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列舰吧 关注:333,099贴子:3,254,703
  • 5回复贴,共1

七炮塔传奇——“阿金库尔”号战列舰的故事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战列舰推销员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十年是无畏型战列舰的黄金岁月,拥有这种海上堡垒的数量和质量代表着一个国家在列强中的地位。战列舰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昂贵的商品,成功地推销一艘战列舰意味着一桩大约250万英镑的交易和在2至3年内给数千人提供就业机会,也意味着买方国家在政治和经济上甘心接受来自卖方国家的影响。各大造船公司的商业代表们奔走在世界各地竭力推销自己生产的战列舰,他们背后有自己国家财政和外交部门的强力支持,驻外领使馆和国家银行都会为签订合同竭尽全力。当然推销商们无法携带样品,但他们大多率领着一支庞大的由技术专家和财政顾问组成的队伍,带着精美的战列舰模型和成箱的设计蓝图,通常下榻在高级酒店并且出手阔绰。在1914年以前,世界上最著名的造船公司主要有德国的克虏伯、布洛姆、福斯,美国的纽约造船厂和Fore River造船厂,英国的维克斯-马克西姆和阿姆斯特朗-威特沃斯。另外法国和意大利也有一些有实力的公司。他们的船台上摆满了为西班牙、土耳其、俄国、葡萄牙、智利、罗马尼亚、秘鲁、墨西哥和阿根廷等国家建造的战列舰、巡洋舰和驱逐舰。但他们中实力最雄厚的还要算是英国的阿姆斯特朗公司,它巨大的火炮制造厂和船台排列在纽卡斯尔的泰恩河北岸。阿姆斯特朗公司就是纽卡斯尔的象征,在颠峰时期它雇有3万名工人。但是公司的兴衰是由国际局势来决定的,一次成功的和平会议就意味着世界上某个地区很长时间内没有生意可做,而南美国家间的一点摩擦,或巴尔干局势的小动荡都能让纽卡斯尔的居民们喜气洋洋。
1904年阿姆斯特朗公司董事会作出了一项十分明智的任命:让尤斯塔斯?休?但尼生?伊恩古尔负责公司出口舰艇的设计、建造与销售工作。伊恩古尔高大清瘦,具有那些外国海军部长或外交官都喜爱的真诚而有极富权威感的贵族气质。他的一个叔叔是皇家海军上将,而舅父就是英国著名诗人但尼生。年轻的伊恩古尔在英国舰艇专家,后来曾担任海军总设计师的威廉?怀特爵士推荐下进入阿姆斯特朗公司,在最初的6年中他整日和铁匠和木匠厮混在一起。随后他进入海军学习舰艇设计和建造,又在凯利地塞造船公司工作了一段时间。1902年伊恩古尔重返阿姆斯特朗公司。作为舰艇设计师和推销员他在两年内访问了法国、意大利、希腊、土耳其、中国、日本、西班牙和多个南美国家,详细研究了这些国家海军舰艇的建造与装备情况。和他的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竞争对手不同的是伊恩古尔没有带上大批的随从和顾问,而是只和他的妻子一起旅行,凭他从少年时代就具有的对大型战舰的热爱,多年的舰船设计经验,风度翩翩的个人魅力以及阿姆斯特朗公司的实力和威望来说服那些追求政治资本的政客和渴望建立功名的海军上将们。
世纪初的南美洲是块不安定的大陆,政客和将军们血管里流着和他们伊比利亚半岛祖先一样好斗的热血。在几个南美共和国中,巴西是最好战的也是最富挑衅性的,尽管邻居们并没有真正威胁到她,但她和智利以及阿根廷的边界上经常发生小规模的武装冲突。南美国家经济都不发达,她们根本无法支付得起购买和维持一支由大型战舰组成的海军,但出于自尊和安全她们不惜血本开始了疯狂的海军竞赛,最先是从美国或欧洲国家购买一两艘过时的舰艇,随着欧洲无畏舰竞赛的狂热症传染到南美,世界各大造船公司终于开始对这块贫穷的大陆注目了。
1904年12月14日,巴西国会通过了一个庞大的海军发展计划,准备购买包括3艘战列舰在内的29艘军舰。正当巴西政府和包括阿姆斯特朗公司在内的多个制造商谈判时,传来了英国正在建造一种超级战列舰的消息。伊恩古尔建议巴西政府暂时不要匆忙下订单而等待来自英国的情报。一年多后无畏舰的面纱终于被揭开,阿姆斯特朗公司立即向巴西推荐了一种在无畏舰基础上改进的战列舰。1907年巴西订购的两艘战列舰分别在阿姆斯特朗公司和维克斯公司开工。虽然第三艘战列舰的计划被暂时取消,但1910年巴西就拥有了两艘强大的无畏舰——“米纳斯吉拉斯”号(Minas Geraes)和“圣保罗”号(Sao Paulo)。巴西人的计划刺激了整个南美大陆,智利很快向阿姆斯特朗公司订购了两艘战列舰,其他国家如乌拉圭、委内瑞拉等也纷纷购买二手军舰,就连厄瓜多尔也买了一艘二手鱼雷艇开到海上兜风。阿根廷本来向阿姆斯特朗公司订购了两艘1000吨的炮舰,当议员们看到对手的举动后立即改变主意于1908年12月宣布将订购两艘战列舰。
阿根廷的计划给所有的舰艇制造商打了一针兴奋剂,两艘战列舰的开销将占到阿政府岁入的1/5。英法德意美等国的商人蜂拥而来,但阿根廷政府却有点三心二意,他们连续三次要求竞标公司给出图纸但都没有下文。1909年12月伊恩古尔和他的妻子带着第四张蓝图来到布宜诺斯艾利斯,他对阿姆斯特朗公司拿下合同信心十足。但没想到美国人这次出奇制胜,派出了国务卿诺克斯担任说客,终于在最后时刻取得了成功。阿根廷将两艘总价值440万英磅的战列舰制造合同交给了Fore River造船公司。这次意料之外的失利给了伊恩古尔一记重击,但悲剧还远没有结束,他的妻子在炎热的阿根廷首都患上了重病,一周后在旅馆去世。伊恩古尔只能带着丧妻和生意失败的双重打击返回英国。


