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明朝吧 关注:988贴子:130,758
  • 16回复贴,共1

研究郑鄤案件的意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清凉黄昏按:这段内容是拙著《明末郑鄤研究》(书稿)的“第四章:郑鄤案件的本末”的结语,现发到网络,以供有兴趣者参考。《郑鄤案件的本末》以前曾独立成篇,发在龙城博客和新浪博客,这次撰写《明末郑鄤研究》时,进行了部分修改。
前面已经对郑鄤案件的来龙去脉进行了详细的讨论,最后小结一下,谈几点看法。
(一)研究郑鄤案件的全过程,推翻强加给郑鄤的“杖母”、“ 奸妹”、“ 奸媳”等罪名,当然是研究的目的之一。如果仅仅局限于此,未免太狭隘。郑鄤案与明末政治,乃至天下大势,以及世道人心,都有十分密切的关联。因为只有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才会产生这样的案件。
(二)郑鄤案件的产生,当然与崇祯朝的党争有关,但后来的性质发生了转化。温体仁弹劾郑鄤,是“温党”与东林党人文震孟的斗争而引发。然而后来加速郑鄤死亡的原因,是黄道周与杨嗣昌的争斗,这很难用党争来解释。黄道周名列东林,杨嗣昌却无党可言。黄道周维护纲常礼教,虽非治乱之能臣,无疑是一个忠臣。杨嗣昌以消灭农民军为己任,却终究未能成为力挽狂澜的中流砥柱。
(三)崇祯帝为了实施他的治国方略,任用杨嗣昌来剿灭农民军,企图通过处死郑鄤来减轻言官对杨嗣昌的舆论阻力。但是他并未因此而实现他的政治目的,白白牺牲了郑鄤的性命。
崇祯帝的政治需要,是郑鄤案件的决定性因素。
崇祯帝并不是真的认为郑鄤有不孝之罪。但是他为了掩人耳目,非要把郑鄤杖母办成铁案。因此,确实迷惑了很多人,使他们真的以为郑鄤是一个名教罪人。而且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明末清初对郑鄤案件的舆论走向。
所以说,事情发展到后来,郑鄤不再是身陷党争的漩涡,而是被陷入皇帝与清流言官朝议之争的漩涡。
而崇祯帝自己也陷入这种漩涡而不能自拔,而且越陷越深,甚至做出秘密杀死言官姜埰的决定。因锦衣卫骆养性不愿承担责任,故意泄露消息,姜埰才勉强保得一命。
(四)郑鄤案件对历史的影响如何?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里面叙述到郑鄤案时有一段这样的话,“总之,该案加深了统治集团的政治分裂,其削弱皇朝的统治,加速皇朝灭亡的作用是无可怀疑的” 。崇祯帝希望通过处置郑鄤使官僚集团保持政治上的一致,其效果适得其反。官场言论可以通过高压来限制,但是对于人的思想是左右不了的。事实证明,到亡国之时,他已经成为孤家寡人。
(五)综观郑鄤案件的全过程,是反映人心善良正直与邪恶害人斗争的一个剧本。忠于职守的冯英和吴孟明依法办事,不愿加入构陷郑鄤的大合唱,宁愿被撤职罢官也要依法办事。为个人私欲而置人与死地的温体仁、许曦等人,无疑是邪恶势力的典型。这类奸相与小人,历史上并不罕见。政治清明,则小人无立足之地;政治昏暗,则小人作鬼魅之舞。
(六)郑鄤案件无疑是关于个人命运与国家关系的一个案例。在封建社会,读书人为谋求自己的个人前途以及达到兼济天下的目的,通过科考进入仕途是唯一的捷径,郑鄤就是这一类型的读书人。郑鄤既已脱离官场十四年,如果他从此超脱于政治,无关乎国家命运,专心治学,既能免去祸患,甚至可能在文学史上留下辉煌篇章。可惜他不是这样类型的人。有理由推测,郑鄤只要不忘却政治,他即使不死于崇祯帝之手,也将在明清易代之际死于反清斗争。
(七)郑鄤父子不善处理与乡里士大夫的关系,给后人深刻的启迪。郑鄤父子的某些行为缺点与此案不无关系。郑振先与妻子吴氏因婢妾关系而起的流言,是郑鄤被攻击杖母的口实。虽然这不能看作是郑鄤案件的决定因素,但无疑是沉痛的教训。
至于说郑鄤居乡不法,则是无稽之谈。即使对郑鄤人品颇多指责的研究者,也不得不承认,“虽然目前尚未见直接记载郑鄤居乡行为的史料,但也可从间接记载的文献中管窥一二”。笔者认为,郑鄤如果真有居乡不法行为,在明末清初的野史笔记中早就记录在案了。正因为没有,所以唯有穿凿附会书写流言的途径,这就是所谓“间接记载”。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10-28 18:48回复
    @贴吧用户_5CUa4Wb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10-28 18:51
    回复

      郑鄤自从天启二年冬天离京回家,家居整整一十四年,直到崇祯八年才决定进京后补。本来他在崇祯元年就官复原职,因父母相继去世在家守孝。另一个因素是他有了遁世隐居的思想,他的书斋名遁斋,庭园名遁园,有时写字落款还用“遁园叟”的别号。
      有两个外部因素激起郑鄤重返政坛的念头。一是他的好友文震孟以礼部侍郎兼东阁大学士身份入阁办事,成为辅臣之一。二是常州人孙慎行奉召进京充实内阁,劝他一同进京。孙慎行原来的官职是礼部尚书,既是同乡又是郑鄤父亲的同年进士,住处和郑鄤是邻居,他对郑鄤十分器重。
      天下的局势是每况愈下,农民军遍地烽火,清兵不时入关抢掠。也许郑鄤觉得此时必须出来做官,做些有补于时局的事情,入世的观念再次占了上风。况且有两个关系密切的人员在内阁,人事上还有什么可以担忧呢?知心朋友也都劝他北上,有人说,像你这样的人怎么可以不关心世事呢?
