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南吧 关注:5,471,545贴子:95,743,865

回复:【原创】乐评:论大野克夫的千首变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M12:战栗的乐谱& M13:漆黑的追踪者
M12和M13,我又把它们放在了一起,至于为什么,咱们来看看“大野克夫定律”。
按照大野克夫的“每两年就会撞BGM前奏”的定律,M13再次非常巧合地和M12“撞”了前奏。
而大家都知道,《战栗的乐谱》本身的故事情节也是关于音乐的,在这里,大野克夫可谓是为这首曲子耗尽了心血。这次的过门真的是相当的长了,不仅加上了绀碧之棺的爵士风格(竟然是相似的间奏!老爷子偷懒了啊(笑)),不过接下来立马转换成了电吉他的演奏,毫无违和感的切换,可以说是极度舒适了。电吉他和萨克斯短促的吹奏,又有一丝昭和年代的味道,总觉得这个调子似曾相识。后来思来想去很久才发现,这竟然跟邓丽君唱的日文歌曲是同一个风格!(邓丽君的年代在日本是昭和,所以那个时候是非常流行萨克斯的断音,也就是从低音向高音的趋势的)
前奏和尾声其实和前面的《世纪末的魔术师》差不多,都是运用了贝斯的重复音节作为背景双重奏(一定是老爷子偷懒了!一定是!)
不管怎么说,它的间奏非常完美地抵消掉了。大胆地尝试新的方式,还是值得一提的。
这次的主旋律,可能是为了配合主题,有种恢弘的交响乐的感觉。不过,让我最遗憾的,可能还是没有运用到管风琴吧。(笑)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21-03-22 00:29
回复
    而M13的前奏多了一个合音器的滑音,也算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不同吧。鼓声也比M12要小一些,但相比M12,更加重了手风琴的运用。在间奏前一段,萨克斯结束后变成了轻松的吉他扫弦,看似毫无悬念,但是画风突变,这首曲子立马变得阴森。而这首曲子大家是不是很耳熟?没错,这首就是《柯南》TV版中的插曲,也与《不透明な果実》系列的BGM相似(也就是大家戏称的“酒厂专用曲”)。同样是大野克夫创作的。
    大家可能会问,为什么好端端的,突然播放这一段,怎么说都有点唐突。其实这些主旋律都是要搭配着柯南的口播来说的。M13最主要的就是讲的与黑衣组织的邂逅,而刚好这一个时间段是介绍黑衣组织的时候,所以“画风突变”是非常正常的。而在这段结束后,大野克夫也非常巧妙地用了渐弱,再加上了钢琴的小调过度,节奏再次回到了欢快的爵士当中。
    M13可以说是剧场版主旋律的转折点,在M13之前,剧场版主旋律大多是定式。而在这部剧场版开始,主旋律彻底抛弃了之前的二次重复和中段间奏,而是更符合剧场版的自我介绍了。(这次剧场版自我介绍,是工藤新一的主场/笑)
    这部剧场版的主旋律,和M14类似,有两首,分别是漆黑混合版本和漆黑完全版本。漆黑混合版本,是加入了《不透明な果実》的版本,被采用为开场白的主旋律,给人一种历经黑暗拨云见雾的感觉。正因如此,在剧场版开场白中,加入了对之前主线的一段梳理。从这部剧场版开始,柯南的开场白也不再像以前那样过于定式,而是对于相应剧场版,进行一定的、专门的介绍。而漆黑完全版本,则是去掉了这一部分,而是加长了漆黑混合版本的PART3,显得更加“燃”,给人一种要与黑衣组织决战的感觉。
    整体来看,M11-M13的主旋律普遍较快,可惜的是剧场版本身的节奏十分缓慢,显得十分奇怪。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8楼2021-03-22 00:30
    回复
      M14:天空的遇难船
      都说有“平和”(平次与和叶)的剧场版,就连背景音乐都是浪漫的,而有基德的剧场版则是少不了那份久违的炫酷。
      不过,《天空的遇难船》可以说是前奏最特殊的一次了。光听前奏,你甚至有可能听不出来这是柯南的主旋律。
      《天空的遇难船》,曲如其名。随着鼓的快速敲打,萨克斯渐强的滑音和琶音,循序渐进,自由又潇洒之感缓缓袭来。
      这次的主旋律加入了小提琴和电吉他作为背景和声,也算新颖。
      与M13一样,这首主旋律也加入了剧场版的一首插曲——《ロンリースカイ》
      而这次的间奏,也就是过门,则是我最爱的间奏之一!电子琴弦乐延音的旋律,真的有种On-Air Version的感觉,似乎自己跟随着飞行船一同翱翔在云雾之间。
      加上打击乐清脆的敲击声,如同风铃一般,好像整个人都变得轻盈起来了。
      是不是闭上眼睛就能脑补出被基德带着飞翔的感觉了呢?(笑)
      而之前常用的贝斯间奏,这次则换成了钢琴演奏着低音声部,更加增添了不少轻快的色彩。