1楼2007-09-09 15:57回复
    “这船是我们的了!”

     1910年1月5日阿姆斯特朗公司向巴西交付了“米纳斯吉拉斯”号战列舰。8个月后维克斯公司交付了“圣保罗”号。当“圣保罗”号回国途中顺访葡萄牙时,巴西水兵们目睹了葡萄牙海军的一次哗变,军官被枪杀,城市被炮击,国王仓皇出逃。水兵们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手中掌握了多么强大的武器——“圣保罗”号的火力比整个葡萄牙海军还要强大。果然“圣保罗”号返回巴西后不久就和“米纳斯吉拉斯”号在新总统就职大典期间一起发动了兵变,后者的舰长被杀。水兵们提出了改善伙食和居住条件,取消体罚和赦免哗变人员等要求。在政府尚未回应时两舰就炮轰了里约热内卢的政府机构和兵营,由于都是新手,炮弹炸死了许多平民。在对峙了两天后政府接受了水兵们的条件,事件才得以平息。
    但是哗变事件显然没有减低巴西政府继续扩充海军的热情,新任海军部长德阿兰卡(de Alencar)宣布将购买第三艘战列舰。内阁和议会都希望这艘战舰能拥有更大的排水量和更强大的火力,不仅超过阿根廷和智利订购的战舰,也要超过英德美海军的最新战列舰。德阿兰卡个人的设计是装备12门14英寸主炮,14门6英寸和14门4英寸副炮,排水量31600吨。巴西海军上将格迪斯(Guedes)甚至要求装备12门其他海军列强十几年后才有的16英寸巨炮,6门9.4英寸和14门6英寸副炮,侧舷火炮齐射的总弹丸质量达4万磅,而当时美国最新战列舰的这一指标仅为9千磅。
    阿姆斯特朗公司对这些都不太感兴趣,技术指标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意义,如果有什么军舰是他们造不来的,那对其它造船公司来说就更不可能。对英国人来说最重要的是一旦技术数据被确定就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出几套设计蓝图并抢在别家公司之前与客户谈判并签下对自己最有利的合同。至于伊恩古尔则早就盼着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悲剧之后能重返南美,不仅一扫上次失败的阴霾,而且能有机会再次建造他心爱的大炮巨舰。
    1910年4月巴西海军上将德巴塞拉(de Bacellar)抵达伦敦组建了一个长驻欧洲的巴西海军代表处,实际上就是一个长设采购团。但在阿姆斯特朗公司看来巴西第三艘战列舰的建造合同非他们莫属,他们不仅为巴西建造了多数军用舰艇,而且德巴塞拉和伊恩古尔早在设计与建造“米纳斯吉拉斯”号时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其后的几个月在阿姆斯特朗公司位于埃尔斯维克的设计部门里,德巴塞拉和伊恩古尔和公司总设计师J.R.佩雷特一起商讨了新战列舰的设计细节。到1910年秋天一艘排水量31000吨,装备12门14英寸主炮的战列舰已在图纸上定型,其排水量比“米纳斯吉拉斯”号大了近50%,侧舷火力提高了一倍。巴西人将她命名为“里约热内卢”号,阿姆斯特朗公司则称之为690号设计,一切看起来都那么顺利。但这一切被突如其来的变化打断了。
