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历史吧 关注:11贴子:4,196

前燕、后燕北燕史 15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因王济的舟船行至马石津被慕容仁扣留,此事为导火索,引发了慕容皝发兵讨伐慕容仁的战争。东晋咸康元年(335年)正月,段部和宇文部又分别派遣使者拜见慕容仁,意图进一步加强双边的军事合作,此事被慕容皝所获悉,慕容皝派他的帐下督张英率领一百多骑兵由小道偷偷前往突袭,斩杀宇文氏的使节十多人,活捉段氏使者返回。
到东晋咸康二年(336年),慕容皝大获全胜,擒杀了慕容仁,收复辽东。
从莫护跋与魏接触开始,到慕容廆时期,慕容鲜卑与西晋、东晋一直是臣属关系,这种关系使慕容鲜卑获得了快速发展,为日后慕容鲜卑称雄北方奠定了基础。


IP属地:辽宁1楼2024-05-16 05:37回复
    (二)前燕与东晋的关系
    慕容皝征服辽东后势力日益壮大,虽然他表面上仍然尊奉东晋,但心底里逐渐开始轻视腐败的朝廷。337年十月,慕容皝称燕王,设置百官,正式建立前燕政权。
    东晋咸康四年(338年)三月,前燕王慕容皝击败段辽,段氏鲜卑大势已去。而五月,后赵王石虎因为前燕王慕容皝没有会合后赵的军队攻击段辽,却独自占有掳获的民众和畜产,因而发兵数十万攻打前燕,结果大败。打败后赵,为前燕南征扫清了道路。
    东晋咸康七年(341年)二月,前燕使者刘翔到达建康,受到晋成帝的召见。刘翔向晋成帝禀报了慕容皝对东晋的效忠之心,并为慕容皝请求大将军职及燕王章玺。


    IP属地:辽宁2楼2024-05-17 05:42
    回复
      朝廷上在封慕容皝为燕王的问题上出现两种不同观点,刘翔留住建康一年多,众人论议始终没有结果。
      后经过刘翔游说中常侍彧弘,彧弘被说服,刘翔又入宫向成帝陈述,成帝心中已准备同意。适逢慕容皝上表称,庾氏兄弟专权,导致祸乱,应当斥退,用以安定国家。慕容皝又写信给庾冰,斥责他占据国家要职,专断权柄,不能够为国家雪耻。在这种形势下,朝廷任命“慕容皝为使持节、大将军、都督河北诸军事、幽州牧、大单于、燕王”①,所用的备物、典策,都以特殊礼节对待。又任命慕容皝的世子慕容儁为假节、安北将军、东夷校尉、左贤王。赐给军资器械数千万。又给各有功之臣一百多人加封爵位。
      晋成帝下诏派兼大鸿胪郭希持符节到棘城去册封燕王,和刘翔等人偕同北上。七月,郭希、刘翔等到达前燕,燕王慕容皝任命刘翔为东夷护军、领大将军长史,以唐国内史阳裕为左司马,典书令李洪为右司马,中尉郑林为军谘祭酒。①东晋朝廷正式册封慕容皝为燕王,表明其承认了慕容皝在东北的统治地位。


      IP属地:辽宁3楼2024-05-18 05:18
      回复
        建元二年(344年)慕容皝完成了对东部鲜卑的统一。段氏、高句丽、宇文氏夫余等部被慕容部平灭后,或俯首称臣,或远徙他乡,大大扩展了前燕政权的势力范围,慕容鲜卑成为东北的唯一霸主,为南进中原提供了稳固的后方。
        东晋永和四年(348年)慕容皝病逝。十一月,太子慕容儁即燕王位。慕容儁即位后,派遣使臣到建康向东晋朝廷报告了丧事。次年四月,东晋穆帝下诏派遣使者陈沈前往前燕,授予慕容儁“使持节、侍中、大都督、督河北诸军事、幽平二州牧、大将军、大单于、燕王”①等职。慕容儁接受东晋的册封,表明前燕仍属于东晋的麾下。


