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痴吧 关注:121贴子:13,790
  • 13回复贴,共1

余杰《香草山》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编者按:

  香草山在哪里?香草山与伊甸园一样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

  爱在哪里?爱与泉水和泥土一样,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里。

  余杰向我们讲述的,不仅是一个纯美的爱情故事,也不仅是一段纯粹的精神体验,而且是我们正在经历、或即将经历的朝圣之旅。 

  也许你要问:这是一部小说?一篇自传?书信和日记?抑或散文与诗歌?《香草山》归属于什么文体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愿不愿意把它作为一面镜子,照一照自己的灵魂?

  在《香草山》中,余杰完成了一个巨大的蜕变:与其诅咒黑暗,不如让自己发光。

  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大作家罗曼.罗兰在其恢弘著作《约翰.克利斯朵夫》的首页这样写道:“献给各国的受苦、奋斗、而必战胜的自由灵魂。”在小说中,罗曼.罗兰所描绘歌咏的不是人类在物质方面而是在精神方面所经历的艰险,不是征服外界而是征服内界的战迹。同样,今天当我再次读到这句话时,尤其当我恰恰看到前一段时期饱受各种非议的青年作家余杰的最新作品《香草山》时,我感到走出新锐作家浮躁期的余杰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与其诅咒黑暗,不如让自己发光。这话是长江文艺出版社的责任编辑特意在余杰新书《香草山》上加注的,肯定了余杰自2000年北大研究生毕业、走上社会以来所完成的一个巨大的蜕变。

  进入北大以来,余杰从一个“期期艾艾”的孩子,经受“说,还是不说”的尴尬年代,勇敢向自由、理想的天空展示着自己那双虽然沉重但时刻想飞的翅膀,摸索在爱与痛的边缘:“我寻求到了‘为何写作’、‘写作什么’以及‘怎样写作’的答案。我要让我的所有文字都成为‘爱’的注释。即使是愤怒、谴责、批判,也要在爱、同情和悲鸣的笼罩之下”。32岁的青年诗人张楠在她的诗作中写道:“面对现实的残酷和未来的不可知/我将更加选择顽强。”这也许正是余杰的所面临的现实和余杰所要表达的一种愿望。

  香草山在哪里,爱就在哪里。余杰在《香草山》里向我们讲述的不仅是一个纯美的爱情故事,也不仅是一段纯粹的精神体验,而是每一个渴望爱情与获得自由灵魂者所要经历的,正在经历的朝圣之旅。要爱,就是选择自己的“香草山”,保持自己灵魂深处的“牛奶般的纯净,阳光般的明媚,细草般的清丽。”说起香草山,最让人回味并且能够藏在记忆深处的就是《圣经》上一句著名的诗意的语言:我的良人哪,求你快来,如羚羊或小鹿在香草山上。(旧约.雅歌)”香草山像伊甸园一样,充满着纯真、幸福、罪孽和苦难的地方。它既是一个不可抵达的彼岸世界,也隐喻着我们所生存的现实世界。“香草山”上有香草,有羊群,还有牧羊人。如果一个人在遇到挫折和困惑时,他便可以来到香草山寻求慰藉,而这片神奇的土地将会给予他一次又一次奋起与追求爱情、自由灵魂以及幸福生活的力量。

  《香草山》是余杰的唯一一本爱情小说,而且是自传体爱情小说,书中的男女主人公廷生、宁萱从不相识到相识,从一般朋友一步跨越到亲密恋人,自是有很多浪漫和传奇色彩。但是,作者并不是要刻意自己的恋爱生涯,而是在诠释“我们”为什么爱,为什么“我们”爱的背后不仅仅是甜蜜,而且还有无尽的叹息和受苦、奋斗、不可战胜的渴望实现人生价值的自由灵魂。值得一提的是,我是在时速高达160公里的列车上读完这部《香草山》的,我想说:通过余杰在书中所坚持的追求自由灵魂的立场、爱的毫无保留,不难发现,余杰的新书留给读者的将是这样一个深刻而且需要直面的问题:你愿不愿意把它作为一面镜子,照一照自己内心深处的灵魂?

  从形式上看,余杰小说是书信体,全书30万字则是你一言,我一语,故事不算多,但所讲述的道理却都非常深刻。如果有读者对三联出版的林达书信体著作著《历史深处的忧虑》、《总统是靠不住的》很熟悉的话,我想他就不会陌生《香草山》的书信体所具有的一种时而轻松但又言之有物、有理有据的表述风格。最后,我更愿意直接地说,这部小说不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非虚构写实作品,真实地反映了一对青年男女,在渴望爱、寻找知音、捍卫自由灵魂的过程中,诉说各自对寻找自由而付出的沉重的代价,以及永不放弃的对理想的追求。(



1楼2006-03-31 11:23回复

      从昨天一直到今天,外面都下着雨,天色灰蒙蒙的,像《红楼梦》里面那些让作者和读者一起哭泣的、所谓"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章节。

      此时此刻,我想起《火》中那些忧愤的句子。在北国的风沙中,他有冲冠的怒发吗?

      我相信,他有。他更有一颗忧愤与感伤的心。

      我给他写信的时刻,不是我有意挑选的,却恰好是一个孤独与哀痛交织的时刻。他一定跟我一样需要安慰。他身边有安慰他的朋友吗?

      我不知道他的详细地址以及与他有关的一切。然而,有过一本并不属于我的、他写的书就足够了--从"物质"的意义上来说,那本书我仅仅拥有过一天(更准确地说,一个夜晚)的时间。

      下午,下班之前,我做了进公司以后唯一的一件"假公济私"的事情:我把这封用一页便签写就的短信,放进一封特快专递里,填好他的姓名和地址。在吩咐秘书寄出一大叠商业信件的时候,把它混在"公家"的信件中发了出去。因为我实在怕自己没有勇气走到邮局亲手投出这封突发奇想的信。

      他的文章显示,他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的一个学生。那么,地址就简单地写上一个"北京大学中文系",不知他能不能收到?

