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与千寻吧 关注:147,439贴子:1,798,131
  • 17回复贴,共1

【千与千寻精解3】片尾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帖将以《千与千寻》的片尾为例,向读者展示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解思维过程”。
.
计划在下一篇,我们将解读“小千”这个角色。
这是我们的初衷,但由于这个话题需要深度的理解、以及复杂度的解构。
我们不得不事先做一些影片内容、以及思维方面的铺垫。
这样的编排也是笔者几番考虑决定的,所以迟迟未有更新。
.
上图展示了《千与千寻》片尾的划分,这是一个无比合适的划分。
我相信,当读者真正理解作品时,他们会惊叹的。
.
包括片尾曲的话,片头、片尾都恰哈是10分钟左右。
这或许是出于宫崎骏的匠心打造,又可能只是巧合。
实际上这段内容的时长仅有五分钟,包括四段故事情节。

>>>
为什么是四段?
读过前篇的读者或许知道,这是一个“划分标尺”的问题,而这种划分,是我认为非常合适的。
当然,这些剧情将在下文讲到,到时候或许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疑惑。
比如,第三段为什么不分为两段:千寻下山看到爸妈、以及一家人走出隧道?
又比如,第三段和第四段为什么不合在一起?
.
最后,我们指引一下后文的内容。
(1)《阅读理解简述》——几种思维模式。
(2)以片尾为例,展示较为完整的“理解思维过程”,即我们的精解。


IP属地:广东1楼2023-09-25 14:40回复
    ————第一部分:理解简述

    >>>
    人们的理解思维通常是综合作用的。
    但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偏重使用某一个,有时候这会让我们把“理解对象”简单化、所谓“化整为零”。
    如上图所示,我给这些思维模式编造了名字。
    .
    【粗读】【细读】看似“标尺大小”的问题,而逻辑(任务)方面其实也有偏重。
    【粗读】就是概括能力,我们通过它完成“抓重点、抓主体”的理解任务,解决What的问题。
    【细读】就是分析能力,我们通过它解构某段内容是“如何表现”的,解决How的问题。
    .
    通常,【发散】和【推敲】思维也伴随出现在上述过程中。
    【发散】就是联想能力,通过它我们才会产生“猜想”,它提出各种“可能性”的问题。
    【推敲】就是思辨能力,通过它我们“比较”出更合适的结果,它回答“为何选择某一种可能性”的问题。
    .
    而当我们确定、或假设某一种主题(或“猜想”)时,我们就产生了“新的视角”。
    原先一切内容都应该聚拢、呼应、联系起来,从而成为整体。
    这就是【扣题】,概括出主题后非常重要的思维模式。
    .
    .
    这里非常建议,读者有意识地使用【扣题】思维。
    不管主题的状态是“确定”、还是“假设、猜想”,在尝试联系来看的过程中,更容易进行“自检”。
    从而削弱或增强主题解读的可能性。
    .
    比如一个没有疑问的结论:影片的关键词是名字。
    那么,现在我们有意识地代入“名字”的视角,再一次去看影片的新世界。

    >>>
    如上图所示:
    (1)我们发现影片第一镜头就是千寻的名字。虽然这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彩蛋,但我们眼里的影片已经发生了变化。
    (2)图二中千寻在干嘛?此时,我们就有了更贴合主题的描述:在询问石祠的名字(不知道)。
    (3)图三也一样,当我们代入名字的视角时,就自然而然发现:千寻不知道白龙的名字(不认识)。
    .
    ……剩下的就让读者自己动手吧。
    .
    .
    【粗读】思维在前期非常重要,因为它代表了“概括能力”,同时也是第一手对“素材能力”进行提取的思维模式。
    把握这种思维的关键是,把握好“标尺大小”。
    把握这种思维的技巧是,使用“起标题”和“总结中心内容”。
    .
    片名本身就是一个“标题”,它非常精简,对于“叙事型风格”的起标题,可以采用“某人做某事”的格式。
    “中心内容”就是一句话,但它需要看情况添加各种状语,从而让它完整,即它应该是一个复合句。
    比如,我们前篇提到的,“《千与千寻》讲述了主人公拯救父母的故事”,这个总结就不够完整(但也不出错)。
    .