    1910年11月巴西海军部长德阿兰卡卸任,新任部长雷奥(Leao)海军上将决心以更加谨慎的态度来对待新战舰的采购,他在正式上任前游历了整个欧洲,并在上任后立即冻结了新战舰的采购计划。在欧洲雷奥上将访问了英法德所有的大型造船公司,他的最后一站是克虏伯公司位于基尔的日尔曼尼亚船厂,克虏伯公司的设计人员热情的接待了这位上将,他们已经失去了巴西和阿根廷共4艘战列舰的合同,他们也知道“里约热内卢”号的龙骨即将在埃尔斯维克铺设。德国人没有14英寸火炮的设计经验,但他们仍然找到了让巴西人改变主意的办法。一个最好的理由是既然恺撒认为公海舰队用12英寸舰炮就可以对付皇家海军,那么巴西也可以用它来对付阿根廷,他们建议给“里约热内卢”号装备克虏伯12英寸45倍口径舰炮。在雷奥上将答应将认真考虑这一建议后威廉二世适时地接见了他,恺撒的话听起来更有道理:一、克虏伯12英寸炮弹能击穿现有的所有战列舰的主装甲;二、一艘装有12英寸舰炮的战列舰能和巴西现有的两艘战舰更好的协同作战;三、采用统一口径的舰炮使舰队的炮弹供应更加方便,这对后勤十分重要。
    雷奥上将心情相当复杂地回到祖国,德国人的话使他动了心,况且海军的急剧扩充给国家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他也不情愿放弃巴西海军拥有世界上最强大战列舰的梦想,更不想得罪自己的前任和那些狂热的部下,他于是宣布由于英国的设计在技术上风险太大,因此要组织人员审查德国提供的新战列舰的设计细节和预算情况。
    消息传到了伦敦,伊恩古尔和佩雷心急火燎,他们立即重新制定设计方案。但是由于对德国对手的情报不甚了解,他们还以为巴西人仍然想要最大口径的舰炮而只是希望能降低排水量和造价。1911年初伊恩古尔起程前往巴西,在他的公文包里装着不少于8套的新设计方案,分别装备了13.5、14、15和16英寸的主炮。在海军部长办公室伊恩古尔很快感觉到恺撒对雷奥上将的影响,12英寸舰炮威力已足够,而且德造战舰的价格比英制的便宜50万英镑。伊恩古尔没有打开自己的公文包,他很快告退并要求第二天再来向海军部长阐述新的设计思想。
    在旅馆房间里伊恩古尔迅速用铅笔在图纸上绘下了新的蓝图,巴西人想要口径小一点的主炮,那就给他们12英寸,巴西人又想要世界上最大的战列舰,那就给他们最大的。次日上午伊恩古尔开始了艰难的游说。首先伊恩古尔认同了德皇对12英寸主炮威力的观点,否则皇家海军也不会将这一口径的主炮装备自己16艘以上的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而且埃尔斯维克军械厂已经制造了世界上数量最多的12英寸舰炮。德皇还说12英寸舰炮的射速比更大口径的舰炮快,因此杀伤率更高,那么就让我们放弃12门的计划,装备14门!50年来世界上还没有哪艘战列舰装备7座主炮炮塔,何况还有20门6英寸和大量3英寸副炮。伊恩古尔自豪地宣称这将是世界上排水量最大,舰体最长,主炮和主炮塔数量最多,齐射火力最强大的战列舰,而且造价比最初的方案便宜数十万英镑。当天晚上,伊恩古尔向纽卡斯尔发出了一封电报,“这船是我们的了。”
    当伊恩古尔返回伦敦后,新任海军大臣丘吉尔接见了他并正式邀请他担任英国海军造舰总监。伊恩古尔担任这一职位长达11年(1912-1923年),但对他来说七炮塔战列舰才是他一生中取得的最大一次胜利。