      那座湖光塔影的校园让我魂牵梦绕。中学时,我曾经没日没夜地切慕了它六年。可惜,最后还是没有能够踏进去。就因为高考没有发挥好,差了几分。造化弄人,我像一枚蒲公英一样,不情愿地飘落到西湖边上的那座校园里。"暖风熏得游人醉,西湖歌舞几时休",西湖美则美矣,却不是一个念书的好地方。大学四年,浓浓的失落感一直伴随着我。

      毕业后,渐渐忘却了有关校园里的一切。照片都是会褪色的,记忆也一样;花朵都是会飘落的,梦想也一样。

      他的出现,重新勾起我昔日的梦想和创伤。他属于那座校园,那座蔡元培和鲁迅的校园,那座"五四"青年的长衫和白围巾飘飘荡荡的校园,那座在血与火中青春永在的校园。那座校园已经成为史诗,成为纪念碑,成为神话。

      北大的意义,早已经超越了一所大学。

      我有些嫉妒地想,他是多么的幸运啊。

      他能否收到这封信,在我的信写完以后,已经不重要了。

      写信是对虚无的一种反抗。但写完以后,我宁愿忘记它,让它像一个梦一样在我的生命中消失。

      举重若轻。

      正如《世说新语》中那个有名的"雪中访戴"的故事:东晋名士王子猷住在山阴的时候,一个大雪漫天的夜晚,起床对着雪景喝酒,喝到半醉,突然想起了著名的隐士戴安道,便连夜乘坐小船去看他。到了戴宅的时候,天色已亮,王子猷没有去敲门,却命令船夫开船回家。船夫问他为什么不进去,他回答说:"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我很喜欢这个古老的故事。长袖飘飘的王子猷、鹅毛般的雪花、披着蓑衣的船夫、划在溪水中的木桨……我要是画家,我会画这样的一幅神韵流动的水墨画。

      那么,我也来学学王子猷?

      可是,明天我还得去上班。睡吧,睡吧。

      今天的日记写得太长了。(


    4楼2006-03-31 11:25
    回复
      .


      9楼2006-05-01 15:10
      回复
        • 220.172.106.*
        1

        6312
        361236
        313
        12


        10楼2006-08-17 00:08
        回复
          • 222.74.141.*
          看了他们的字,灵魂深处的某种微妙被重重的触动了。恍惚间,周围的世界都不在了,只有我的心感动着,难过着,震撼着,满满当


          11楼2008-03-16 18:41
          回复
            • 123.118.64.*
            我已经向无数个身边的同事.朋友介绍这本书了!
            故事好象发生在自己的身边,亦或是就是自己!
            能感觉到作者在用心的倾诉!.............


            12楼2008-04-21 21:32
            回复
              • 58.63.115.*
              有人说是这比罗马假日中的爱情还离奇.哈哈
              我认为他们就是翻版的网恋.只不过他们的层次更高一点.一个是文坛奇才,另一个是社会精英.
              那些网恋的少男少女只不过说些唢碎的闲话.实际上本质上没什么区别.
              两个人真的的合适吗\
              他们只不过看重彼此的某些东西而已
              用美丽的语言编织成了一具世俗社会的童话,而这种童话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在上演.不同的是,他们没有他们知名度,没有他们那样的才华而已


              13楼2008-05-29 20:17
              回复
                • 125.74.120.*
                余杰的文字,让我心灵深深的触动!


                14楼2008-06-05 20:38
                回复
                  • 58.60.63.*
                  呵 好哪 这年头还有这样的爱情,真是不敢让人奢求……………


                  15楼2008-06-08 06:08
                  回复
                    • 220.114.98.*
                    我们为什么爱?为什么我们爱的背后不仅仅是甜蜜,而且还有无尽的叹息合受苦,奋斗,不可战胜的渴望现实人生价值的自由灵魂。
                    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渴求,以及对于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在这样的动力下生活,注定是孤独,无尽的、近于绝望的孤独。
                    对于爱情我相信是甜蜜的,灵魂也是绝对的忠诚,但我宁愿二人世界融入现实,归于平淡!
                    受苦怎么理解?难道来自家庭的阻力,现实的龌龊有足够强大的力量分开爱人?
                    如果那样,爱也就不是爱,而是随口敷衍小孩的把戏!
                    当爱人在一起,来自外界的苦不能称之为苦,而是历练二人最终达到价值统一的过程,不可或缺!
                    天下谁人不渴望爱情,但能牢牢抓住真爱的又有几个?也许你个性太强,不懂忍让;也许来自外界乃至家庭的阻力太大,令你不得不屈从,试问:你自己的脑袋是长在别人头上的吗?
                    面对知识,我无话可说,渴求过,但我有自知之明。
                    至于人类的苦难,我有的不只是痛彻心扉的怜悯,还有无尽的关怀和无私的资助,力虽薄,犹可赞!
                    你天天在文字上哭啊嚎啊的到底有什么用,人生短短几十年,请用行动来诠释爱情,诠释生命!


                    16楼2008-06-26 00:46
                    回复
                      • 58.18.226.*
                      想看全书类``


                      17楼2008-09-11 19:42
                      回复
                        • 119.123.155.*
                        哪里可以买到余杰的这本《香草山》?


                        18楼2009-06-29 21:07
                        回复
                          • 162.105.94.*
                          看过很有感觉


                          19楼2009-10-09 23:59
                          回复
                            • 211.138.172.*
                            太过肉麻


                            20楼2009-10-12 09: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