      而这次的尾声部分虽然还是和前奏一样,但是加入了合音器的滑音和太鼓的快速敲打声,使乐曲的层次感再上一层楼。
      不过最为可惜的是,这首主旋律在TV中使用多次,却没有使用在剧场版开场白之中,取而代之的是另外一个版本——天空组曲版本。
      在天空组曲版本中,中间的旋律换成了一段轻快的旋律(因为那个时候铃木次郎吉在做早操/笑),《怪盗キッド出現'07》和《シャムネコ》,分别对应了铃木次郎吉、怪盗基德和红色暹罗猫的介绍。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9楼2021-03-22 00:30
      回复
        M15:沉默的15分钟
        继《天空的遇难船》后,《沉默的15分钟》也算是近几年来完成度相对好的一部音乐作品了。
        大野克夫再度使用“搬旧曲”的绝招,前奏基本套用了《向太阳怒吼》的前奏。不过,前奏的萨克斯加上贝斯快速的指弹,紧迫感迎面而来。
        这部剧场版,光看名字就知道它和时间密不可分。而看过剧场版的小伙伴们都知道,这看似很长的十五分钟,几乎使柯南丧失了生命。
        听着那紧迫感十足的前奏,贝斯的弹奏就如同秒针一样,飞快地运转着,我们却无力去扭转。
        这次的过门有点儿唐突,用的是M15剧场版最具代表性的《行き先はひとつ》系列曲的旋律等。其实这首曲子听上去似乎很欢快,但是在这部剧场版里却是悲伤象征。而它也成就了那句经典:
        “人讲的话就像刀刃,要是用错了就会变成棘手的凶器......一旦错过的话,就很有可能再也见不到了。”
        可能是这段音乐与其他部分格格不入,在开场白介绍的时候,去掉了这一段旋律。在以后的剧场版主旋律中,向日常BGM借曲子的行为几乎再也没有出现。
        虽然过门的衔接部分不是很和谐,插曲过后又开始变得激昂。虽然都能理解是为了迎合口播,但是单单听的时候还是会有一丝不太搭调之感。
        这也是这部剧场版主旋律的不足之处。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0楼2021-03-22 00:31
        回复
          M16:第11个前锋
          《第11个前锋》,这部剧场版可谓是比较特殊了。因为从这首主旋律开始,柯南的主旋律开始走向了一个“奇怪的画风”——主旋律开始变成以M2为底,节奏也开始变慢。虽说名义上在2013年《鲁邦三世VS名侦探柯南THE MOVIE》中,主旋律编曲就标成了大野克夫的助理宫泽谦。但是听M16、M17的主旋律,与《鲁邦三世VS名侦探柯南THE MOVIE》十分相像。所以我大胆怀疑,自M16开始,宫泽谦就成了主旋律的制作人。
          这首BGM,前奏的萨克斯变奏非常简练,主旋律也开始走轻的风格,开始加入了间断式伴奏。
          这次的间奏主要由钢琴和萨克斯演奏着和弦的分解,到后面的萨克斯延音也都是断句分明的节奏。
          这之间有两种打击乐器一直分辨不出,一种是作为架子鼓一起的、类似水滴滴落的声音,另一种则类似少数民族的鼓一样,敲打起来非常有饱满性,似乎就像在带着足球奔跑一般。
          (我在这里有个小小的推断,这种鼓用的应该是巴西鼓。巴西是足球王国,这部剧场版也与足球有关,显得主旋律多出了些许桑巴风情。)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1楼2021-03-22 00:32
          收起回复
            补图片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2楼2021-03-22 00:32
            回复
              M17:绝海的侦探
              不得不说,跟着老爷子混的内味还是有的,宫泽谦制作的主旋律,萨克斯这种灵魂乐器自然还是不能少。只不过自从他接手后,风格确实变的有些不一样。画风开始变得比较轻松,当年的摇滚感也几乎没有了。看来《柯南》的团队都是非常跟得上潮流的。
              同样有“内味”的,还有重复性——这部剧场版主旋律的整体节奏,与M16也十分相像。
              这次的取景是在海上,间奏部分的贝斯非常轻快地演奏的旋律,加上M16听到的同样的敲击鼓的声音,似乎有种海浪拍打双脚的冰凉之感,听着使人非常舒畅。
              过门部分的萨克斯吹完一个高音后,贝斯紧接着跟上弹奏着低音,就好像两个人在对唱的人一样,层次感十足。
              前奏的模仿雷达声也算是解释了这部剧场版重要的一个环节,而且加上雷达的效果不得不说更加的有磁性,也充分暗示着本次剧场版的主题。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3楼2021-03-22 00:33
