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吧 关注:8,118贴子:68,233
  • 0回复贴,共1

《虚实篇》解读(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田振国老师在群里发的帖子,全文转录:
  《虚实篇》
  《形篇》言攻守,《势篇》说奇正。善用兵者,先知攻守两齐之法,然后知奇正;先知奇正相变之术,然后知虚实。盖奇正自攻守而用,虚实由奇正而见。能虚实彼己也。故《次势》。
  先处形胜之地以待敌者,则有备豫,士马闲逸,而力有余。若敌处便利,我则不往,引兵别据,示不敌其军;敌谓我无谋,必来攻袭。如此,则反令敌倦,而我不劳。
  致敌来战,则彼势常虚;不往赴战,则我势常实。此乃虚实彼我之术也。
  所以能致敌之来者,诱之以利耳。我佚敌劳。
   所以能令敌人必不得至者,害其所顾爱耳。
  出其所必趋,攻其所必救。
  故敌佚能劳之,攻其不意,以事烦之。
   我先举兵,则我为客,彼为主;为客则食不足,为主则饱有余。若夺其畜积,掠其田野,因粮于彼,馆谷于敌,则我反饱,彼反饥矣,则到是变客为主也。不必焚其积聚,废其农时,然后能饥敌矣。或彼为客,则绝其粮道,广武君欲请奇兵以遮绝韩信军后是也。
  攻其所必爱,出其所必趋,则使敌不得不相救也。
   出敌无备,从孤击虚,何人之有!
  警其东,击其西,诱其前,袭其后。无虞易取。
   无虑敌不攻,虑我不守。无所不攻,无所不守,乃用兵之计备也。
  夫守则不足,攻则有余。所谓不足者,非力弱也,盖示敌以不足,则敌必来攻,此是敌不知其所攻也。所谓有余者,非力强也;盖示敌以有余,则敌必自守,此是敌不知其所守也。情不外泄,积乎攻守者也。
  虚实之法至于神微,而后见成功之极也。吾之实,使敌视之为虚;吾之虚,使敌视之为实;敌之实,吾能使之为虚;敌之虚,吾能知其非实。盖敌不识吾虚实,而吾能审敌之虚实也,吾欲攻敌也,知彼所守者为实,而所不守者为虚,吾将避其坚,而攻其脆,批其亢,而捣其虚。敌欲攻我也,知彼所攻者为不急,而所不攻者为要,吾将示敌之虚,而斗吾之实,彼示形在东,而吾设备于西。是故吾之攻也,彼不知其所当守;吾之守也,敌不料其所当攻。攻守之变,出于虚实之法。或藏九地之下,以喻吾之守;或动九天之上,以比吾之攻。灭迹而不可见,韬声而不可闻,若从地出天下,倏出间入,星耀鬼行,入乎无间之域,旋乎九泉之渊。微之微者,神之神者,至于天下之明目不能窥其形之微,天下之聪耳不能听其声之神,有形者至于无形,有声者至于无声。非无形也,敌人不能窥也;非无声也,敌人不能听也。虚实之变极也。善学兵者,通于虚实之变,遂可以入于神微之奥;不善者案然寻微穷神,而泥其用兵之迹,不能混其形声,而至于闻见者,是不知神微之妙,固在虚实之变也。三军之众,百万之师,安得无形与声哉?但敌人不能窥听耳。
   对垒相持之际,见彼之虚隙,则急进而捣之,敌岂能御我也?获利而退,则速还壁以自守,敌岂能追我也?兵之情主速,风来电往,敌不能制。
  我为主,敌为客,则绝其粮食,守其归路。若我为客,敌为主,则攻其君主。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
  敌来攻我,我不与战,设权变以疑之,使敌人疑惑不决,与初来之心乖戾,不敢与我战也。
   吾之正,使敌视以为奇,吾之奇,使敌视以为正,形人者也。以奇为正,以正为奇,变化纷纭,使敌莫测,无形者也。敌形既见,我乃合众以临之;我形不彰,彼必分势以防备。
  我料见敌形,审其虚实,故所备者少,专为一屯。以我之专,击彼之散卒,为十共击一也。 举动微密,情不可见,使彼知所出而不知吾所举,知所举而不知吾所集。敌不知,则处处为备。
  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所以寡者,为兵分而广备于人也;所以众者,为势专而使人备己也。
  凡举兵伐敌,所战之地,必先知之;师至之日,能使敌人如期而来,以与我战。知战地日,则所备者专,所守者固,虽千里之远,可以赴战。
  “以度量知空虚会战之日”者是也。
  兵众多,但不知战地战日,当分其势而弱也。
  胜可知而不可为。今言胜可为者何也?盖论攻守之势,言敌若有备,则不可必为也。今则料敌必不能知所战之地、日,故可为也。
  敌虽多兵,我能多设变诈,分其形势,使不能并力也。
  樽俎帷幄之间,以策筹之,我得彼失之计,皆先知也。
  发作久之,观其喜怒,则动静之理,可得而知也。
  形之以弱,则彼必进;形之以强,则彼必退。因其进退之际,则知彼所据之地死与生也。
  以我之有余,角量敌人之有余;以我之不足,角量敌人之不足,管子曰:“善攻者料众以攻众,料食以攻食;食不存不攻,备不存不攻。
  始以虚实形敌,敌不能测,故其极致,卒归于无形。既无形可睹,无迹可求,则间者不能窥其隙,智者无以运其计。
  因敌形而立胜。
  不以一形之胜万形,不备知也。制胜者,人皆知吾所以胜,莫知吾因敌形制胜也。
  已胜之后,不复更用前谋,但随敌之形而应之,出奇无穷也。
  兵之形势,如水流迟速之势,无常也。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
  行权应变在智叩;智略不可测,则神妙者也。五行之休王,四时之代谢,日月之盈员,皆如兵势之无定也。


IP属地:四川1楼2021-04-05 13:5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