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翡翠吧 关注:3贴子:104
  • 2回复贴,共1

曼桂村一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曼桂村一日』
樵啊樵
到勐罕镇的曼桂村休闲游,说是一日,实际上只在那里停留了半天时间。我们是在下午抵达村子里的,然后又在下午的晚些时候离开。上午的时间,都给了勐罕镇街上的赶摆场,那是去曼桂村的必经之路。恰逢周六,一星期一次的赶摆在镇子街区的澜沧江新大桥下面举行。我携夫人以及我心爱的小儿焦夫子从州府景洪出发,先是在这里逛了逛街,凑了凑热闹,然后又在傣族老咩涛(老大娘)的烧烤摊旁简单的吃了顿午饭。小儿焦夫子自出生五个月来,也是头一次见识这种人头攒动、吆喝连天的大场面,精神状态是出奇的好,除了手舞足蹈,口中时不时还会发出“呃呃”的欢呼声。
午饭毕,夫人联系上了曼桂村的傣族妹子玉光香。那边手机发过来位置,距离勐罕镇街区只有约十二公里路。柏油路较宽阔,惠风和畅,一路奔行,不觉神清气爽。两侧是平铺的田地跟沃野,有火龙果圃,有柠檬园,有小米椒地,有细木棍搭建的大片茄子林;远处树木森然,山峦起伏,浅浅的白色雾霭笼罩,给人以一种神秘的幽美感。我忽然发现勐罕镇这个坝子,其实远远要比州府景洪坝子大,地势也更平坦,难怪会有“三四五,七八九”乡之说。我想古时候的傣王,倘若能预见今日的城市化进程,也许会把西双版纳的首府选址在勐罕。看看当下州府景洪的尴尬局面,土地紧张的连马路都不敢修的太宽,房子更是建到了山上。
曼桂村就坐落在柏油公路一侧,跟公路路基约有五十米左右的间隔,路旁种植有成片的水果树,绿色葱茏,纵横有序,使得村寨看上去闹中取静。整个寨子映入眼帘的是新佛寺,以及一条条新街巷和一幢幢新民房,在太阳的照射下,反衬出耀眼夺目的光。这些跟我想象里的勐罕镇传统傣族村落,有着不小的差距。很早的时候,都在听身边的朋友说,西双版纳境内的传统傣族寨子,论保存的完整和完美度,当数勐罕镇,因为这里有成片的坡顶黑挂瓦吊脚楼,有历经岁月沉淀的一棵棵木廊柱,如今看来,那些都成了传说。
玉光香的家位于寨子的中心地带,出门右手边即是寨心塔安放处。立在她的家门口举目四望,只见左手方向是一座老旧的黑色小挂瓦傣家吊脚楼,遗憾的是廊柱是由红砖垒砌而成,我分析应该是早前的木廊柱遭到了白蚁的啃咬,或者是因为风雨侵蚀而腐朽掉了。还看见一幢新建的住房,依然采取的是杆栏式风格,粗壮的木头柱子就像是一条条强健的的臂膊跟大腿,只不过屋顶上铺陈的都是现代的彩色机制瓦。其它的住房基本上都是本地流行的混凝土结构别墅式小洋楼了,跟老式的傣家吊脚楼相比,看着明显要敦实不少。玉光香说,早前勐罕镇有意要把曼桂发展成旅游村,但寨子里的村民陆续拆掉了自己家的传统杆栏式建筑,镇里的领导也只能就此作罢。
关于傣族村落里的传统杆栏式建筑跟现代别墅式小洋楼的冲撞,我个人的观点其实也很矛盾。一方面是传统文化亟需保留,一方面又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貌似谁都没有错。但是当把这两个版本同时推介给天下的普罗大众,得到的结果是一个让人啧啧称道,另一个却是被用脚投票,或许这也是一种市场化吧。我想起打洛镇勐景来佛寺的都坎章法师,多年来一直都在致力于维护和发扬傣族传统文化,他的寺院即是修旧如旧,历久弥新,有人在那里看见了希望,有人在那里找到了归属感。
从玉光香口中得知,那栋孤零零的老旧黑色小挂瓦吊脚楼,其实是她舅舅家的,因为廊柱由红砖垒砌,舍弃了传统的木廊柱,看上去有些土不土洋不洋,奇丑无比。我不相信房主是因为留恋传统,故而不予以改造修缮;相反我认为肯定是由于懒惰,所以才会远远的掉在了队伍的后面。好在整个寨子被打造成了新农村,无处不在的井井有条和整洁干净,使得这种个别不修边幅的老房子并没有多少违和感。令人赞叹不已的是,尽管寨子依山傍树,家家户户的门外却还栽培有各种各样的花卉盆景,迎风招展,争奇斗妍,足见这里的傣族同胞对生活的热爱。
小儿焦夫子这也是头一次进傣族寨子,面对陌生的环境,他是一脸的好奇,一双大眼睛滴溜溜的东张西望转个不停。此刻,我无法获知他幼小的心灵在想着什么,反倒是我的内心如潮水般汹涌澎湃。曾几何时,总有那么一摞大山,总有那么一片田园,总有那么一座村落,在我的脑海里跟睡梦中浮现过不停,宛若梦里桃源亦或是前世的故里一般,挥之不去,拂之又来,难道就是曼桂这个地方?
返回州府景洪的途中我跟夫人说,以后要是有时间,就经常来曼桂这个寨子走动走动吧,在这里的感觉真的很好。夫人深以为然,表示她也有同感。
———樵啊樵2021年12月录述于云南西双版纳


IP属地:云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1-12-28 20:47回复


    IP属地:云南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1-12-28 20:47
    回复


      IP属地:云南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1-12-28 20: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