              回复
                特别篇:鲁邦三世VS名侦探柯南THE MOVIE
                严格来说,这不算《名侦探柯南》的剧场版,因为它和《绝海的侦探》在同一年播出。但是它是和鲁邦三世联动的一部剧场版,四舍五入一下也可以列为剧场版之一。尤其是这个经典的片头曲,说它是剧场版也毫不过分。
                这首曲子是《柯南》的大野克夫团队和《鲁邦三世》的大野雄二团队的结晶。
                大家都知道,鲁邦三世是一名怪盗,为人也是十分乖张,所以前奏的萨克斯运用了非常独特的、类似滑稽音的感觉,突出了鲁邦三世的“不正经”,而这部的主旋律也非常欢快活泼。这次的主旋律断奏非常明显,爵士的风格一如既往地强烈。
                间奏一开始就采用了贝斯的和弦分解,进一步渐渐上升琶音。算是比较独特的主旋律。其实细心的朋友会发现,在这部剧场版中,《鲁邦三世》的片头曲风和《名侦探柯南》的曲风刚好形成了一个互换。所以也不难听出这浓浓的“鲁邦”的味道。
                这次的主旋律也引领了一个潮流——在主旋律演奏中,开始出现一定的“断奏”,在此之后多部剧场版的主旋律中,也有所体现。
                (值得一提的是,这首主旋律并没有出现在开场白,而是出现在片尾曲/笑)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4楼2021-03-22 00:33
                回复
                  M18:异次元的狙击手&M19:业火的向日葵&M20:纯黑的噩梦
                  值得一提的是,自从助理接手大野克夫后,柯南的主旋律部分的断奏开始变得越来越明显,这也是我们如何区分他们两人制作的不同的地方。从《绝海的侦探》就隐约有了断奏的效果,再到《鲁邦三世VS名侦探探柯南THE MOVIE》,最后的M18。除了M18的鼓点弱化了之外,主旋律可以说是一模一样了。但是M18的主打乐器算是电钢琴和电吉他的合奏。
                  间奏部分的贝斯的拨动和后面鼓的重音敲击,压抑之感迎面而来。
                  不过间奏过后就直接重复了主旋律,感觉改编部分虽然没有之前的那么花哨,但是前奏的萨克斯重复着两个音节加上鼓点的配合,也确实给了这首曲子最佳的色彩。
                  然而,这部剧场版的主旋律可以与M4并列,堪称史上最“敷衍的”主旋律。
                  这首主旋律,除了在前奏开始的数秒中参考了《向太阳怒吼》的一首插曲的节奏,再往后,除了乐器不同,几乎完全沿用《鲁邦三世VS名侦探探柯南THE MOVIE》的旋律。虽然展现的十分不错,但如此敷衍,不免让人有些失望。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5楼2021-03-22 00:34
                  收起回复
                    而其实M19和M20,它们的前奏似乎都是完全不同,但是还是能发现,它们都是以M18作为蓝本而改编出来的另一些版本。(不如说,M17-M20这几部剧场版的主旋律都是以M16为蓝本)它们这三首的前两个音是一样的,都是“Do, Do#”这两个音。M18只是单纯的用这两个音作为主旋律开始敲打,变化的不明显;M19就开始加入了渐弱渐强的共鸣,从“Do Do#”,变成了“Fa Mi”,再来是“La# La",最后又是高声部的“Fa Mi”。
                    会钢琴的小伙伴就会知道,这个采用了倒退的阶梯形式呈现了一首曲子的变奏。
                    主旋律部分增加了一些和弦的快速拉弓,鼓点的节奏也换了一个形式。
                    间奏部分采用了电钢琴的弹奏,加上萨克斯背后的衬托,这一段是介绍基德出场的,所以加了一些神秘感。而若有若无的“滑稽音”兴许也是致敬了《怪盗キッドの预告函》,加入了一些基德的元素在其中吧。
                    相比于M18,“断奏”又被取消了。总体来说,这算是一首比较“平稳的”主旋律。中间的间奏又开始了“借曲子”,不过这也是目前为止,柯南主旋律最后一次借曲子了。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6楼2021-03-22 00:34
                    收起回复
                      最后让我们来谈一谈M20。