        IP属地:辽宁4楼2024-05-18 05:19
        回复
          349年,后赵石虎病死,年仅十岁的太子石世即位。大将军冉闵夺位称帝,改国号为大魏,史称冉魏。后赵遗裔石袛在襄国称帝。不久,冉闵率军十万围攻襄国,石袛惧怕,去除帝号改称赵王,并派使臣向前燕求救。慕容儁与群臣商议后,决定乘机兼并后赵,进取中原。
          在这种纷乱的局势下,东晋已经无力挽回局面。东晋永和八年(352年)十一月,慕容儁于蓟城称帝。慕容儁蓟城称帝,表明前燕彻底放弃了尊晋的策略。
          前燕元玺三年(354年)三月,慕容恪攻下了鲁口。慕容儁率兵前进,占据了黄河以南。355年至356年,前燕又打败了向东晋称臣的段龛。势力更加强大。前燕光寿元年(357年)十一月,慕容儁将都城由蓟城迁往邺城。
          至358年,前燕的国势已经相当强大,形成南与东晋隔江对峙,西与前秦为邻,以东北为后方,雄据华北的强大政权。在这种形势下,东晋与前秦就成为前燕统一天下的主要障碍。


          IP属地:辽宁5楼2024-05-19 05:12
          回复
            前燕光寿二年(358年)十二月,慕容儁命令各州郡核实现有的成年男子,每户除留下一名男子外,其余全部充军,一年内要使兵力达到一百五十万,以期来年春天汇集洛阳,灭掉东晋、前秦。
            前燕光寿二年(358年)十二月,东晋荀羡攻击前燕泰山太守贾坚,贾坚被俘。经前燕青州刺史慕容尘派司马悦明前去救援,荀羡的军队被打败。
            光寿三年(359年)八月,东晋泰山太守诸葛攸统率二万水步军攻击前燕,前燕上庸王慕容评、长乐太守傅颜率军五万和诸葛攸在东阿交战,诸葛攸的军队大败。十月,前燕占据许昌、颍川、谯、沛等城邑。
            前燕光寿三年(359年)十二月,慕容儁患病,卧床不起,太子慕容暐年仅十岁,于是托孤于弟慕容恪。


            IP属地:辽宁6楼2024-05-19 05:13
            回复
              前燕建熙元年(360年)正月,前燕征调的士兵全部汇集于邺城。慕容儁在邺城对军队进行大检阅,准备以大司马慕容恪、司空阳骛统领军队攻打东晋。但因此时慕容儁病情加重而未能行动。正月二十一日,慕容儁去逝。
              前燕建熙元年(360年)正月十四,年仅11岁的太子慕容暐即皇帝位,改年号为“建熙”。二月,慕容暐尊可足浑后为皇太后,以太原王慕容恪为太宰,总揽朝政;以上庸王慕容评为太傅,阳骛为太保,慕舆根为太师,参与辅佐朝政。
              慕容恪辅政伊始,宫庭内部并不平静。慕舆根自恃是先朝的有功旧臣,心里不服慕容恪,上窜下跳想要作乱,经过慕容恪的努力,前燕的局势遂得以稳定。东晋朝廷听说慕容儁去世,都认为中原可以收复。但桓温认为,慕容恪尚在,是东晋很大的忧患,进攻前燕的时机尚不成熟。


              IP属地:辽宁7楼2024-05-20 05:22
              回复
                自前燕建熙二年(361年)吕护判乱开始,前燕与东晋在中原展开了连绵的战事。
                361年三月,前燕太宰慕容恪统军五万,冠军将军皇甫真统军一万,共讨吕护。野王之战,吕护兵众死伤殆尽,吕护丢下妻儿独自逃奔荥阳。几个月后吕护又背叛东晋,逃到前燕。
                同年四月,东晋大将军桓温任命他的弟弟黄门郎桓豁为都督沔中七郡诸军事,兼任新野、义城二郡太守,统率军队攻取了前燕将领慕容尘驻守的许昌。
                九月,张平袭击前燕的平阳,又攻打雁门。
                前燕建熙三年(362年)正月,前燕派时任宁南将军的吕护驻军河阴,攻打陈祐驻守的洛阳。三月,东晋河南太守戴施逃奔到宛城,洛阳告急。七月,吕护退守小平津,身中流箭而死。


