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吧 关注:7,416贴子:51,796
  • 0回复贴,共1

解秘跛足道人的原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在前几天介绍过癞头和尚的原型很有可能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原因很有趣,一个是朱元璋做过和尚,另一个是他的模样很古怪,有文献记载:“南京明孝陵的一幅,朱元璋坐在便椅上,头戴软方巾,脸特别长,额骨隆起,脸上布满大大小小的土斑,留有稀疏的胡须,两眼炯炯发光,眉毛又浓又粗,眉眼都向上吊竖着,鼻子很大,鼻孔问上翘起,耳朵很长,几乎垂到肩膀上,嘴又大又宽,下巴比上额突出许多。其相貌,使人感到威严、凶狠。这画像的顶端写有“太祖遗像”四个篆体字。一般认为这就是朱元璋真相。
那跛足道人的原型会是谁呢?有各种猜测,其中有人认为似乎应该是万历皇帝,仔细想来还是很有道理的,为什么呢?因为早有史料记载万历皇帝是个跛足,比如在《风雪定陵》里记载道:“无论是棺内万历右腿蜷曲的痛苦形状,还是尸骨复原后,右腿明显比左腿短的情形,都足以说明这位皇帝生前确实患有严重的足疾。”原来万历不上朝,是因为他生了重病,还是个跛子。
其实这点在万历朝首辅申时行的书《诏对录》也曾经记载过。由于身体不适,万历皇帝不方便出席各种活动,被当时言官和大臣上书指责和谩骂,对此,万历经常向他们耐心解释,说自己“腰痛脚软,行立不便”“足心疼痛、步履艰难”。可在言官们看来,这不过只是万历不想上朝的借口。直到万历“面目发肿、行步艰难”的时候,还有大臣说万历是贪酒好色所致,纯粹咎由自取,搞得万历一气之下把他赶回了家。不过之前大家都没有重视这本书,觉得这是万历的推诿之辞。
很多人指责万历皇帝不上朝,是个宅男皇帝,万历皇帝虽然不上朝办公,但不意味着他不干活。万历三大征,正是由于他出色的调兵遣将,李如松、麻贵、刘铤等一大批有能力的将领得到任用才取到胜利。在战乱频发的东南沿海和东北边境,他又重用了戚继光和李成梁两名当世名将,取得很好的效果。南方地区商品经济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还出现了资本主萌芽。
从《明神宗实录》中所记来看,朱翊钧经常颁谕旨,称“朕自夏感受湿毒,足心疼痛,且不时眩晕,步履艰难”。1956年定陵被考古发掘后,人类学家从朱翊钧的头盖骨中检出了毒品吗啡成分的残留,这证明他生前长期吸食毒品。
据《昭对录》里记载,万历皇帝是因为身体不佳,为了保护龙体,不方便出席各类活动,为此,朝中的许多大臣们对此十分不理解,甚至还指责过万历。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八十四 万历十五年三月上视朝。圣体初安,百官贺毕。上召三辅臣申时行等至皇极门暖阁。
上曰:“朕偶有微疾,不得出朝,先生每忧心。”时行等叩头谢。上于袖中出二疏,手授时行,乃主事王德新顾宪成说句也。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八十四 万历十五年三月上视朝。圣体初安,百官贺毕。上召三辅臣申时行等至皇极门暖阁。
上曰:“朕偶有微疾,不得出朝,先生每忧心。”时行等叩头谢。上于袖中出二疏,手授时行,乃主事王德新顾宪成说句也。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八十四 万历十五年三月
上视朝。圣体初安,百官贺毕。上召三辅臣申时行等至皇极门暖阁。上曰:“朕偶有微疾,不得出朝,先生每忧心。”时行等叩头谢。上于袖中出二疏,手授时行,乃主事王德新顾宪成说句也。
这样看来万历是个跛足是非常可靠的,可为什么《红楼梦》的作者形容其为跛足道人呢?这应该与他治理国家的方式有关系,因为他采用的是道家的理念。在1586年,万历亲自主持殿试,试题的内容为“无为而治”,可见这才是他真正想追求的境界,他否定张居正的做法并反其道而行之,于是大明上上下下都处于没有人管的“无为”境界,人们生活在自由快乐而近乎“无政府”的状态之中,是真正的“太平无为之世”,经济得到空前的大发展,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那时有很多封建的保守思想被废除了,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思潮泛滥,性解放的潮流席卷全国,青楼妓院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
当年老子宣扬的“无为而治”,他认为统治者不要对国家进行过多的干预和管理,最好的国家是老百姓不知道统治者是谁,大家可以想怎么活就怎么活,甚至可以任意胡为,一切顺其自然,这一理念居然在万历朝得到了充分体现,而且这个状态一直持续了三四十年,所以我觉得这些时代特点的描写都可以用来佐证《红楼梦》开始几回的历史大背景应该是在万历年间,那时的天下确实是个“太平无为之世”。
明太祖朱元璋出过家,头上有疮,于是被作者形容为“癞头和尚”;万历皇帝崇尚道家的理念治国,而且是个瘸子,结果被作者形容为“跛足道人”,仔细想来确实有趣,实际上也很有象征意义。


1楼2017-08-22 14:1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