                      这次的前奏采用了电吉他加上弦乐的延音,互相衬托。电吉他主低音,弦乐主高音,再加上其悠扬长远的延音,更加突出了介绍黑衣组织的那种逼迫感。尤其是在间奏结束后再次回到前奏的旋律时,正片中乌鸦那一声凄厉的叫声更是彰显了这种感觉。
                      随着正片中新一介绍着的卧底名单,电吉他版的过门渐渐升起,突出了红方势力的强大。而这首曲子的电吉他则是B'z乐队的吉他手,松本孝弘演奏。可谓是双厨狂喜了。
                      松本孝弘的电吉他,与片头介绍黑衣组织、赤井秀一、安室透、水无怜奈等人遥相呼应,可以说是将压迫感,诠释的淋漓尽致。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7楼2021-03-22 00:35
                      回复
                        M22:零的执行人
                        比起其他的剧场版开头的强烈,从M21的《唐红的恋歌》开始,大野克夫的助手就开始走流行风了。
                        《零的执行人》与《绀青之拳》和前面M13、M14一样,有两个版本,不过两个版本的差别不是很大……让我们回到正题。
                        M22的主旋律中,开头用了架子鼓的“镲”声,银铃一般的声音缓缓淡入再加上鼓的几声敲击,前奏就有了一种“警察厅出动”的感觉。
                        这次的主旋律部分没有太多的突如其来的高音,只有电吉他的衬托。过门部分开头的神秘感到后面小提琴飞快运弓的紧迫感,似乎这样的落差更体现出了降谷零作为“安室透”和“波本”这三重身份的不同之处。
                        而间奏部分的中提琴短促的运弓,如同阶梯一样使曲子更加紧凑,仿佛剧场版中安室透飙车的画面又浮现了出来。
                        让我们大家一同说出我们的口号:“我就是'这个国家'!”(诶,好像有什么地方不太对劲?)
                        结尾,主旋律的戛然而止,让人回味无穷。
                        除了悬疑之外,这部剧场版的主旋律还大量运用了电子拟声,高科技感扑面而来,这也与剧场版高科技犯罪相得益彰,算是与剧场版搭配的相当好的一首主旋律。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8楼2021-03-22 00:35
                        收起回复
                          M23:绀青之拳
                          来了来了,绀青之拳带着它的“国际声音”走向了我们。
                          开头直接进入主题,4个小节《计时引爆摩天楼》的旋律加上4个小节降调旋律,(另一个版本开头的萨克斯则换了一个调子,只有2分钟,完整版有2分28秒)不得不说这部剧场版的主题曲真的是带来了许多新的感觉。因为这部剧场版是在新加坡拍摄,开头的旋律也是充满了南洋异域风情,再加上类似雷达的合音器音效,可谓又是将这首的变调达到了另一个巅峰。(有种在灯红酒绿的闹市街头之感)
                          第一句前半部分采用圆号演奏,后半部分则用了铜管。第二句的萨克斯、第三句的小号加上后半部分的电吉他,作为背景的鼓声十分雄壮威武,可谓是真的大场面大制作啊!
                          果然作为京极真的主场,这首曲子也是很好地体现出了“空手道”的魅力。
                          中间的间奏,前面运用了合成的“滑稽音”加上萨克斯的配合,再次体现出了怪盗基德的主场Feel,到后面加入的管乐又体现出了恢弘的一面。
                          最后的结尾,宫泽谦再次展现了自己的改编能力——不局限于开头结尾的重复,而是改变了M2-M7的过门音乐作为结尾,十分新颖。
                          如果想知道《柯南》是如何走向国际化的话,那么就听听这一首吧(笑)!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9楼2021-03-22 00:36
                          回复
                            M24:绯色的子弹
                            这首曲子的一开头就给人一种热血要“战斗”“动起来”的感觉。
                            前面的管弦乐演奏着类似阶梯的升音,是不是很耳熟?