    2楼2007-09-09 15:58
    回复
      橡胶与战列舰

       南美国家的海军竞赛在经济每况愈下的情况下却愈演愈烈,巴西担心受到阿根廷和智利的联手对付所以希望自己的海军能在两国接受新战列舰以前就能拥有“里约热内卢”号,他们要求阿姆斯特朗公司能在1913年底交付新战舰。但阿姆斯特朗公司此时已经用上了自己的所有的人力物力,因为欧洲的海军竞赛也正值白热化时期,英国的所有船厂都在开足马力为皇家海军建造舰艇,埃尔斯维克军械厂也在加紧制造12英寸主炮及炮塔。平均每天为建造“里约热内卢”号而工作的纽卡斯尔工人的数量高达8000人,这里没人叫她的绕口的舰名,技术人员叫她690A,工人们就叫她“大战列舰”。1913年1月21日下午,举行了盛大的“里约热内卢”号下水仪式,德巴塞拉上将的夫人用葡萄牙语命名了新战列舰并将香宾掷向舰首。在上万人的注目和欢呼声中,“里约热内卢”号671英尺长的灰色舰身缓缓滑入泰恩河,在她的甲板上,沿中心线排列着7个巨大的空洞,她将在舾装阶段完成这些威力巨大的武器的安装。在“里约热内卢”号空出来的船台上,人们马上又投入了紧张的工作,这就是阿姆斯特朗公司为智利建造的“科克兰海军上将”号战列舰。(后来被皇家海军购买后改建成“鹰”号航空母舰。)
      直到1913年7月巴西政府一直在按合同向阿姆斯特朗公司分批支付“里约热内卢”号的建造费用。一切看起来都那么顺利,再过几个月这艘世界上最强大的战列舰就将加入巴西海军,和另两艘战列舰一起构筑南美最可畏的海上力量。7月28日,阿姆斯特朗公司在纽卡斯尔为德巴塞拉上将和夫人举行了盛大的欢送舞会,因为上将已接到国内的命令返回巴西担任指挥职务。但过了几个星期德巴塞拉回国的真正原因才为英国人所知晓,原来巴西已决定不再购买“里约热内卢”号,因为他们已经无法继续支付所需的费用了。巴西政府主要的收入来自咖啡和橡胶的出口,1906年世界咖啡市场出现了严重的过剩,巴西因此损失惨重,但当他们刚刚从这场危机中挣脱出来,橡胶市场的巨变又将巴西经济拖向毁灭的边缘。原本世界市场上的大部分橡胶都产自巴西极其丰富的野生橡胶林。20世纪之初一些人将橡胶树苗从巴西非法走私到英国,在英国培育后移植到马来亚并大量人工繁殖,几年下来东南亚就成为新的生胶主要出口地区,并由于产量高品质好迅速占据了大部分橡胶市场,沉重打击了巴西的橡胶出口。1912年巴西出口橡胶所得外汇可以支付三艘“里约热内卢”号,到1913年却连一艘的钱也挣不到了。在严峻的经济形式下,巴西只能从占年度预算1/5的海军开刀,再次担任海军部长的德阿兰卡上将被迫宣布将正处于舾装中的“里约热内卢”号拿到国际市场上拍卖,而且海军的另两艘战列舰也可能会出售。决定宣布后阿根廷和智利也立即宣布减缓海军发展速度。南美国家的海军竞赛在大多数订购的主力舰还没有交付时就戛然而止。
      阿姆斯特朗公司也被这决定所震惊,建造工作立即放缓,800多名工人被解雇,公司高层赶往伦敦寻求政治支援。另一方面也只能在国际上寻找其他买家,因为皇家海军无意购买这样一艘战舰,虽然她名义上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武器。拍卖的价格很快被估算出来,一艘完工的“里约热内卢”号价值275万英镑,其主要构件的价格为舰体85万英镑,装甲板42万英镑,火炮90万英镑。


