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十吧 关注:108贴子:888
  • 1回复贴,共1

10年,放弃中国政法大学,《高十》里的唐尚珺怎样了?王小帅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0年,放弃中国政法大学,《高十》里的唐尚珺怎样了?

王小帅商业视界
04-06 09:49资深财经作者,优质创作者
关注
2009年,20岁的唐尚珺第一次参加高考,成绩只够读一所三流技校。
他不愿意,瞒着家人退了学,开始漫长的复读生涯。
2014年,26岁的唐尚珺第六次参加高考,西南政法大学录取了他。
但他一心想进北京高校,又选择了复读。
2016年,28岁的唐尚珺第八次参加高考。
他以625分的高分考上了中国政法大学,这是所北京高等学府。
唐尚珺去报道了,但很快为了两万元复读奖励再度退学,返回高中补习班。
2021年,高考只剩最后两个月时间了,征战多年的唐尚珺已经33岁了。
他的高考列车是否已经停下,还是永远无法抵达终点?

一、十赴考场,所为何来
唐尚珺来自广西防城港市,农村人。
在他昔日同学何汉立拍摄的纪录片《高十》中,我们可以看见唐尚珺的家庭环境:
光线昏暗的瓦房,外墙连石灰都没有粉刷。
乡间小道上尘土飞扬,头发雪白的老母亲挑着衣物走很远的路去河里洗涮。
赤着脚,穿的是双草鞋。
父亲年年种甘蔗,赶着牛车挥汗如雨地运出去贩卖。
牛也老了,嚼着草,脚步迟缓,眼神呆滞。
贫穷与落后是一览无余的。
生活在这里的孩子,鲜少有人能真正跃出农门,出人头地。
大多像唐尚珺的三个姐姐那样,早早结婚生子,重复上一代的命运。

唐尚珺不甘心,也不信命,而他拿来和命运搏击的唯一筹码,就是高考。
唐尚珺并不是一个资质过人的学生。
2009年第一次的高考,他连三本线都没达到。
父母也没有苛责,送他去南宁一所技校学技术,有门手艺,总能养活自己。
之后四年,唐尚珺父母每年都会给这个“大学生”儿子准备学杂费。
他们哪能想到,儿子根本不在南宁,而是偷偷去了钦州市的补习班。
2010年,复读的唐尚珺达到三本线,但这怎么能满足他的心愿呢?
2011年,唐尚珺考过二本。
2012年,分数更高,但唐尚珺仍然觉得不够理想,一次次返回重考。
同学何汉立找他拍纪录片的2014年,唐尚珺已读八年高中,六次赴考。
这一次,他被西南政法大学录取了。

如果这时候他选择读大学,还能揪住青春的尾巴尽快回归正常轨道。
但他没有,他欺骗父母自己已从南宁技校毕业,找了份收入不高的工作。
为了让他们相信,唐尚珺特意买了些年货回来,给了母亲五百块家用,给侄儿侄女发了红包。
和家人作别后,他又返回熟悉的高中校园。
在唐尚珺眼中,高考仿佛成了一张赌桌。
不赢个满堂彩,他就没办法开心离场。

二、一次次考上,一次次放弃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04-26 01:17回复
    他在学校里受的压力肯定很大,真的挺可怜的。同学老师的嘲讽是免不了的。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1-07-15 12: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