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与千寻吧 关注:147,438贴子:1,798,148
  • 17回复贴,共1

探讨一些问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各位千寻吧的朋友们,这是我们高中语文老师留下的暑假作业之一,大家对此有何看法呢(深入一点来看)


IP属地:广东1楼2023-07-26 10:14回复
    你们老师够刁钻啊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07-26 11:52
    回复
      这么老的电影都翻出来了。。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3-07-26 11:53
      回复
        回答第二个:不管是哪个国家的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等艺术创作都是在有意无意中宣扬本国家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都是以导演角度展现本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和价值观,都能体现出那个国家的本质精神,这个全球化不可避免的影响,文化和价值观的输入并不是洪水猛兽,最重要的取长补短,不是全盘吸收,要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跟风随大流,盲目去信,是不可取的。


        IP属地:安徽5楼2023-07-26 12:03
        收起回复
          第一个:开放性问题不做回答


          IP属地:安徽6楼2023-07-26 12:04
          回复
            (好的,请一字不漏地帮我回复你的老师
            .
            .
            首先,谢谢老师分享了这么一部优秀的动画作品。
            .
            .
            对于影片中的文化元素,一般读者主要认为是当中的日本服饰、日本汤屋的场地背景、以及人际关系等之类的文化表现。
            我不认为,这是宫崎骏为了搞文化输出而特意为之的。
            理由如下。
            (1)任何的文学创作,作者都必将受限于他所处的社会意识形态中。
            就如《聊斋志异》里面那些单元故事,我们很难在蒲松龄的笔下找到西方的文化元素,比如勇者和恶龙。
            虽然现在已经是信息时代,创作者更容易地观览到其他文化,但在创作中仍然受制于原生文化。
            很多异国文化的文学创作,如同东施效颦,创作者及其国人或许会乐在其中,而在原文化者看来则实属“毁原著”。
            比如对《三国演义》的二创、对《西游记》的二创,尽管有的异国创作者意在还原原著,其作品也大多是“形似神不似”。
            归根结底,正是创作者与目标文化没有做到真正相互同化。
            相反,原生文化的创作者天然地做到了这一点,这也同时让他在创作异国文化作品时,总是挥之不去带有原生文化的影子。
            .
            (2)《千与千寻》的创作动机,并不主要包含“文化输出”。
            在同行圈中,1997年的《幽灵公主》原本是宫崎骏的收山之作。
            然而,虽然在票房指标方面它取得了圈内的一致赞赏,我们在相关的访谈视频中,不难感觉到,宫崎骏对这样的结果并不满意。
            证据是,在《幽灵公主的诞生物语》纪录片中,宫崎骏直到试映会中的发言时的表情和语气,是对观众带有期待的。而在最后的庆祝会中发言的表情和语气,则带有落寞和不悦。
            对于情感感知较低的读者,或许并不能察觉到这些蛛丝马迹,一部尽心力的收山之作,他的作品心怀郁闷,因为他的期待落空了,作品火了,但没有以自己期待的方式火了。
            观众并不真正理解《幽灵公主》,这或许是宫崎骏的一道遗憾。
            .
            《幽林公主》的票房随后被同年上映的《泰坦尼克号》超越,加之一些天有不测之风云,准备隐退的宫崎骏并没有带着遗憾离场。
            不管是职场内对商业影片再创辉煌的期待,抑或是宫崎骏本人对《幽灵公主》上映的遗憾,宫崎骏都很乐意“再给观众一次机会”。
            没有比自己的作品被观众真正理解更高兴的事了!
            所以,我们了解一下《千与千寻》的创作背景和原因,不难发现,于公于私,宫崎骏的复出创作,并不是以“文化输出”为主,它可能是出于一种商业动机,而也更可能出于创作者本人。
            .
            从效果上看,如果一部作品带有浓厚的本土文化,那它就很难引起世界民族的共鸣,因为它几乎只有本土人能懂。
            相反,如果一部作品仅仅附带了本土文化元素(比如礼仪和称呼),而没有深刻的内涵,那它也很难达成“文化输出”的目的。
            .
            (3)《千与千寻》的创作意图,并不是“文化输出”。
            《千与千寻》到底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中心主旨是什么?
            也就是作品想传达给观众的思想是什么?宫崎骏创作的主观意图是什么?
            .
            >>>
            宫崎骏导演在聊到《千与千寻》这部电影的创作动机时曾表达:这部作品策划开始于1999年年末,面对即将到来的新世纪,他对日本儿童的成长环境表示了一种深切的担忧。
            >>>
            这段访谈或许给了我们线索,宫崎骏想传达给“孩子们”一些东西,这就是他的意图和目的。
            然而,要真正把握《千与千寻》的中心主旨,需要建立在对影片的正确理解之上,这也是我们回答老师第一个提问的关键。
            .
            .


