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吧 关注:8,118贴子:68,237

太平御览兵部三将帅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才智有限,译文多有不足之处,如果有人发现我的错误,希望你能指出来,卫拜谢。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04-24 17:44回复
    《开元文字》曰:将,率也。
    《开元文字》上说:将领,就是统帅的意思。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1-04-24 17:47
    收起回复
      《左传》曰:楚子及诸侯围宋,宋公孙固如晋告急。(公孙固,宋庄公孙。)先轸曰:"报施救患,取威定霸,於是乎在矣。"(先轸,下军之佐原轸也。报宋赠马之施也。)狐偃曰:"楚始得曹而新婚於卫,若伐曹、卫,楚必救之,则齐、宋免矣。"(前年楚使申叔戍穀以逼齐。)
      於是乎蒐於被庐,(晋常以蒐礼改政令,敬其始也。被庐,晋地。)作三军,(闵元年晋献公作三军,令复大国之礼。)谋元帅。(中军师。)赵衰曰:"郤縠可。臣亟闻其言矣。说礼乐而敦诗书。诗书,义之府也;礼乐,德之则也;德义,利之本也。《夏书》曰:"赋纳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尚书,虞夏书也。赋纳以言观其志也,明试以功考其事也,车服以庸报其劳也。赋,犹取也。庸,功也。)君其试之。"乃使郤縠将中军,郄溱佐之;使狐偃将上军,让於狐毛,而佐之;(毛,狐偃之兄。)命赵衰为卿,让於栾枝、先轸。(栾枝,贞子也。栾宾之孙。)使栾枝将下军,先轸佐之。荀林父御戎,魏犨为右。(荀林父,中行桓子。)
      《左传》上记载:楚王率军和诸侯联军围攻宋国,宋国的公孙固到晋国告急。(公孙固,是宋庄公的子孙。)
      先轸说:"报施救患,取威定霸,在此一举了!(重耳流亡宋国时,得到了宋襄公的礼遇。如果出兵援助宋国,可以回报宋襄公的恩情,故曰:报施。)
      狐偃说:"楚国刚刚使曹国臣服,又刚刚和卫国结亲,如果我们出兵曹、卫,那么楚国一定会出兵救援他们的,这样就可以解宋国之围,齐国也不会再受到楚国的侵犯了。
      晋国因此在被庐阅兵,组建三个军,然后商量元帅的人选。赵衰说:“郤縠可以。我常常听到他的话语,我发现他喜爱礼乐而重视诗书,余以为诗书者,义之府也;礼乐者,德之则也;德义者,利之本也。《夏书》上说:"听取他的建议,同时加以检验,如果确实有效,用车马华服作为进言者的酬劳。’您不妨试一下!”
      于是晋文侯拜郤縠为中军之将,让郄溱做他的副手,然后晋文侯打算拜狐偃为上军之将,狐偃坚决推辞,把上军之将的位置谦让给了狐毛,(狐毛是狐偃的兄长。)于是晋文侯拜狐毛为上军之将,让狐偃做他的副手。然后晋文侯打算任命赵衰为卿,而赵衰把卿的位置谦让给了栾枝、先轸。于是晋文侯拜栾枝为下军之将,让先轸做他的副手。之后晋文侯让荀林父御戎,让魏犫做车右。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1-04-24 17:50
      回复
        《公羊传》曰:君将使射姑将,阳处父谏曰:"射姑民众不说,不可使将。"於是废将。
        《公羊传》上记载:晋灵公打算让射姑作将军,阳处父进谏说:"民众不喜欢射姑,不可以让他做将军。"晋灵公因此没有让射姑作将军。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1-04-24 17:55
        回复
          《战国策》曰:秦与赵兵相距长平,赵孝成王使赵奢之子将。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此子徒能读其父奢书传,而不知合变也。"赵王不听。
          奢子括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之善。其母问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乃易言之。赵若以为将,破军者必是儿。"
          及括将行,其母上书具言不可,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大王及宗室所赏者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此儿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买之。王以为如其父?父子异心,愿王毋遣。"王曰:"吾已决矣。"其母因曰:"即有如不称,妾得无随罪乎?王许之:"诺。"遂与秦军战,死,军败,数十万降秦,秦悉坑之。
          秦军与赵军在长平对峙,赵孝成王打算让赵奢之子作将军。蔺相如进谏说:"大王因为赵括的名气而打算拜他为将,这就好像用胶粘住柱子来弹琴一样(就像把吉他的弦定死了来弹吉他一样。卫按。)不知变通。这小子虽然读了其父的兵书,但只是读死书,不知道九变之道,不能灵活的变通。”赵王不听,拜赵括为将。
