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久吧 关注:37贴子:5,122

回复:【笔记】2017年以后看的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不想过方鸿渐和孙柔嘉那种生活呀。
不想成为负面情绪传导的皮球。
写得挺好的,确实是和一般的东西不一样。钱老师很有心,对人情世故很敏感,但我猜他自己应该是不擅长不精通的。
既是嘲讽世人,也是自嘲吧。嘲讽自己这个方鸿渐,装x、软弱、少年意气愤世嫉俗仿佛就他一个人高周围一圈到低头赔笑不敢出声。
是少年意气的消磨,也是对人情的困惑。


IP属地:湖南20楼2018-03-14 10:27
回复
    《奇鸟行状录》


    IP属地:湖南22楼2018-07-04 12:31
    收起回复
      老师们的商业互吹哈哈哈哈哈哈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18-08-09 10:10
      回复
        补一些之前读《奇鸟行状录》的随想
        他是想画一个圆,圆圈上有日本的历史和现在,有日本的社会物质结构与个人精神世界。这本书写个人世界时写得很抽象很意识流很现代派,写历史进程时却像是魔幻现实主义或是海明威式的冷峻叙事。之前我觉得村上的小说根本在于寻找人与人之间的桥梁,《奇鸟》的出发点似乎更高一些,它想村上式地分析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其中重要的一点是“磨损”,似乎在表现太过强烈的精神刺激会让人在之后变得空洞。本作男主人公我觉得是经过了高度抽象化的。这本书算是纯文学份量很足的大块头作品。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18-11-17 20:03
        回复
          《三体》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18-11-17 20:03
          回复
            补一下之前误删的三体的读后感:
            前几天读完了三体,很满足。
            其中三体文明和地球文明的“交流”过程,其实很像地球历史上那些“先进”文明和“落后”文明的交流。例如地球文明充满自信地用自己的星际战舰防御三体探测器的进攻那段,像极了这么一个场景:一艘西班牙船只经过了西印度群岛上的某个岛,西班牙人扬言过几年后要回来征服这个岛和岛上的土著,于是土著们花了很多年时间,组建了一只庞大的独木船舰队,每个土著都相信在这样庞大的独木船舰队面前西班牙人必定不堪一击。过了几年后,西班牙人驾驶着他们的炮舰,毫不手软地屠杀了土著们的独木船舰队。
            “弱小和无知不是招致毁灭的原因,傲慢才是。”
            又如三体人给地球人制定的保留地政策,简直就是美国人对印第安人的政策的翻版。三体人和地球人达到的“执剑人”式的和平,其实与冷战期间美苏因“对等摧毁”(Mutual Assured Destruction)而保持的和平,也是如出一辙。可以说,刘慈欣对于地外文明的想象,就像是将地球历史上不同文明的关系的延伸。这个过程很富有想象力,也令人信服。
            《三体》描述的地球文明,是一个“平等”理念和“尊重生命权”理念高度发展的理想文明。这样的文明看似非常理想,却又非常脆弱和具有局限性。我觉得,三体文明价值观与地球文明价值观的差异说明了一个道理:越富足的环境,能够孕育出越温和的文明。越严苛的环境,能够孕育出越有侵略性的文明。一个物种如果处在富足的环境里,就会趋于温和,追求保证每一个个体的利益,包括弱势群体的利益。但是如果这个物种处在非常严苛的环境里,种族的延续就成为了压倒一切的需求,这个文明会更倾向于认可和接受优胜劣汰的竞争思想。这两种价值观也可以说成是“羊性”和“狼性”。
            《三体》这本书从来没有直接批判或者肯定地球的羊性文明和三体的狼性文明,但是把他们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都表现得很好。就像《一人之下》里的一句台词,“招致毁灭的,是极端。”一个健康的文明是需要容纳多元化的思潮的,只有狼性也会招致毁灭,只有羊性也会招致毁灭。从《三体》的情节发展看,虽然三体文明和地球文明一直相互敌视,但同时也在相互学习,最后甚至还相互成就。刘慈欣把不同文明的碰撞的过程写得很棒。“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样的交流肯定比封闭不开的发展状态是更为有利的。
            我甚至觉得, 《三体》里描述的三体文明和地球文明,不仅像地球历史上已经存在过的不同文明,还像两个不同的人,像一对恋人。从初识的陌生,到抱有敌意,再到达成和平,热恋期的甜蜜。接着又因为各怀心事,撕破了脸又成了仇人。直到最后,在时间的长河里相逢泯恩仇。
            还有一点让我印象深刻,那就是地球上的公众的变色龙式变脸的态度。一个人、一个文明,有时候被公众当作救世主,有时候却会被当作是罪人、是恶魔,哪怕他们从头到尾做的都是同样的事。这其实很滑稽,人们会因为自己的立场和喜好,夸张地对一些事物采取非常极端的态度,甚至迅速地从一种极端态度转换到另一种相反的极端态度。这副嘴脸像极了契诃夫在《变色龙》中的描写。虽然趋利避害是生物本能,但是目光短浅的墙头草还是令人反感。相比之下,面对毁灭的绝境时处变不惊安然对待的姿态,无疑是更加有尊严的姿态。
            至于本书科幻的那一面,不论是对于四维空间和高维空间的想象,还是“黑暗丛林”法则的推演,都是基于人类的现有的科学观念和社会观念的逻辑推演。我觉得这些推演有些确实有可能在将来成为现实,但大概不是最终的答案。就像是基于牛顿力学和伽利略变换,是没有办法通过逻辑推演去推演出相对论的。新的理论需要观察到新的现象,然后提出新的原理——哪怕这样的原理是与我们以前的常识相违背的。光速不变原理和洛伦兹变换正是这样和常识相违背,却又能解释常识的新的原理。基础科学还是有进步的希望的。


            IP属地:湖南32楼2018-12-25 11:08
            回复
              《黄金时代》
              确认了我初中在书城读的就是这篇小说。
              王小波还是很有才华的。


              IP属地:湖南34楼2019-03-12 10:53
              回复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5楼2019-03-28 14:16
                回复
                  That is why I love u !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6楼2019-07-08 11:29
                  回复
                    《华盖集》,鲁迅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7楼2019-08-09 21:37
                    回复
                      《潮骚》,三岛由纪夫。
                      之前读假面自白,读金阁寺,都觉得太美学读不来。潮骚倒是有点明确的故事情节了。这情节很像《边城》,核心也很像《边城》,只不过日本的元素多一点,三岛欣赏的男性之美多一点。最后也给了个ge。中间男女主雨天约会那个场景可有意思,边缘收敛的生命力和纯情。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8楼2019-09-19 10:19
                      回复
                        “我感到很害怕。失去一个人太痛苦了。”
                        《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
                        很久没有读到这样的小说了。我读过的村上的小说里,气质上最接近《挪威的森林》的一篇。不过年龄从20岁变成了35岁,形式内容多少还是有些不同。
                        和《挪》一样地糟糕,一样地让我很难受。像这样被打开很难受。而且,作也是那么强烈。如果可以,我希望不要像作一样。村上从来没有写过得到以后理想的相处状态,而总是在写朝着那个方向痛苦地前进。前进啊,前进啊,从过去的伤痕中解脱啊,宽恕啊。可是过去了以后,两个人要怎么样呢。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9楼2019-10-02 00: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