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吧 关注:114,399贴子:1,804,075
  • 3回复贴,共1

【转】读齐如山:戏班不需要“光杆牡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近年来非但不易看到老伶工的好戏,且也不易读到老剧学家的佳作。最近偶翻出国剧研究专家齐如山氏的《京剧之变迁》一书,读之不禁神往。


IP属地:河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24-04-11 03:22回复
     当年剧坛全盛时代,名角多如繁星,各班对峙,倍极火炽。再看目下旧剧冷落情势,畸形现象,能不令人扼腕!值兹一般识者皆叹旧剧日衰振兴乏术之际,特录齐氏书中一则,实可为目下剧坛之对症良药也。  “从前四喜班青衣有余紫云、时小福,春台班青衣有陈宝云、王长寿、陆春兰,各角身份都是一样。俗语说八两半斤,所以原先排对儿戏都好,如《五花洞》、《孝感天》、《双沙河》等戏非常叫座。因为两个角分量一样,唱着才有意思。
     现在一个戏班里不能容两个好旦角,就是有两个旦角,比方演《五花洞》时,也都争着去假潘金莲,这个没什么道理。不但旦角如此,各种角分都有这个情形。
     比方从前三庆班老生有程长庚、卢胜奎、刘桂庆、华雨亭,花脸有何九、黄三,武生有杨月楼、罗七十、牛长宝。四喜班老生有王九龄、李四巴、王仙舟,武生有姚增禄、杨隆寿,小花脸有杨鸣玉、朱侬。春台班老生有张玉奎、张奎官,武生有任七、张七、俞润仙,花脸有陈三福、庆四、朱大麻子,小花脸有麻德子、化虎、杉蒿王等等,足见各角都极整齐。
     所以演《群英会》、《双包案》、《双天师》、《定计化缘》、《真假李逵》等对儿戏,都非常精彩。如今这些戏都是对付着演,要想象从前那么精彩是不容易的了。”
      齐氏这段文章是在十数年前写的,当时的梅、程等四大名旦及杨小楼、余叔岩皆正大红,而那时的剧坛即已不若当年,再看今日的各戏班及所谓的名角,哪个戏班不是只一棵光杆牡丹的或生或旦,又哪一个生旦不是以大梁名伶自居?实际上他(或她)们的剧艺真是幼稚得很!
     谓而今剧坛每况愈下孰曰不宜?复兴的办法只有用齐先生的这副药,就是伶人自身要努力,在剧艺上用工夫,不要先存头牌欲,功夫成了自然是真实的名伶。评剧家与戏班经理人要共同努力,使阵容雄厚的大班成立,勿容光杆牡丹存在。
    《立言画刊》1944年第289期


    IP属地:河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楼2024-04-11 03:22
    回复


      IP属地:天津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4-04-11 06:25
      回复
        顶顶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4-11 09: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