    IP属地:广东2楼2023-09-25 15:18
    回复
      ————(1)片尾粗读

      >>>
      现在,我们尝试概括片尾的剧情。
      我们使用“某人做某事”的标准格式,看下效果是否理想,能否达到“抓重点”的目的。
      .
      比如第一段中,白龙把千寻一行人接回汤屋,然后双方与汤婆婆对峙,最后千寻通过了最后的考验,
      这一段要从这么多角色中选一个“某人”,那会是谁?
      当然是:千寻。
      那她“做了某事”?
      “通过考验”。
      不够具体、不够明确,因此没有“营养”!
      “认出父母不在猪群中”。
      很好!很具体、很明确,但不够简练,省略掉不重要的状语吧。
      “认出父母”。
      ……
      没错,这就是一个合格的“起标题”了,这种风格的“标题”有明显的叙事概括效果。
      最后,我们有时候对于“某人”是可以省略的,所以这一段写的就是“认出父母”。
      .
      .
      第二段在写什么呢?
      通过考验后,白龙拉着千寻离开,然后在出口前不远说了一堆话。
      使用“某人做某事”的格式,“某人”是谁?他们(或者被说成是千寻、白龙都问题不大)。
      那他们在干嘛?告别啊。
      所以这一段,被总结为“白龙送千寻离开”、“千寻与白龙告别”都行。
      一旦总结出这样的描述,再使用“概括思维”就不难给出“两人告别”的标题。
      因为谁送谁、怎么送、送到哪里,都是细节问题。
      .
      第三段在写什么?
      千寻沿路返回,终于看到爸妈,然后跟爸妈走出隧道,然后爸妈发现车子沾满灰尘。
      那么如何描述这段发生了什么事?
      千寻再次见到爸妈嘛!
      也就是写,“千寻一家重逢”嘛。
      .
      而第三段里怎么把第四段分离出来了?
      这里就需要更深入的理解了,这就跟片头千寻主动离开父母那一个镜头类似的。
      “某人做某事”这种简单格式的细腻度不够。
      但当我们知道划分后,仍然可以给这一段起标题。
      这一段主要写千寻一家终于回到了原来的世界,算是真正的离开神隐世界了。
      所以总结为,“离开神隐世界”、“返回现实世界”都是合适的。
      .
      对于影片而言,我把整个片尾概括为“父母脱险”。
      它由四个小片段组成:认领父母、两人告别、一家重逢、逃出生天。


      IP属地:广东3楼2023-09-25 15:45
      收起回复
        ————(2)千寻认领父母(千寻救出父母)

        >>>
        汤婆婆摆好阵仗,等待千寻等人归来。


        >>>
        汤婆婆与坊宝宝喜相逢后,与千寻就“要回父母”问题展开了拉扯(谈判)。
        并且由于坊宝宝的站队,让汤婆婆陷入两难。
        .
        这个剧情打破了前述汤婆婆的“溺爱老妈子”的人物形象。
        或者说,作者不惜这样做,意图在哪?作者想表达什么?想观众注意到什么?
        .
        通过对话内容,我们不难分析出,作者的意图就是要千寻靠自己“认出父母”。
        这里的话是与钱婆婆的话呼应的(钱婆婆也强调“千寻只能靠自己,我帮不了你”)。
        .
        【发散-提问】这段剧情能不能写成“汤婆婆拗不过坊宝宝,而放过千寻一家”?
        当然不能。
        这个剧情改动影响到了作品的核心,作品不是要表达“好人好报”、或者“得道多助”的道理。
        “必须由千寻自己来”,这是作者内定的剧情,作者内定的就是“这个世界的规矩”。
        .

        >>>
        随后千寻打破了僵局。
        当然,这只是作者随意编造的一条“合情合理”的理由,让故事继续,从而触发内定剧情(认出父母)。
        .
        而就叙事(剧情)逻辑而言,千寻的理由是经不住推敲的。
        千寻说,“白龙告诉我规则的事了,我不为难你,按规矩来吧”。
        既然白龙知道“规矩的事”,那前面他为何率先发起拉扯?
        就算发起拉扯,汤婆婆的回应也不该是一幅专门为难的样子。
        .
        比如,汤婆婆完全可以说“我知道了,我已经打点好了,小千过来吧”。
        又比如,白龙可以说“我把坊宝宝按约定带回来了,你那边准备好了吗”。
        .
        但白龙的话容易让观众产生一种错觉,那就是(担心)汤婆婆食言。
        而汤婆婆的回答也像是故意找茬(不轻易放人)。
        .
        可见,叙事逻辑讲究的是“情理之中”。
        但艺术逻辑则是以此来呼应、强调某些主题相关的东西、是“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命运。
        .