      3楼2007-09-09 15:59
      回复
        纽卡斯尔的土耳其人

         1913年的最后两个月里,这艘失去主人的战列舰静静地躺在泰恩河里,甲板上一片狼籍,她的新名字是“铁锈”号。纽卡斯尔城里已见不到一个巴西人,原来制造这艘战舰的大部分工人都到其他船台上工作了,还有很多人失了业,惶恐地等待着严冬的到来。1914年新年的第一天,当人们打开报纸惊喜地发现三百万的生意又回来了。“铁锈”号上将升起新月旗,报纸上出现了“拉乌夫 舰长”的大幅照片。与巴西人一样的是土耳其人也在拼命催促建造进度。从1月中旬开始各行各业的技术工人又被火速召集起来重新登上战列舰,现在工人们叫她“苏丹”号。1月底,一些土耳其海军军官陆续抵达纽卡斯尔开始接受战舰的准备工作。这些军官住在城外舒适安静的旅馆里,每天很晚才来到船厂,下午一早就离开了。令英国工人吃惊的是这些军官个个温文尔雅举止得体,和想象中的土耳其人大相径庭。土耳其军官似乎对军舰的武器动力兴趣不大,他们最关注的是舰上的居住性能,这一点他们很满意巴西人先前的要求:水兵住舱十分宽敞,军官更是每人一间有舷窗的住舱。不过这些还不够,土耳其人要求每间军官住舱都用豪华昂贵的木制镶板装饰,军官浴室都安装了精美的水龙头并镶上了瓷片,另外还按穆斯林的习惯改装了洗手间。不久这一切都改变了,拉乌夫来到了船厂,他唯一关心的就是建造进度。土耳其政府要求“苏丹奥斯曼一世”号于7月11日开始海试,而阿姆斯特朗公司既然已经在这艘战舰上创造了那么多奇迹,当然也不想在最后一刻失掉面子。为了舾装方便,“苏丹奥斯曼一世”号6月份已经从埃尔斯维克转移到了阿姆斯特朗公司在沃克尔的新船厂。在这里工人们为了加快进度每天从早上7点工作到下午5点半,周末也不能休息。6月底公司通知拉乌夫战舰将于7月7日完工开始海试,但是由于火炮建造进度缓慢,届时将有几座6英寸火炮和两门12英寸主炮以及火炮瞄准装置无法安装,弹药也无法到位。海试将主要验证战舰的动力和通讯系统的性能,然后战舰将在德文波特重新进入干坞对舰体做最后的检修,随后返回纽卡斯尔完成舾装并正式交付土耳其海军。
        拉乌夫对这样的安排很不满意,希腊从美国购买的两艘战列舰将在7月中旬启程驶向希腊,而“苏丹奥斯曼一世”号那时只能带着一座没有炮管的炮塔奔波在纽卡斯尔和德文波特之间。不过拉乌夫也明白阿姆斯特朗公司已尽了全力,战舰只能在7月的最后一周交付,而火炮试验只能在开往君士坦丁堡的途中进行了,而且主要由土耳其炮手来进行,不过在战争迫在眉睫的形势下这倒给了土耳其人很好的锻炼机会,没准路上会遇到同在归途中的两艘希腊战列舰,这样火炮练习也许将会有些实际意义了。
