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吧 关注:4,060贴子:1,193,480

为何《华阳国志》要把建兴元年李严的职务改为中护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给百度。


IP属地:广西1楼2023-12-06 16:49回复
    《华阳国志·刘后主志》记载:“建兴元年夏五月,后主即位,尊皇后吴氏曰皇太后。大赦,改元,于魏黄初四年,吴黄武二年也。立皇后张氏,车骑将军飞女也。封丞相亮武乡侯;中护军李严假节,加光禄勋,封都乡侯,督永安事;中军师、卫尉鲁国刘琰亦都乡侯;中护军赵云,江州都督费观,屯骑校尉、丞相长史王连,中部督襄阳向宠,及魏延、吴懿,皆封都亭侯;杨洪、王谋等关内侯。 ”
    《三国志·李严传》记载:“(章武)三年,先主疾病,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建兴元年,封都乡侯,假节,加光禄勋。”
    我们注意到,建兴元年其实就是章武三年。
    按照《华阳国志·刘后主志》的这段史料,是记载了刘禅继位以后,对大臣的封赏情况。一般某人新当皇帝,都会对属下的重要大臣进行一轮封赏。


    IP属地:广西2楼2023-12-06 16:57
    回复
      一、李严职务的不同。
      但是,在《华阳国志·刘后主志》中,李严的主要职务写成了中护军。而在《三国志·李严传》中,李严当年的主要职务是中都护加统内外军事。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不同呢?
      我们首先要注意这两个职务的重大差别在哪里。
      中都护,是有权监护蜀汉全国的军队的职务。如果再配上统内外军事,则连皇宫中的禁卫军也有权监管了。
      因此,刘备临终给李严的职务中都护加统内外军事,是一个可以监管宫内和宫外所有军队的职务。


      IP属地:广西3楼2023-12-06 17:01
      回复
        再看中护军,这个职务在蜀汉其实权力并不大。我们看几个例子:
        1、赵云。《三国志·李严传》:“建兴元年,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
        2、早期的费祎:“行中护军偏将军臣费祎,”(诸葛亮公文上尚书)
        由此可知,蜀汉的中护军,只是一个某支部队的护军,其地位甚至还不如监军。
        以中护军这个职务,是不可能配得上统内外军事这个全国性的军事职务的。


        IP属地:广西4楼2023-12-06 17:06
        回复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3-12-07 00:12
          回复
            那么问题来了,你到底想说什么?


            IP属地:新疆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3-12-07 18:52
            收起回复
              在三国志吧,有一篇文章讨论了各种版本的《华阳国志》的情况,其中《卷七刘后主志》中建兴元年记载的都是中护军。由此可知,《华阳国志卷七刘后主志》中建兴元年时进封各位大臣时,都是记载李严为中护军。
              但是,这样一来,就和刘备临终刚任命李严的职务:中都护,出现了不一致。
              我们要这样思考,后主刚刚继承刘备,就把刘备才任命的大臣中都护李严给降职了?这个说不过去。
              其一,李严此时并没有犯错;
              其二,李严的中都护是后主父亲刘备临终才任命的,你马上就给撤了,太不给刘备面子了。
              所以,一定是《华阳国志》的作者,在这里要隐藏一个事情,才故意把李严的中都护写成了中护军。


              IP属地:广西7楼2023-12-07 22:54
              回复
                二、把李严写成中护军有什么目的?
                我们想来分析一下刘备临终时,李严的三个重要职务:中都护、统内外军事、尚书令。
                这三个职务,给了李严掌控蜀汉全部军权的权力,同时还可以参与丞相诸葛亮的行政事务。
                问题是,后世都故意不说刘备临终为何突然要这样安排这个人事变动?
                其实很简单。
                就是刘备突然对诸葛亮不信任了。
                只不过,某些人要把诸葛亮树立为忠臣的典范,因此不想让后世知道刘备不信任诸葛亮是忠臣。


                IP属地:广西8楼2023-12-07 22:59
                回复
                  实际上,任命李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可以说是刘备时期最为重要的一次人事任命了。但是,你可以看一下史书的记载:
                  《三国志·先主传》:“秋八月,收兵还巫。司徒许靖卒。冬十月,诏丞相亮营南北郊於成都。孙权闻先主住白帝,甚惧,遣使请和。先主许之,遣太中大夫宗玮报命。冬十二月,汉嘉太守黄元闻先主疾不豫,举兵拒守。三年春二月,丞相亮自成都到永安。三月,黄元进兵攻临邛县。遣将军陈曶讨元,元军败,顺流下江,为其亲兵所缚,生致成都,斩之。先主病笃,讬孤於丞相亮,尚书令李严为副。夏四月癸巳,先主殂于永安宫,时年六十三。”
                  我们可以看到,在刘备的个人传记里,从刘备兵败夷陵到去世,这一段历史记载中,完全没有任命李严这些最重要的职务的记载。
                  有人一定会说,《三国志·先主传》可能是记载简略,省略了李严的任命。
                  但是,你同时可以看到,《三国志·先主传》中连“拔魏延为都督,镇汉中”,这样的任命都有记载,却没有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的记载,这是完全不正常的。
                  陈寿应当就是故意不记载这个对李严的任命。
                  为何要故意不记载?因为你解释不了,刘备为何要在临终任命李严这样的职务。
                  因为这表示刘备对诸葛亮不信任了,要分权,而且是分的最重要的军权。
                  为什么要分权?因为担心诸葛亮以后会专权,成为了一个对蜀汉皇帝不利的权臣。


