。当然,如果严格按照管平湖演奏的弹,除了要添加大量的表情以外,还得改写谱子的小节;添加重音;添加倚音;添加板式,等等吧。不过这会被称为“考古演奏法”。这词,通常是用来骂人的。


        4楼2017-04-19 20:30
        回复
          您贴上来的这个谱子,个写法虽然远不如线谱好,但实际上能给读者了很大的启发。建议您认真读谱,并且对照录音。结合我说的话来读谱子,就知道为什么这么记录了。实际上,管平湖本人也是通过读谱发现了这么弹的道理。我说的话是:“我负责任地说:管平湖也不这么弹,因为我看到过纪录片。管平湖的学生也不这么弹,因为我肉眼看见过三个他的学生不这么弹。”


          5楼2017-04-19 20:32
          收起回复
            稍微给您一点提示:比如一个勾的下面,上面还是一个勾。这明显是不符合指法运行规律的。会让手“跳”。但是,有的谱子就这么写。在假设这个谱本水平很高,很负责任的前提下,这个写法就是有用意的了。比如说,《风宣玄品》被认为是水平高、负责任,且所载曲目都是活的(因为多人集谱,可以认为每个曲子都有人实际能弹),在这个情况下,《长清》开头的散音,就出现了刚才我说,勾完小弦手向上再勾。管平湖就在读这个不合理的时候,发现,那个要求再勾的地方,是应该重弹的,就是一个forte。


            6楼2017-04-19 20:37
            收起回复
              @三寸丁丁 请你记住!学术讨论,是可以的,出现攻击性的流氓语言和行为就被删掉,再恶劣就会封掉。这是我这里的原则。你不值得我对付,说出对付这个词是你高估自己了。你只需要被“管理”而已。


              9楼2017-05-01 20:35
              回复
                @西北没风1 楼主的帖子很有技术性。管吧讨论技术帖子的不多,回复程度也有限,欢迎多发帖,分享自己的想法。如果想集思广益,可以到古琴吧求教。有时我也会将吧里提出的问题问问我的一些高手琴友,或将问题与精彩讨论转到古琴吧求教的,或从古琴吧转过来。 不过,琴类和人文社科类的很多东西一样,喜欢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尤其是古琴演奏,发挥的余地比较大,所以经常会在技术上打嘴仗。我个人的理解是,坚持一个主线,再去体会发挥,以音准悦耳流畅为原则,否则很容易乱的。毕竟,最终人还是依照自己的喜好去行为的。自我也是在不断调整之中。要么一首琴曲那么多版本咋来的?平沙一个就四十多种呢。如此可见一斑。 ^_^


                11楼2017-05-01 20:58
                回复
                  这个地方确实争论颇大,其实可以改,也可以不改。改了,马上就能弹,不改,练个几天也能练出来。不过既然完整的视频即将公布,不妨再等等,等视频出来了,相信真相也就大白了。


                  12楼2017-05-15 23: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