      事态的发展完全出乎郑鄤的想象。孙慎行刚到京郊就病倒,过了年就一命呜呼,别说入阁,连见皇帝的面都未有机会。文震孟呢,只是做了两个多月的辅臣,就中了温体仁的圈套,被崇祯皇帝勒令冠带闲住,再次冒着凛冽的寒风回苏州老家,第二年就病逝了。
      温体仁在排挤了文震孟以后,又把毒箭射向郑鄤。一来郑鄤和文震孟是好友,他总是不大放心。再加上郑鄤拜见他的时候侃侃而谈,显得桀骜不驯,不可能被他所用,所以决计把郑鄤剪除。
      温体仁在《明史》被列入奸臣传,害人的伎俩阴险狠毒,这在郑鄤身上发挥得淋漓尽致。他给郑鄤加的罪状是“惑父披剃”和“迫父杖母”,据说是已经致仕的阁臣吴宗达告诉他的传闻。温体仁亲自出面弹劾,以首辅之尊弹劾一个普通官员,这在大明王朝独一无二。
      于是郑鄤锒铛入狱,先是被关在刑部监狱。刑部尚书冯英审讯此案查无实据,在京的常州籍官员都说不知道郑鄤有杖母之事。所以冯英认为如果判郑鄤死罪,“异日物换星移,必将以臣部之拟议为不当,必将以朝廷刑罚为失平”,因为不愿承担迫害郑鄤的历史责任,冯英因此被免职。
      郑鄤被移送锦衣卫监狱,案情升级,崇祯皇帝开始亲自过问。
      温体仁没有来得及完成对郑鄤的迫害,他结党营私的奸情败露,被迫辞职还乡。一个小官内阁中书许曦继续揭发郑鄤的罪状,在杖母之外又加上奸妹、奸媳两条罪名,他的意见被崇祯皇帝采信。
      锦衣卫指挥使吴孟明经过调查,同样认为郑鄤罪不至死,崇祯皇帝认为他偏袒郑鄤,把他免了职。吴孟明是一品官员,原来深得崇祯皇帝宠信,因为在郑鄤案件上没有和皇帝保持一致,被当做绊脚石搬掉了。
      郑鄤案最后交由刑部、锦衣卫、东厂三个机构会审方才定案,常州的几个证人内阁中书许曦、邻居杨琛、郑鄤的弟弟郑郏指认郑鄤有罪。郑鄤的嫡亲伯父则为郑鄤辩冤。郑鄤的童养媳韩女的祖父则被吓晕公堂,没有证词。三法司就根据许曦等人的假证定罪郑鄤大辟(砍头),崇祯皇帝觉得这样处理还不解恨,下令加等,也就是凌迟。崇祯皇帝确实恨透了郑鄤,但他不是要为郑鄤的母亲伸张正义,而是另有用意。
      郑鄤案是明代崇祯年间的一大冤案,曾经轰动一时,常州地区就是三尺童子皆能谈论郑峚阳(郑鄤的号)之事。就有明一代来说,因冤案被杀的忠臣不知有多少,为何郑鄤之狱长期受人关注和讨论?究其原因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一是处罚太重了,以莫须有的罪名,竟被判处凌迟,大凡有正义感的人,无不对郑鄤寄予同情。二是父母之间的房帷隐事,若有若无,把郑鄤卷入进去,容易激起小市民的好奇心,更引起历史学者来探究事实真相。三是郑鄤一案不是他个人孤立的案件,放到历史大背景下,是晚明政治斗争的一个缩影。一般把它看作党争,望深处看,是君臣之间的斗争。郑鄤就在历史的各种合力之下,成为了末世的牺牲品。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9-10-28 19:20
      回复

        郑鄤自从天启二年冬天离京回家,家居整整一十四年,直到崇祯八年才决定进京后补。本来他在崇祯元年就官复原职,因父母相继去世在家守孝。另一个因素是他有了遁世隐居的思想,他的书斋名遁斋,庭园名遁园,有时写字落款还用“遁园叟”的别号。
        有两个外部因素激起郑鄤重返政坛的念头。一是他的好友文震孟以礼部侍郎兼东阁大学士身份入阁办事,成为辅臣之一。二是常州人孙慎行奉召进京充实内阁,劝他一同进京。孙慎行原来的官职是礼部尚书,既是同乡又是郑鄤父亲的同年进士,住处和郑鄤是邻居,他对郑鄤十分器重。
        天下的局势是每况愈下,农民军遍地烽火,清兵不时入关抢掠。也许郑鄤觉得此时必须出来做官,做些有补于时局的事情,入世的观念再次占了上风。况且有两个关系密切的人员在内阁,人事上还有什么可以担忧呢?知心朋友也都劝他北上,有人说,像你这样的人怎么可以不关心世事呢?
        事态的发展完全出乎郑鄤的想象。孙慎行刚到京郊就病倒,过了年就一命呜呼,别说入阁,连见皇帝的面都未有机会。文震孟呢,只是做了两个多月的辅臣,就中了温体仁的圈套,被崇祯皇帝勒令冠带闲住,再次冒着凛冽的寒风回苏州老家,第二年就病逝了。
