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鹏吧 关注:989贴子:47,277
  • 3回复贴,共1

20200207疫情如火,自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疫情如火,但是偏见犹如一座大山,疾病明明有多种选择,在医疗主力机构亚历山大的现时条件下,西医治疗并不是唯一的,中医完全可以大有作为。罗大伦感慨说:
“晚上看微博,武汉有很多患者家属在呼吁,家人患病在家中很悲惨,去医院接收都很难,所以基本是在家中等待最后那个命运。但是这些人,如果让他们喝中药,他们却未必接受。”
中医自古到今经历过无数次瘟疫,有一整套成熟的应对方法,当那些无路可走的患者等待西医的时候,不妨把目光转向中医,吕鹏医生愿意做这样的尝试,需要帮助的患者可以加我微信15887393858,根据体质无偿指导用药就近自己抓方熬药,起码是一条自救之路。
面对疫情,西医着眼的是病毒;中医着眼的是病毒感染后人体在体质基础上所发生的反应也就是症状所汇集而成的“证”。中西医是从不同方向来诠释和治疗的,这都没有对错,如果还不能理解,那就举个栗子:菌子生长的季节是秋季多雨的山林地,菌子就相当于西医的病毒,而多雨的山林地就相当于中医的体质(不同的体质会展现不同的证),你不想让菌子生长,有两种方法,一是机器或者人工采摘,极端的用杀灭菌子的药物大面积喷洒;二是改变气候和土壤,让多雨变成干燥,减少山林地涵水量,从而使菌子失去生存的土壤,这就是中西医的诊治方案的根本区别
西医现在正在加紧研制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相信疫苗出来的那一天就是新冠病毒彻底绝迹的那一天。
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疫情发生以来,各地尤其是武汉的医疗机构承受了极大的压力,很多患者隔离在家不敢出门,这时候自救就显得极为重要。
关于个人防护,有很多科普文章了,吕鹏医生在这里就不当人肉复读机了。这里主要说说地域和体质的差异所导致的问题的自救方案。
很多人有这个体会,到了陌生的地方会有很多不适,严重的会感冒发烧、上吐下泻,我们知道这是‘水土不服了’,通俗一点讲这就是不同地域导致的菌群失调,我们周围的环境中,无时无刻都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它们和地域的气候土壤整个大环境休戚与共,相比我们人类,微生物才是真正的‘土著’原住民,人类在与微生物的长期适应中已经进化到能够容忍绝大多数微生物,不把它们当做外来物发生免疫清除反应,最后互相利用形成共生平衡关系,如果把我们人身体里外寄生共存的微生物都清理一遍估计有三四斤,人体内微生物和微生物之间也是一种微妙的平衡态,当人体机能失衡如过用乱用抗生素、劳累感冒、其他疾病等等出现时,打破了原来的平衡,体内原有的微生物就会作乱,如带状疱疹、幽门螺旋杆菌胃炎等等,我们称为菌群失调导致的条件性致病菌引起的疾病,那么这些和地域有啥关系?
不同的地域,会有不同的微生物平衡,当人从熟悉的地域去到陌生的地域时,就会因菌群失衡造成‘水土不服’问题,但是人体有强大的纠偏能力,再加上多数的地域性微生物多数危害较小,所以鲜有因为水土不服而导致死亡的,最后人体和微生物达成‘和解’,形成新的微生物平衡也就不再得病。但是世上没有绝对的事,这种和解对于地球不同板块的人来说可能无效,当年欧洲殖民者开始了对美洲的征服过程中带去的病菌杀死了大多数的印第安人,只有少数人获得免疫。所以,多数国家不允许外来物种入侵是有道理的,谁也无法预料微生物会以何种方式和人类达成‘和解’,跨物种的微生物传播更具有不可预料的危险,比如这次的2019-nCoV。
武汉今年冬天是个暖冬且潮湿,地域特点就属于中医讲的湿热之地,新冠病毒是从武汉发源继而传播全国,分析地域特点因而具有湿热之像而以湿毒为主,前面吕鹏医生说过,疫情里中医着眼的是病毒感染后人体在体质基础上所发生的反应也就是症状所汇集而成的“证”,人的体质具有先天的特征,也就是说每个人出生之前,他的体质就已经在遗传信息层面设定好的,中医的体质学中体质分类非常之丰富,有按阴阳分类的,有按五行分类的、甚至黄煌先生根据伤寒论启发而有了桂枝汤体质、柴胡汤体质等按照方剂来划分的说法。湿热侵入人体后,体质的不同就导致了不同的反应,有诸内必形诸外形成不同的症状和舌苔舌质,我们的自救依据就是根据外在的表现来使用不同的方剂。
有中医黑说:算了吧,一个病人找一百个中医会给开出一百个药方,而且绝不会重样!这虽然有点跨张,但也基本说出了中医的现实。没错,一百个中医看一个病是有可能开出一百个处方的,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表象,而是要问一句为什么会这样?
