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文化吧 关注:2,886贴子:119,528
  • 10回复贴,共1

论“丹凤三角眼”与王熙凤的双性气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红楼梦学刊
原创:朱祥竟 刘相雨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4-05 15:34回复
    内容提要:《红楼梦》中王熙凤的“丹凤三角眼”概括了她在不同情绪、不同心境下眼睛的形状,“丹凤眼”是她在情绪正常、心境平和时眼睛的形状,“三角眼”是她在生气、发怒等非正常情绪时眼睛的形状。古代相术认为“凤眼”是高贵、智慧的面相,“三角眼”是狠毒、刻薄的面相,《红楼梦》借鉴了古代相术的一些元素,但是并没有完全按照相术的预测来安排凤姐的命运。另外,史书和古代小说作品中长有“三角眼”的人物,大多是掌握生杀大权的男性。“丹凤眼”表现了王熙凤身上的女性色彩,“三角眼”突出了她杀伐决断的男性气质。“丹凤眼”与“三角眼”的结合,反映了王熙凤身上的双性气质。关键词:王熙凤丹凤眼三角眼相术双性气质


    应用达人
    应用吧活动,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4-05 15:35
    回复
      《红楼梦》直接描写王熙凤眼睛的地方有两处:一处是第三回林黛玉初进贾府时见到的王熙凤,“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①;一处是第六十八回尤二姐眼中的王熙凤,“眉弯柳叶,高吊两梢,目横丹凤,神凝三角。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这两回对王熙凤眼睛的描写,一为“一双丹凤三角眼”,一为“目横丹凤,神凝三角”,都将“丹凤眼”与“三角眼”联系起来。那么,这两处对于王熙凤眼睛的描写都是写实的吗?“丹凤三角眼”是一种什么样的形状?《红楼梦》这样描写王熙凤眼睛的目的是什么?下面我们逐一进行分析。


      应用达人
      应用吧活动,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北京3楼2024-04-05 15:36
      回复
        一、不同时代的读者对于王熙凤“丹凤三角眼”的认识和看法
        现存的《红楼梦》各版本中,对于凤姐“丹凤三角眼”的描写是基本一致的,几乎没有什么异文。“丹凤眼”是指眼睛细长、眼角上翘的一种眼型。“三角眼”是指有棱角状的眼型,它是由于眼睛的上眼皮外侧皮肤松弛下垂,从而使上眼皮中央部位呈三角形的凸起而形成的。从当代人的审美观念来看,“三角眼”是影响人的美观的,可以通过美容手术进行矫正。
        那么,不同时代的读者对于凤姐的眼睛,有什么认识和看法呢?
        甲戌本《红楼梦》第三回此处有一句眉批,“试问诸公:从来小说中可有写形追像至此者”,批点者对于王熙凤的“丹凤三角眼”没有特别的关注;蒙古王府本此处有夹批,“非如此眼,非如此眉,不得为熙凤,作者读过麻衣相法”②,批点者注意到了凤姐眼睛、眉毛的特点,并认为这一描写符合“麻衣相法”。“麻衣相法”相传是北宋初年麻衣道人的相人方法,一般从人的面貌、五官、骨酪、气色、体态、手纹等推测人的吉凶祸福、贵贱寿夭等。王熙凤的“丹凤三角眼”在哪些方面符合麻衣相法,批点者没有详细说明。
        张俊、沈治钧《新批校注红楼梦》认为,“‘丹凤’,言眼之秀美也;‘三角’,则显其狠戾。‘柳叶’,言眉之清细也,‘掉梢’,则显其阴薄”③。他们注意到了凤姐眼睛的“秀美”与“狠戾”,但是笔者认为“秀美”与“狠戾”是互相对立的,秀美的眼睛一般不会给人以狠戾之感,两者是如何统一在凤姐身上的?