                IP属地:辽宁8楼2024-05-20 05:22
                回复
                  前燕建熙四年(363年),前燕向东晋发动新的攻势。四月,慕容忠攻陷荥阳。十月,前燕镇南将军慕容尘在长平攻打陈留太守袁披。东晋汝南太守朱斌乘虚攻占了许昌。
                  前燕建熙五年(364年)二月,前燕李洪开始略地河南,四月攻打许昌、汝南,在悬瓠打败了东晋的军队,前燕建熙六年(365年)三月,洛阳被攻克。
                  通过这一系列的战役,前燕从东晋手中获得了对中原的控制权。
                  前燕建熙八年(367年)五月,慕容恪去世。十二月,前燕太尉阳骛去世。建熙九年(368年)二月,前燕任命了年仅9岁的慕容暐的弟弟、车骑将军中山王慕容冲为大司马。任命荆州剌史吴王慕容垂为侍中、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IP属地:辽宁9楼2024-05-21 05:06
                  回复
                    当时,前燕国内也存在一些严重的问题。王公贵戚有很多人强占民户作为自己的衣食佃户,以至于国家的户数人口,竟少于私家,仓库空竭,费用不足。
                    慕容恪病死后,前秦、东晋都想乘机图谋前燕。然而,前秦因王公作乱,无暇外顾。只有东晋国内无事,决定北伐前燕。东晋太和四年(369年)四月,东晋大司马桓温亲率步骑五万自姑孰出发,开始伐燕。
                    六月,桓温带领水军从清水进入黄河,船只绵延数百里。
                    桓温派建威将军檀玄攻占了湖陆。前燕军在黄墟迎战,遭受重创。东晋前锋邓遐、朱序在林渚打败了前燕将领傅颜。慕容暐又派乐安王慕容臧统领众军抵抗桓温,慕容臧抵抗不住,派散骑常侍李凤去向前秦求救。


                    IP属地:辽宁10楼2024-05-21 05:07
                    回复
                      七月,桓温驻扎在武阳,前燕旧将、兖州刺史孙元率领他的亲族同党起兵响应桓温,桓温大军抵达距邺城二百里的枋头。慕容暐及太傅慕容评十分恐惧,谋划逃奔龙城。吴王慕容垂此时挺身而出,请求率军拒敌。
                      慕容暐又派散骑侍郎乐嵩去前秦请求救援,许诺把虎牢以西的地域送给他们。
                      在前燕与前秦军的合力进攻下,晋军死者数以万计。十月,天气渐冷,桓温收集余众。东晋伐燕,以失败而告终。
                      把桓温打回江南后,吴王慕容垂凯旋而归,威名越发高涨,这更引起了太傅慕容评的忌妒。慕容垂被迫携段夫人,儿子慕容令、慕容宝、慕容农、慕容隆,哥哥的儿子慕容楷,舅舅兰建,郎中令高弼等逃到了前秦。


                      IP属地:辽宁11楼2024-05-22 05:34
                      回复
                        此时,前燕朝政非常混乱。太后可足浑氏干扰政事,太傅慕容评贪得无厌,造成贿赂公行,卖官鬻爵,民怨沸腾。
                        当初,前燕向前秦求援,曾许诺把虎牢以西的地域割送给前秦,但东晋的军队撤退以后,前燕反悔,说那是派去的使者言辞失当,这引起了前秦的极大不满,成为前秦攻打前燕的导火索。苻坚以此为借口,派辅国将军王猛、建威将军梁成、洛州刺史邓羌率领步、骑三万讨伐前燕。建熙十一年(370年)十一月,苻坚率军进入邺城。慕容暐被俘。慕容暐向前秦投降,前燕灭亡。


