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年吧 关注:52,280贴子:7,722,605

回复:再度怡闲游珍藏版【仅供观赏、请勿跟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西施桥:
相传春秋未年,吴越纷争,越国战败,献美女西施与吴王。吴王夫差为取悦西施,在秀逸的灵岩山顶建造管娃宫,又在紫石山增筑姑苏台,“三年聚材。五年乃成”,源源而来的木材堵塞了山下的河流港渎,“积木成渎”,木渎便由此得名,西施桥也因此建成。






永安桥:
明弘治十一年傅潮所建。王少牧有诗咏之:“永安桥上祝长安,人自扬镳各往还。折柳应歌三叠曲,烟波浩渺忆乡关。”看来此桥在古代还是人们践行送别的场所。经历了五百多年的风雨,石桥已经满是斑驳痕迹,爬满了茂盛的植被,古朴中显出生机。桥北头有一座半平方米大小的小庙,有很多燃烛焚香的残迹,里面已经没有神像,也不知供的是不是土地爷。永安桥北不远,坐落着一座羡园,因是严姓人家产业,通称严家花园,是木渎古镇的一处著名景点。


IP属地:黑龙江7244楼2016-04-02 15:21
回复





    清荫居:



    静中观:



    IP属地:黑龙江7248楼2016-04-03 13:38
    回复


      友于书屋:
      经曲折长廊,过清荫居和静中观便是友于书屋,此为羡园旧名,引自《论语》“友于兄弟”,指兄弟友爱。友于书屋是严家藏书之所,颇多珍藏,严静波(家淦)先生幼年曾在此通览经典古籍,四岁吟诵唐诗,六岁熟读《易经》。驻足友于书屋,赏百年玉兰纯白之花色,嗅宜人之清香,兰芬益文思,自是文人墨客风雅之举。
      友于书屋为自成一体的独立庭院,前院湖石数片,花木扶疏,室内经典古籍,书香飘溢,实在是一个专心攻读的“藏修密处”。在严家花园幽曲静美的环境中,友于书屋等建筑偏居一隅,清幽曲奥,具有幽人般的情致。





      夏景区:
      出友于书屋,穿过绿藤茵绕的假山,但见一泓黄石环绕的清池,池中游鱼穿梭,池边轩亭环立,院中绿树浓荫,此为夏景区。假山尽头,视野顿显开阔,但见碧水清天,荷风四面,心中的暑气俗尘早已随着清风清散殆尽。环顾四周,澹碧轩、织翠轩、澈亭、锦荫山房和延青阁皆掩映于绿树丛中。




      IP属地:黑龙江7249楼2016-04-03 13:39
      回复
        秋景区:
        随着曲廊向北延伸,过池塘,即进入秋景区。此区由两部分组成,一宜折桂,一宜登高,均秋令应时景致。闻木樨香堂四周遍植桂花,仲秋月夜,丹桂飘香,芬芳馥郁,闻之令人坦怀若荡,心旷神怡。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园主于此焚香点烛,供拜月神。严氏儿孙折桂嬉戏,以寓“蟾宫折桂”高中之意。穿过眺农楼和见山楼前幽静的院落逶迤向东,来到环山草庐,一座宽敞平台贴水而筑,视野豁然开朗。隔水望去,一座湖石假山起伏绵延,山巅一亭翼然,山间清流潺潺。假山东侧为采秀山房,北接爬山廊。无论是在环山草庐的二楼,还是伫足假山之巅的宜人亭,均可放眼北望,远处灵岩山古塔钟楼的倩影清晰可辨。
        宜人亭:


        环山草庐爬山廊:
        爬山廊也较罕见,此廊依地势而建,随地形升高,连接自然,造型优雅,使人在不知不觉中从平地漫步至环山草庐的二楼。






        清苑轩:



