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冲吧 关注:8,099贴子:186,354

(推广)综合说一下看官对古书中后妃制度的几个常见误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纯科普,一楼喂猫


IP属地:澳大利亚1楼2022-09-22 11:56回复
    1 几个往往被混淆或者因此遭到质疑,实际上表示的含义很精确并且完全不同的宠爱记载:
    李世民家的韦珪是最贵之妾,宠冠後庭。
    陈宣帝家的施姬是贱妾,宠冠嫔嫱。
    刘骏家的殷淑仪,正史当时号称并后匹嫡,宠冠後宮(比较对象包括皇后王宪嫄)。
    後庭:所有妃嫔。
    嫔嫱 / 嫔御:低级妃嫔。
    後宫:所有后妃。


    IP属地:澳大利亚2楼2022-09-22 13:53
    收起回复
      许多网文乃至比较严肃的书籍作着很无聊的秀恩爱或者争宠,实际上却连史书在说什么都没搞明白。
      史书何时说过西魏废帝元钦一夫一妻?“不置嫔御”,不过是说钦大帝没有像他父亲等人那样贪花好色收纳大批量的婢妾,“专宠後宮”而非“专宠皇后”已然隐写了贵妾们的存在。稳定时期正经册立的太子岂会没有侧室,被“列女传”熏陶有加且自己并没多子的皇后怎么可能不让老公有任何妾。“元钦和宇文皇后一夫一妻生死相依”不过是蔡东藩先生开始的幻想故事,因为很合新时代女性胃口,洗脑包也就长期持续下去了:尽管推及正史,不仅男的专一是假的,就连女的殉情也是假的。


      IP属地:澳大利亚3楼2022-09-22 14:05
      收起回复
        无意给任何人争宠,也不想秀恩爱,但是所有这些误区往往都和更多更深重的洗脑包有关。
        女性配偶的名分之所以被礼法制度化了重要强调了,其大背景下的政治和社会意义是君臣之伦的各种枝节延伸:夫妻,父子,兄弟,嫡庶。既然都是为了维护住稳定的尊卑制度,那么,女人就有了名分和级别这些讲究。妻、媵、妾,元妃、继室、侧室,後宫、後庭、嫔御,绝不是能忽视能小看能混用的。女性的礼法身份决定了她们自己的社会权力基础和她们孩子的礼法身份。


        IP属地:澳大利亚4楼2022-09-22 14:27
        回复
          元玉仪:回复 安得身轻如燕 :连通房丫头都未必有,因为北魏其他皇帝很小和婢女生儿子,可元恪没啊。而且史书也说了“以嫔御未备,左右讽谕,称后有容德,帝乃迎入为贵人。时年十四,甚见宠爱。”
          元玉仪: 回复 淳于兼爱 :我也觉得于皇后很可能是元恪第一个女人。并且,集元配和初恋于一体。
          ~~~~~~~~~~~~~
          玉仪从嫔御未备那句话认定于顺后是恪大帝第一个女人,玉仪说现在女人最晚最晚十七岁就破处的时候哪来的底气敢认定北魏十九岁的皇帝在皇后以前没有过任何女人?後唐庄宗进洛阳时,也是记载嫔御未备,难道刘玉娘韩淑妃伊德妃夹寨夫人都是死的?
          文帝天嘉之後,詔宮職備員。其所制立,無改梁舊。編之令文,以為後法。然帝性恭儉,而嬪嬙不備。
          如果按照以前流行的错误认识,也尽可以把这段解读为陈蒨一夫一妻,真爱深爱皇后沈妙容一人。可是实际上,陈蒨仅儿子就有十三个,高位妃嫔满满当当,和皇后关系很一般,只不过他没多少贱妾而已。


          IP属地:澳大利亚5楼2022-09-22 20:03
          收起回复
            《左傳·哀公元年》:“今聞夫差,次有臺榭陂池焉,宿有妃嬙嬪御焉。”杜預注:“妃嬙,貴者;嬪御,賤者,皆內官。”