                        IP属地:辽宁12楼2024-05-22 05:35
                        回复
                          二、前燕与拓跋鲜卑及代的关系
                          拓跋鲜卑是鲜卑地处最东北的一支,最早是在今天的黑龙江嫩江流域大兴安岭一带活动。《资治通鉴》中最早出现拓跋部记载的是曹魏元帝景元二年(261年):“是岁,鲜卑索头部大人拓跋力微,始遣其子沙漠汗入贡,因留为质。力微之先世居北荒,不交南夏。至可汗毛,始强大,统国三十六,大姓九十九。……”①1980年在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西北十公里大兴安岭北段顶巅东侧的嘎仙洞中,发现了北魏太平真君四年拓跋焘派李敞祭祖先时刊刻于石壁之上的祝文②,进一步证明了拓跋鲜卑发祥地“大鲜卑山”就是在今阿里河附近的大兴安岭北段。
                          毛下传五世而至宣帝拓跋推寅,正值东汉初年,北匈奴西迁,南匈奴保塞,拓跋鲜卑乘隙第一次南迁,至“大泽”即今呼伦池①。推寅后又经六世,至献皇帝邻时,由于年老体衰,乃以位授子圣武帝诘汾。诘汾遵命率众南迁,几经险阻,才到达匈奴故地,即今河套北部固阳阴山一带。南迁时间约在东汉桓、灵二帝之际,当时正是檀石槐部落联盟强盛时期。


                          IP属地:辽宁13楼2024-05-23 05:21
                          回复
                            始祖神元皇帝力微时(220年—277年),拓跋鲜卑开始了第三次迁徙。拓跋诘汾长子秃发匹孤率众从塞北迁居河西。“秃发”或即“拓跋”之异译。由于拓跋部众还梳着辫子,故当时人又称之为“索头”鲜卑或“索虏”,以区别于剃去部分头发的其他鲜卑部。
                            魏甘露三年(258年),力微在位第三十九年,从河套北部迁于汉定襄郡之盛乐。召集诸部,确立了在部落中的大酋长地位。力微死,诸部离叛。晋元康五年(295年)力微子禄官统领部落,分国人为中、东、西三部,自领东部。西晋永嘉元年(307年)禄官死,其弟猗卢总领三部,有骑兵四十余万。永嘉之乱后,晋并州刺史刘琨上表请求封猗卢为代公,后进封代王。以后数传至拓跋什翼犍。什翼犍曾为质子在后赵都襄国生活多年,深受汉文化影响。东晋咸康四年(338年)即代王位,置百官,制法律,由部落联盟最终转变为国家形式。


                            IP属地:辽宁14楼2024-05-23 05:22
                            回复
                              慕容鲜卑与拓跋鲜卑接触较多,而且关系密切,在前燕时期就有着姻亲关系。代王妃就是慕容鲜卑人。东晋咸康七年(341年)九月,“代王妃慕容氏卒”①。建元元年(343年)七月,“代王什翼犍复求婚于燕,”②慕容皝让他献出一千匹马作为聘礼,拓跋什翼犍不肯给,又骄傲自大,毫无女婿应有的礼节。八月,慕容皝派世子慕容儁率慕容评等人进攻代国。拓跋什翼犍率领士众避开,前燕军没有遇见敌人,于是返回。建元二年(344年),前燕同意了代王的求婚,代王什翼犍派其大人长孙秩到前燕国迎娶妻子。东晋升平四年(360年)六月,代王什翼犍的妃子慕容氏去世。
                              东晋太元元年(376年),前秦苻坚应刘卫辰之请,发幽、冀、并三州兵三十万,分数路会攻什翼犍,什翼犍兵败奔逃,被子寔君所杀,代灭亡。
                              前燕时期,前燕与拓跋鲜卑政权是姻亲关系,而且两个政权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因而是友好和睦的。这种和睦的关系为前燕政权的发展提供了周边稳定的环境,保证了前燕政权的快速发展。


                              IP属地:辽宁15楼2024-05-24 05: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