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鼎钧吧 关注:936贴子:6,305
  • 1回复贴,共1

吾爱其礼 —— 想起一种过年小礼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近日读到龙应台先生一篇文章:《文化是什么?》,其中有这样一段话:
  “小时候我住在台湾农村,当邻家孩子送来一篮自家树种出的枣子时,母亲会将枣子收下,然后一定在那竹篮里放回一点东西,几颗芒果、一把蔬菜。家里什么都没有时,她一定将篮子填满白米,让邻家孩子带回。问她为什么,她说,“不能让送礼的人空手走开。” 
  农村的人或许不知道仲尼曾经说过“尔爱其羊,吾爱其礼”,但是他可以举手投足之间,无处不是“礼”。” 
岁时临近春节,这段话让我想到过年。
  长大以后,每年过年我都会买备许多桔子。春节有亲戚朋友过访,总会带来些年礼,我也总是坚持抓几个桔子硬塞到他们的包包里。匪报也,只是“压一压”。这个“压”的意思,和“压岁钱”的“压”同义,我们家乡话称为“责”:“责返几个桔子。”
我实在不知道粤语这个“责”字究竟应该怎么写,只知道是“压”的意思。例如:拿个杯子把这张纸“责”住(免得被风吹走)。
儿时在家乡,过年时看到大人们都是这样做的。带上年货去拜年,人家也是要“责返”一点东西,比如自家蒸的糕,炸的油角,或者抓几个桔子,再或者:“责返一封利市(红包)。”
我国风俗,春节拜年,都要带点年礼。西方人上门作客,也会带一束花或者一瓶酒,或者带点小礼品。总之,都不愿空着手的(广东人迷信,因为粤语“空”“凶”同音,更多了一层不愿意)。那么当主人的,又怎么肯让客人送礼之后空着手出门离去呢?于是乎,就要往客人带来的包包里“责返”一点东西,聊作镇“压”包裹之用。因为“桔”“吉”同音,所以桔子就成了“责返”的佳品。
不过,这和“来而不往非礼也”有本质的不同。这不同,至少表现在两点上:一是“责返”的东西一般很细微,远不能和客人带来的礼物对应;二是,“责返”一点东西并不能豁免“回拜”。
当然,以上只是就过年时节的礼俗说的。平时受礼,也会“责返”,那就因收受双方众多不同情形而大有区别。不过,基本精神是一样的。比如,邻居用盘子盛了几块糕送过来分享,收下后不能就这样把空盘子还给人家,最好在空盘子上“责返”一点小东西。又比如,明知道送礼来得亲友经济拮据,受礼的一方,可能会“责返”一封大利市(一个大红包),借机略作帮助。
时移世易,具体的习俗也会变化。古语说,“礼”者“理”也。这里的“理”字,从文化的角度看,我会更多地理解为 consideration ,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尊重和体贴关怀。这一点,大概不会变吧。
  但愿如此。



1楼2009-01-23 09:26回复
    说得好!醇厚乡情出以敦厚之笔,读之温煦如春。


    2楼2009-01-24 13: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