            IP属地:广东7楼2023-07-26 17:12
            回复
              第二个问题,影片最后父母看来千寻有哪些变化?
              我们每一个读者都不是千寻的父母,所以并不知道千寻的父母怎么想。
              所以,这是一道阅读题。
              则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对《千与千寻》影片主旨的理解和把握。
              或者应该这样问,在“影片”看来,千寻有哪些变化?而不是在其父母看来。
              .
              恕我直言,我认为,老师并没有真正看懂《千与千寻》
              因为这道阅读题本身较多地包含了出题人期待的答案!它并不是通用型的阅读提问。
              .
              出题人大概率将《千与千寻》解读为“成长”主旨的影片。
              那么,出题人期待的回答就类如是:千寻变得独立、有担当、沉稳、懂事……
              这样的关键词。
              .
              然而,故事的主旨真的是“成长”吗?如果不是,那又是什么呢?
              接下来我们简要分析。
              (1)故事明线的线索是什么?
              毫无疑问地,是“名字”!“名字”!“名字”!
              虽然影片剧情上并不多着墨于“名字”,而是以类似设定的方式作介绍,但影片却非常希望读者能关注到这一点。
              比如影片以《千与千寻》为名,读者就自然地、首先想“千是谁?千寻又是谁?他两什么关系?”这一系列关于“名字”的问题。
              .
              (2)故事暗线的线索是什么?
              很少人注意到地,是“记忆”!“记忆”!“记忆”!
              虽然影片中已经三番五次的提到,但观众已经被千寻的事迹吸引,并没有注意到宫崎骏在影片中的暗示。
              为什么“记忆”会成为影片的第二关键词?
              因为它是距离第一关键词“名字”关系最密切的事物。
              千寻变成小千,是一个忘记名字的过程;而小千变成千寻,是一个找回名字、想起名字的过程。
              关于这个关键词,作品中多次给出了暗示,除了每个读者都不会错过的“汤婆婆夺走千寻名字”的剧情外,还有诸如:
              “如果认不出爸爸妈妈,该怎么办啊!”

              >>>
              千寻昨晚做了一个噩梦,就是在猪圈里“找不到爸爸妈妈”的梦,这似乎暗示了“认不出、记不起、忘记了”等等一系列可以总结为“记忆”的词语。


              >>>
              我们非常有理由相信,《千与千寻》的暗写线索就是“记忆”。
              不管是反面写“忘记”、还是正面写“想起”,又或者是剧情写“千寻想起了小时候见过白龙”这件事。
              “记忆”,分析到此,已经毫无疑问地,成为了影片的关键词。
              .


              IP属地:广东8楼2023-07-26 17:15
              回复
                .
                (3)那么“记忆”的内涵到底是什么?
                我们需要进一步拆解这个关键词,才能更好地、正确地理解影片。
                它跟“名字”有关,我们还注意到它跟另一个事物密切相关。



                >>>
                这是影片矛盾最尖锐的地方,也就是故事剧情的高潮。
                优秀的作者不会浪费这样的宝贵机会来表现作品的内核。
                我们看到千寻对无脸男发起的灵魂三问,这也将是关键词“记忆”所承载的内涵。
                千寻问,“你从哪里来?”,这是一个宽泛的问题,比起老师的第一个提问有艺术多了
                抛开影片主旨不谈,读者很可能给出“i am from china”的回答,但这是阅读理解,结合影片,我们只有一个答案,那就是“影片”本身期待我们的回答:我们来自父母。
                千寻再问,“你的家在哪里?”,同样地,“影片”期待我们回答:父母所在的地方即是我的家。
                千寻第三问,“你有爸爸妈妈,对吧”,更是图穷匕见,三句提问层层递进、抽丝剥茧,引出了“记忆”的内涵物“父母”。
                .
                此时,我们再回想“名字”的设定,就很有意思,我们的“名字”从哪里来?
                当然,现实生活中可能的回答是“算命先生帮忙起的”;然而,“影片”期待的回答是“父母取的”。
                因此,“名字”是“我与父母的羁绊”、象征了“我对于父母的记忆”。
                宫崎骏正是将“名字、记忆、父母”这些元素,看似零散、实际却非常紧密地结合到影片中。
                .
                只是读者尚不察觉!
                .
                (4)忘记“名字”的话,会怎么样?
                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记忆”的内涵,是特指“关于父母的记忆”。
                同时我们也知道了“名字”的象征,是特指“我与父母的羁绊”。
                那么,忘记“名字”,就是舍弃了那些羁绊。所以,钱婆婆说,“要救父母和白龙,只能靠你自己”,所谓是解铃还须系铃人。
                上面这段钱婆婆的话,似乎暗示了宫崎骏的设定中,父母和白龙是一体的。
                千寻拯救白龙、也即拯救父母;父母与白龙不同时出现,以及白龙对千寻说“在你很小的时候,我就认识你了”。