          赵括从小就学习兵法,谈论军事,自以为天下无敌,而且赵括谈起兵法来,连他的父亲赵奢都说不过他,但是赵奢却说他不是善者。
          赵括的母亲问赵奢为什么,赵奢回答说:“兵事凶咎,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打仗是要流血!是要死人的!而他却言:“兵者,易之!”!!他竟然把国之大事说得如此轻而易举! ……一旦国家有事,但愿他永远不要担任统帅,否则破赵军者,一定是括儿了……”
          等到赵括要上任的时候,他的母亲上书给赵王说:“大王,不应该让我的儿子做将军。因为当初我侍奉他父亲的时候,他的父亲是将军,那时拙夫亲自捧着饮食侍候吃喝的人数以十计,被他当做朋友看待的人数以百计,大王和权贵们赏赐的东西,拙夫全都分给了军吏和下属,从做将军的那天起就不再过问家事。现在我的儿子赵括一做将军,就东面接受军吏的朝见,军吏们跪在军门两边没有一个人敢抬头看他,大王赏赐的金帛,我儿子全都带回家收起来,还天天求田问舍。大王你看他哪里有个将军的样子?希望大王不要派他领兵。
          赵王说:令既出,不得改。
          赵括的母亲便说:“如果战事不利,臣妾能不连坐吗?”赵王许之,说:"诺。"
          之后赵括率军与秦军作战,赵括兵败身死,之后数十万赵军降秦,秦悉坑之。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1-04-24 21:16
          回复
            《国语》曰:公使赵衰为卿,辞曰:"栾枝贞慎,(枝,晋大夫栾共子之子也。)先轸有谋,胥臣多闻,皆可以为辅,臣弗若也。"乃使栾枝将下军,先轸佐之。前取五鹿,先轸之谋也。(五鹿,卫地。)
            郤縠卒,使先轸代之。(从下军之佐超将中军。传曰:尚德也,代先轸之。)胥臣佐下军。
            《国语》上记载:晋文公打算任命赵衰为卿,赵衰推辞说:栾枝(晋大夫栾共子之子。)忠贞谨慎,先轸足智多谋,胥臣博学多闻,他们都可以胜任卿这个职位,我不如他们,请让他们担任这个职位。”于是晋文侯拜栾枝为下军之将,让先轸做他的副手。后来,晋军攻取卫地五鹿,便是出于先轸之谋。
            郤縠死后,晋文侯让先轸接任中军之将的职位,让胥臣接替先轸的职位。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1-04-25 20:25
            回复
              又曰:公使原季为卿,(原季,赵衰也,文公二年为原大夫卿次卿。)辞曰:"夫三德者,偃之出也。(偃,狐偃。三德谓劝文公纳襄王以示民义,伐原以示民信,大蒐以示民礼,故以三德纪民。三德纪之语在下。)以德纪民,其章大矣,不可废也。"(章,著也。)使狐偃为卿,辞曰:"毛之智,贤於臣,其齿又长。(毛,偃之兄也。)毛也不在位,不敢闻命。"乃使狐毛将上军,狐偃佐之。(尚齿也。《传》曰:"使狐偃将上军,让於狐毛而佐之。"是也。)狐毛卒,使赵衰代之,(虞唐云:代将新军。昭谓代将上军。)辞曰:"城濮之役,先且居之佐军也善,(先且居,先轸之子,蒲城伯复受霍为霍伯也。)军伐有赏,(伐,功也。)善君有赏,能其官有赏。且居有三赏,不可废也。且臣之伦,箕郑、胥婴、先都在。"(伦匹三子,晋大夫。)乃使先且居将上军。(代狐毛也。)
              公曰:"赵衰三让。(三使为卿,三让之。进栾枝等八人。)其所让,皆社稷之卫也。废让,是废德也。"以赵衰之故,蒐於清源,作五军。(清源,警地。晋本三军,有中军上下,今有五,益新上下。)使赵衰将新上军,箕郑佐之;胥婴将新下军,先都佐之。
              子犯卒,蒲城伯请佐,(蒲城伯,先且居。)公曰:"夫赵衰三让不失义。(义,宜也。)让,推贤也。义,广德也。德广贤至,有何患矣!请令衰也从子。"(从先且居。)乃使赵衰佐新上军。(此有新字,误也。赵衰从新上军之将进佐上军为外一等,新上军之将位在上军佐之下。此章或在狐毛卒上,非也,当左下。)
              晋文公打算任命赵衰为卿,赵衰推辞说:襄王以示民义,伐原以示民信,大蒐以示民礼,这三件示民以德的事情,都是出于狐偃之谋。用德行来治理百姓,取得的效果是十分显著的,狐偃有功,应该由他来担任这个职位。”
              晋文公因此打算任命狐偃为下卿,狐偃推辞说:“狐毛的才智远胜于我,而且他的辈分比我大,现在他不在其位,小臣怎敢接受这项任命呢?”晋文公于是拜狐毛为上军之将,让狐偃做他的副手。
              狐毛死后,晋文公让赵衰接替中军之将的职位,赵衰又推辞说:“在城濮之战中,先且居佐军干得很好,有军功的人应当得到奖赏,遵循正道来辅佐君王的人应当得到奖赏,尽职尽责的人应当得到奖赏。先且居有这三种应当得到奖赏的理由,不可以不加以重用。而且箕郑、胥婴、先都等人都还在,那里轮得到像我这样的人做中军之将呢?”晋文公于是拜先且居为上军之将。
              晋文公说:“面对晋升的机会,赵衰三次谦让,把晋升的机会让给了别人,而且他所推荐的人都是国家的柱石。废除谦让的美德,就是废除德行。”晋文公因此特意为了赵衰在清原举行阅兵,把原来的三军扩充为五军,然后拜赵衰为新上军之将,让箕郑做他的副手;拜胥婴为新下军之将,让先都做他的副手。
