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吧 关注:28,149贴子:1,258,780

乌江属东城,就跟郴县属于江南一个道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史记·高祖本纪》:“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黥布列传》:项氏立怀王为义帝,徙都长沙,乃阴令九江王布等行击之。其八月,布使将击义帝,追杀之郴县。郴县属于江南,所以刘邦说项羽在江南杀了义帝也没问题,就跟项羽在乌江自刎,乌江属于东城,所以司马迁说项羽身死东城也没问题。
司马迁:项羽本纪: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馀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班固:汉书陈胜项籍传:羽独所杀汉军数百人。羽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羽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公得。”乃自刭。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十一汉纪三: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身亦被十馀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示中郎骑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刎而死。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4-05-14 15:57回复
    汉承秦制,楚汉相争时,历阳与东城是两个不同的县,都属九江郡。《汉书 地理志》:“九江郡,户十五万五十二,口七十八万五百二十五,县十五:寿春邑、浚遒、成德、柘皋、阴陵、历阳、当涂、钟离、合肥、东城、博乡、曲阳、建阳、全椒、阜陆。”
    [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82年6月第1版第1569页] “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游徼。……县大率方百里,其民稠则减,稀则旷,乡、亭亦如之,皆秦制也。”“凡县、道、国、邑千五百八十七,乡六千六百二十二,亭二万九千六百三十五。”
    《汉书百官公卿表第七上》(中华书局版卷十九上743页)。平均每一县约19个亭,大县多一点,小县少一点。
    由此知道,所谓乌江亭,是当时县下属一个行政单位。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4-05-14 15:59
    回复
      当时乌江亭属于东城县,不属于历阳县。
      唐朝宰相李吉甫撰的《元和郡县图志》明确记载了这段历史:“项羽自阴陵至此,尚有二十八骑。南走至乌江亭,灌婴等追羽,杨喜斩羽于东城。”如果乌江不是东城的亭地,也就不可能有“南走至乌江亭,灌婴等追羽,杨喜斩羽于东城”的记载了。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4-05-14 16:00
      回复
        《元和郡县图志》在魏晋以来的总结地志中,不但是保留下来的最古的一部,而且也是编写最好的一部。清初编写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介说:“舆地图经,隋唐志所著录者,悉散佚无存;其传于今者,惟此书为最古,其体例亦为最善,后来虽递相损益,无能出其范围。”由此可见,李吉甫撰的《元和郡县图志》应是可信的材料。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4-05-14 16:00
        回复
          其他志书也都有明确记载。
          宋代乐史编著的《太平寰宇记》载:“乌江本秦乌江亭,汉东城县地,项羽败于垓下,东走至乌江,亭长舣舟待羽处也。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4-05-14 16:00
          回复
            晋太康六年(公元二七六年)始于东城县界置乌江县。”再有北宋欧阳忞著的《奥地广记附札记》也载:“乌江本素东城县之乌江亭,项羽欲渡乌江即此。”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4-05-14 16:00
            回复
              宋元之际的史学家马端临编撰的《文献通考》作了详细说明:“乌江本乌江亭,汉东城县,梁置江都郡,北齐改为密江郡,陈临江郡,后周乌江郡,隋改为县。有项亭。”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4-05-14 16:00
              回复
                又《续通典》载:西晋“太康六年(公元285年)於东城界置乌江县。”可见乌江与东城本来相属,乌江县由东城地域析出。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4-05-14 16:00
                回复
                  《江浦县志》载:“晋太康六年,于县境西南置乌江县,治乌江镇,隶扬州淮南郡,领今县城以西地区。”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4-05-14 16:00
                  回复
                    清代著名学者章学诚在《和州志补沿革》卷末中对此作了如下解说:“和(州)处江北,而实介于淮海之间。故扬州域内也。春秋战国皆属楚地。秦为九江郡之历阳及东城县之乌江亭地,历阳为都尉所治,汉高帝更九江郡为淮南国,历阳及东城乌江亭地如故。”
                    上述材料可见,秦汉时期,乌江属东城县,为东城县濒江首亭。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4-05-14 16:01
                    回复
                      方志学奠基人章学诚在《和州志补沿革》末篇中说得很明确:“秦为九江郡之历阳及东城乌江亭地……晋太康元年属淮郡,其历阳及东城乌江亭地如故。”明代《和州志·城域》篇中记载更直截了当:“东城即乌江城,项羽败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即此”。这在古代诗文中也同样能找到旁证。北宋著名词人秦观在《汤泉赋》中开头就写道:“大江之滨,东城之野,有泉出焉。”这里说的汤泉即今与和县乌江毗连的江浦汤泉。曾任和州巡检之宋代诗人贺铸,在《迁家历阳江行夜泊》诗中写道:“黄泥潭口杈征蓬,回首东城只眼中”。“黄泥潭口”即今离乌江很近的石跋河的一叉江口。东城即乌江,句意十分明白。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4-05-14 16:01
                      回复
                        北宋姑熟(今安徽当涂)进士郭祥正《姑熟乘月泛鱼艇至东城访耿天骘》的诗句,也印证东城即乌江,“姑熟皇东城,长江八十里。”按《康熙字典》注:“皇为往返也。”当涂至乌江来回水程正好八十华里。再早如家住乌江之唐代著名诗人张藉,在《闲居》诗中云:“东城南陌尘,紫幌与朱轮”,描绘东城南区风情,繁华如绘。东城即指乌江,毋容质疑。太史公笔下项羽之死,前说乌江自刎,后说“身死东城”,实际上是一回事,无非是修辞上的“变文避复”,并无矛盾可言。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4-05-14 16:02
                        回复
                          这里有史可稽的就有:唐开成元年(公元836年)宰相李德裕的《项王亭赋并序》云:"……檥舟不渡,留骓报德(指项羽赠乌骓予乌江亭长),亦可谓知命矣。自汤武以干戈创业,后之英雄莫高项氏。感其伏剑此地(自刎乌江)……尚识檥舟之岸焉,知系马之树(即遗址项王之系马桩)。望牛渚(对江之采石矶)以怅然,叹乌江之不渡。……谢亭长而怅然,愧父兄兮不渡,既伏剑而已矣……周视陈迹(项王亭周围之古迹),缅然如素……追昔四聩(今驷马山,在和州北五十华里左右)之下,风烟将暮,大咤雷奋,重瞳电注,叱汉千骑,如猎狐兔……"唐朝著名诗人杜牧,慨叹、惋惜项羽不渡江鸠合江东子弟卷土重来,作《乌江亭》一首绝句云:"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女重来未可知。"宋朝宰相、文学家王安石在其《题乌江霸王庙》诗中云:"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犹在,肯为君王卷土来?"提出与杜牧观点相左的看法。宋乌江县令龚相,在其《项王亭并叙》中云:"……慷慨悲歌,溃围南出,临江不渡,留骓报德"。宋朝诗人陆游,在其一首七绝《项羽》中云:"八尺将军千里骓,拔山扛鼎不妨奇。范增力尽无施处,路到乌江君自知。"对项羽只凭勇武,奋其私智,败亡在乌江,理当反躬自省。类此散见于历代的诗文还有不少,都是认定项羽自刎于乌江。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4-05-14 16:02
                          回复
                            再检阅清人梁玉绳《史记志疑》,近人张森楷《史记新校注》,日人泷川资言《史记汇注考评》诸书,也都对项羽自刎于乌江的史实未有异议。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4-05-14 16:02
                            回复
                              好贴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05-15 05: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