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吧 关注:774,700贴子:11,968,625

[原创]论孙权5次北伐魏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原创]论孙权5次北伐魏国

      作者:北欧海盗Eric

    如果说“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提供了条件,那么“合肥之战”则促进了三国的形成。

    不少人认为:我国古代第一次北伐发生在诸葛亮六出祈山期间。其实并非如此,孙权的合肥之战却是比诸葛亮的北伐还要来得早些。
    有些论文曾对“合肥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先后顺序提出了质疑,问究竟是赤壁之战先还是合肥之战先?答案都是。因为孙权一共五次北伐中原,其中一次便发生在赤壁之前。
    由此可见,人们历来认为孙权只想坐稳江山,无心图大业的观点是相当片面的,孙权在北伐这一点上也是非常激进的人物。对于孙权北伐所带来的响,讨论起来,也是十分有趣的话题。

    北伐的重心中心发生在合肥上面,合肥是赤壁战前后孙曹刘三家争夺得异常激烈的战略地点之一(另一处则是荆州),在这里先后发生了8次战争,历时长达11年(208~219年),可以说几乎连年战火不息。其中曹操出击为3次,孙权出击则为5次。

    第一次北伐发生在孙权27岁的那年,即在赤壁之战即将开打的时刻。曹操获取了荆州后曾写了封信给孙权,令孙权将其子带来给他作为人质,否则就派军南下,孙权不答应,因此得罪了曹操,曹操立即招集人马准备南下,号称80万大军——实际上是30万(演义中则为80万,而号称100万)。此时孙权已感到危机四伏,于是决定拉拢近在当阳的刘备。当时刘备新败,正值被曹操所追击(刘表死后,曹操立即进攻荆州,刘备因此败逃),孙权立即派兵出击合肥牵制曹操的军队,并派鲁肃前往当阳说服刘备促进孙刘联盟。出自共同的利益,刘备欣然答应了孙权的要求,同样也派使者诸葛亮回应东吴。曹操由于受到了孙权的挑战,马上派兵转过头来攻击合肥,孙权见成果已到,立即退兵到九江,第一次北伐也因此结束,这次北伐是比较成功的一次。

(第一次北伐促进了孙刘联盟,孙权以少制多,其处事态度亦果断坚决,为之后的赤壁之战打下伏笔)

    第二次和第三次北伐发生在赤壁之战后不久,由于两次战争时间拉得很紧(210~216年),且两次作战极其激烈,所以放到一起来讲。这一次曹操吸取了之前的教训,加强对合肥的防守与作战,吴魏双方关系陷入了极度紧张的状态,吴国首都告危。面对这种情况,孙权将不久前刚攻下的江陵等地区暂时“借”与了刘备,意让刘备牵制曹操,刘备认为获得荆州有利于截断孙权与刘璋的联系便因此派兵前往占据,东吴的防守缩到江夏一带。此后孙权开拓南京(建业),并南征拿下了交州(今广东广州地区,由此可见,孙权一生并不只将领土到荆州一带而已)等地区,加强对江南一带的统治,力量获得发展,巩固了南京政权。
    213年,孙权濡须口以7万军抵挡住了曹操的40大军。一次,孙权乘船前往曹营探明虚实,曹操下令放箭,结果箭支射在了船只的侧身上,为了不使船倾斜,孙权令部将把船只调过头来使得船身另一面也受射箭,保持了船的两边平衡,当曹操看到此事时不由地望江兴叹,对这个小了他多达30岁的年青君主赞叹不已。这就是演义中诸葛亮草船借箭的原形了。
    214年,曹操见双方形势没有多大转变,于是亲自前往督战,但双方相持了将近一年,仍然没有改变多大的局面。此时曹操北方战事告急,且马超、韩逐起兵攻魏的意图有所显现,曹操为了保往合肥,便不惜派张辽、乐进、李典三位大将领7000兵力驻守合肥牵制孙权。
    215年,孙权趁曹操忙于北方战事之际派5万兵力出击合肥,张辽等人英勇作战,终使孙权连攻3月不下,被迫辙军,就在孙权退兵的时候,张辽率800兵力出其不意地前往攻击足步未稳的吴军,孙权对这突如其来的变化大感震惊,为了避免已军慌乱,他令军队加速辙离,本人走在军队的后头,差点被张辽所擒。孙权此次作战,为他的年青气盛付出了代价,出击合肥前,孙权血气方刚,拒绝等待援军的到来,要求身先士卒亲自前往前线作战,结果太过糙急反而被张辽杀退,如非程普前来求援,后果恐怕不堪设想。部将张弘事后对他进行了批评:“主公持盛壮之气,轻视大敌,三军之众,莫不寒心……上场杀敌,是偏将之责,非主公所宜也。主公应保全自身,发放号令,怀王霸之计。应以战略、谋划为重,不该随便以身犯险。今日宋谦(孙权的侍卫)之死,皆主公之过也!今后切宜保重。”孙权听后便自我批评道:“是孤之过错,从今当改之。”孙权勇于自责的作为,为争取将心赢得了良好的基础。而甘宁“百骑劫魏营”的壮举,大概也发生在这一时期。(另注:孙权在此战役中虽失的几名将领中,并没有太史慈,太史慈早在赤壁之战前(206年)已经病逝,并没有和张辽交过手)