        温体仁在排挤了文震孟以后,又把毒箭射向郑鄤。一来郑鄤和文震孟是好友,他总是不大放心。再加上郑鄤拜见他的时候侃侃而谈,显得桀骜不驯,不可能被他所用,所以决计把郑鄤剪除。
        温体仁在《明史》被列入奸臣传,害人的伎俩阴险狠毒,这在郑鄤身上发挥得淋漓尽致。他给郑鄤加的罪状是“惑父披剃”和“迫父杖母”,据说是已经致仕的阁臣吴宗达告诉他的传闻。温体仁亲自出面弹劾,以首辅之尊弹劾一个普通官员,这在大明王朝独一无二。
        于是郑鄤锒铛入狱,先是被关在刑部监狱。刑部尚书冯英审讯此案查无实据,在京的常州籍官员都说不知道郑鄤有杖母之事。所以冯英认为如果判郑鄤死罪,“异日物换星移,必将以臣部之拟议为不当,必将以朝廷刑罚为失平”,因为不愿承担迫害郑鄤的历史责任,冯英因此被免职。
        郑鄤被移送锦衣卫监狱,案情升级,崇祯皇帝开始亲自过问。
        温体仁没有来得及完成对郑鄤的迫害,他结党营私的奸情败露,被迫辞职还乡。一个小官内阁中书许曦继续揭发郑鄤的罪状,在杖母之外又加上奸妹、奸媳两条罪名,他的意见被崇祯皇帝采信。
        锦衣卫指挥使吴孟明经过调查,同样认为郑鄤罪不至死,崇祯皇帝认为他偏袒郑鄤,把他免了职。吴孟明是一品官员,原来深得崇祯皇帝宠信,因为在郑鄤案件上没有和皇帝保持一致,被当做绊脚石搬掉了。
        郑鄤案最后交由刑部、锦衣卫、东厂三个机构会审方才定案,常州的几个证人内阁中书许曦、邻居杨琛、郑鄤的弟弟郑郏指认郑鄤有罪。郑鄤的嫡亲伯父则为郑鄤辩冤。郑鄤的童养媳韩女的祖父则被吓晕公堂,没有证词。三法司就根据许曦等人的假证定罪郑鄤大辟(砍头),崇祯皇帝觉得这样处理还不解恨,下令加等,也就是凌迟。崇祯皇帝确实恨透了郑鄤,但他不是要为郑鄤的母亲伸张正义,而是另有用意。
        郑鄤案是明代崇祯年间的一大冤案,曾经轰动一时,常州地区就是三尺童子皆能谈论郑峚阳(郑鄤的号)之事。就有明一代来说,因冤案被杀的忠臣不知有多少,为何郑鄤之狱长期受人关注和讨论?究其原因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一是处罚太重了,以莫须有的罪名,竟被判处凌迟,大凡有正义感的人,无不对郑鄤寄予同情。二是父母之间的房帷隐事,若有若无,把郑鄤卷入进去,容易激起小市民的好奇心,更引起历史学者来探究事实真相。三是郑鄤一案不是他个人孤立的案件,放到历史大背景下,是晚明政治斗争的一个缩影。一般把它看作党争,望深处看,是君臣之间的斗争。郑鄤就在历史的各种合力之下,成为了末世的牺牲品。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9-10-28 19:23
        回复
          第二段老是发不出来!被屏蔽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9-10-28 19:41
          回复
            哦霍,第五,第六也没法通过,被删了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9-10-28 19:43
            回复
              有时间写写崇祯期长达十七年的厂卫故事。满清明史掩饰这事。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9-10-28 21:50
              回复
                历史故事:黄道周送别郑鄤
                公元1622年,明代天启二年的农历十月初六日,北京已经进入冬天,北风呼啸,草木凋零,天色阴沉沉的。文震孟和郑鄤结伴南归,黄道周送到郊外。
                就在这年二月,他们刚刚中了进士,为何此时却又匆匆离去?