        与此同时为“苏丹奥斯曼一世”配置的1100名土耳其官兵的训练工作也正在紧张的进行,这一工作的难度一点也不亚于建造这艘军舰。此时土耳其海军中的首席英国顾问是海军少将利姆普斯。他1913年到任后的第一项工作就是为正在建造的土耳其战列舰瑞萨迪赫号训练舰员,但光是寻找能培养成现代军舰上水手的土耳其人就很费了英国人一番力气。当培训工作刚走上正轨利姆普斯就在12月29日被告之他要为一艘更大的战列舰找到足够的官兵。利姆普斯和他的助手们连土耳其沿海的小渔村都走遍了才找齐了人,这些人首先接受了海军风纪和荣誉感的教育,然后被分派到各个训练基地进行训练。皇家海军为土耳其人提供了自己的炮术训练基地和其他训练设施。到5月底一支1000余人的水兵队伍终于形成了基本的战斗力,7月的最后一周500名土耳其水兵抵达了纽卡斯尔,第一次看见了这艘世界上最具传奇色彩的战舰。英国为帮助土耳其海军的发展倾尽全力主要是为了对抗德国在这个欧亚陆桥的影响。土耳其陆军主要采用了德式装备并由德国顾问训练,而海军却是英国式的,不过平时利姆普斯和土国陆军的德国顾问冯桑德斯将军相处的倒也愉快。
        1914年7月7日是一个阳光灿烂的夏日,“苏丹奥斯曼一世”号由拖船连拖带顶缓缓离开泊位,向泰恩河口驶去,正式开始了海试。战列舰由阿姆斯特朗公司设计部门的人员操纵,200多名船厂工人在舰上检查各系统的运行,还有部分土耳其官兵也在舰上观摩学习。9日下午战列舰抵达德文波特后进入干坞清理舰底,数天后她离开德文波特返航,途中经过了正在进行一战前最后一次斯比特海德阅舰式的皇家海军舰队。包括59艘战列舰(其中24艘无畏舰)的约200艘战舰排成11个纵列,整个舰队绵延40英里。夜幕降临,数百部探照灯将夜空照的雪亮,汽笛声震耳欲聋。土耳其人被这壮观的一幕刺激的热血沸腾,他们只想尽快返回纽卡斯尔,装上最后两门12英寸大炮开到海上去将雅典城也打沉到海底。但是按公司要求“苏丹奥斯曼一世”号还要在泰恩河口进行高速航行试验,虽然土耳其人对此早已不耐烦,但公司的设计人员还是一丝不苟地进行了试验,结果战列舰跑出了22.42节的航速,超过了22节的设计要求。到7月18日“苏丹奥斯曼一世”号已完成了所有的海试,但她却在FORTH附近海域抛锚,土耳其人被简单的告之这是公司的命令。第二天海上突起大雾,一连数天战列舰停在那里动弹不得。直到7月21日晚上能见度才有所好转,次日中午战列舰接到命令返回沃克尔船厂接受最后的舾装。拉乌夫正在码头焦急地等待,他要求公司迅速安装火炮和瞄准装置并将弹药舱装满,“苏丹奥斯曼一世”号必须立即进入临战状态。数日来一直被封闭在军舰上的工人和土国官兵这才知道整个欧洲都正在准备进行一场比他们料想中的希土战争可怕千百倍的大战。