中医的体系特点是按照体质和地域节气来处方的,节气好说,地域也是各有各的特点,如武汉四川比较潮热、而大理风大干燥少雨,体质每个人都不会一样,虽然从舌脉上可以大概看出基本证型,但是具体到每个患者的描述又有虚实寒热燥湿痰水等的多寡,这就导致了每个患者处方的不同;另外,中医处方不是精确到每味药的,每个医生的喜好用药和所处地域都会不同,比如用双花也可以用忍冬藤,丹参也可以用石见穿,没有柴胡我可以用前胡,天冬可以代替麦冬等等,中药常用的有几千种,组合当然也会五花八门,但是这并不影响贯穿在处方中的基本理法方药。


IP属地:四川1楼2020-02-07 19:21回复
    这次疫情,我们看到不同的省份的中医医疗研究机构甚至病毒研究所都给出了很多很杂的处方,吃瓜群众就感觉乱了开始不自信了,中医黑兴奋地上蹿下跳使劲喷,如果理解了吕鹏医生前面说的,你也就大概明白了,这些处方其实是给中医使用和建议的,错就错在放错了地方,没有医学基础的人容易造成乱用,当然处方落在不懂中医的西医手里更是乱用一气,最后这些都要中医背锅,真是很可悲,所以,中医的科普教育真的是任重道远。
    药物本身并没有错,错的在于使用的人。所以,双黄连也好、板蓝根也罢、都没错,只是错配了受众的资源而已。每当看到电视每个台都在声嘶力竭的做着中成药广告时,吕鹏都感到一阵阵的寒意,什么小儿咳嗽是肺热,要用咳喘颗粒,什么我要急支糖浆等等,这都是扯淡呀,多少吃瓜群众就这样被洗了脑,咳喘感冒难道不需要分寒热虚实燥湿痰水么?如果真的是为了中医正名,这些中成药就不应该成为OTC,并且不经培训的西医就不能开中药,多么浅显的道理。对不起,我跑题了。
    吕鹏医生,年轻时是个标准愤青,说多了就开始跑火车刹不住了,到了这个年龄,开始觉得这个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多数情况下是灰色的,所有的一切不过是人性的投射罢了。好了,我们言归正传,说点干货吧。
    各省给出的各种配方就不说了,都是根据本省的地域特点和患者的体质表现相结合,都是相对的正确。疾病在不同发展阶段,人体反应不同,使用不同方剂随证治之没毛病。
    这次新推出的清肺排毒汤名字很好听,其实就是伤寒论中的麻杏甘石汤+小柴胡汤+射干麻黄汤+五苓散+藿香的组合,不可以随意使用,只供中西医结合病房中的患者使用。
    吕鹏医生为什么不赞成随意使用这个清肺排毒汤,而仅适用于中西医结合的病房呢,因为西医治疗时会大量输液(抗生素激素支持疗法用药等),这里我不对输液做评判,只是觉得不妥,大量的液体进入会造成中医所说的引邪入里和冰伏,引起液体调节障碍,方中的五苓散就是解决液体分配障碍的,我能体会到处方的专家的无奈就在这里,一切都是不言中。
    这次疫情的多数患者会有发热乏力干咳胸闷身体酸痛怕冷等典型症状,在家隔离的患者如果有条件去确诊最好,但是如果人山人海的排队五六个小时,人员聚集场所尤其是医院,不管是感染者还是没有感染的都有互相感染危险还是不划算的,如果自觉症状比较轻,吕鹏医生还是劝你在家自救更靠谱。
    有很多患者出现了不典型症状甚至没有任何感觉,如腹泻纳差结膜发炎等。这说明病毒通过人际传播后,传染性虽然没有减弱,但是与人体‘和解’共存相容的能力增加了,另一方面人体能够容忍到潜伏期更长,甚至携带者可能出现,说明病毒的毒力部分在减弱,新冠肺炎病毒造成的肺炎具有自限性,轻症疑似患者完全不用担心。
    以下所有处方都是针对轻症疑似的患者自救用药,所有的用药仅仅是建议,不构成要约,服用前最好把舌像发给我,描述主要不适。自行服用一两天如果不减缓就要及时就医。
    预防方:如果有症状不要用,这个方适合一家子熬水当热茶喝,煮开让屋里有药气更好。
    蒲公英15独活6黄芪10白术5防风5大贝母5香附5薄荷3桂枝5连翘5生甘草5草果3克生姜5片大枣10个,多加水,熬开二十分钟即可过滤当茶饮热着喝,不要凉着喝。喝完再加水熬。
    一天的量适合三个人到五个人喝,二个人带孩子的可以用两天。
