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吧 关注:3,184贴子:6,168
  • 7回复贴,共1

读《浮生六记》散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读《浮生六记》散记
作者:王述
两百多年前,落魄穷困,漂泊于京都的文人沈复,有感于“浮生如梦”,也有感于东坡的“事如春梦了无痕”时,依然思有不甘,心有所怀。长夜孤灯下,天涯倦游处,他握管细述,记下了自己坎坷浮沉的前半生,记下了自己爽直落拓的性格,记下了自己心若不系之舟快意洒脱的志趣,最重要的是,他记下了与自己生死挈阔的爱人陈芸。从此,中国文学史中,多出了这么一位兰心蕙质、巧思善持、聪颖灵秀、纯良美善、活泼自由的女子形象,多出了一对有过风花雪月有过潦倒贫寒的神仙眷侣,却只剩天人永隔独自飘零的故事。
沈复,字三白,世居苏州沧浪亭畔,自称衣冠之家。所谓衣冠之家,家有做官为士的传统,积习而为书香门第。不过到沈复父亲,也只是以幕僚为业,建树不大。至沈复一代,自己无心科考,随父习从幕僚,亦不顺而罢,转习经商,亦无成,以至于最后竟投亲靠友东奔西走一生,衣冠之家算是彻底没落。
沈复少时,出行尚有仆从,也算衣食无忧。陈芸四岁丧父,与母弟相依,家徒壁立,相比沈复,家境更有不堪。陈芸,字淑珍,是大沈复一岁的远房表姐,二人自小相识,“两小无嫌”。陈芸文学天分不俗,四岁已能诵《琵琶行》,后来父亲去世后无人教识,竟然对照书中《琵琶行》自学识字,年十三四岁时,还能作诗,有佳句“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
沈复读到陈芸诗句,情窦尚在蒙塞之时,已心所向之,立即告诉母亲“非淑姊不娶”。母亲也喜欢陈芸的柔和,立马出礼订婚。从记中来看,陈芸对沈复,也是心有早属。一是沈复出水痘之时,陈芸开始斋戒,直到新婚之夜,沈复说自己早已痊愈她才开戒。另一件事就比较有趣,订婚那年年尾,沈复再到舅舅家族去参加别人的婚礼,忙到半夜有点饿了,仆人给枣脯,他嫌太甜。陈芸暗暗地拉着他去自己房间,原来她早已给他留着粥菜,这是很暖心也表明陈芸心属与他的小事。而这件事也演变成了一件趣事,让他们终生难忘。有位堂兄来找陈芸,呼之不出,挤身而入,于是大声笑呼:刚才我要吃粥,你说没了,原来是专门给夫婿留的呀。
成婚之后,二人情同意深,年愈久情愈密。偶有分离,则如“林鸟失群,天地异色”。平时相处,同行并坐不以为意,窄途邂逅必握手想问。以至于沈复在文中要问,那么多夫妇之间相视如仇者,不知何意?二人情浓之时,共赏明月,同拜织女星,镌刻“愿生生世世为夫妇”的图章,又求得月老画像,朝夕拜之。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02-20 05:35回复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3-02-20 05:42
    回复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3-02-20 05:44
      回复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3-02-20 05:48
        回复
          本文在《星空集16》内,另有好听的音乐等内容,欢迎欣赏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3-02-20 05:49
          回复
            哎,又吞文又乱排,贴吧能存在到现在,也是够不容易的~~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3-02-20 08:39
            回复


              IP属地:江苏9楼2023-12-18 15:3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