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i贴吧吧 关注:913贴子:3,626
  • 0回复贴,共1

用“健康中国”引领健康产业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继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下称“健康中国”)之后,日前,国务院又公布 《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大力支持健身休闲产业的发展。
此前,“健康中国”将发展健康产业作为健康中国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明确发展健康产业,包括优化多元办医格局、发展健康服务新业态、积极发展健身休闲运动产业、促进医药产业发展等四个方面。此次公布的《指导意见》是对“健康中国”关于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进一步补充,明确了健身休闲产业发展的“路线图”,指出到2025年,我国的健身休闲产业总规模将达到3万亿元。
“健康中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在国家层面提出的健康领域中长期战略规划,强调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健康中国”明确了今后15年我国发展健康的战略目标和主要指标,其中重点指出要发展健康产业。
“健康中国”提出的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基本体育健身服务,基本形成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产业体系,主要健康指标居于中高收入国家前列;2030年全民健康体系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健康公平,主要健康指标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2050年建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适应的健康国家。
“健康中国”还对人均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在内的共13条指标提出目标,例如,到2030年要实现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降低30%,个人卫生支出比重降低至25%,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在2020年超过8万亿元、在2030年达到16万亿元等。
在发展健康产业中,“健康中国”除了提出优化多元办医格局和促进医药产业发展的传统内容之外,还强调发展健康服务新业态和健身休闲运动产业。“健康中国”指出,发展健康服务新业态,要积极促进健康与养老、旅游 、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融合,催生健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健康服务,鼓励发展健康体检、咨询等健康服务,促进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发展,培育一批有特色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探索推进可穿戴设备、智能健康电子产品和健康医疗移动应用服务等发展;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良性循环的健康服务产业集群,扶持一大批中小微企业配套发展等。
“健康中国”还指出,要积极发展健身休闲运动产业,要求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培育多元主体,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健身休闲设施建设运营;推动体育项目协会改革和体育场馆资源所有权、经营权分离改革,加快开放体育资源,创新健身休闲运动项目推广普及方式,进一步健全政府购买体育公共服务的体制机制,打造健身休闲综合服务体等。
此次《指导意见》进一步提出了支持健身休闲产业发展的多种措施,例如,支持健身休闲企业发展,鼓励骨干企业做大做强,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领军企业集团;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支持符合条件的健身休闲企业上市 ;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 ,募集资金用于健身休闲产业项目的建设;优化规划和土地利用政策,引导健身休闲产业用地控制规模、科学选址,并将相关用地纳入地方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合理安排。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民众对医疗健康 爱基 ,净值 ,资讯 的重视程度也日渐提升,我国的健康产业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我国庞大的人口总量和社会日趋老龄化也为健康产业提供了极具潜力的市场。与此同时,新一代信息技术 提升了医疗水平和健康管理能力,促进了健康服务新业态的发展,移动医疗、健康管理等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从全球范围来看,我国健康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4年全球健康的总支出占GDP的9.9%,我国仅为5.55%,而美国高达17.14%。可以看出,我国的健康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不难预见,在我国政策推动和健康需求释放的双重作用下,我国的健康产业有望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发展健康产业是“健康中国”的重要内容之一,需要“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引领,为建设健康中国服务。应该看到,无论发展健康产业、还是建设健康中国,都涉及多部门、多行业的协调配合。为此,还必须加强各部门、各行业的沟通协作,形成促进健康的合力,并进一步完善健康影响的评估机制,建立起将健康融入所有公共政策的制度性安排。


1楼2019-01-19 08:30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