        >>>
        最后,千寻通过考验,并与众人道别。
        .
        【发散-提问】
        但我们又有疑问:就算命运必然是“千寻从猪群中认出父母”,作者为何这样设计、而不是……?
        比如,汤婆婆让千寻自个到猪圈里领走父母就是了。
        这样甚至可以省掉笔墨,就像“白龙偷印章”的剧情一样,故事采用了略写(一笔带过)。
        又比如,剧情为什么不设计,千寻面前真的有几个猪圈里的“其他猪”呢?反而清一色是汤婆婆的员工。
        .
        这个问题就交给有兴趣的读者去琢磨吧。
        .
        【发散-联想】
        有的读者或许会觉得这个“认领父母”的桥段很熟悉,有“借鉴”的嫌疑。
        比如我就能想到《唐伯虎点秋香》,还有其他一些类似经典故事(我有印象但不足把它找出来)。
        “闻香识人”的剧情应该是很多见的,有异曲同工的地方。
        如果有相似的地方,就一味认为是“借鉴”,那不免过于武断。
        .
        发散联想思维,是个好东西。
        但有时候也会跟我们增加阅读难度。
        其实创作者的相似灵感来源,是否有、来自那里?
        并不是很重要。
        重要的是,作者是否把这些素材“为我所用”、为故事主旨服务。
        否则,才是真的鹦鹉学舌、人言亦言,然后陷入“到底谁是首创”的争论和陷进。
        .
        但论发散联想,片尾这四段剧情,我都能看到“借鉴”之物。
        如前所述,它本身不重要,但我们仍然在后续中谈到,笔者会联想到的相关“原著、原型”。
        这种发散思维跟观众个人经验是高度相关的,因此容易产生“幸存者偏差”。


        IP属地:广东4楼2023-09-26 14:18
        收起回复
          ————(3)发散联想:记得别回头

          >>>
          “不要回头”,是两人告别的剧情中一句容易引起注意的话,是白龙对千寻的嘱咐。
          抛开影片主旨而言,观众自然会联想到一些类似的剧情,具体联想到什么则取决于观众个人的阅历、以及思维。
          .
          就笔者而言,想到的是童年看的《奥林匹斯星传》的《俄耳甫斯与欧律狄刻的故事》。

          >>>
          发散思维、联想能力,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我们理解作品。
          但更多的时候,它带来了干扰因素,或者说,尽管不需要挖掘到“典故出自何处”,也能读懂影片作品。
          与诗歌形式不同,影片有足够的内容(时长),而不需要“引注”补充说明。
          .
          但本楼并不想谈影片主旨,而更想展示发散思维的过程。
          .
          于是(在关注到这句话后),笔者很好奇。
          难道宫崎骏在创作时是有意往希腊神话的故事“借鉴”的吗?
          不不不,这样想太狭隘了,有没有可能是别的神话(故事)原型?
          所以,我应该先了解一下世界各地关于“不要回头”的传说是怎样的,尤其是流传在宫崎骏本土国家的故事。
          .


          >>>
          通过简单的检索,我得到了新的信息。
          有时候发散思维就需要这样,借助进一步的“打听”。
          我详细阅读了上图中提到的论文,得到的结论是:中国、日本也有相关传说。
          (而对于论文中其他论点,我并不完全认同,或者说,我认为还需要确定更多的东西。但这并不是我当时、以及本楼现在关心的)
          .
          我自然对日本的“别回头”的神话故事感兴趣,而进一步了解。
          但我更震惊(感兴趣)的是,我们中国也有?!!!

          >>>
          我自认为在学生时代还是读过不少经典的,稍有立志“三教九流,无所不通”的狂妄姿态。
          文中,把上述的故事解读为“对违命者的惩处”。
          但是,我很疑惑(虽然我第一次听这个故事),但“伊尹”这个人我是听过的。
          早年读苏轼的《留侯论》(留侯,即张良)有一句“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荆轲、聂政之策”。
          .
          那伊尹跟姜子牙在文中都是褒奖的角色,那如果上述解读为“惩罚”就有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里借用的典故味道了(欲扬先抑)。
          不管如何,我对原文感兴趣,因为我会在了解原文后有自己的判断。
          .

