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吧 关注:10,473贴子:93,507
  • 2回复贴,共1

卿本佳人,奈何自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是后来的我们站在历史角度才足以看清的。对于那个时代,天下人只知道曹操接纳了汉室天子,是东汉正统,举城投降曹魏者不在少数,足以证明这个阳谋的高超之处。
那么曹操为什么要在这统一天下的关键时刻急着称公呢?别说荀彧不理解了,即便是两千年后的今天,也没几个人能理解。这里解释下为什么称王称公这么敏感,是因为上一个这样做的人还是王莽,那你曹操这样搞不是在告诉天下,我,曹操,准备当下一个王莽。
这个时候的曹操已经58了,加上头疾,其实留给他的时间也不多了,这个时候难道不是加快统一的脚步,然后名垂千古吗?搞这一出,不是自毁长城,给后来的三分天下创造有利条件吗?还顺带逼死了荀彧,不论荀彧是被逼死还是自己想死,这都是对曹魏事业的一记重击,不知道曹操祭奠荀彧时会不会觉得悔不当初呢?
总结一下,个人认为这是除了赤壁之战以外,三分天下的重要转折点,如果曹操没有失去他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继续南征而不是急于称公,或许他在历史上真的可能会达到秦始皇那样的高度,而不仅仅只是一个枭雄这么简单。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08-30 05:06回复
    荀彧匡扶汉室这一点存疑,曹魏编制比东吴蜀汉要大得多,荀彧作为首席谋臣,曹魏谋团都对他推崇备至,这领导力完全是独一份,要知道即便是东吴和蜀汉,内政嫌隙不断也是他们走向覆灭的重要因素。如果荀令君真的忠于汉室,就不应该如此不声不响的死去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08-30 05:09
    回复
      曹操从一开始的虚心纳谏,到后面的固执孱弱,也是彻底寒了荀彧的心,只有对一个人心死了,才会以死来表达心中的怨愤,然而曹操并没有因为荀彧的死而改变想法,不仅给了刘备孙权瓜分天下的机会,还使得曹魏走向衰亡,曾经那个题写“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丞相不再,实在是可悲可叹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3-08-30 05: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