        5楼2007-09-09 15:59
        回复
          战斗洗礼

           “苏丹奥斯曼一世”号从德文波特返回纽卡斯尔途中经过了参加斯比特海德阅舰式的英国舰队。整支舰队花了6个小时以15节的航速经过了国王乔治五世乘坐的“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号皇家游艇,阅舰式结束后这艘游艇就停泊在朴次茅斯港。指挥这艘游艇的军官们此时一直在等待他们的战时任命。8月3日下午,命令要求全体官兵前往泰恩河口接收一艘新的战列舰。游艇上的军官们谁也不知道在泰恩河上有为皇家海军建造的战列舰,最新的简氏或布拉西年鉴上也没有这艘军舰的信息。随着更多消息的传来他们才渐渐知道自己将要驾驶的是一艘经巴西和土耳其人之手转来的世界上最“大”的战列舰,她的新名字是“阿金库尔”号。“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号皇家游艇上的军官无疑都是英国海军的精英。舰长道格拉斯. R. L.尼科尔森是一位严谨庄重具有绅士做派的职业军官,因为一头白发加上注重衣着而获得了“白尼克”的绰号。他手下的军官也非等闲之辈,副手格伦威尔-锡恩是一位推崇驱逐舰的少壮派,技术军官斯凯尔顿曾参加过悲剧英雄斯科特的南极探险队,火炮军官吉布斯是一位雪上运动健将。另外从其他部门和舰艇上也调来了大批官兵,他们必须在几天内和这艘命运多舛的战舰一起进入战争状态。英国官兵登上“阿金库尔”号后的第一印象就是皇家海军自己绝不会设计建造这样一艘怪物。他们的评价简而言之就是太多的火炮,太多的弹药舱,太长的舰身,太薄弱的防护。很快人们就将七座主炮塔由前向后用星期日到星期六来命名。当看到舱室里宽敞的空间和豪华的装饰后所有的人都以为自己是身处于一座宫殿当中,于是这艘战舰的另一名字——“豪华酒店”(Gin Palace)就流传开了。但军官们却忧心忡忡——这样宽阔的隔舱如何能保证水密性和结构强度,他们断言“阿金库尔”号只要命中一枚鱼雷就会完蛋,而且那个14门主炮齐射就会折断龙骨的传说也非耸人之言。但是不管怎样这艘军舰必须要上战场了。尼科尔森舰长下的第一道命令就是让阿姆斯特朗公司拆掉横跨在两座烟囱之间的“大理石拱门”,因为它严重影响了中部两座炮塔的火力发挥,同时拱门下方存放着易燃的木制救生艇和储存帆布的甲板室,拆除拱门可以方便损管。不过也许是尼科尔森在皇家游艇上服役久了,他对舰上的豪华设施并不反感,只让人拆掉了一些易燃的地毯、窗帘和木制家具,大部分的奢侈品还都保留着。“阿金库尔”号当然也成为皇家海军中最舒适的战舰,一个传言甚至说“阿金库尔”号上每个住舱都有专门供应酒的管道,给军官们提供的杜松子酒,给水兵的是朗姆酒。