                            没错,听得多的柯迷们一下就能猜出,这首曲子其实是和《贝克街的亡灵》还有《通往天国的倒计时》是同样的曲调,只是变成了小调的变奏版。而且还在末尾运用了滑音,俏皮说不上,倒更有中“苏联气质”在其中,在柯南二十余年的剧场版中实属是第一次听到。听上去非常有19世纪、20世纪谍战主题的感觉。
                            接下来的主旋律,不用多说,还是老样子。只是末尾的小号快速衔接,更有种紧凑之感。
                            中间的过门,弦乐加上鼓的敲击,越来越强,层层叠叠,似乎将人们的心都吊了起来。
                            仿佛自己就置身于那个只有硝烟的世界中。
                            其实这首曲子,仔细想想,还是挺耐人寻味的。
                            因为只要你脑洞够大,你就能想出很多有意思的东西出来。
                            而下面就是我的大纲:
                            如果深入一点去想(只是猜测),可能是想致敬——>贝克街——>英国——>赤井家族——>玛丽——>再回到英国
                            是不是有那么点头绪了?
                            这首曲子的风格是爵士风,也有英伦的味道在里面。而这部剧场版的主人就是赤井秀一,再扩大一点,就是赤井这个家族,也包括玛丽。这部剧场版一定是揭密赤井家族的重要场景之一,而赤井家族,众所周知,最能猜到的就是神秘。而家族里有两位FBI,一名MI6情报员,这样的家底,真真就是我们触不可及的。
                            而我们知道,《贝克街的亡灵》这部剧场版的背景就是在英国的贝克街。玛丽是哪里人?英国人。所以这一系列似乎都在围绕着这个国家而周转着。
                            而《绯色的弹丸》片头曲则是爵士风。而爵士则起源于美国。
                            英美两国,MI6和FBI,这么一说就都对上了。
                            虽然这很有可能只是我脑洞太大的猜测,但是如此去想,这部剧场版的主题曲也算是非常有特点了。
                            而片尾曲《永远的不在场证明》(我好像还没写这首的乐评,就先卖个关子吧),其实也是和赤井家真的很像,曲子旋律一出来我就能感受到那种强烈的感觉——这首非赤井家族的主题曲不可!简直是太般配了!
                            那么,言归正传,这首BGM的意义绝非小可。虽然听上去大家会觉得这首曲子是两个剧场版的结合体,就改了个调而已。但或许就是因为这样,才突出了那份真正的情感。
                            《贝克街的亡灵》和《通往天国的倒计时》,同一个调子,运用弦乐小提琴流畅地展现,展现出来的其实是一种豪迈气概。但是《绯色的弹丸》不同。你听过后,更像是在看一个滑稽剧,又或许是在听一首“讽刺性”极高的乐曲,里面的紧张局势和前者不同,它的更加压抑。先扬后抑,看似欢快的旋律,其实听起来更像是陷入在一个狭隘的环境中无法自拔。
                            这一点又令我想起了玛丽。她变小后,独自一人躲在酒店里把自己藏起来,自己的心事总是放在心底从不透露,是不是烦闷感扑面而来呢?
                            希望今年的剧场版不会让我失望,也希望大家在听这首曲子的时候,能想象到赤井家族神秘的面纱后的不同之处、感受到玛丽在变小后的无助、和一如既往的冷静。
                            (飒飒:今年剧场版中国首映!约起来!)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30楼2021-03-22 00:37
                            回复
                              总结
                              值得一提的是,对比了所有BGM的时间(这里按照音乐平台的原曲时常做对比),《漆黑的追踪者》最长,有3分50秒;而非常有意思的是,凡是拥有相似曲调的曲子时长都是一样的。《通往天国的倒计时》、《贝克街的亡灵》和《水平线上的阴谋》,都是3分10秒;中间虽然一直在3分半钟和两分半钟徘徊,但是在《异次元的狙击手》、《业火的向日葵》和《纯黑的噩梦》中,这三部也都是同样的时长,2分57秒,看来我们分析的是对的,它们是属于同一个变奏。而不同的时长也代表着那一部剧场版的人物介绍的长度。最长的《漆黑的追踪者》由于要介绍黑衣组织的成员和主线的所有信息的梳理,所以相对来说比其他剧场版的片头要长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柯南动画已经连载了25年,实属不可思议。而我也完成了24部剧场版的乐评整理,也算完成了一件比较有意义的事情。虽然并不求大家都一个字一个字地看完,但是也希望这次的一个总结可以给大家更多的想象和思考空间,能够真正了解到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之处。
                              完整看到这里的小伙伴们,应该都是骨灰级粉丝了吧(笑)!
                              也非常感谢你能看到这里,《柯南》BGM乐评也就暂停到这里,敬请期待十年后的合集!
                              以下,艾特大军~
                              @茹 @翼を広げて @梦回三国16 @遗失的美好 @◆♤I◆I♤◆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31楼2021-03-22 00:3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