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和吧 关注:160贴子:182
  • 2回复贴,共1

有原则地放手 有规矩地自由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要敢于对孩子放手!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灵魂主权,要让孩子做真正的自己。”这是我常对家长说的话,包括当面咨询过我的家长,这些话应该听着挺耳熟的……然而,即使当面咨询的家长也会把“放手”理解为撂挑子,就是孩子的什么事都不能干涉了,为了孩子保持一个好的心情,干脆不敢批评,不敢指正,不敢训斥,甚至当爷养着了,这种断章取义地理解是非常可怕的,一知半解,盲目实施反而会导致孩子越惯越坏,学习不敢提,电脑不敢管,手机随便玩……
一QQ留言说:“看了你的日志,我的理解就是不管孩子,让他心情好起来,病就会好,我理解的对吗?”
肯定不能这么理解呀,恐怕不只一个人是这样的认为吧?
“……说这个病要放开,小孩子要干嘛就干嘛、看电视什么的,也要随便他看,有一个小孩子就这样啊,电视游戏随便玩、妈妈说他,他就说,是天气人和说的,可以让随便玩的。”
这是撂,而不是放,一盘散沙的感觉。能理解到这个水平,能加工这种味道?你说还有什么可说的?……
“老师好,这两个月孩子的症状依然如故,还是经常翻白眼,不过感觉上是好一点了,平时牢记老师的理念,尽量放开,学习上少管,可假期里孩子总是想着玩游戏,老是念念不忘,我感觉很头疼,都快十五岁了,管严了不行,但又不敢放开,不知道怎么办了,孩子心力不强,总觉得父母带不起来。”
这样家长肚子里根本就没个分寸,症状能不依然如故吗?想着理念,尽量放开,可你没做呀!只是简单地表演了吧?!否则他迷恋游戏你咋会头疼?假期你说不玩游戏还能干啥?陪你散步?刻苦学习?你的话语中透露出你的茫然和无奈,薄弱和焦虑,对孩子的电脑游戏根本就无可奈何……


IP属地:山东1楼2015-02-04 08:47回复
    我文化水平不高,人也老了,越来越懒得再敲打键盘,感觉实在太费时费神,但是,偶尔也想把自己知道的尽量告诉大家,信不信是你的事了。大家提到的或我遇到的,都尽量简略地形成文字,如果你只看一篇两篇内容,往往会一点代面或断章取义,包括当面咨询,一个人一个样,一个家庭一个样,有人一下就明白,有人说好几遍也理解不够,比如安阳的娘俩,我们谈及的问题一个十岁的孩子都已经相当明白了,家长却理解不到位,后来只能告诉家长管好自己,做好自己的事,只要你不迁就和干涉,孩子自己能处理好自己的事。永昌的一对夫妻呢,丈夫一听就明白,妻子虽然挺努力,但毕竟成长过程致使性格和观念一时难以转变,遇到这种情况相对比费时费力而收获小。还有的家庭一盘散沙,夫妻形同陌路,消极纠结,气场污浊,这种情况孩子好病的机率相当低,这种情况下,女家长多数缺少精神寄托,把精力完全寄托在孩子身上,儿子受一点委屈或伤害,都像在戳家长的心,这种情况下孩子基本没有好病的条件,这种人好不了病多数会指责医生或咨询师的过错,因为他们陷在深深的泥潭里,极其渴望抓到一根救命的稻草,稻草一断就会让他更加失落和躁抑,只有把失败的怨气洒在救助者身上,其实这类人未必是心坏,而是试图摆脱痛苦深渊的焦急,就像家长对孩子恨铁不成钢一样,你也会说:“你怎么这么没用呢?”其实你是希望孩子强大起来……所以,调理抽动症就不是简单的治个症状了,而是挽救生命,挽救家庭,唤醒家长、改变人生,应当是一人治病,全家受益……咨询过程中,总有一天一个效果的,但这不可能是多数,更不可能是所有人,因为成长背景不同,性格心态差异。有一天一个效果的就有十天不变化的,这就是人心有别,接受差异……
    再者,为什么有些家长找不到感觉?因为家长自己就没有经历过自然成长,习惯于虚拟的认知成长,而不是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感觉在自己的经历中成长,致使认知远远大于灵性,这完全是两种生命经历造就的不同精神状态,本来抽动症的的确确是很容易的事,但找不到感觉的时候,习惯了固有的思维模式,总想学习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那就不好弄了,生活是一种感觉,而不是具体的方法,神经症也是一种感觉,而不是用现代仪器可以检查出来的具体病灶,感觉上的东西必须用超越仪器方式去认识和解决,而不是非要用医学能够解释的理论来求证,当前的医学尺子本来就量不到这里,现在还难以用仪器检查出一个人的感觉,这就需要换思路,用螺丝刀和扳手是解决不了电脑程序问题的。


    IP属地:山东2楼2015-02-10 12:00
    回复
      老师说的太对了,我就是没有理解透,孩子现在也没好。我要继续学习,努力!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5-02-11 15: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