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吧 关注:634,857贴子:3,343,842
  • 0回复贴,共1

对唐朝皇帝的一些看法3.0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唐高祖太武皇帝李渊【武德】-大一统王朝里最没存在感的开国皇帝(打仗让儿子去,自己家里蹲)。政治上虚心纳谏(裴矩不靠谱)、宽简刑律;军事上加强武备(让废物守大本营、杀降将杀上瘾)、延续北朝府兵制;经济上劝课农桑、厉行节约、延续北朝均田制。
总体评分∶7.0
2、唐太宗文皇帝李世民【贞观】-开挂般的人生。“贞观大帝”&“天可汗”的含金量还用我多说吗?文韬武略、明政昭德。“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
总体评分∶10
3、唐高宗天皇大帝李治【永徽】-能力被严重低估(他爹实在太耀眼)。在位期间开创“永徽之治”,唐朝疆域达到最大。只可惜晚年身体不好,让武则天捞个大便宜。
总体评分∶8.5
4、唐中宗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李显(李哲)【嗣圣】-靠“神龙政变”二度登位、就会写几首诗,“中宗”中的低能玩意儿。重用庸碌无能之辈(韦氏、武氏一丘之貉)。
总体评分∶5.0
5、唐睿宗大圣贞皇帝李旦(李旭轮)【文明】-靠“唐隆政变”二度登位,。在位第一年大力整顿朝堂、清算外戚乱党,颇有明君威仪。可第二年开始就拉胯了(“复如景龙之世”)。
总体评分∶5.5
6、唐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李隆基【先天】-靠“先天政变”荣登大宝。在位初期任贤用能、励精图治,开创大唐极盛“开元盛世”,综合国力达到巅峰。但在中晚期因骄傲自满、喜好奢靡、疏怠朝政、宠幸奸佞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国内危机四伏。最终爆发了使大唐由盛转衰的“安史之乱”(本可避免,奈何李三郎越老越糊涂)。成为太上皇之后郁郁寡欢、孤苦伶仃(李辅国真恶心),最终形影相吊、凄凉而逝。
总体评分∶中前期9.0、中晚期3.0
7、唐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李亨(李嗣升)【至德】-乱世天子,军功拉胯(邺城战役被吊打)。但由于只顾平叛,导致后宫及宦官势力开始做大,给大唐帝国重新整顿留下大量问题。
总体评分∶5.0
8、唐代宗睿文孝武皇帝李豫(李俶)【宝应】-勉强算个好皇帝。在位期间扫平“安史之乱”、连除三权臣(宦)、制定盐政、养民为先等一系列措施,使唐中期国力得到一定的恢复。最大的错误就是纵容藩镇(河朔三镇尤为突出、仆固怀恩不知咋想的)。
总体评分∶6.5
9、唐德宗神武孝文皇帝李适【建中】—简直与唐睿宗一模一样(第一年很NB、然后逐步拉胯)。对藩镇势力初期很刚(结果被卢龙军轰出长安),险些被活拿(奉天之难)。从此开始摆烂,苛捐杂税、宠幸奸臣恶宦、大肆敛财。
总体评分∶5.5
10、唐顺宗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李诵【永贞】—当了26年的皇太子,隐忍了26年(李承乾比不了)。颇有明君气度,甫一上台便重用“二王刘柳”大搞革新、加强中央集权。结果得罪了一大帮人(操之过急了) ,干了186天就黯然下台(“百日维新”的预演?)。死的不明不白。
总体评分∶6.5
11、唐宪宗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李纯(李淳)【元和】-“元和天子神武姿”。在位期间善纳忠言、任贤选能、肃政减冗、停献祥瑞、减税屯田。同时对各藩镇软硬兼施、强势打击(魏博主动投降、其余皆被打爆)。使朝廷第一次对藩镇形成了自代宗以来的绝对压制。可在执政末期贪求长生之术,吞丹成瘾,性情燥怒,终为宦官戕害。
总体评分∶8.0
12、唐穆宗睿圣惠文孝皇帝李恒(李宥)【长庆】-君庸臣愚,垃圾一个。糟蹋了“元和中兴”的成果。
总体评分∶3.0
13、唐敬宗睿武昭愍孝皇帝李湛【宝应】-娱乐达人。听凭权宦擅政,败坏朝纲。自己天天声色犬马,终被宦官戕害。
总体评分:3.0
14、唐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李昂【太和】-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能力不够硬充好汉,想一揽子解决宦官势力,结果被软禁(甘露之变)。最后抑郁离世。
总体评分∶5.0
15、唐武宗至道昭肃孝皇帝李炎(李瀍)【会昌】-大唐帝国最后的明君,与李德裕形成了唐朝最后的君臣搭档。在位期间对藩镇胡闹/权宦乱政/吏治腐败等一系列问题重拳出击。使唐朝一度出现“会昌中兴”的复苏局面。最后磕丹成瘾而卒也是可惜。
总体评分∶8.0
16、唐宣宗圣武献文孝皇帝李忱(李怡)【大中】-装疯卖傻的伪君子,白白丢弃了“会昌中兴”以来的大好形势。“大中之治”名为改革实为倒退。处处模仿唐太宗(脸真大,结果东施效颦),除了权术不错,其他皆为过誉。大唐开始倒计时。
总体评分∶4.5
17、唐懿宗睿文昭圣恭惠孝皇帝李漼(李温)【咸通】-昏君一个,手底下都是垃圾。拜佛牙上瘾。
总体评分∶3.0
18、唐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李儇(李俨)【乾符】-比他爹更能作,结果被黄巢轰出长安城。大唐彻底堕落,走向灭亡。马毬达人
总体评分∶3.0
19、唐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李晔(李杰)【龙纪】-生不逢时的悲催君主(恢复大唐之心是真的),中后期被藩镇军阀当成玩物,最后惨死。
总体评分∶6.0
20、唐昭宣光烈孝皇帝李柷(李祚)【天佑】-末代皇帝,悲惨而死。
总体评分∶3.0
注解:
*谥号只计入初谥,后人累谥不计入
*登基年号前面是部分皇帝登基前的名字
*李柷的另一个谥号为“哀皇帝”,乃是后梁太祖朱温所谥。现计入的是后唐明宗追谥。
下一期∶汉、晋、辽、金其中一个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12-16 22:4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