                  IP属地:广西9楼2023-12-07 23:07
                  回复
                    再来看《华阳国志卷六刘先主志》的记载。
                    《华阳国志卷六刘先主志》:“八月,司徒靖卒。是岁,骠骑将军马超亦卒,临没上疏曰:“臣宗门二百馀口,为孟德所诛略尽,唯从弟岱当为微宗血食之系,深讬陛下。”岱官至平北将军。拜彤子佥左中郎将。冬十月,诏丞相亮营南北郊于成都。孙权闻先主在白帝,甚惧,遣使请和。先主使太中大夫南阳宗玮报命。十有一月,先主寝疾。十有二月,汉嘉太守黄元,素亮所不善,闻先主疾病,虑有后患,举郡拒守。三年春正月,召丞相亮于成都,诏亮省疾于永安。元烧临邛城,治中从事杨洪启太子遣将军陈曶、郑绰由青衣水伐元,灭之。二月,亮至永安。先主谓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对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太子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亮与尚书令李严并受寄讬。”
                    同样,是没有记载刘备临终对李严的重要任命。
                    其原因也应当是身为蜀人的常璩,不愿意让后世知道刘备对诸葛亮的不信任。


                    IP属地:广西10楼2023-12-07 23:13
                    回复
                      三、李严职务的重要变迁。
                      李严的高光时刻是刘备临终之时,此时的李严,职务是中都护、统内外军事、尚书令、辅汉将军。
                      等到了刘备去世以后,诸葛亮送刘备遗体还成都,同时把李严留在了永安。
                      随后,在成都的后主继承皇位上台后,李严的职务出现了一些变化:
                      其一,中都护应当是不变的,因为这个职务代表掌控蜀汉的所有外军。
                      其二,统内外军事一职,被改成了光禄勋,因为统内外军事和光禄勋都是有权掌管禁卫军的。
                      其三,取消了尚书令。因为刘备去世,在永安的临时政府(办公)也自然取消了。
                      其四,增加了假节的权力。
                      其五,封都乡侯。
                      其六,是辅汉将军保持不变。
                      所以,建兴元年的李严,其职务是:中都护、光禄勋、假节、辅汉将军、都乡侯。


                      IP属地:广西11楼2023-12-07 23:21
                      回复
                        此时的李严,最重要的职务其实是两个:中都护和光禄勋,都是应当在中央的官职,同时还是掌控内军和外军的官职。
                        但是,诸葛亮故意歪曲理解留镇永安的临终遗嘱,要求李严只能待在永安而不能回成都去行使这两个最重要的职务。
                        注意,由于李严是被突击提拔上来的,其在朝廷中基本是没有势力的。因此,他在永安虽然也有部分军队,但是却无力对抗诸葛亮让其留镇永安的指示。


                        IP属地:广西12楼2023-12-07 23:25
                        回复
                          三,李严的中护军错误的理由。
                          其一,是职务重复。
                          看这段《华阳国志》的记载,可以发现在刘禅继位后马上进行的加封之中,竟然同时出现了两个中护军,其中一个是李严,另一个是赵云。因此,必然有一个是错误的。
                          考察《三国志》的记载,不难发现,李严当时是中都护,而赵云才是中护军。
                          《三国志赵云传》记载:”建兴元年,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
                          《三国志李严传》记载:”三年,先主疾病,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
                          四川大学刘琳教授在《华阳国志校注》中,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并出校:“中都护相当于魏、吴的大都督,这里做“中护军”误。当时赵云为中护军(领禁兵)。”


                          IP属地:广西13楼2023-12-08 15:14
                          回复
                            其二,李严的“中都护”,是刘备临终给的,是与“统内外军事”并列的一个重要职务。而如果把中都护改为中护军,则中护军的职务相对比较低级,完全不能和“统内外军事”并列。
                            因为“中都护”相当于掌管全部的蜀汉军队,而加上“统内外军事”,则是掌管所有蜀汉的宫内和宫外军队,也就是全部的军权。
                            而中护军则只是有某一支部队的监护权。


                            IP属地:广西14楼2023-12-08 15:20
                            回复
                              所以说,身为蜀人的陈寿和常璩,都不想让后世之人知道刘备临终是极度不信任诸葛亮的,是要李严和诸葛亮分权的,而且分掉的是最重要的军权。
                              只不过,陈寿比常璩还要强那么一点,陈寿虽然在《三国志先主传》里故意不记载刘备粉诸葛亮权力而提拔李严的事,但是至少在《三国志李严传》里,还是认真的记载了这件大事。
                              这让后世之人,如果你不带偏心的去读史书,就可以发现这个问题。而如果你稀里糊涂的去读史书,也就发现不了这个问题。
                              而常璩就比之陈寿差得远了。他写的《华阳国志》里,就完全看不到刘备临终对李严的这个破格提拔以及对诸葛亮的分权,是完全的隐晦掉了。
                              毕竟,陈寿是西晋的官,他虽然偏向蜀汉,但是表面上还要站在第三者的立场来写《三国志》。
                              而常璩是东晋人,他完全就站在了偏安江南的那一边来写蜀汉的历史了。


                              IP属地:广西15楼2023-12-08 15: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