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幻科学城吧 关注:8贴子:41
  • 0回复贴,共1

本篇实验内容过于刺激,请在化学老师指导下观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上期《笑到失去战斗力束手就擒,揭秘一战最强秘密武器“含笑半步癫”》的文章中有这样一张化学实验动图,许多读者都在后台留言觉得很神奇,没看够!
今天就为大家带来一组化学实验动图合集!
注意!以下实验皆为专业人员在有安全防护设备前提下操作,大家不要擅自操作哟!~

点燃铝粉
原理:平时我们看到的金属铝是“性情安稳”的,这是因为在它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覆盖。去掉这层氧化膜,并把铝变成粉末,那么它活泼的特性就会显现出来,可以被点燃,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
危险系数:★★★★★丨反应剧烈,操作过程中极可能受伤。

氢气遇到火
原理:氢气易燃易扩散,在空气中可以爆炸式燃烧。
危险系数:★★★丨爆炸极其可能伤人。

燃烧的镁投入水中
原理:高温时镁与水会剧烈反应生成氧化镁和氢气。氢气继续燃烧,和燃烧的镁一起产生炫目的光影效果。
花絮:这个反应是一种试验性发动机的基本原理。整个反应只消耗水。不过这一发动机距离投入使用还很遥远。
危险系数:★★★★丨镁燃烧时高温,遇水剧烈反应可能溅出红热液态镁导致烫伤。

丙酮“溶解”泡沫塑料
原理:浅浅一层丙酮并不能真的把整块泡沫塑料“溶解”,实际上它只是溶解了聚苯乙烯的长链,让泡沫塑料里的大量空气逃逸出去。
危险系数:★★★★丨丙酮有一定毒性和挥发性,吸入可能导致中毒。

血液和过氧化氢
原理:血液中有高效的过氧化氢酶,能够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为水和氧气,大量氧气形成泡沫效果。
危险系数:★★★丨过氧化氢腐蚀性很强。

红与黑
原理:这是碘钟反应的一个变种。三种无色透明溶液(从前到后)分别为:可溶性淀粉和焦亚硫酸钠、氯化汞、碘酸钾。
花絮:这个反应由两名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发明,他们在其中加入了氯化汞,使这个反应可以先后形成橙红色和黑色,而橙黑配正是普林斯顿大学的代表色。
危险系数:★★★★★丨氯化汞毒性很强,吸入、皮肤接触或误食时均有极大风险,请勿尝试。

小熊糖火山
原理:试管中是加热到熔融状态的氯酸钾,氯酸钾发生热分解产生氧气促进燃烧,而燃烧产生的热量又进一步促进氯酸钾分解产生更多氧气,因此就产生了剧烈的燃烧反应。
花絮:这个实验还有一个更加丧心病狂的超大号版本。

危险系数:★★★★★丨反应非常剧烈,不管是哪个版本绝对不要尝试!
化学虽然有趣但也很危险。因此这里再次强调,请不要在任何场合操作、还原各种实验。即使是专业人员在全套保护措施下也可能会发生意外。
传说中化学院最通用的三行病假条就是:
学长你看 这个烧杯 在冒泡…


1楼2017-06-07 11:08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