        《林黛玉进贾府》曾选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中语文教材第四册,在教学的过程中,一些教师和学生也发现了凤姐的“丹凤眼”与“三角眼”之间的矛盾。陈爱艳认为“有人着重强调‘三角’,认为王熙凤不漂亮;而有人更看重‘丹凤’,觉得王熙凤漂亮”,“既然王熙凤的美毋庸置疑,那么她就不可能真的长了一双三角眼,因为在我们的审美体系里,三角眼与美是相互龃龉的”,她的结论是,“‘丹凤’二字勾勒眼形,言其非常漂亮;而‘三角’二字则是刻画眼神,她的眼神中透露着狡黠,狠毒”④。这一观点解释了凤姐的“丹凤眼”与“三角眼”的审美矛盾问题,但是将“丹凤眼”解释为眼形,将“三角眼”解释为眼神,与《红楼梦》的原意不符。《红楼梦》中凤姐的“一双丹凤三角眼”,“丹凤眼”“三角眼”都是写眼形的,将“三角眼”理解为眼神,有点牵强。
        张玉明认为,“丹凤三角眼”是指凤姐的眼睛“既有细长如丹凤眼美丽的一面,又有上缘凸起,呈三角眼的难看一面”,作者“用‘丹凤’一词表现了该人物性格有男儿般豪爽的一面,用‘三角’一词隐喻了其性格中狠毒的一面”⑤。笔者认为,这种解释也很难令人满意,因为这是林黛玉初入贾府时见到的凤姐,凤姐的眼睛给她的印象或是漂亮或是丑陋,不可能既漂亮又丑陋。那么,我们如何来看待凤姐的“丹凤三角眼”呢?


        应用达人
        应用吧活动,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北京4楼2024-04-05 15:37
        回复
          二、写实与传神的结合——《红楼梦》描写眼睛的艺术手法
          从整体上来看,《红楼梦》的艺术手法是写实的,“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第一回),但并不是说《红楼梦》中所有的描写都是写实的,对于凤姐“丹凤三角眼”的描写也是如此。笔者认为,“丹凤三角眼”描写的不是凤姐眼睛的瞬间、即时的形状,而是概括了凤姐在不同情绪、不同心境下眼睛的形状。“丹凤眼”是凤姐在情绪正常、心境平和时眼睛的形态,这时凤姐的眼睛是温柔的、漂亮的;“三角眼”是凤姐在生气、发怒等非正常情绪时眼睛的形态,这时凤姐的眼睛是狠戾的、令人望而生畏的。因此,在第三回中,凤姐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非常漂亮的,“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但是除了漂亮,王熙凤又给人以贾府当家少奶奶的威严感,自带有强大的气场,“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在凤姐刚出场时,就感受到了凤姐在和善、亲热外表下的威严。
          同样的艺术手法,在该回中描写宝玉、黛玉的眼睛时,也在使用。如贾宝玉的眼睛,“目若秋波”“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即使在他发怒的时候,也很多情,“虽怒时而若笑,即慎视而有情”。这里写到的宝玉眼睛,也不是宝玉、黛玉初见时瞬间的、即时的形状,而是概括了宝玉在不同情绪、心境下眼睛的形状。当然,黛玉初见宝玉,就直接感受到了宝玉的多情,甚至感觉到他发怒时也很多情,这是黛玉内心深处对于宝玉的天然的亲近感,也是“情人眼里出西施”的另一种表现形态,也就难免让黛玉产生错觉,“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再来看《红楼梦》对于黛玉的描写,“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 ,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这里,“似泣非泣含露目”是宝玉初见黛玉时黛玉眼睛的情况,“泪光点点”则应是黛玉伤心时眼睛的状态。
          因此,笔者认为,《红楼梦》中“丹凤三角眼”是对凤姐眼睛的总体概括,“丹凤眼”突出了她日常生活中漂亮、温柔的一面,“三角眼”反映了她在发怒时狠戾、残忍的一面。
          凤姐在贾府中经常表现出“女强人”的一面,但是在贾琏面前,也常常流露出温柔的一面。第十三回贾琏送黛玉去扬州后,凤姐感到“心中实在无趣,每到晚间,不过和平儿说笑一回,就胡乱睡了”,有时候晚上和平儿“屈指算行程该到何处”,对贾琏还是比较关心的。在主办秦可卿丧礼的时候,她听说跟随贾琏的小斯昭儿从苏州回来,“因当着人未及细问贾琏,心中自是记挂”,晚上“复令昭儿进来,细问一路平安信息”(第十四回)。贾琏虽然好色,曾与多姑娘、鲍二家的有染,但是他与凤姐的关系还是比较好的,多姑娘、鲍二家的顶多只能算作他生活中的调味品。《红楼梦》第七回中,甚至还写到了贾琏与凤姐在白天的性生活。