            IP属地:澳大利亚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2-09-22 22:28
            回复
              亲友以前喜欢元钦很大原因是觉得他是个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痴情人,如今发现这个钦大帝唯一的亮点是来源于误解甚至是伪造,那份感觉大概立即变质了,无滤镜再找元钦的优点呢,则会发现基本上没有。倒是元钦他爹,别看是个渣男,究其生活轨迹属于社会成功人士。


              IP属地:澳大利亚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2-09-23 16:11
              收起回复
                直到明朝,以上这几个词的意义变化并不大。
                  西苑從游控玉驄,內宮調習最稱工。君恩一去同流水,湘血應歸泉路紅。
                  〖景帝妃唐氏,以景泰七年進宮,八月封皇貴妃,寵幸冠後庭。嘗乘馬隨帝游西苑,馬驚,妃墜。帝乃命中官劉茂選御廐之最良者,日控習以待。天順元年二月,革封號。郕王薨,群臣議徇葬及妃,妃無言,遂殉之。〗
                景泰帝当时并无嫡妻,说唐皇贵妃宠冠後庭,没什么可争议,事迹就能看得出,唯一另外一个值得一说的宠妃李惜儿无论是否得封,可以肯定都是赶不上唐皇贵妃的。无论同样记载的步练师,郑大车,还是清河公主,拓跋珪家的独孤贵人,都是一样,不折不扣的妾室,而嫡妻以及外妇以及同性情人(如果有的话)根本不在此比较范围内。


                IP属地:澳大利亚15楼2022-09-23 16:43
                回复
                  而“宠冠後宫”“爱倾後宫”的刘骏家殷淑仪、刘义隆家潘淑妃、万皇贵妃这些人,史书明确表示她们各自得到了“并后匹嫡”甚至某些方面超越皇后的待遇。正统史官的用词就这么严谨。当然,元宏对冯幽后是既没有专宠,也没有宠冠後庭。魏先生煞费苦心要将冯幽后塑造成被元宏深爱却绝情绝义的恶劣形象,一方面技巧很高,另一方面他毕竟也没丢弃职业道德说瞎话。那些华丽丽的堆砌之中,有的只是冯幽后自己的“欲”(但是愿望没实现),有的根本就是属于冯五的却被看官硬挪给了冯幽后。冯幽后之宠,最高程度的只有一句:宠爱过初。“初”的程度是什么呢,“偏见爱幸”而已。比以往那一点,又多了那么一点点。


                  IP属地:澳大利亚16楼2022-09-23 17:24
                  回复
                    直到明朝,嫔嫱等词的用法都没有什么大的变化。虽然读书、见识不多的人~例如红楼梦那位一边叫王熙凤姐姐,一边叫平儿妹妹的非法外室尤二姐~是不太明白这些区别,但是高阶层不管什么时候都是把妾之间的区别弄得很清楚的。明史:彗見三台,時等言:「外廷大政固所當先,宮中根本尤為至急。諺云,子出多母。今嬪嬙眾多,維熊無兆。必陛下愛有所專,而專寵者已過生育之期故也。望均恩愛,為宗社大計。」这一谏是劝成化帝为生儿子着想,不要只专爱万皇贵妃,而实际上当时除了万皇贵妃(那时候是贵妃),有名封的妃子仅有英宗生前为他择的旧妾柏贤妃一个人,宫中女人虽然“众多”,不过是嫔嫱——没有什么尊贵的身份,没有什么正经册封,地位低。柏贤妃是有册封礼,有待遇,有外戚推恩的,而这些“嫔嫱”什么都没。