    初期症状,有风寒在表的会有身体酸疼为主要表现,次要症状会有怕冷、有点鼻塞清涕或黄鼻涕,摸自己的脉轻轻按会摸到的用姜糖水发汗一次到两次,没有上述表现的略过,发汗后继续下一步。姜糖水做法:生姜红糖水做法:生姜半斤切细丝,水多半碗没过生姜丝即可,熬开,加红糖一块,盖上盖子小火炖五分钟过滤,趁热一次服下,可以再喝一碗热粥,然后脱衣服赶快上床盖厚被子,从头到脚捂严实,一直到头身四肢出微汗即可,不可大汗淋漓,避风一天。
    注意,我给的处方必须要符合我给出的症状,要有基本症状的对应,如果没有就不要用,下面还会给出通用方适合自己搞不清的那类人。
    怕冷冷到骨头里那种为主症,次要症状没有汗、发热不高、干咳不甚、脸色白、舌质淡小、苔不多、乏力想睡觉、摸自己的脉很弱力量不大需要重按才能得到。没有这些对应的直接略过不要用。
    麻黄5炮附子5炙甘草5,头痛加川芎10克。泡一个小时,熬水一个小时过滤,一次趁热服下,仿上面姜糖水方法发汗一次,一定要微汗即可。


    IP属地:四川2楼2020-02-08 13:53
    回复
      很多瓜众不理解:我想知道通用方,你非要先弄什么发汗方的幺蛾子?好吧,吕鹏医生下面会给出通用方。在给出通用方之前,我先科普一下为什么发汗这么重要要排第一位?
      中医的表里概念非常重要,是相对的概念,用来说明病变部位的深浅和病情轻重的,表为浅为轻,里为深为重,疾病尤其是外感病比如这次的新冠肺炎最开始到进展到加重到缓解都是遵循表-里-加重-缓解-出表(或者没有出表环节)这样一个路径,还有的患者正气不足,病邪直接冲破表层入里。人体的表层是直接面对外邪(病毒)的第一层次至关重要的防御,所以你看物理防护都是针对表层的,洗手消毒保持个人卫生等,那么戴口罩也是防护表层么?是的,肺主表,以口鼻为界,意思就是人体的表层是归肺气笼罩防护的,他的出入口是口鼻。所以表层(发热身痛)不解必然入里归肺我们可见肺实变,相对的,肺又和大肠相表里,肺病邪气难以出表通过经络就会转移到大肠出现腹泻腹痛等不典型症状。回到前面为什么发汗,就是病邪在表的时候要尽快截断防止入里传遍,当然,如果你没有表的症状如发热怕风流鼻涕鼻塞等,只要有脉浮就是轻轻摸表皮就能触及脉搏,也可以发汗一次但是要用姜糖水发汗,起码可以减缓病邪入里的严重程度。
      表里概念其实是非常常用的,很多人理解表的表现就是感冒症状,其实不然,很多貌似内科病都可以在表里做文章,比如头痛,尤其是那种头表皮痛或者偏头痛,晃一晃更痛,西医查不出原因就归为神经痛,都是使用调节神经或者干脆止痛药,这样会导致头痛成为慢性的需要长期吃止痛药去痛片之类的,中医怎么看呢?有洗澡后头发湿着出去吹风史、脉浮、身体会偶尔到处表皮串痛、怕风、苔薄,只要符合一两个,就可以用解表的方法,多数都可以缓解。以此类推,耳鸣耳聋胃痛失眠风湿关节痛痛风腰痛腹泻等等都可以有表征基础上用发表药物。
      看到上面中医科普,下次感冒你还找西医输水打吊针么?表里证同时出现时,必先解表,大量的液体是阴湿性的,如果不遵循表证必须先出表这个原理,直接上治疗里证的药物会表邪入里, 长期以往导致各种慢性病。


      IP属地:四川3楼2020-02-08 13:55
      回复
        如果始终没有表证,你也搞不清自己到底有哪些不舒服是主症,反正就是发低热一会有一会没有、怕冷、乏力、咳、浑身不舒服、恶心、心烦、吃东西不香、口干口苦等,那就可以使用下面的通用方:
        北柴胡15枯黄芩10旱半夏10潞党参10炙甘草10
        桂枝尖10炒白芍10生姜片10片大枣10个
        一天一副药,水1000毫升,煮开盖上盖子继续小火煮30分钟左右,水煎减一半了就可以过滤出来,第二煎加水500毫升,熬二十分钟过滤,两次的对一起,静置十分钟去沉淀后一天分两次服用。
        加减法:乏力重党参换成白条参10克;口干重眼干鼻子干加天花粉10天南星20克;不消化加焦三仙10克;腹泻加黄连5防风10克;口苦重加黄连5克;胸闷便秘加瓜蒌10;便干咽部不适加牛蒡子20;便干加大黄5后下五分钟;干咳加麦冬10党参换成沙参10;咳嗽有少量白粘痰加百部10紫苑10;咳嗽白稀痰多加细辛3干姜10五味子3;发热无汗咳嗽加麻黄5生石膏20杏仁10;汗多加仙鹤草30;苔白粘厚口干便干加苍术5玄参10;苔黄粘厚加白头翁10;无舌苔炒白芍换成连翘10;舌体胖大加茯苓10;舌体舌暗红舌下血管曲张加丹参30;舌下血管干瘪加当归10地龙10.。。。。