          应用达人
          应用吧活动,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北京5楼2024-04-05 15:38
          回复
            在贾琏面前,凤姐也时也会撒娇:
            凤姐一把拉住,笑道:“你且站住,听我说话。若是别的事我不管,若是为小和尚们的事,好歹依我这么着。”如此这般教了一套话。贾琏笑道:“我不知道,你有本事你说去。”凤姐听了,把头一梗,把筷子一放,腮上似笑不笑的瞅着贾莲道:“你当真的,还是玩话?”……凤姐儿笑道:“你放心。园子东北角子上,娘娘说了,还叫多多的种松柏树,楼底下还叫种些花草。等这件事出来,我管保叫芸儿管这件工程。”贾琏道:“果然这样也罢了。只是昨儿晚上,我不过是要改个样儿,你就扭手扭脚的。”凤姐儿听了,嗤的一声笑了,向贾琏啐了一口,低下头便吃饭。——第二十三回
            凤姐在这里请求贾琏把管理小尼姑、小道姑的事情交给贾芹管理,当贾琏表示不愿意帮忙时,凤姐就“把头一梗,把筷子一放,腮上似笑不笑的瞅着贾琏”。这里凤姐明显是在对贾琏撒娇,贾琏经不住凤姐的这番“诱惑”,很快答应了凤姐的要求。
            从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凤姐与贾琏的关系,在开始的时候还是比较亲密的。两人在婚姻生活中虽然有过小的矛盾,但是很快就能够化解。
            在日常生活的大部分时间中,凤姐给人的印象是大方的、漂亮的、讨人喜欢的,这时候我们看到的应是“丹凤眼”的凤姐。但是,凤姐发起火来,又是十分狠毒的,这时我们看到的可能是“三角眼”的凤姐。下面我们看一下凤姐发火时的表现。
            凤姐冷笑道:“我说是谁误了,原来是你!你原比他们有体面,所以才不听我的话。”那人道:“小的天天都来的早,只有今儿,醒了觉得早些,因又睡迷了,来迟了一步,求奶奶饶过这次。”……
            (凤姐)登时放下脸来,喝命:“带出去,打二十板子!”一面又掷下宁国府对牌:“出去说与来升,革他一月银米!”众人听说,又见凤姐眉立,知是恼了,不敢怠慢,拖人的出去拖人,执牌传逾的忙去传逾。那人身不由己,已拖出去挨了二十大板,还要进来叩谢。凤姐道:“明日再有误的,打四十,后日的六十,有不怕挨打的,只管误!”说着,吩咐:“散了罢。”——第十四回
            在这一回中,凤姐“协理宁国府”,主持操办秦可卿的葬礼。为了在宁国府树立威信,凤姐对于这位迟到的奴仆进行了惩罚,杀一儆百。在这一过程中,凤姐先是“冷笑”,然后“放下脸来”,最后眉毛也竖立起来了。
            凤姐喜欢冷笑,她的冷笑往往带有居高临下的嘲笑、嘲弄意味,让人不寒而栗。
            凤姐把袖子挽了几挽,跐着那角门的门槛子,笑道:“这里过门风倒凉快,吹一吹再走。”又告诉众人道:“你们说我回了这半日的话,太太把二百年头里的事都想起来问我,难道我不说罢。”又冷笑道:“我从今以后倒要干几样尅毒事了。抱怨给太太听,我也不怕。糊涂油蒙了心,烂了舌头,不得好死的下作东西,别作娘的春梦!明儿一裹脑子扣的日子还有呢。如今裁了丫头的钱,就抱怨了咱们。也不想一想是奴几,也配使两三个丫头!”——第三十六回
            这一回中,因为王夫人问凤姐丫环们月钱发放的事情,引起了凤姐的不满。从王夫人那里出来后,凤姐挽起袖子,踩着门槛乘凉。凤姐的这一形象,对于一个贵族少奶奶来说,是很不文雅的,反映出凤姐此时气愤已极,已经顾不上个人形象了。她当着众奴仆的面,漫骂那些在王夫人面前告状的人。这时候,凤姐的眼睛很可能是三角眼。
            当然,在上面的这些例子中,都没有明确写到凤姐的三角眼。我们也只是根据《红楼梦》中所的描写情形进行推测。这一推测是否具有合理性,尚待读者和专家的确认。


            应用达人
            应用吧活动,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北京6楼2024-04-05 15:39
            回复
              三、凤姐的命运与古代相术关于“丹凤眼”“三角眼”的认识
              蒙古王府本的评点者认为《红楼梦》的作者读过“麻衣相法”。那么,古代相术对于“丹凤眼”和“三角眼”是如何认识的呢?