          >>>
          当我们读原文时,我们不仅知道了“伊尹生空桑”的故事,还知道了吕不韦引用这个典故的用意。
          从而解决了我的疑惑。
          (1)伊尹生空桑是一个什么故事?
          话说,伊水一带的一个女子怀了伊尹,做梦时就有神仙告诉她,“这里很快就被大水淹没了,当看到臼(古人用于捣鼓稻谷外壳的器具)冒水时,你就往东逃难吧,记得别回头!”。
          伊尹的母亲第二天回头了,“其邑”(原本住的村子)已经被水淹没,她也变成了“空桑”。
          最后,有侁氏的一个女子在采桑的时候,发现了空桑里竟然有一个婴儿(就是伊尹)。
          .
          (2)这样的一个故事,吕不韦拿出来想表达什么?
          读完这个故事,我们会问伊尹之母为什么变成空桑?难道仅仅是违背了神明的叮嘱吗?
          我们发现,伊尹之母还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告其邻”。
          她可是做了一件好事啊,她救了村里人。
          那又奇怪了,既然救人了,那“违背叮嘱”不也算是“将功赎过”吗?怎么还要变成空桑?
          而且神明也没有事先说好惩罚条款(当然神明可以不事先说明)。
          ……
          但解决这些疑问、以及我们了解故事时就可能产生一种更合理的猜测。
          那就是,“变成空桑”并不是一件坏事!
          而且从《本味篇》的行文中不难解读其用意,是想沾光,借助伊尹的典故来说“自己贤德”,自己就是国君需要的人。
          这一层用意是比较好解读到的。
          如此,我们更确信了,“变成空桑”是一件荣誉的事。
          .
          于是,笔者就想,我们中国古人应该是有“桑文化崇拜”的!
          这一点很容易被检索出来,更加验证了“变成空桑,不是一件坏事”的猜想。
          于是,我们终于解读了,伊尹之母为何变成空桑这个问题。
          因为,这代表了她救人的丰功伟绩,是“福泽万民、流芳千古”的象征。
          .
          .

          我们的发散思维已经偏离了影片主旨很远了。
          虽然这个过程也是一种美好的体验。
          那么,对于影片而言,这一句“记得别回头”又是什么含义呢?
          .
          回到故事剧情,这里写两人告别。
          再次抛开影片主旨,我们问,一般人在送别时会说什么呢?
          白龙送别千寻,这一句叮嘱、想表达什么?
          .
          读者可以从自身的经历、(电视剧、小说)阅历中联想和想象。
          甚至联想到古代诗歌里的送别诗。
          它们会在此时此刻、这样的场景(送别),表达什么呢?
          .
          这个问题的解答,就留给本帖的读者吧。
          另外,我们也会在后续稍有提到的。


          IP属地:广东5楼2023-10-03 17:49
          回复
            ————(4)一家重逢
            前面粗读片尾时,我们曾经提过一个问题。
            那就是,为什么要把千寻一家重逢的故事分为第三段和第四段。
            .
            这个问题,在我们品读过这些剧情后,自然就会懂得,它们应该被划分为两段。
            而且我们仍然会震惊于宫崎骏的创作能力。
            .
            第三段主要由两个分镜组成。