        成药可以直接买小柴胡颗,大便干皮肤痒配防风通圣丸;大便干目框暗黑加大黄蛰虫丸;胸闷咽部不适干咳或白痰加血府逐瘀丸和半夏糖浆或者止嗽颗粒;起立头晕加补中益气丸;烦躁加舒肝散;舌苔黄粘厚加保济丸;舌苔白粘厚水滑加藿香正气;有黄痰加双黄连;
        中医,在古代瘟疫横行时,起到了一定的防治作用,《伤寒杂病论序》中说:"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就是说我的家族是很大的家族,曾经有二百多口人;‘’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就是说三分之二的族人都因为瘟疫在十年不到的时间死去三分之二。伤寒论就是因为有了大瘟疫这样的大样本基础,张仲景才能得以成就医圣之名,才有了伤寒论这本千古不朽的医典,至今仍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上面的通用方就出自伤寒论的柴胡加桂枝汤,用于太少两感证。
        伤寒论第96条:伤寒五六日 中风 往来寒热 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 心烦喜呕 或胸中烦而不呕 或渴 或腹中痛 或胁下痞硬 或心下悸 小便不利 或不渴 身有微热 或咳者 小柴胡汤主之。
        小柴胡汤方
        柴胡 半斤 黄芩 三两 人参 三两 半夏 半升(洗) 甘草(炙) 生姜 各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 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栝蒌实一枚;若渴者,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栝蒌根四两,若腹中痛者,去黄岑,加芍药三两;若胁下痞硬者,去大枣,加牡蛎四两;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服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
        只要符合寒热往来、口苦咽干、怕风胸闷、烦躁恶心、咳、悸等,有一症便是,就可以用他加减。
        《伤寒论》第13条: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柴胡汤用于邪气半表半里引发的反应,桂枝汤既可以解表证也可以调补阴阳,两个方在一起可以解决多数表证入里所引发的问题。那么是不是有这个方就可以高枕无忧了,肯定不是啊,中医如果这么简单就不会有那么多中医黑了。中医一直在发展进步,所以才有了金元四大家,才有了瘟疫论温病条辨等经典巨著,即便这样,中医之路仍然坎坷难行,因为疾病是与时俱进的,中医现有的理法方药确实有时难以应付,这就对了中医医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要与时俱进,开放的中医,不但要熟读经典,还要懂西医的所有检验套路为我所用,更要有一颗充满悟性想象力的大脑应对出现的难题。。。。。。。。(这里该有掌声)没有了想象力,我们和那些吃货有何区别?
        任何瘟疫,都是狡猾的,所有的医学都是在摸爬滚打中蹒跚前行,凶残的疾病面前医生并不意味着豁免,很多名医的家属甚至自己都会落入魔掌不能自拔,这是现实要正眼面对。


        IP属地:四川4楼2020-02-08 13: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