              (一)古代相术认为“凤眼”是高贵、智慧的面相;“三角眼”是狠毒、刻薄的面相。
              如:
              目如凤鸾,必定高官。目有三角,其人必恶。
              凤眼波长贵自成,影光秀气又神清。聪明智慧功名遂,拔萃超群压众英。
              ——《相术集成·达摩相眼》
              凤目精神秀气长,眉高轻细入天仓。分明黑白藏瞻视,显达朝华必异常。
              ——《相术集成·禽目诗断》⑥
              古代相术认为,如果一个人有一双炯炯有神的丹凤眼,那么,这样的人必然十分聪明,将来会“拔萃超群”或“显达朝华”。《红楼梦》中的凤姐也是十分聪明的,她年纪轻轻就当上了荣国府的管家少奶奶,在贾府中说一不二,深受贾母和王夫人的器重。
              比较而言,古代相术对于“三角眼”的论述更多。如:
              眼若三角,狠、毒、孤、刑……眼为日月,宜圆明不宜三角。相有如此,其心不善。妇人主刑夫、儿,男子必克妻、子也。
              ——《神相全编·神异赋》⑦
              三角深藏毒害:眼生三角,凶狠之人,常能损物害人。若是女子,妨夫不良。《大统赋》云:三角多嗔,为妨夫命。刃者,剑刃也。妇人眼生三角,如杀夫之剑也。
              ——《相术集成·达摩五官总论》⑧
              女人贱恶部:目生三角者,凶恶。
              带杀格:须知三角眼,法死不须论。
              ——《太清神鉴》卷六⑨
              可以看出,古代相术对于“三角眼”的认识是比较一致的,即一个人如果有一双“三角眼”,那么他会是心狠手辣的,将来不得善终。在家庭成员中,妻子如果有“三角眼”,会妨害丈夫、儿子的性命;丈夫如果有“三角眼”,会妨害妻子和儿子的性命。
              《红楼梦》中凤姐的眼睛是“三角眼”,她在一些事情的处理上,也确实是挺狠毒的。
              如第十一回,贾瑞调戏凤姐,凤姐表面上假意应酬,“见他去远了,心里暗付道:‘这才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呢,那里有这样禽兽的人呢。他如果如此,几时叫他死在我的手里,他才知道我的手段!’”这里,凤姐的“几时叫他死在我的手里”,其狠毒可见一斑。后来,凤姐假装同意与贾瑞约会,两次捉弄贾瑞。第一次约会,贾瑞被关在贾府的穿堂里,“期风凛凛,侵肌裂骨,一夜几乎不曾冻死”(第二十回);第二次约会,贾瑞先是被贾蓉、贾蔷勒索了一百两银子,后又被淋了一身一头屎尿。凤姐的两次捉弄,是导致贾瑞生病而死的重要原因。
              再如第四十四回,凤姐生日的时候,贾琏与鲍二家的通奸。凤姐对那个给贾琏望风的丫环,先是“便扬手一掌打在脸上,打的那小丫头一栽;这边脸上又一下,登时小丫头子两腮紫胀起来”,接着从头上“拔下一根簪子来,向那丫头嘴上乱戳”。凤姐还威胁这个丫环,“要烧了红烙铁来烙嘴”“立刻拿刀子来割你的肉”。打脸、戳嘴、烙嘴、割肉,都反映出凤姐性格中狠毒的一面,不过后面的两种行为并没有真正实施。
              《红楼梦》并没有按照古代相术来安排王熙凤的命运。王熙凤性格强势,但是她并没有妨害贾琏的性命,反而是自己生病早死,“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二)古代相术认为,一个人的面相会随着人的行为、心态来改变。《麻衣相心》认为“有心无相,相逐心生;有相无心,相随心灭”⑩。一个人虽然面相不好,但是如果他一心向善,面相就会发生改变,命运也会随之改变;同样,一人的面相虽好,如果多行不义,也会有不好的结局。最著名的例子是关汉卿的杂剧《山神庙裴度还带》。裴度的面相是“冻饿纹入口,横死纹鬓角连眼。鱼尾相牵入太阴,游魂无宅死将临,下侵口角如烟雾,即日形躯入土深”(第二折),这样的面相,本应第二天死于乱砖之下;但是他在极度贫困的情况,把捡到的价值千贯的玉带还给了失主,挽救了失主一家人的性命,他的这一善行改变了他的面相,“福禄纹眉梢侵鬓,阴骘纹耳根入口;富贵气色,四面齐起”⑪,他后来仕途顺利,做到了宰相之位。《红楼梦》对于这一方面,没有涉及。
              可见,《红楼梦》对于凤姐“丹凤三角眼”的描写,只是借鉴了古代相术的一些元素,并没有完全按照相术的预测来安排凤姐的命运和结局。


              应用达人
              应用吧活动,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北京7楼2024-04-05 15:42
              回复
                四、“丹凤三角眼”与王熙凤的双性气质
                无论是从古代史书的记载还是从古代小说作品的实际来看,长有“三角眼”的人物是比较少的,而且基本上是男性,几乎没有女性。
                《明史·姚广孝传》中的姚广孝长有一双“三角眼”,当时著名的相士袁珙,一见到他就说:“是何异僧!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杀,刘秉忠流也。”⑫姚广孝曾为燕王朱棣出谋划策,是“靖难之役”的功臣。朱棣当上皇帝后,加封姚广孝为“太子少师”,死后追赠他为“荣国公”。
