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回复贴,共1

19--唐风•绸缪 赏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唐风·绸缪
《诗经》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绸缪束刍。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见此邂逅。
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
绸缪束楚。三星在户。今夕何夕?见此粲者。
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结婚是人生的大喜事。当盛大的喜筵已散,最后一个闹洞房的客人也已离去,新房的门儿轻轻合上,立刻,门内成了新人的天地,一个全新的二人小世界。对于门外的世人来说,一重门关住了一个新婚的秘密,而在那个隐秘的世界里究竟是何种情形呢?
《唐风·绸缪》就唱出了来自那个世界的歌。这是一首乐新婚的诗,它生动地抒发了新郎巨大的幸福感。在那里“世界充满爱”,一切是多么的奇妙!昨天还分属两个家庭,今天,却成了夫妻;昨天,还在企盼;今天,已成了现实。而且,他的新娘是这样漂亮,他欣喜若狂。“今夕何夕?”他精神恍惚,如梦如幻。幸福到了极点,反而成了梦境,这里隐含着人类心灵的辩证法。在心理学上,感情的两极在特殊的情状里被认为是能够相互转换的,所谓乐极生悲,否极泰来。而真实与梦幻,在心理体验上也是可以互相转换的。人们常常梦想愿望成为现实、一旦现实来临反以为是身在梦境。我们常常在文学作品里看到类似这样的描述:他呆住了,不相信这一切是真的,他拚命用牙咬自己的嘴唇,用手掐自己的胳膊,以为自己在做梦……。在这首诗里,新郎被自己巨大的幸福震撼了,他探头看外面的大世界,星星正在天空闪烁;他又四顾这个小世界,新娘是那样的妙不可言!天上人间,他禁不住连连反问自己:今夜是什么样的夜晚啊,我竟能和这个可爱的人儿结合在一起?同时,新郎的感情又是十分微妙复杂的,在巨大的幸福当中又伴随着难以自持的惶惑,他对新娘爱得发狂,可他的感情又十分纯洁,“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在 这样一个法定的夜晚,他竟对他的新娘爱得不知怎么办。这种心理是很符合我们日常生活经验的;人在爱到极点时是无所措手足的。常言道:顶在头上怕飞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竟是无处安置,说的正是这种情形。
三星渐移,新郎还沉浸在如梦的甜蜜幸福之中……
这首诗,乐而不淫,正符合我国传统道德观念,自是千古传诵的原因之一。不过,它揭示了人们普遍的心理经验,至今,新郎那种真挚纯洁的爱仍非常感人。
人们常常有分享别人喜悦的欲望,人们也有探幽索隐的好奇心。当那扇洞房之门悄悄地关闭之后,世界这头的人们大为关注,按捺不住一种刺探心。民间就常常有闹洞房的人“听壁角”的习俗。那个隐秘的小世界对年事稍长的过来人来说是经验界;对后生小辈的未婚人来说是理想界,所以当世界那头传来幸福的新郎喃喃自语的时候,那经验过的人难道不会发出会心的一笑,那无限向往的人难道不会感到新奇的满足?(周丽云)


IP属地:宁夏1楼2020-10-13 19:28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