                天启二年壬戌是个会试之年。年过五十的苏州人文震孟实现了他人生命运的大转折。他早早就中了举人,可是连续九次进京赶考,九次名落孙山。天启二年他一举夺魁,钦点状元。
                年方二十九岁的常州人郑鄤亦在这次会试中式,殿试定为二甲第30名。中进士前他已经被称为三吴名士,在江浙一带颇有影响。
                漳浦人黄道周三十八岁,也在壬戌金榜题名。考官阅卷的时候看不到考生的姓名,但是阅卷官在批阅一篇文章后说,这肯定是福建黄子所写,等到拆掉封签,果然是黄道周。
                这三个不同的知名人士,机缘巧合成了同年进士,结为好友。
                美好的仕途展现在三个新科进士面前。文震孟是状元起点高,将来入阁拜相大有希望。黄道周和郑鄤的基础也不错,而且他们年轻,可以拼时间。混得好的话,将来可升为三品的侍郎;即使差一点,当个五品官不会成问题。
                可是他们想的却是另一个问题。天启皇帝太年轻,权力逐渐被太监魏忠贤和奶妈客氏操纵,正直的大臣一个个被排斥而去,这样发展下去国将不国。满朝大臣都看出了这个趋向,可是几乎没有人敢出来抗争。
                文震孟、黄道周、郑鄤三人进行了秘密协商。文震孟说不能再忍了,要以身先试,如果他死了,黄道周和郑鄤继续上书。这就是他们三人“尽言报国”的约定。
                上疏的结果当然是“吃不了兜着走”。如果没有叶向高等人营救,文震孟和郑鄤会被脱了裤子打板子,后果很难设想。像后来万璟上疏指斥魏忠贤,就是被廷杖打死的。他们受到的处分是降二级调外使用,但是没有等待,迳自回家了。
                黄道周的内心十分痛苦。他因爽约而后悔终身。他的奏疏写了三次,烧掉三次。他的老母正在前来北京的路上,他怎能没有顾虑。激烈的思想斗争就像跳动的烛光,他的内心几经挣扎,吹灭蜡烛,搁笔就寝。先尽孝再尽忠,今后用行动来证明自己的报国之心。
                郑鄤倒没有什么顾虑,上疏是他们家族的传统。他的父亲因为上疏被贬到四川蛮荒之地,十六岁的他挑担跟着父亲,跋涉千里备尝艰苦。他的外祖父的弟弟吴中行,因为上疏反对张居正夺情被廷杖打残,如果不是抢救及时就一命呜呼了。
                郑鄤没有因为黄道周失约而影响他们之间的友谊。分手前,他吩咐童子雇一匹马,让黄道周骑着回到翰林院的住处去。所以黄道周后来在诗中描述回乡时的郑鄤,“不愁身谪转愁予”。
                送别的时候,黄道周唱不出“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也唱不出“莫道前路无知己,西出阳关有故人”。他唱的是:“雁鹤曾经月里过,传闻月里更凄凉。”望着骡车上文震孟、郑鄤远去的背影,黄道周脑子里一片空白,站在那儿久久不动。
                ……
                黄道周在宦海几经沉浮。到了公元1646年(南明隆武二年、清顺治三年),黄道周抗清兵败被俘以后,拒绝劝降。三月五日在金陵曹街走完了他六十二年的人生,被清兵斩首以后,他的尸体兀立不倒。


                IP属地:广西15楼2019-10-29 21:25
                回复
                  还有此事把周皇后扯进去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2-04-09 09:1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