            >>>
            千寻历经磨难,终于再次见到父母(即重逢)。
            而这个分镜的内容中,表示了千寻爸妈并没有“遇险”的记忆。
            这仿佛在说,那些奇幻恐怖的经历只是千寻的一场梦。
            .
            然而片尾多次暗示,它并不是梦。
            退一步说,尽管它是梦,故事已经展现给观众了,它的使命也就完成了。
            不管是南柯一梦、黄粱美梦的故事,也是可以起到“警世通言”的作用。
            .
            (1)作者为什么不处理成梦呢?
            如果是梦,会有什么效果?
            这样处理,千寻爸妈没有相关记忆则是情理之中,显得叙事逻辑顺其自然。
            否则,观众或许首先会发问,“千寻爸妈怎么失忆了?”。
            假如被问的人是宫崎骏,那大概又只能得到一个“模糊”的答案,或者是一个“随意”的答案。
            比如,“汤婆婆消除了他们的记忆”、“这是那个世界的规则,但千寻有钱婆婆赠送的发带……”。
            .
            总的来说,作者达到了目的,但又没有完全达成目的。
            作者之所以处理的如此“异常”,就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
            .
            然而,读者拿到线索后的思考,才是把钥匙捅进“真相之盒”的锁孔上。
            .
            联系我们的解读,我们不难理解。
            作者就是想表达:父母并没有变化。
            .
            这个结论,将让一些解读出现漏洞。
            比如(这种误解),认为《千与千寻》片头中千寻爸妈“超前消费”正是导致经济泡沫的病因,影片正是想告诫年轻人引以为戒,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工作(正如千寻在汤屋工作的样子)。
            .
            如果是上述的解读,那父母作为前车之鉴,就应该设置父母脱险后认识到自己错误的剧情。
            就算是一个向千寻道谢的剧情,也能表现出父母的“改变”。
            但是影片没有。
            .
            有的读者或者会说,前车之鉴,不一定非要前人认识到错误啊,后人从错误中醒悟也是可以的。
            确实如此。
            如果走这条路线(也就是更偏重强调后人的“变化、醒悟、成长”),确实可以淡化父母的改变。
            再者,如前所述,故事已经说完了,千寻父母记得不记得,影片的使命是已经完成了(起码主体部分)。
            .
            问题在于,当作者选择走这条路线时,就应该编造一个“父母失去这段记忆”的理由。
            换言之,这是千寻的一场梦,是更合理的安排。
            因为成长的人是千寻(代表后人)。
            .
            而作者的剧本中,硬是存在这个漏洞。
            显然是刻意为之,又或者,是因为创作者手法粗糙而造成的瑕疵。
            不言而喻,我们早就见识过宫崎骏手法的巧妙了,“手法粗糙”的可能性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

            >>>
            这是第三段的第二个分镜,千寻一家沿隧道返回,也可以小结为“走出隧道”。
            这个应该就是白龙在送别时提到的“不要回头”的隧道。
            .
            我们很轻易的发现,这里的内容跟片头“进入隧道”的内容完全一致!
            .
            作者到底想表达什么?
            那一段一模一样的内容,水时长吗?
            .
            虽然这是众多可能性之一,但在这里却是不可能。
            宫崎骏刻意播放了一模一样的内容,想表达的意思,在此时已经很明显了(指本帖的读者)。
            那就是在写:如初(跟以前一样、没有变化)。
            .
            这与我们前面对“千寻爸妈为何不记得遇险”的理解是呼应的。
            千寻的爸妈,没有变化。
            这一分镜,正是前面分镜问题的真正回答,如果读者注意到“千寻爸妈为什么不记得遇险了?”。
            那这个分镜就是在一个深层次的角度回答了上述问题,“千寻一家的亲子感情如初”。
            .
            既然“如初”,那记住与不记住,又有什么关系呢?
            .
            (2)发散联想:走出隧道。
            如果谈到“重逢、隧道、如初”,读者会联想到什么故事典故呢?
            >>>
            笔者联想到的是《郑伯克段于鄢》,“隧而相见”(在隧道里重逢)、“母子如初”(感情如初)。
            当然,后人对这一段“如初”有不同的见解。
            这就又要继续扩展开来了(或许不是我们想见到的局面)。
            我们只能给出点评:认为“如初”是讽刺的解读是错误的。
            提示:周礼讲究形式。
            难道古人不知道“破镜不能重圆”的道理吗?经历之后肯定是产生不可逆的变化的。
            因此,这里“如初”就是周礼上的“如初”,而那个时代“礼”的如初,就是真正的如初。
            .
            不知道宫崎骏是否有借用这个典故,除非我们能获取更多的创作信息。
            然而,尽管没有引经据典,仍然不影响一个普通观众对这段剧情的概括。
            而对这段剧情的解读,确实需要一点点技巧,也就是本帖点明的那些:扣题、粗读、细读、发散、推敲等等。
            .
            所以,我们相信,大部分读者在我们给出“重逢、如初”的剧情内容小结时,应该有一种“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感觉。


            IP属地:广东6楼2023-10-03 23:19
            回复
              ————(5)逃出生天
              这一段剧情由三部分内容组成。
              之所以与第三段划分开来,是因为两者强调的东西不同。
              虽然都是千寻一家重逢后的故事,但第三段强调“重逢、如初”,这显然跟第四段写的东西不“相融”,应该划分。
              .
              (1)千寻爸走出隧道,发现车子被做恶作剧。

              >>>
              故事里的角色可以装糊涂,但观众会不清醒吗?
              他们走出隧道,理应回到原来的世界,却不是原来的模样!
              这是怎么回事?作者的用意在哪?
              .
              千寻爸就算勉强解释车子被恶作剧了,他总不会忘记进来时环境的样子吧!

