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环画吧 关注:38,396贴子:362,001
  • 3回复贴,共1

2017年末连环画 老版新版选哪个之我见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大家看我图片里的这套书 共29本 32k 仿宣线装 重近10公斤 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年 出版 正版 老版新印 我在京东280元左右买到 这个钱要是买书贩子(专家)手里的那些所谓的值得收藏的小人书 恐怕也就买个两三本 或者一本 甚至一本也买不到吧 那好办了 也形象了 天平一侧是这套书 天平另一侧是两三本的小旧书(所谓有收藏价值的) 你选哪个? 我想除了脑子有病的 都会选前一个吧! 接着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看看哪个值得收藏 有没有收藏价值 我想应该看它有没有增值空间 价值能不能变多 就要依据实际成交的价值 成交不了的价格一切都是空的 归根结底一句话就是你能不能以更高的价格把你的东西甩给你的下家(接盘侠) 那我们就来继续分析一下接盘侠的成分 看看他们的接盘实力和他们的兴趣 老版本小人书的接盘者 是50、60、70、80后 他们现在的年龄应该是近70、60、50、40 了 那90后喜欢小人书吗 我感觉结论是一致的 可以忽略不计! 这说明现在肯花大价钱买老版连环画的人 接你们盘的人越来越少 手里老旧连环画忽悠不出去 你们就是最后的接盘侠 而好多人为了哄骗后来者来接盘 污蔑新版的连环画没有收藏价值 是盗版云云 我想说一句 新版也是正版 并且质量更好 清晰度高 版面大 艺术表现力强 你说人家是假的 盗版 简直是胡说八道 用证据来说话 随着印刷技术 造纸技术的不断发展 现在的名社出版的书 和90年以前的印刷品已不可同日而语 好东西总会有人要的 上升到艺术作品的 高质量的 装帧精美的大版面的艺术品级的新版 当然有人喜欢 要知道艺术是不分国界 年龄的 只要是艺术 到时不光是90后 甚至00后10后会有源源不绝的人喜欢 这和靠情怀画大饼 忽悠 找人花几千上万接自己盘的那些质量粗劣 开本狭小 印制模糊的老版本 怎么会一样? 放在2000年左右 如果有机缘能收到大批的小人书 那是幸运 那时可以收集收藏 但是现在小人书价格炒的泡沫太大了 一本破旧的小人书动辄十几二十块 好的几千几万甚至十几上百万 我还是老老实实买新版 省钱买房投资来的实在 另外附加一点 前几年肯花几十万上百万买小人书的 人家是拿去影印 做正版 做盗版赚钱去了 就只有让人忽悠了的傻子才真会愿意花买一堆书的钱去买一本小破书束之高阁坐等升值!
还有收藏老版连环画的 你看有几个是有钱的 几十万上百万去买书 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购买力有限 人员渐趋枯竭 这就是个末路行业 谁进谁就是接盘侠!
而只有高质量制作精美的新版 才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漫画瑰宝相媲美 作为中国特色漫画的一种表现形式 焕发新的生命力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11-24 00:16回复
    其实当时是180实价在京东买到的 确认正版 29本仿宣32开大开本连环画 印刷精美 清晰流畅 还有蓝色书匣 这就是性价比 喜欢这套书读者的真正福音 谈理想的说情怀的读者(不包括炒家画饼的) 你们真没觉得自己被忽悠了吗?!


    18楼2019-03-29 00:40
    收起回复
      故宫的物件不可复制 你手里等着兜售的连环画 可以想印多少印多少 并且印刷质量越来越高等 怎么比 你想忽悠谁呀?!


      29楼2019-10-23 12:27
      收起回复
        借用一篇文章让大家看看连环画现状
        用麻袋装钱的图书批发市场,如今怎么样了?
        甜水园内200多家书商消失了一半。至今还留在甜水园卖连环画的一位店主说“能留下的全是精英。”
        连环画的店铺开在二楼,约70平米。老板说一年房租60万,目前连环画的读者全国约3000多人。“看连环画的人智商不太高。”他也是连环画爱好者“但有一颗童心,年纪最大的七十多岁,这帮人很纯粹。”
        仍有很多出版社坚持出版连环画,并维持着巴掌大开本的传统。换成了硬皮精装后,最便宜的也得三十多块一本,封面和书页一样厚,但很多书几年内就从38块涨到了1000块。

        只卖连环画的店铺入口处
        老板说:“连环画最大的困境不是没人买,而是没人画了。”
        “那您这儿生意怎么样?”
        “肯定不怎样。”
        店铺的对面,还有个教辅书摊,也是他的生意“您就是靠卖教材养连环画呗?”
        “你答对咯!”
        比起店铺,40平米的散摊年租金仅20万(据说),老板说想把店铺撤了,全搬到散摊上,因为他总得站在这头盯住那头,和所有批发市场一样,丢东西是常态。“其实年轻人不偷,老人才偷,老小偷。”
        巴掌大的连环画的确很好偷,幸好升级为零售商场的甜水园冷清,新闻稿不惜溢美之词形容为”更整洁、静谧“。半个小时里,只有一个奶奶带着孙子翻了会儿连环画。一位女士刚走到店门,老板立刻摩拳擦掌凑过去问,“姐,您需要什么书?”
        “《葫芦娃》有吗?”
        “那边找去。”老板用受辱似的的表情,冲天花板胡乱一指。
        老板身后是各类忠义故事格外悲壮,其中藏着一本的乾隆戏凤,突然春意盎然。


        34楼2019-11-22 19:42
        收起回复