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吧 关注:40,334贴子:421,465

回复:东坡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 60.212.225.*
和传说中的一样~
东坡肉在浙江被公推为杭州第一传统名菜。实际上,东坡肉是一种特制的红烧肉。 

 原料:猪五花肋肉约一斤半 

 调料:白糖、绍酒、酱油等各适量。 

 制法:将净猪王花肋肉切方形肉块,下沸水锅中稍煮。 

 大砂锅中辅上葱和姜块,下入煮过的猪肉,加 调料盖好锅盖,并用纱纸封缝。 

 将砂锅置旺火上,烧开后改用微火焖二小时, 把肉块翻身,再加盖密封,用微火焖至酥烂, 倒入陶罐中再用旺火蒸后原罐上席。 

 典故:相传北宋年间,大诗人苏东坡第二次到杭州上任太守,发动民众疏理西湖,以造福于百姓。当大功告成时,百姓纷纷送肉、酒以谢太守德政。苏东坡遂命家厨将这些肉按他的烹肉经验:[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的方法制成红烧肉,送往每家每户以谢民工,并告之[连酒一起送]。但家厨把这句话误解为连酒一起烧,便把肉加酒一起烧起来,民工们吃了加酒烧的肉,都觉得味道更为鲜嫩酥香,赞不绝口,从此,人们就把这一美味称之谓[东坡肉]以不忘为百姓造福的好太守。这一制法流传至今,闻名中外。


18楼2006-05-13 17:43
回复
    • 60.212.225.*
    看起来就好吃,不过好像很名贵啊~(PS:就是豆腐太少了,一个碗里只有一块啊


    19楼2006-05-13 17:45
    回复
      • 60.212.225.*
      东坡豆腐肘?不知道和东坡肘是不是一样的


      20楼2006-05-13 17:47
      回复
        • 60.212.225.*
        `


        22楼2006-05-13 17:55
        回复
          • 60.212.225.*
          这个倒是很符合苏东坡的形象~


          23楼2006-05-13 17:56
          回复
            • 60.212.225.*
            古香古色的!


            24楼2006-05-13 18:00
            回复
              • 60.212.225.*
              忘了登录了,我是水幻精灵,林俊杰吧里面的,看在我发了这么多图片的份上,大家就去挺一挺吧~


              25楼2006-05-13 18:03
              回复
                • 203.127.17.*
                有谁知道苏东坡有一首有关面条的诗?


                26楼2006-06-02 10:17
                回复
                  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
                  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
                  坡公,之高风亮节;实在可宁现在的一些官员汗颜!!!
                  愿和坡公一样爱


                  27楼2006-07-08 17:15
                  回复
                    DDDDDDDDDDDD


                    28楼2006-07-08 20:33
                    回复
                      东坡精于美食,正是他热爱生活的表现~


                      29楼2006-07-10 20:30
                      回复
                        • 211.144.13.*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读到这首家喻户晓的词,人们自然就想到了北宋文人苏东坡。
                          苏东坡22岁进士及第,一生有过坦途顺景,他当过太守、翰林学士,礼部尚书这类的大官。宋朝没有一品官,宰相是二品,苏东坡曾当到了三品。然而,正象苏东坡自己所写的词那样,“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他在仕途上总是悲多欢少,阴多晴少。
                          苏东坡一生三次遭贬。第一次是发落到黄州;第二次贬到广东的惠州;第三次是他62岁时,由惠州再贬到更远的海南岛的儋州。一次比一次贬得远,一次比一次贬的地方荒凉。生活的坎坷并没磨掉苏东坡旷达、潇洒的积极人生态度。他流放海南岛时,喜欢吃那儿的牡蛎,在给儿子写信时说:这里的牡蛎味道好极了,你千万不要让京城的士大夫们知道了,否则,那些官吏闻讯都要求调到海南来任职,我就没法享受特蛎的美味了。累累遭贬的苏东坡,将文人无拘无束的性格运用到烹饪上,在特定的环境下创新的菜肴,对后世影响很大,历经上千年历史,现在还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菜肴被人们食用。
                          苏东坡被贬谪到黄州时,住在长江边的一个小亭子里,倚窗而立,可以望见江上风帆上下,远望则水天相接,风涛烟雨,朝夕变幻。
                          风景如画,生活却非常清苦,自己还要开荒种地以补贴家用。当时黄州猪肉非常便宜,富人不屑吃,穷人不会煮,苏东坡就经常买肉来吃,也常常亲自下厨烹猪肉与诗友、棋友对酌。并总结出烹制猪肉的方法:“少着水,小火煨,火候足时它自美”。
                          他当时烹制的方法其实挺简单。将猪肉洗净后切成大块,下锅加盐、酱、姜、椒等佐料,用文火把肉炖得酥烂,待水干了,肉色红艳即成。此肉满口醇香,糯而不腻,很受客人们的称赞,就将其寇名为东坡肉。
                          苏东坡与其他文人不同之处在于,他创造了一种菜,就要用文字详细地记录下来。翻开他的文集,制汤羹法、酿酒法比比皆是,甚至连吃羊脊骨也详细地记录下来,认为从羊脊骨里剔出的肉,如同螃蟹的大腿肉,价廉味美有滋补功能。当然也详细地记录了他创造的一种吃鱼方法。
                          将鱼活的鲫鱼或鲤鱼剖腹挖腮洗净后,抹上盐码味,冷水下锅,加入时鲜青菜、几根葱白,待鱼半熟时,加入生姜、萝卜汁、少量酒,待鱼熟时,再加入切成丝的桔皮,起锅食用。
                          这两道菜,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并不算佳肴,但却为厨师在此基础上发展创造开拓了思路,何况这是苏东坡在流放时创造出来的,只有对生活达观的人才创造得出来。
                          苏东坡是达观的,他常对他的一个朋友讲,小时候,他同弟弟一起,刻苦读书,三顿都是以“三白”充饥。朋友很想知道什么是“三白”。苏东坡就约好,请朋友吃“三白”。那天朋友兴冲冲地来了,见桌上就一碗米饭,一碗萝卜,一碟盐。果真三样都是白的。两人相视哈哈大笑。
                          文人烹饪,自有文人的理论。文人制作的美食,自有它独到的魅力。


                        30楼2006-07-11 13:34
                        回复
                          我是眉山的,跟苏东坡同乡.我们这儿好象只有东坡肘子,而且做出来跟图片上那个也不大象.


                          31楼2006-07-12 21:33
                          回复
                            还有现在很火的冷锅鱼,据说也是东坡公发明的哦,我在四川电视台看到的哦,但我不相信


                            32楼2006-08-05 22:28
                            回复
                              • 219.136.52.*
                              哈哈,流口水了,可惜没得吃!


                              33楼2006-09-02 15: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