              狐偃死后,先且居(中军之将。卫按。)请求委派副将,晋文公说:“面对晋升的机会,赵衰三次谦让,此举不失礼义。谦让是为了举荐贤人,礼义是为了推广道德。推广了道德,贤才就来了,贤才来了,那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请让赵衰做你的副手。”于是,晋文公便派赵衰做先且居的副手。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1-05-01 14:55
              回复
                《史记·孟尝君传》曰:文闻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
                文听说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1-05-02 09:24
                回复
                  又《项羽本纪》曰:项氏世世为楚将,封於项,故姓项氏。
                  《史记·项羽本纪》上记载:项氏世世代代为楚将,被封于项地,所以以项为姓。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1-05-02 09:29
                  回复
                    又曰:章邯已破项梁军,则以为楚兵不足忧,乃渡河击赵,大破之。当此之时,赵歇为王,陈馀为将,张耳为相。
                    《史记·项羽本纪》上记载:章邯击破项梁军后,觉得剩下的楚军已不足为虑,于是渡河攻赵,大破赵军。当是时也,赵歇为赵王,陈馀为赵将,张耳为赵相。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1-05-02 10:18
                    回复
                        又曰:魏文侯问曰:"吴起何如人?"李克曰:"起贪而好色,然其用兵,司马穰苴弗能过也。"於是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
                      翟璜向魏文侯举荐了吴子,于是魏文侯问国相李克说:“吴起这个人怎么样啊?”李克说:“吴起这个人贪婪而且好色,但是他善于用兵。若论用兵连司马穰苴都不如他。”于是魏文侯任用吴子为将。后来魏文侯派吴子率军进攻秦国,魏军大获全胜攻下了秦国五座城池。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1-05-03 15:54
                      回复
                        吴起文武双全,厉害😊


                        IP属地:河北来自手机贴吧12楼2021-05-06 10:15
                        回复
                          又《王翦传》曰:或曰:"王离,秦之名将也。今将强秦之兵,攻新造之赵,举之必矣。"客曰:"不然。夫为将三世者必败。何以?其杀伐多矣,其后受其不祥。"
                          《史记·王翦传》上记载:有人说:“王离是秦国的名将,现在他统率着强秦之军,攻打刚刚复国的赵国,就好像以石击卵,破之必矣!”又有人说:不,不,不,俗话说:“三世为将者必败。”因为杀伐过多,罪孽深重,其后受其不祥。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1-05-30 18:01
                          回复
                            又《淮阴侯传》曰:韩信曰:"陛下非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信子对刘邦说:“陛下不善于统兵,但善于将将,这就是我为陛下所擒的原因。”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1-05-30 18:06
                            回复
                              《汉书·韩信传》曰:汉王使郦生往说魏王豹,豹不听,乃以信为左丞相击魏。信问郦生:"魏得毋用周叔为大将乎?"曰:"栢直也。"信曰:"竖子耳。"遂进击魏。
                              汉王派郦生去游说魏王魏豹,希望他能投降,魏豹不听,于是汉王任命信子为左丞相使其率军攻魏。
                              信子问郦生说:"魏国让周叔当统帅了吗?"郦生说:"没有,让栢直当了统帅。"信子说:"栢直?呵呵。"然后信子便发兵攻魏。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1-05-30 18: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