        IP属地:黑龙江7252楼2016-04-03 13:40
        回复
          冬景区:
          置身环山草庐似乎已是园之尽头,孰料经东北角一侧门右折竟是别有洞天。此处已是冬景区。这里建筑密度很高,曲廊厅堂,交叉搭接,形成多处特色鲜明的小庭院。
          疏影斋:
          “环池湖石错布,修木灌丛,深浅相映,环境绝幽。疏影斋前,满植梅花,小雪初霁,红英绿萼,颇有宋代词人姜夔“暗香疏影”之意境。 ”




          海棠书屋:



          围廊:

          曲桥:
          院中有小池一泓,上跨石梁,作之字形,北为“忆梅厅”,南为“海棠书屋”。



          IP属地:黑龙江7253楼2016-04-03 13:41
          回复
            盎春亭:



            宜闲亭:
            “清漪桥”边有一亭,叫做“宜闲亭”,坐可观鱼,并宜分赏东西两处湖景风貌。



            清漪桥:


            宜两亭:
            于“宜闲亭”中北望,高处“宜两亭”隐与翠林之中,尽得美景其中。



            IP属地:黑龙江7254楼2016-04-03 13:42
            回复



              抄手游廊:
              连接春晖楼和舞彩堂的抄手游廊中,悬挂着很多古旧的木制匾额,都是赞美品德和寿辰的吉祥祝福话语,有的描金彩漆都褪色、脱落,愈加显出历史的沧桑。漏窗上则是塑造着花鸟虫鱼,还有琴棋书画。
              惟德远馨:

              稀龄介祉:

              懿德神明:

              花灿西池:

              策名天府:

              双鸠步瀛:

              稀龄衍庆:


              IP属地:黑龙江7256楼2016-04-03 18:23
              回复
                萱荣甲庆:

                寿世鲍桓:

                花龄延庆:

                淑德永龄:

                耋寿齐眉:

                西园
                西园原是明代秀野园,有一处很大的池塘取名“羡鱼池”,正是荷花绽放的季节,田田荷叶在烈日下看起来分外清爽。池北的两座轩厅内就是清代圣旨馆,其间以走廊相连。
                清代圣旨馆:

                清代圣旨馆屋脊上的八仙雕塑:

                简介:
                西园内设有木渎圣旨珍藏馆,分为四个部分:清代圣旨馆、科举制度馆、宫廷用品馆、清代牌匾馆。清代圣旨馆共陈列有清代十位皇帝的二十道圣旨,既有颁给五品以上官员的七彩绫诰命圣旨,也有颁给六品至九品的素绫敕命圣旨,以及收藏圣旨的秘箱、悬挂于厅堂之上显示家族荣耀的木刻圣旨匾额等。


                秘箱:
                保存圣旨的秘箱,不仅雕刻“奉天诰命”字样,还雕饰着云龙纹、人物纹,做工精细。清代圣旨馆共陈列有清代十位皇帝的二十道圣旨,既有颁给五品以上官员的七彩绫诰命圣旨,也有颁给六品至九品的素绫敕命圣旨,以及收藏圣旨的秘箱、悬挂于厅堂之上显示家族荣耀的木刻圣旨匾额等。
                对于圣旨的保管,历代都有相当严格的规定。清代官员在得到皇帝颁发的圣旨后,就把圣旨小心翼翼地珍藏于秘箱内,而另外复制木刻匾牌悬挂于厅堂之上,以显示家族之荣耀。如果遇到水、火或偷盗导致圣旨毁失者,经申请复议,准许补发;如果是因为收藏保管不慎导致圣旨被虫蛀、损坏者,轻者罚俸六个月,重者革去官职;最为严重的就是将圣旨典当,就违反了大清刑律,除了追夺缴还圣旨外,还将移交刑部,以欺君之罪论处。
                以往都是在影视片或者戏剧表演中看到钦差大臣或者内侍宣读圣旨的情形,那短短两尺长的明黄“圣旨”不过是道具。在清代圣旨馆,看到的可都是货真价实的圣旨,长者可达到数米米,短的也有一米多长,内容详尽地记载了褒奖事迹、受奖人情况等。
                清代圣旨采用了满汉两种文字,体现了满洲人入主中华后,吸收汉族文化,任用汉官帮助治国的统治策略。圣旨满汉文字内容完全对应,从上至下书写,汉字自右向左排列,满文自左向右排列,在圣旨中部结束,落款年号日期“某某年某月某日”,钤盖玉玺。


