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吧 关注:19,307贴子:97,137
  • 1回复贴,共1

元杂剧题材 包公戏 水浒戏 婚姻 历史 社会 公案 神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现存元杂剧中的公案戏约20多种,其中有九本是以包拯为主人公的。如《鲁斋郎》、《绯衣梦》、《生金阁》、《灰阑记》、《合同文字》、《盆儿鬼》、《陈州粜〔tiao跳〕米》等,
早在施耐庵《水浒传》问世之前,元杂剧舞台上就已开始搬演水浒梁山的人物故事。水浒戏存目多达20余种,保存至今的为六种,即:《双献功》(高文秀)、《燕青搏鱼》(李文蔚)、《李逵负荆》(康进之)、《黄花峪》(无名氏)、《争报恩》(无名氏)、《还牢末》(李致远)。
康进之的《李逵负荆》是水浒戏的优秀代表,故事大体和《水浒传》第七十三回相同。写歹徒宋刚、鲁智恩冒充宋江、鲁智深抢走杏花村酒店王林老汉的独生女儿满堂娇。李逵到王林酒店喝酒,得知此事,信以为真,勃然大怒。他转身返回山寨,大闹忠义堂,面斥宋江、鲁智深,并要砍倒“替天行道”的杏黄旗。为澄清事实,宋江、鲁智深和李逵立下军令状,下山对质。真相大白后,李逵深悔莽撞,向宋江请罪。这时,王林上山报告二歹徒带满堂娇回到酒店。宋江命李逵下山,活捉二贼赎罪,王林父女得以团圆。
高文秀的《双献功》也以李逵为主角,写宋江故交孙荣老实厚道,其妻郭念儿与白衙内私通并被拐走。孙荣告到官府,反被借衙而坐的白衙内关进监牢。李逵自告奋勇,化装成庄稼呆后生,以孙荣表弟身分探监送饭,暗置蒙汗药于饭中,赚狱卒吃下,乘机救出孙荣。紧接着,李逵又扮作祇〔zhi只〕候,混入白衙内内室,杀死郭念儿和白衙内,带二人头缴令献功。这出戏里的李逵不再粗鲁莽撞,而因其重任在肩,处处小心谨慎,忍事饶人。他粗中有细,不乏机灵,显示出独特的性格特征。


IP属地:江西1楼2024-05-11 18:44回复
    在元代的各类文学作品中,元杂剧作品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最为广泛。
    元杂剧的大繁荣,使得东亚大陆的传统文化,第一次全面的实现了平民化、布衣化,成为底层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元杂剧的面对的观众群体,不仅仅是皇室宫廷与达官贵人,而主要是底层的布衣与平民。
    元代杂剧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比以前的文学较广泛而深入,尤其突出的是一些社会地位低下的普通民众,普遍地被写入作品,乃至成为主要的正面人物形象,扩充和提高了宋代话本在这方面开拓的新领域。
    元杂剧是在宋杂剧和金院本的直接影响之下,融合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并在唐宋以来话本、词曲、讲唱文学的基础上创造了成熟的文学剧本。
    当时戏剧演出的广泛,上自宫廷,下至平民社会,观赏戏剧演出成为一种娱乐习惯,演出的商业化带来的竞争性,也是杂剧兴盛的原因之一。
    南北各大城市都出现了各种伎艺集中演出的勾栏瓦肆,特别是作为都城的开封、大都、杭州等地更为繁盛。
    明沈德潜《万历野获编》和臧懋循《元曲选序》认为元代以词曲取士是元杂剧发达的原因。
    孙楷第认为元宫廷特尚杂剧,时人之爱好,书会才人与俳优密切合作。
    唐宋以来话本、词曲、讲唱文学的基础上,文人创造了成熟的文学剧本。传奇小说、话本小说等为戏曲准备了故事内容,并且提供了大众熟知的人物形象;说唱诸宫调的乐曲组织和曲白结合形式直接影响了戏曲的体制;各种队舞使戏曲的舞蹈身段和扮相更加美化;傀儡戏、影戏也给吸取的舞蹈动作和脸谱以影响。
    -------------------------------


    IP属地:江西2楼2024-05-11 18: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