              >>>
              这一前一后,可以说是千差万别。
              任何一个观众都不会错过(注意到它)的。
              .
              这种变化确实有点像鬼片里的桥段。
              就是原本好好的房屋,醒来后发现是一处破屋。
              又或者是墓地……不管是日本、还是中国,这样的桥段不在少数。
              .
              抛开所谓的典故,我们说,一前一后不一样,那到底是什么不一样了?
              答案是:时间。
              走出隧道后,这里的环境仿佛过了很多年的样子,到处长满青苔、植物,车里也遍布灰尘、树叶。
              这样看,这里的典故更像是,去山洞学仙术的桥段,“洞中一日,世上千年”的味道。
              .
              这就与片头形成了呼应。

              >>>
              来时干涸的河床,河水漫漫;
              来时废弃的钟楼,灯火通明。
              .
              这是宫崎骏在片头描写“时间倒流”的样子。
              而片尾,宫崎骏又描写了“时间飞逝”的样子。
              同时,让千寻爸的反应做掩盖(但在理智的观众眼中,反而是一种提醒,提醒观众注意变化,只是不明言哪些具体的变化)。
              这跟片头千寻“望洋兴叹”是一样的,可以说是“故技重施”。
              .
              既然,作者想让观众注意“时间”。
              这说明,千寻的神隐,确实是一个关于“时间”的故事。
              为什么宫崎骏要这般设计呢?千寻的神隐,就不能简简单单是一次传统的“神隐”吗?
              当然,这只是一个呼应主题的彩蛋。
              .
              (2)千寻的变化

              >>>
              如果说,千寻变得成长了、成熟了。
              这话也没错,毕竟越是宽泛的描述,就越不容易出错。
              比如,我们说“《千与千寻》讲述了宫崎骏创作的故事”,就应该不会被指认出错。
              .
              问题是,我们一旦解释“成长、成熟”,是指“不依赖父母(变得独立)”、“不胆小怕事(变得担当)”……时,就容易背离了影片的主旨。
              我们的解读是,千寻“变乖了、变听话了、变得理解父母的决策了”。
              .
              这与片头多处是形成对比的。
              比如,片头千寻不想进隧道,就耍性子。
              而片尾千寻回顾隧道,显然是心存不舍,但面对千寻妈的呼喊,却没有表现出片头说的“不想、不要”的对抗行为。
              .
              (3)最后的镜头

              >>>
              据说,英文版在此处添加了一句对话。
              千寻爸问千寻害怕不怕(搬入新家),千寻说相信自己可以的。
              .
              影片最后的内容很简单,就是千寻一家开车离去。
              那导演为何采用这样的视角呢?
              这是什么视角?谁的视角?又让人联想到什么场景?
              .
              这像不像是。坐火车的人看月台的视角?

              >>>
              这就是一个远行之人看送行之人的视角。
              影片以这个视角收尾,可以说意味深长。
              相比其他视角(比如俯瞰视角),更具备画面感染力。


              IP属地:广东7楼2023-10-04 01:19
              回复
                ————(6)片尾综述

                >>>
                片尾四段,内容上分别写了:认领父母、两人告别、一家重逢、返回原世界。
                .
                作用上,分别交代了“千寻拯救父母”的结局、升华了影片主旨、以及从不同方面埋了两个彩蛋(一个是“如初”、一个是“时间”)。
                .
                用典方面,由于不能获取更多的创作细节,所以并不确定具体的典故借用来源。
                但大概的桥段是有概念的,另外也不排除是纯原创的可能(即基于现实经验的艺术加工,尤其从片头的解读中,不难推断宫崎骏是一个生活经验细腻的创作者)。
                比如,“洞中一日”类型的典故中,日本本土就有《普岛太郎》的故事。
                .
                典故知多少,只能算理解影片时“抛砖引玉”的作用,不宜过分依赖。
                影片不是诗歌,它的内容本身就是完整和足量的。
                .
                不管用典与否,我们都非常惊叹,宫崎骏这段片尾的艺术水平。
                ……


                IP属地:广东8楼2023-10-04 01:42
                收起回复
                  你好 请问你有没有台配的千与千寻我找了很多天了都没有找到 昨天下载了一天一夜发现还是周冬雨配音的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3-10-28 21:36
                  收起回复
                    惊呆了,老铁


                    IP属地:河南10楼2024-04-05 11: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