1楼2005-02-10 19:23回复

        五次北伐战争告终了,但北伐并没有因此而结束。孙权装疯卖傻、能屈能伸,希望别人认为他是块没有志向、鼠目寸光、不思进取的软骨头,但曹操是个富有长远眼光的英豪,他当然不会那么容易就上孙权的当,从而去轻视孙权了。“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不少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搞不清楚曹操为何要这么说,甚至不明白曹操究竟是想赞扬还是想贬低孙权,还有人说“后世人就凭此一句话就将孙权列为人杰,简直滑稽之极!”。实际上,这句话是因为曹操四处征讨,同时却又受到孙权连年咄咄逼人的挑战与牵制,导致自己的军事进程放缓,内心所发出来的真实感概,而不是嘴上随便说着过过瘾的。且孙权有此宏图大志,坚持抗战,见识多广的曹操面对着这位年青的后辈,怎能不将他与刘表、袁绍的儿子拿来相比较呢?怎么不会希望孙权就是自己的儿子啊!曹操老年时,面对江东人士的顽强,他已知自己再也无力南下夺取江东了,“生子当如孙仲谋”正是曹操此时的真心感叹。

        孙权的北伐的影响是巨大的,作为已迈入现代化的我们,当然不能像以前一样,一味地贬低曹魏、轻视江东了,三只眼看三国,自然就能悟出我们所不知道的三国,从而不会永远地被一种观念所束缚。最后,我想把这5次北伐中的三位英杰人士赞一番,由于孙权是北伐的主角,所以就先赞孙权吧。

    赞孙权:在五次北伐中,孙权头脑冷静,在内外皆有忧患的情况下,多次以弱制强。犯了过失后勇于自责,赢得将心。大胆决策,动用弹性外交,为巩固东吴政权打下良好的基础。

    赞曹操:曹操的军队虽远强过东吴军,但在面对南北皆乱的情况下仍镇定自如,处事稳如泰山,北击马超、韩逐、张鲁临危不乱,南敌孙权不惜动用良将精兵加以牵制,不愧为一代名君。

    赞刘备:善于把握时机,在削弱吴魏二势力的问题上当机立断,趁孙曹二人南北大战时和曹操忙于北方战事时立即夺下益州,蜀国由此得以开创。

        北伐战争我就写到这里吧,有时间的话我会把这篇文章加以修改和补充。


    3楼2005-02-10 19:23
    收起回复
      怎没人顶?


      4楼2005-02-26 11:52
      回复
        .


        IP属地:四川5楼2007-04-27 09:38
        回复
          • 222.215.148.*


          6楼2007-04-27 11:07
          回复


            没有孙权牵制,大耳怎麼能够安心下荆南,进西蜀


            IP属地:江苏7楼2007-04-27 11:28
            回复
              • 60.190.210.*
              不错!顶


              8楼2007-04-27 11:30
              回复
                不错!顶一下!


                10楼2007-05-19 19:11
                回复
                  还乙醚爱甲醛


                  IP属地:广东11楼2007-05-19 22:05
                  回复
                    • 125.93.186.*
                    孙权的北伐基本被人遗忘了。。。


                    12楼2007-05-19 22:32
                    回复
                      • 221.9.6.*
                      路过要回帖 顶下


                      14楼2007-06-15 12:48
                      回复
                        • 58.34.187.*
                        楼主说孙权第二次北伐时把江陵借给刘备,不知道这个是不是有什么根据或出处


                        15楼2007-06-15 14:15
                        回复
                          曹操犯了大错,他为什么老是想去打江东?而不去打刘备,不明白


                          16楼2007-09-14 23:54
                          回复
                            • 222.240.164.*
                            蜀汉关口多,山路难行,蜀汉离曹魏后方补给远.蜀汉防御主要于汉中,必定于重兵防守难于攻占.
                            孙吴只有长江为天险,只要曹魏熟悉水军,长江就是曹魏和孙吴兵力对抗的地方.孙吴交通方便,便于曹魏后方的补给.孙吴战线拿的比较开无难攻取的关卡.


                            17楼2007-09-15 00: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