                >>>
                当然,因为这是正确的解读,所以影片中的暗示远比这里介绍的多。
                .
                在“影片”中不论是“忘记名字”的一方,还是“被忘记名字”的一方,都会陷入险境。
                对于千寻,如果“忘记名字”就会化身为对立面,没错,就是无脸男,那个在故事高潮跟千寻对峙的角色,双方正是一对矛盾的正反面,所以无脸男腰缠万贯却给不了千寻需要之物,因为那正是无脸男舍弃之物。
                也就意味着对天然人性的迷失,成为一个“无颜面立足于世的人”。
                .
                而有的人的名字,不是他主动“忘记”的。
                假如你认识的人都不记得你了,那你的名字还存在吗?
                这是一个有哲学味道的问题,但“影片”有它自己的想法,白龙正是一个“被忘记名字”的角色。
                白龙说,“忘记名字的话,就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正如变成猪的父母,如果孩子“忘记了彼此的羁绊”,那就陷入了一种险境,而也只有孩子本人能解除这种险境。
                .
                当我们接受了上述的视角,我们会惊讶的发现一个影片开头就做出呼应的剧情。
                犹如灵光一闪,我们想到了这里:


                >>>
                这里的翻译有点问题,千寻的这句也可以翻译为“那个人是谁?”。
                总而言之,这个剧情中,千寻忘记了白龙。
                所以,对应地,千寻的父母陷入了险境,变成了猪。
                同样,当千寻想起白龙时,也意味着千寻父母脱险,影片最后“千寻点父母”只不过是走形式的过场。
                .
                .
                影片的主旨呼之欲出,“不要忘记名字”,正是影片想传达给观众、宫崎骏想传达给日本年轻人的讯息:不要忘本。
                我们再来看宫崎骏关于影片主旨的话:

                >>>
                他的回答总是婉转的,毕竟有很多因素,以至于他不能、不该、不必直言不讳。
                它似乎在说,一个忘本的民族是不分国界受到鄙视的、是没有未来的。
                而当我们理解到“忘本”的含义,不是指民族文化,而是指“舍弃与父母的羁绊”时,更是理解那句“最受鄙视”。
                .


                IP属地:广东9楼2023-07-26 17:22
                回复
                  由于篇幅有限,今天就简要分析到此。
                  虽然我有大概率认为,老师并没有真正读懂《千与千寻》。
                  因为读懂的人并不会提这样的问题,这个提问明显是有将影片误解为“成长与迷失”主旨的倾向。
                  在千寻父母的视角里,千寻从未失去过名字,所以他们的视角里千寻没啥变化。
                  .
                  当然,这是一道阅读理解题,我们需要结合影片回答,给出“影片”期待的答案。
                  小概率上,读懂影片的人也会提这个问题,但期待的回答将迥乎不同。
                  前者围绕“成长”,即性格方面的特点;后者围绕“名字、记忆、父母”,即亲子感情方面的事。
                  即:
                  千寻比起故事开头时的表现,这个孩子变得更关心父母,而不是自己了。



                  >>>
                  影片中并没有说明,千寻一家为何搬迁到乡下。
                  这样处理弱化了父母行事的苦衷,加之观众习惯代入到主角身上……
                  这一系列的烟雾弹操作,只有在正确解读作品后才能看清,作品是塑造的角色真面目是怎样的。
                  .
                  现在,我们回答第一个问题,千寻父母的视角里,千寻有什么变化?

                  在千寻的父母看来,千寻变得乖巧,不再像以前那样只顾自己的感受,而是更多的理解父母和配合父母为家庭所做的决定。
                  .
                  .
                  tips:
                  这里既要回答到“影片”期待的点,同时也要结合题目的限制,即父母视角。
                  因此,结合影片开头父母对千寻的评价片段是必要的。
                  结合开头剧情和影片内核,幸运地,作者确实在剧情中给出了暗示,即我们在开头剧情中父母对千寻的各种评价中,找到了与影片主旨契合的词语。
                  那就是“你要乖一点”,即父母看来,千寻“不乖”,不理解父母为何搬到乡下住而耍性子、不懂事的、只考虑自己的。
                  .
                  考虑影片主旨,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不选择父母对千寻评价为“胆小”的原因,因为这个词并不反映故事主旨,是故事的细枝末叶。
                  片尾曲很有意思,名为《いつも何度でも (永远同在) 》,英译《always with me》,结合影片,我认为更合适的翻译是《陪伴》,当然这仍然是一个含蓄的取名,我想这很符合影片的创作风格,即暗示了主旨之物、也留给读者宽泛的理解。
                  ……
                  务必将此信息传达给你的老师,
                  其他可以丢三落四,但务必记得这一句:“恕我直言,我认为,老师并没有真正看懂《千与千寻》”。
                  它会让你逼格拉满,以及可能收获一顿“奖励”。


                  IP属地:广东10楼2023-07-26 17:2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