           8月25日凌晨4时30分,“阿金库尔”号在5艘拖船的帮助下缓缓离开锚位,悄无声息地向泰恩河下游驶去。在河口拖船离开了她,战列舰启动引擎依靠自身动力继续前进,当海岸线即将消失在视野中时一艘汽艇从战舰上放下,所有阿姆斯特朗公司的技术人员和官员离开了“阿金库尔”号。这艘号称世界上最强大的军舰终于能够在一群真正的水手的操纵下全副武装地迎着日出破浪前进了。在校正了罗盘后舰长尼科尔森下令进行第一次火炮射击试验。
          “阿金库尔”号装备的12英寸主炮是阿姆斯特朗公司埃尔斯维克军械厂专门为这艘战舰设计的,也是英国制造的最后一型12英寸舰炮,应用了一些新的技术,因此也可以算一种试验品。“阿金库尔”号上的MkⅩⅢ型12英寸舰炮安装在BⅪ型炮塔内,炮塔采用了新型电动旋转机构,其内安装了一种液压助力的装填装置,当炮管角度为5°时只需一人操纵这一装置就可以快速装填炮弹和发射药。但是这种新型火炮的第一次试射却是令人失望的。为了安全起见,没有进行全部主炮的齐射,单门火炮的射击也没有使用全装药。但是新的装填装置的工作很不可靠,最糟糕的是出现了多次炮弹在飞行过程中碎裂的情况,这对一艘战列舰来说简直是致命的缺陷。事后的调查发现是45倍口径的炮管的内膛设计出现了问题,导致炮弹被装填后弹带与炮膛之间出现了不应用的空隙,结果炮弹发射后由于承受不了旋转产生的应力而碎裂。这种缺陷只有更换炮管才能解决,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根本无法实现。“阿金库尔”号就是使用这样的火炮服役并作战的。
          尽管火炮射击不理想,但全舰官兵已没有时间沮丧了,在离开泰恩河25个小时后,他们在微明的晨曦中已隐约看到了斯卡帕湾内如林的桅杆。“阿金库尔”号加入了皇家海军第4战列舰队。对于大舰队官兵来说新来的战舰自然引人关注,斯卡帕湾还没有哪艘主力舰的主炮塔数量超过5座,或者舰长超过600英尺的。但是许多官兵找朋友托关系到“阿金库尔”号上来却只是想看看她豪华的军官起居室和宽敞的水兵住舱。
          在大舰队里“阿金库尔”号很少有离开斯卡帕湾的机会,只有在严密保护下随舰队出海训练时才能接受一下风浪的洗礼并试练一下她的火炮。在进行全装药实弹射击时“阿金库尔”号只使用2门、4门或6门火炮齐射,从来没有试过14门火炮一起射击。这样的齐射将摧毁“阿金库尔”号,这已是大舰队人人坚信的事情。如果谁不知趣地问一句为什么,答案是请你去看看她有多少门炮和有多长。
          一次在爱尔兰以北海域单独训练时,尼科尔森舰长突然决定进行一次14门主炮的全装药齐射,没有人反对。结果对军舰来说是完美的,舰体结构完全经受住了火炮齐射的冲击,但巨大的震撼让从舰桥到底舱的所有人员都有一种身处地狱的感觉。那些土耳其人购置的精美的玻璃和陶制品装饰几乎全被震碎,官兵们花了几天时间收拾整理散落的工具和杂物。不过当“阿金库尔”号归队后没有人相信她进行了这样的尝试,她仍是人们心目中唯一不会被德国人击沉的军舰,因为她会在此之前用一次齐射了断自己。


          7楼2007-09-09 16:00
          回复
            “阿金库尔”号技术数据

            标准/满载排水量 27500/30250吨
            全长 205米
            水线长 201米
            舰宽 27.1 米
            最大吃水 8.2米

            动力:
            22台巴布考特-威尔考克斯3鼓锅炉
             2台帕森斯涡轮蒸汽机
             设计功率34000马力
             最高设计航速22节

            武备:
            7座双联12英寸(305毫米)主炮
            20座单管6英寸(152毫米)副炮(1918年拆除两座,并在舰尾安装两座3英寸单管高平两用炮)
            10座单管3英寸(76毫米)副炮
            3座21英寸(533毫米)鱼雷发射管

            防护:
            侧舷主装甲带最大厚度9英寸(229毫米),主装甲带上方装甲带厚6英寸(152毫米),向首尾延伸部分厚度5.9英寸(150毫米),首尾部分厚度3英寸(76毫米)
            装甲甲板总计厚2.5英寸(63.5毫米)
            主炮塔正面厚10英寸(254毫米),侧、背面和顶部厚4英寸(102毫米)
            主炮塔基座装甲厚10英寸(254毫米)
            司令塔正面厚12英寸(305毫米)

            “阿金库尔”号的总体布置其实承袭了当时多数超级无畏舰的设计,所有主炮均布置在中心线上已便于发挥全部火力。只是为了迎合客户的喜好安装了多达7座炮塔,为此只能采用在当时已算超长的舰身。其炮塔布置为前甲板2座,后甲板3座,甲板中部2座。为了在中部安装2座炮塔,两座烟囱间距很大。在烟囱之间设置了很长的飞衍式舰桥,从上方遮蔽了两座中部炮塔。其实这并不能增加舰体强度,设计人员的解释之一是为了给这两座炮塔设置伪装。以“阿金库尔”号的知名度这种解释实在站不住脚。在交付皇家海军后这一绰号“大理石拱门”的舰桥立即被拆除。


            9楼2007-09-09 16:0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