                    IP属地:澳大利亚20楼2022-09-23 18:31
                    收起回复
                      明史:明太祖鑒前代女禍,立綱陳紀,首嚴內教。洪武元年,命儒臣修女誡,諭翰林學士朱升曰:「治天下者,正家為先。正家之道,始於謹夫婦。后妃雖母儀天下,然不可俾預政事。至於嬪嬙之屬,不過備職事,侍巾櫛;恩寵或過,則驕恣犯分,上下失序。歷代宮闈,政由內出,鮮不為禍。惟明主能察於未然,下此多為所惑。卿等其纂女誡及古賢妃事可為法者,使後世子孫知所持守。」升等乃編錄上之。
                      朱元璋起点极低,但是做了皇帝以後他脑子里也是把“后妃”和“嫔嫱”分得一清二楚的。同样是皇帝的配偶,但地位高低一目了然。有明一朝,皇帝的女人是否获得妃嫔的认可(哪怕是追封),保障区别甚大,妃嫔都有相应的待遇、推恩、哀荣,那些没得到品秩的女人一无所有,青霞女子之惨不用多说,戴银娘孤独深宫,天启家的几个“贵人”魏总管、客奶娘就有权打杀,万历的胡氏被泰昌天启崇祯三朝无视,到了清朝继续被无视。


                      IP属地:澳大利亚21楼2022-09-23 19:01
                      收起回复
                        网上最古老的脑补之一就是燕清河公主的“宠冠後庭”如何水分,如何被张夫人取代
                        其实不用质疑,清河公主这就是千真万确的所谓宠冠後庭,第一,不包括嫡后。第二,不包括外面情妇姘头,如段夫人;第三,不包括男的,如凤凰。但是,绝对包括张夫人,而且深挖起来张夫人的年龄跟清河公主也差着辈分,她的孩子们跟凤凰姊弟年龄差不多。因为清河公主(以及凤凰),张夫人也一度沦入“宫人莫进”之列。


                        IP属地:澳大利亚22楼2022-09-23 19:41
                        收起回复
                          郭威的元配圣穆皇后柴氏,本来是後唐庄宗的寡妾,这个很有名了,她在庄宗家的地位也是“嫔御”。其父母听说看上郭威,曾责备她说:汝帝左右人,歸當嫁節度使,奈何嫁此乞人?~~尽管曾经亲近皇帝,又有不少财物,她在庄宗家的封号并不高,而且其父兄在郭威开国以前官职全无,最初可能就是个民间选进去的漂亮姑娘,“至莊宗時,後宮之數尤多,有昭容、昭儀、昭媛、出使、御正、侍真、懿才、咸一、瑤芳、懿德、宣一等,其餘名號,不可勝紀”,柴氏是哪一级别的嫔御现在不知道,但是跟韩淑妃、伊德妃,她的地位是比较不了的。


                          IP属地:澳大利亚23楼2022-09-24 11:40
                          收起回复
                            石勒建平元年九月,勒僭即帝位,定昭儀、夫 人位視上公,貴嬪、貴人視列侯,員各一人;三英、九華 視伯,淑媛、淑儀視子,容華、美人視男,務簡賢淑,不限 員數。
                            邺中记:石虎征討,所得美女萬餘,以為宮人,簡其有才藝者為女尚書。廣陵公陳逵妹,才色甚美,發長七尺,石虎以為夫人。
                            这位美女是夫人、位比上公,她爷爷是当年平叛护驾一系列麻烦事,大把年纪才做太尉的,合法地位也不过和她相当。妃嫔首先是内命妇,内命妇首先是国家的官职。其实以当时的人而言,听说“不置嫔御/嫔御未备,这是明载皇帝守身如玉”,大概就像现在人听见“县里没了县长,所以中央一定没部长了”那样滑稽。


                            IP属地:澳大利亚来自iPhone客户端24楼2022-09-24 17:33
                            回复
                              其实不仅仅是yy性质的钦大帝故事,更有名的话题也犯这样的误区,多有论者觉得李世民所有的无子女妃嫔都要被送进尼姑庵,然而史官写得很明白送去出家的那些李世民妃嫔只是他的“嫔御”们。
                              徐惠是九嫔之一,即使没死,也会优养终老,而武则天当时只是个才人,不折不扣的嫔御之一,所以被送进了尼姑庵。这里有一个小小的点:别看嫔御带着个“嫔”字,却是不包括九嫔的。无他,九嫔位置比起来太高了。


                              IP属地:澳大利亚25楼2022-09-24 20:1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