                IP属地:黑龙江7257楼2016-04-03 18:24
                回复
                  蕉绿轩(羡鱼池西北角):
                  宫廷用品馆内摆放着古典家具桌椅,展柜中陈设着介绍清代宫廷生活的图片、文字和实物展品。



                  走廊:
                  宫廷用品馆的建筑以两层走廊衔接东侧的科举制度馆,行走其中可以避免日晒雨淋之苦。庭园中除了湖石点缀,还有不少植被。


                  科举制度馆:
                  科举制度馆内悬挂着高中者的牌匾,陈列着科举考试的试卷、四书五经,甚至还有考生作弊用的小抄夹带。
                  没有多少清代牌匾,大概先前在连接舞彩堂和春晖楼的游廊里所见以及各处建筑中悬挂的那些牌匾便是展品了。

                  东园(沈寿故居)
                  两层游廊犹如高高的界限,将东园与中路庭园区隔开来。相信就算过去春晖楼御戏台唱戏,那股热闹也不大会影响东园的清净,不负小隐园的旧名。

                  小隐园:
                  话说“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小隐斋的名字寄托了园主不问世务的心境,正好悠游于小隐园中。


                  池塘:
                  小隐园中池塘,虽没有西园秀野园的羡鱼池广大,但有小巧的可爱,漂浮着半塘睡莲,倒映着青天、白云、花木,自成天地。


                  IP属地:黑龙江7259楼2016-04-03 18:27
                  回复
                    沈寿故居:



                    最后转向山房西南角秀野园
                    秀野园“原是明代东林党人王心一的别墅,建成于崇祯四年。王心一因弹劾宦官魏忠贤,被削籍遣归。先在苏州建造归田园居,即现在拙政园的东园部分,仍嫌城中烦嚣,便在木渎香溪之滨建“秀野园”,时常邀上三五志同道合者,在园中游观酬唱,排遣情怀。不久,王心一重被朝廷起用,先后做过太仆卿、应天府尹、少司寇。后里人韩璟改为“乐饥园”,有秀野草堂、桐桂山房、乐饥斋诸胜。”
                    来到西部主花园中,便会觉得此处水域宽广,周围建筑雄伟,与古戏台浑然一体,北方皇家园林气息俨然其中。全园中部大片湖水名为“羡鱼池”,池北为秀野草堂、桐桂山房等厅楼轩榭一列排开,池中间有一小岛,岛上建有一圆亭。

                    羡鱼亭与曲桥:

                    荷香舫






                    IP属地:黑龙江7262楼2016-04-04 10:30
                    回复

                      竹啸亭



                      玉音亭







                      IP属地:黑龙江7263楼2016-04-04 10:31
                      回复
                        榜眼府第
                        榜眼府第在木渎镇下塘街,为林则徐弟子晚清启蒙思想家、政论家冯桂芬的故居 ,其宅坐南朝北,门对胥江,前宅后园结构,具有典型的清朝早期江南宅第园林建筑风格。
                        科举时代,以殿试及第之首名称状元,二名称榜眼,三名则为探花。 冯桂芬(公元1809-1874年),字林一,又字景亭。苏州府吴县人,晚年归隐木渎。冯桂芬自幼聪明颖异,二十岁时补县学生员,后为时任江苏巡抚的林则徐识拔,招入抚署学习,赏识有加,称冯为“国士”、“一时无两”。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冯桂芬中庚子科一甲二名进士,从此进身仕途。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任詹事府右春坊中允。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辞官回乡。咸丰末年(公元1861年),冯桂芬任李鸿章幕僚,期间,他完成了政论代表作《校邠庐抗议》四十篇,主张“采西学”、“制洋器”,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努力寻求救国良策,成为洋务思想的先导。
                        冯桂芬故宅坐南朝北,门对胥江。冯宅分前宅和后园两部分,具有典型的清朝早期江南园林建筑风格。前宅先存三进,分为门厅、大厅和楼厅。出大厅西折有花篮厅和书楼。花园在原园址废墟上重建,以池为中心,厅、轩、廊、榭、桥和黄石假山散落其间,高低错落,绿树掩映,充满了诗情画意。整个园宅占地近十亩。
                        榜眼府第里有三件宝,即砖雕、石雕、木雕,被称为“江南三雕”,除了上述的木雕花篮厅和砖雕门楼外,第三件宝便是庭院东侧廊内的石刻《盛世滋生图》。原图为清人徐扬所绘,写实性地描绘了康乾盛世姑苏的繁华景象,图中描绘的一村、一镇、一城、一街,竟有一半在木渎。现图为木渎民间雕刻家所刻,由八块长一点二米的灵岩山砚石组成,采用阴刻手法,画面线条流畅,气韵生动,成功地表达了原作意境。榜眼府里三件宝荟萃了吴地民间艺术的精华,融诗、书、画、刻于一体,驻足其间,就像徜徉于一道艺术和文化的河流之中。





                        显志堂:
                        榜眼府第是冯桂芬晚年归隐木渎后所筑穿过门厅,大厅豁然入目,抬头可见 显志堂 匾,白底黑字,古朴凝重,为冯桂芬当年自题堂名 屏门正中一幅元人盛懋的山水中堂 秋舸清啸图,有联曰: 涧流浚多生我禾稼,泽皋之上来观柘桑 由冯桂芬自撰并书.






                        IP属地:黑龙江7268楼2016-04-05 18:30
                        回复
                          冯宅分前宅和后园:
                          冯宅分前宅和后园两部分,具有典型的清朝早期江南园林建筑风格。前宅先存三进,分为门厅、大厅和楼厅。出大厅西折有花篮厅和书楼。出大厅西折有花篮厅和书楼。花园在原园址废墟上重建,以池为中心,厅、轩、廊、榭、桥和黄石假山散落其间,高低错落,绿树掩映,充满了诗情画意。整个园宅占地近十亩。





                          校邠庐:
                          校邠庐系冯桂芬书房,曲船篷轩、贡式回顶和茶壶档轩三轩连缀,结构组合同中有异,浑为一体,其构造与一般厅堂不同,两根步柱并不落地,而是用短柱代替,短柱雕刻成花篮模样,高高挂在草架梁上,俗称“花篮厅”。这种厅堂的特点是空间大,采光好,作为书房尤为适宜。在太平天国起义期间,太平军一度攻占苏州,冯桂芬避难到上海,写作了大量政论。后来,他将在上海期间的政论加上少量旧作一共47篇,编辑成政论集《校邠庐抗议》。






                          IP属地:黑龙江7269楼2016-04-05 18:31
                          回复






                            《盛世滋生图》(又称《姑苏繁华图》):
                            出大厅,在通楼厅的东西两侧是两条长廊,东侧廊中陈列一幅长九点六米,高零点七米的石刻《盛世滋生图》(又称《姑苏繁华图》),此图为木渎民间雕刻家所刻,由八块长一点二米的灵岩山砚石组成,采用阴刻手法,画面线条流畅,气韵生动,成功地表达了原作意境,实为宅中一宝。


                            榜眼府第花园:
                            从东路的芙蓉楼走出,便来到了宅后的花园。这处园子也是1998年时在旧园址上重建的,以池塘为中心,榭、亭、廊、桥和黄石假山散布其间,高低错落有致,花树掩映,又正值荷花盛开的时令,充满了诗情画意。
                            邀月招云榭



                            IP属地:黑龙江7271楼2016-04-05 18:36
                            回复

                              望山亭:



                              戊寅亭:



                              IP属地:黑龙江7272楼2016-04-05 18: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