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佛教吧 关注:4,049贴子:20,157
  • 5回复贴,共1

释迦之法,要想兴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释迦之法,之所以不兴盛,
一些人说是缺僧才,但,那么多有阿罗汉,就一文盲,这些人都不是有才,那就不是僧了?十大弟子有些是奴隶出身,那也不是僧才了?
一些人说是为了名利和贪欲,但很多入了此门的人,初入时,哪个不是有一些幢景和对欲望的降服?
一些人说是邪解乱解,
就我看,一些大师,
一天到晚,就是在用释迦的言辞作为素材,构建智识网络,
一天到晚,就是在箸说立论,而不去改善巴利原本的译文。
释迦可是只说过以经和戒为师的,
论的话,如果是入了门,证了法的正确性的还好说,没入门的话,在那箸论,那就是经中说的 学者学处多 而证者少,这可是亡教的征兆。现在的好多论都不是引向观和观处的舍的,好多的全是逻辑引向逻辑 知识指向知识的。
好多的在教人士,不仅不能引起警惕,还反以为是为荣。
释迦说的经,为什么不说这些知识的逻辑关联,而只说到此些处?
那是因为,这些只是修观的靶子,修观用的邹狗!
从缺僧才说,到贪取名利说,到多学者多学处说,这些现象,全是因为缺少了一个根本!
这就是前面说的~
那是因为,这些只是修观的靶子,修观用的邹狗!
释迦只是在说 观,在说 观处,在说 对观处和厌弃!大念处的那些 念处,没有一个不是为此而说的修练法。
释迦只是在说 观,在说 观处,在说 对观处和厌弃!大念处的那些 念处,没有一个不是为此而说的修练法。
释迦只是在说 观,在说 观处,在说 对观处和厌弃!大念处的那些 念处,没有一个不是为此而说的修练法。
所以释迦之法,要想兴盛,必以证法者多为兴,必以证到结果者多为兴。
这些皆离不开 以修观的实践为传承为主!
只有观的实践 可以让法不腐败,可以让言辞法获得不断的真正的法的滋养,可以让法的传承者获得自证自得的利益,
这样,才可让法兴盛!
所以,根据过去的经验,要想释迦之法的兴盛,
必以修观的实践,必以巴利五部经文的传承为根本。
但这其中必以修观实践,为根本。
这个根本中,又以证到结果者众多为根本。
毕竟,众生是逐利的,众生是逐食的,是依食而住的。
毕竟,这个法中,是承载着众生所期盼的利益的,是承载着众生所期盼的食的。
所以,释迦只是在说 观,在说 观处,在说 对观处和厌弃!大念处的那些 念处,没有一个不是为此而说的修练法。
所以,要想释迦之法的兴盛,这才是根本。


IP属地:广西1楼2024-04-03 15:54回复

    好多的贴文,说的理论一套一套的。按经中说的,多学处多学者,是法灭的征兆。
    不仅是法灭的征兆,对于修观者来说,这也是见证法的障碍。
    这种陷 观 于有间,有遗漏,不完全,不彻底的状态,就是导向无明和世间,与正知的巴利字根文解南辕北辙。
    完全彻底无间漏的注意,完全彻底无间漏的觉知,这个词就是正知的字根文解,且与实践是一致的。


    IP属地:广西2楼2024-04-03 20:26
    收起回复

      这里,肯定得罪了好多的人,
      还好,自认为能识得法,亦希望他人也识得法,也不负当年释迦的辛劳 和当年梵天之主为大家所作的请求。


      IP属地:广西3楼2024-04-04 00:3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