                《清史稿·曾国藩传》中的曾国藩是晚清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也有一双“三角眼”,而且这双眼睛还有识人之明,“国藩为人威重,美须髯,目三角有稜。每对客,注视移时不语,见者竦然,退则记其优劣,无或爽者”。⑬曾国藩训练了湘军,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


                应用达人
                应用吧活动,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北京8楼2024-04-05 15:42
                回复
                  在古代小说作品中,长有“三角眼”的人物,多是具有杰出才能的英雄豪杰。如《五代史平话》中的黄巢,他“身长七尺,眼有三角,鬓毛尽赤,颔牙无缝”,他加入王仙芝的起义队伍前,“又京都童谣云:金色蝦蟆三角眼,翻却曹州天下反’。今黄将军目生三角,实应这谣谶”。⑭黄巢的“三角眼”符合谣谶,是他决心造反的原因之一。黄巢后来成为唐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但是,《旧唐书·黄巢传》和《新唐书·黄巢传》中都未提到黄巢长有“三角眼”⑮,“三角眼”应当是宋元说话人的编造。
                  《水浒传》中的张横,在浔阳江上以打劫为生,“老爷生长在江边,不怕官司不怕天。昨夜华光来趁我,临行夺下一金砖”。张横“七尺身躯三角眼,黄鬓赤发红睛”⑯,也长有一双三角眼,他后来加入梁山泊,跟随宋江东征西讨,是梁山水军的主要将领。
                  《明成化说唱词话》中的《新刊全相说唱包待制出身传》,包拯出生时也是三角眼,“未[末]遇三郎生得丑,八分像鬼二分人。面生三拳三角眼,太公一见怒生嗔”⑰。包拯审理案件公正廉明,深得民众的信任。但是在《宋史·包拯传》中并没有关于他“三角眼”的记载。
                  长有三角眼的人物,也有心狠手辣的奸臣恶霸,如《七侠五义》中的奸臣马朝贤,“欺心背反、蓄意谋奸、三角眼含痛泪,一片心术不端”(第八十三回)⑱,但是这样的人物,在古代小说作品中不多。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史书记载和古代小说作品中的“三角眼”人物,大多是掌握军权、在战场上驰聘的将军,或者是具有生杀予夺大权的权臣。在古代小说作品中,几乎没有长着“三角眼”的女性。因此,笔者认为,王熙凤的“丹凤眼”表现的是她身上的女性色彩,“三角眼”是突出她身上杀伐决断的男性气质。“丹凤眼”与“三角眼”的结合,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王熙凤身上的双性气质⑲。


                  应用达人
                  应用吧活动,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北京9楼2024-04-05 15:43
                  回复
                    王熙凤“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第三回),她从小所接受的是与男孩子一样的教育,冷子兴在评价贾琏、凤姐时说:“谁知自娶了他令夫人之后,倒上下无一人不称颂他夫人的,琏爷倒退了一射之地:说模样又极标致,言谈又爽利,心机又极深细,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第二回)。周瑞家的说她,“这位凤姑娘年纪虽小,行事却比世人都大呢。如今出挑的美人一样的模样儿,少说些有一万个心眼子。再要赌口齿,十个会说话的男人也说他不过”(第六回);秦可卿托梦时,说她“是个脂粉队里的英雄,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过你”,贾珍称赞她“顽笑着就有杀伐决断”(第十三回)。这里,贾府内外、上下对凤姐的评价,“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十个会说话的男人也说他不过”“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过你”等等,都突出了凤姐超越男子的杰出才能,凤姐虽为女性,但是她那种“杀伐决断”的能力,是一般女性所没有的。
                    《红楼梦》塑造了一批像王熙凤这样的人物形象 ,如具有男性气质的探春、史湘云,带有女性色彩的贾宝玉,秦钟等等,探春曾经在大观园进行改革,她希望能够走出家庭,像男人那样建功立业,她感叹“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偏我是女孩儿家,一句多话也没有我乱说的”(第五十五回)。史湘云性格豪放,她和贾宝玉在雪天烤鹿肉吃、醉酒后卧于石头上睡觉,都颇有魏晋时期竹林名士的色彩。另一方面,贾宝玉和秦钟,无论是外貌还是为人处事,都与女孩子比较接近。
