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时吧 关注:143贴子:3,248
  • 14回复贴,共1
那么,雍正元年雍正所立的第一位皇太子是皇五子弘昼吗?答案也是否定的。
首先,据《清世宗实录》记载雍正十三年期间,雍正派遣弘历参加的各种礼仪活动达二十次之多,其中包括祭祀康熙和孝恭仁皇后的景陵等各方面的内容。派遣弘昼参加的各种礼仪活动只有七次,不仅数量和内容上大大少于弘历,而且还都是在雍正八年十一月之后,即弘昼二十岁以后。要知道,弘昼与弘历同年出身,弘昼仅比弘历小三个月。在年龄上弘历并不比弘昼占什么优势。雍正更看重谁,不是一目了然吗?
其次,弘历与弘昼的母亲在潜邸都是格格,而且两人都不得宠。但弘历的母亲先封熹妃,后晋熹贵妃。弘昼的母亲先封裕嫔,后晋裕妃,地位始终低于弘历的母亲。这显然是母以子贵的结果。雍正的用意已经很明显了。
再次,雍正八年弘历出版《乐善堂全集》的时候,王公大臣张廷璐鄂尔泰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为之作序,对弘历及尽谄媚之能事。这是因为当时大家都知道他是储君。


1楼2019-11-29 09:34回复
    弘昼是历史上有名的“荒唐王爷”,但问题是弘昼是真的荒唐吗?答案也是否定的。
    弘昼是做了不少荒唐事,比如活出丧,打讷亲等。但他哪件事是真正很出格,真正触犯皇帝底线的。一个人要做很多荒唐事但又保证每件事都不出格,本身就证明这个人很聪明。正因为他很聪明,他才拿捏得住分寸。
    弘昼是有自知之明的人,知道自己非嫡非长亦非贵,最关键的是雍正不喜欢他,不会把皇位传给他。他只有退而求其次当个富贵王爷。而一个皇子要想当一个富贵王爷,最关键的就要避免皇帝的猜忌,而要避免皇帝的猜忌最重要的就是要表明自己没有政治野心。而要表明自己没有政治野心,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干一些看似很荒唐,但又不出格的事情来自污。这样的例子,历史上数不胜数。所以,弘昼故意搞一些活出丧,打讷亲这些看似荒唐但又不触犯皇帝底线的事来自污。


    2楼2019-11-29 09:41
    收起回复
      话说回来,弘昼是真的对功名利禄一点不敢兴趣吗?答案又是否定的。
      据弘昼八世孙启功写的《我所知道的乾隆与和亲王》一文中提到,弘昼临终前请求乾隆封他做铁帽子王。乾隆虽然没有答应他,但让他的儿子永璧多袭了一代和亲王(本来是要降为郡王的)。弘昼临终前还请求乾隆封他做铁帽子王,说明他并非一个对功名利禄毫不感兴趣的人。
      其实,当时正宫皇后乌拉那拉氏无子,雍正无嫡子可立。诸庶子均为汉妃所生,在满洲亲贵眼里都谈不上贵,雍正亦无贵子可立。雍正诸庶子虽有长幼之分,但雍正元年雍正还认为自己可以当几十年皇帝,他有足够的信心把那些年幼的皇子抚养成人。说实在的,在立嗣问题上,雍正诸子谁也不比谁占很大优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弘昼并非真的荒唐,也并非真的对功名利禄一点不感兴趣。如果雍正真的喜欢他,他未必不想争一下这个九五之尊?
      附:弘昼的《金樽吟》
      世事无常耽金樽,杯杯台郎醉红尘。人生难得一知己,推杯换盏话古今。


      3楼2019-11-29 09:56
      收起回复
        清朝罗马传教士的信件里称,弘时是雍正最喜欢的儿子,是雍正初年秘密立储的人,他以事实上的储君身份处理朝政,和雍正父子共治天下。康熙最喜欢的孙子有两个,一个是皇长孙(弘晰),一个是四皇子第四子。雍正十个儿子,排行第四的是弘时,因为弘时还有一个年幼夭折未正式排序的哥哥,所以弘时正式排序为老三,第五子是弘历。弘历原名元寿,在清宫档案中称他是元寿阿哥,而不是四阿哥。如果康熙临终前说过让雍正立哪个儿子为皇太子的话,这个孙子才是他最喜欢的孙子,这个孙子是弘时。但随着弘时的早亡,弘历被确认为继承人,弘历继承皇位后篡改历史,把弘时的事迹张冠李戴在自己身上,把弘时毁尸灭迹,彻彻底底抹杀掉一切记载。但是毁掉国内的,却毁不掉国外的,罗马传教士的信件却暴露出来这些真相。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10-27 19:51
        收起回复
          哈哈,我有点聪明啊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2-08-25 19:10
          回复
            弘昼大智若愚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3-04-28 20: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