                    《红楼梦》对于王熙凤、贾探春、贾宝玉等双性气质人物的塑造,反映出作者对人性本质的积极探索,这些人物形象打破了男女两性在社会角色中人为的界限和分工,在小说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应用达人
                    应用吧活动,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北京10楼2024-04-05 15:43
                    回复
                      注释:
                      ①曹雪芹著,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2008年第3版,第40页。本文所引《红楼梦》原文均据此版,不另注。
                      ②陈庆浩编著《新编石头记脂砚斋评语辑校》,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7年版,第66页。
                      ③张俊、沈治钧评批《新批校注红楼梦》,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第62页。
                      ④陈爱艳《小议“丹凤三角眼”》,《语文教学之友》2009年第7期。
                      ⑤张玉明《也说“丹凤三角眼”——兼对〈林黛玉进贾府〉注释的商榷》,《语文教学之友》2010年第3期。
                      ⑥⑧《相术集成》收录于《古今图书集成·艺术典》,本文所引出自顾颉主编、邱平标点《相术集成》,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72、73、240,41页。
                      ⑦⑩陈抟编著,袁忠彻订正,钟琳、郭安注译《神相全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59、170页。
                      ⑨《太清神鉴》收录于《四库全书·子部》,托名后周王朴撰。本文所引《太清神鉴》出自云南美术出版社1993年版,第239、232页。
                      ⑪张月中、王钢主编《全元曲》, 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46、54页。
                      ⑫张廷玉等编《明史》卷145,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册,第4079页。
                      ⑬赵尔巽等编《清史稿》,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9册,第11917页。
                      ⑭丁锡根点校《宋元平话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7、34页。
                      ⑮《旧唐书·黄巢传》中有这样的记载:先有谣言云:“金色蛤蟆争努眼,翻却曹州天下反。”此处是“争努眼”,不是“三角眼”。参见(后晋)刘昫等编《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6册,第5391页。
                      ⑯施耐庵、罗贯中《水浒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502、505页。
                      ⑰朱一玄校点《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13页。
                      ⑱石玉昆《七侠五义》,岳麓书社2014年版,第457页。
                      ⑲关于《红楼梦》中人物的双性气质,已有学者进行论述。参见傅守祥《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红楼梦〉人物——试论王熙凤和贾宝玉的“双性气质”》,《红楼梦学刊》2005年第1辑;王富鹏《论王熙凤的阳性特质及成因》,《红楼梦学刊》2005年第6辑;薛轶、舒静伟《从“双性气质”视角分析王熙凤的“两性”魅力》,《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等等。


                      应用达人
                      应用吧活动,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北京11楼2024-04-05 15: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